满江红的全文和诗意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岳飞的《满江红》全文和意思岳飞的《满江红》全文和意思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岳飞的《满江红》全文和意思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岳飞的《满江红》全文和意思1原文: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阑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凭借着栏杆之处,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
抬头朝着远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
年已三十,虽建立了一些功业却象尘土,八千里路的行军战斗有如披云戴月。
一定不要轻意地让少年的头发华白,换来空空的悲伤凄切。
靖康二年北宋的大辱奇耻,还未洗雪,为人臣的愤恨,何时才能息灭!驾驶战车,冲破阻拦象踏破贺兰山的空缺。
英雄的志气要象饥饿一样狠狠吃掉敌人的肉,要在说说笑笑之间口渴了喝尽敌人的血,等待着从头收拾整理旧时的山河,然后朝拜皇帝的宫阙。
岳飞《满江红》鉴赏摘要:宫怨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一样,也是唐人喜欢吟咏的题材。
唐代宫怨诗歌的数量很多,其中也有不少是洛阳宫怨诗,揭露了宫廷妇女的不幸和痛苦,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本文从具体唐代洛阳诗歌着手,阐述了唐代洛阳宫怨诗的表达宫女的哀怨之情、寄托文人自身的思想感情、抒发盛衰之感等思想内容,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唐代宫怨诗提供条件。
关键词:岳飞满江红爱国热情一、悲壮词人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是诗的故乡,在历史的长河中杰出的诗人辈出,但又能文又能武的就不多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岳飞,就在那个时候出现了。
岳飞,字鹏举,河北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在军事方面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
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
由于坚持抗敌,不同意议和而死于奸臣秦桧“莫须有”的罪名之下,年仅39岁。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9篇)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
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
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满江红刘克庄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金甲琱戈,记当日辕门初立。
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
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有谁怜、猿臂故将军,天无级?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
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
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翻译:想当初,在帅府,穿金甲持雕戈;军中作檄,挥笔写完千纸,笔墨都还未干。
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奔腾,高大战船正在抢渡。
当年李广建功无数终降为庶人,有谁对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那些抗敌恢复方略,记录军中生活的诗篇,只好任它散失殆尽,而懒得收拾了。
只能靠焚香煮茗来打发时光了。
现在就怕人谈边塞的事,暂且教儿女们诵读《花间集》吧。
只是感叹自己壮年是就不如人,何况现在呢!赏析:这首词,是南宋后期爱国词人刘克庄的代表作之一,在写作上,颇具特色。
上片写过去,正面着笔,风格豪迈雄健;下片写今日,纯用反笔,风格掩抑沉郁。
运用强制的对比手法,极富感染力。
“金甲琱戈,记当日辕门初立。
”两句是倒装句,按正常语序,应为“记当日金甲琱戈,初立辕门”。
作者为的是突出“金甲琱戈”的雄姿。
因此,词一开头就鲜明突兀地展现出自己初参军幕时的兴奋神情,以及种种激动人心的场面。
辕门初开,铁甲琱戈,词人此时多么精神抖搂,气宇轩昂!“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在盾牌鼻纽上磨墨,则进一步显示出当时军情的紧急和他的才气纵横,起草军事文书运笔如飞,挥洒之间,千纸立就,而如龙蛇走势的字迹还没有干呢!“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奔腾,高大战船正在抢渡。
满江红的原文译文和情感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情感:1. 悲愤与痛惜:词的开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直接抒发了岳飞对中原沦陷的悲愤之情。
他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对敌人侵占国土、国家蒙受耻辱感到无比的愤怒和痛心。
2. 壮志与决心:“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回顾自己多年的征战生涯,认为过去的功名如同尘土一般微不足道,但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表达了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强烈愿望。
他决心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收复失地,表现出坚定的抗金决心和必胜信念。
3. 忠诚与爱国:整首词洋溢着岳飞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他视国家的耻辱为自己的耻辱,将收复失地、恢复国家统一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他誓言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现出对敌人的深仇大恨和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4. 急切与激昂:岳飞在词中表达的情感是急切而激昂的。
他渴望迅速收复失地、恢复国家统一,不愿意看到国家继续蒙受耻辱和苦难。
他的这种情感在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岳飞《满江红》的详细解析与赏析1. 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靠着栏杆处,潇潇的雨声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仰天长啸,壮志凌云,激昂慷慨。
三十年来,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路,风云人生。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敌人阵地猛扑过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3. 注释●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大声呼叫。
●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的历史事件。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此处代指敌人所在地。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4. 作者介绍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朝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祖籍东昌(今山东聊城)。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爱国情怀,一生都在为抗击金兵、收复失地而奋斗,最终却不幸被奸臣秦桧所害。
5. 背景故事《满江红》创作于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当时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率领岳家军先后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并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然而,由于孤军深入,无援兵无粮草,岳飞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壮志未酬,岳飞在镇守鄂州时,怀着满腔的悲愤与壮志,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岳飞《满江红》原文及译文
岳飞《满江红》原文及译文《满江红》原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
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满江红原文及翻译注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
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满江红原文及翻译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满江红》作品介绍《满江红·暮雨初收》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词的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傍晚雨后萧瑟之情,后半段写渔人归家之景,反抒词人归思之情;下片写桐江一带的奇山异水,引发词人倦于游宦的心绪及渴望归隐的愿望。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游宦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满江红》原文满江红⑴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⑵。
临岛屿、蓼烟疏淡⑶,苇风萧索⑷。
几许渔人飞短艇⑸,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⑹,伤漂泊。
桐江好⑺,烟漠漠⑻。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⑼,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⑽,平生况有云泉约⑾。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⑿,从军乐⒀。
《满江红》注释⑴满江红:词牌名,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为《上江虹》,后改今名。
柳永始填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此词为仄韵,为正体。
《乐章集》注“仙吕调”,高栻词注“南吕调”。
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
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⑵长川静:长河一片平静。
川,指江河。
征帆:远行船上之帆。
⑶蓼烟:笼罩着蓼草的烟雾。
蓼,水蓼,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⑷苇风:吹拂芦苇的风。
萧索:象声词,形容风声。
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
”⑸几许:有几个。
短艇:轻快的小艇。
⑹遣:使,令。
行客:词人自谓。
回程:回家的路程。
⑺桐江:在今浙江桐庐县北,即钱塘江中游自严州至桐庐一段的别称。
又名富春江。
⑻漠漠:弥漫的样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⑼严陵滩:又名严滩、严陵濑。
在桐江畔。
⑽游宦: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谓之游宦,后泛指为当官而到处飘荡。
底事:何事,为了什么事呢?⑾云泉约:与美丽的景色相约,引申为归隐山林之意。
《满江红》宋词原文注释与赏析《满江红》宋词原文注释与赏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满江红》宋词原文注释与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作者:岳飞(1103-1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少年从军,官至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
他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
因坚持抗敌,反对议和,为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
工诗词,但留传甚少。
词仅存三首,内容皆表达抗金的伟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深沉慨叹。
风格悲壮,意气豪迈。
有《岳武穆集》。
注释:凭:倚靠。
处:时候。
三十:指年龄。
尘与土:谓征战中奔波劳累。
八千:言征途之漫长。
云和月:披星戴月,谓夜以断日地行军战斗。
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
靖康元年(1126),金后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缺:山口。
朝天阕:朝见皇帝,天阕,皇帝的宫殿。
译文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急雨刚刚停歇。
抬头放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
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
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
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赏析一:此词感情慷慨悲凉,音调激越高亢,充满爱国激情。
词中表现出作者对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心和对敌寇的刻骨仇恨。
陈廷焯盛赞此词曰:“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地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没有哪一首能像本词那样有这么深远的社会影响,也从来没有像本词那样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
词的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满腔忠义奋发的豪气。
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奇突。
凭栏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正英雄本色。
“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
“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罗时空,既反映转战之艰苦,又谦称建树之微薄,识度超迈,下语精妙。
“莫等”期许未来,情怀急切,激越中微含悲凉。
词的下片抒写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君王的耿耿忠心。
下片开头四个短句,三字一顿,一锤一声,裂石崩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胸怀,令人扼腕。
“驾长车”一句豪气直冲云霄。
在那山河破碎、士气低沉的时代,将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激励力量。
“饥餐”、“渴饮”虽是夸张,却表现了诗人足以震慑敌人的英雄主义气概。
最后两句语调陡转平和,表达了作者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
肝胆沥沥,感人至深。
全词如江河直泻,曲折回荡,激发处铿然作金石声。
岳飞《满江红》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满江红[宋] 岳飞怒发冲冠②,凭栏处、潇潇雨歇③。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④,八千里路云和月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⑥,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⑦。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⑧。
〔注释〕①本篇选自《岳忠武王集》。
大约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前后。
②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
③潇潇,形容雨势骤急。
④三十功名,时岳飞已三十余岁,此举成数而言。
尘与土,形容微小不足道。
⑤八千里路,极言征途遥远。
《宋史·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⑥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京都沦陷,徽、钦二帝被掳之辱。
⑦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
此借指金人巢穴。
⑧天阙,指皇帝居所。
〔解析〕宋朝抗金名将岳飞,是我国人民世代敬仰的民族英雄。
提起他,人们就会想起那首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满江红》词。
岳飞出身贫寒,十九岁时应募为“敢死战士”。
此后历经百战,屡建奇功。
他所统率的部队以严明的军纪,坚强的战斗力而传名远近,甚至连金军也不得不叹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绍兴初年,岳飞数度率兵北伐。
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大片战场上,岳家军纵横驰骋,连连告捷,形势对南宋相当有利。
岳飞豪情满怀,一身忠义,决心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中原失地。
这首词,正是这种思想感情的真切表露。
词的上片直抒胸臆,喷泻出一腔激情,吐露了作者不愿虚度年华,想要建立功绩的迫切心声。
“怒发冲冠”至“壮怀激烈”几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情绪极为激愤的英雄武将的形象。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的描写,此处作者借来一用,表明自己和孤身进入秦廷的蔺相如一样,面对强敌毫不畏惧,针锋相对地与之作坚决斗争的决心。
岳家军虽然常常成为深入敌境的“孤军”,却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溃不成军。
岳飞满江红全诗是什么满江红全诗原文及译文《满江红》原文: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译文: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
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
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
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
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满江红》作者岳飞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满江红》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满江红》古诗译文及解析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
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
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满江红·写怀岳飞〔宋代〕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今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当时被金兵占领。
一说是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胡虏(lǔ):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创作背景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
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第三种说法:《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辛弃疾《满江红》的原文翻译及赏析辛弃疾《满江红》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引言:《满江红》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辛弃疾《满江红》的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辛弃疾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
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
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
英雄事,曹刘敌。
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原文翻译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识。
还记得在梦中已将万里江山走遍。
游赏那些风景名胜,只需带上手杖即可,耗损不了几双木屐。
可笑我忙忙碌碌,却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对,长期做来去匆匆的过客。
昔日一统江山,如今却被分为南北两半。
曹操、刘备皆是当世的英雄。
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旧事,如今已没有一丝痕。
楼台刚刚建成,却已不见人踪;壮志未酬,我却满头白发。
可叹人世间的悲欢,不过是在循环往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诗意赏析此词可分三层。
上片为第一层,由江行沿途所见山川引起怀昔游,痛惜年华之意。
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川秀美,辛弃疾南归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游吴楚,行踪遍及大江南北,对这一带山水是熟悉的。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后出任地方官,调动频繁,告别山水长达十年。
此时复见眼中川“都似旧时相识”了。
“溪山”曰“过眼”,看山却似走来迎,这是江行的感觉。
“怪”是不能认定的惊疑感,是久违重逢的.最初的感触。
往事虽“还记得,却模糊、记不真切,真象一场旧梦。
“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梦中”云者不仅有烘托虚实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实写照,这种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来雄心壮志未得实现。
业已倦于宦游的结果。
反复玩味以上数句,实已暗伏“尘劳”、觉非之意。
官场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旧曾相识虚如幻梦不如远离,同时也就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召唤,来自大自然的召唤。
所以,紧接二句写道:“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要探山川之胜,就得登攀,“携杖”、着“屐”(一种木底鞋)是少不了的。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4篇)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4篇)在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满江红·写怀宋朝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满江红·写怀》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满江红·写怀》译文二我怒发冲冠,靠在栏杆处,一场急骤而来的雨刚刚停歇。
抬头望眼,向着天空大声呼叫,豪壮的胸怀激动剧烈,三十年功绩名位成了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独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耻辱,尚未洗去。
作为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着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的营垒。
壮士们打仗饿了就吃匈奴的肉,谈笑渴了就饮匈奴的血。
我要重新,收复旧日国家的疆土,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满江红·写怀》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满江红》原文及译文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注释]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
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简要评析]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
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
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
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
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
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
这首词所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
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洒、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赏析及翻译导语:《满江红》表现了岳飞大将军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满江红》赏析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江红宋代: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岳飞大将军将军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
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岳飞大将军在少年时代,家乡就被金兵占领。
他很有民族气节,毅然从军。
他指挥的队伍,英勇善战,接连获胜,屡立战功。
敌人最怕他的队伍,称之为“岳爷爷军”,并且传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大将军乘胜追击金兵,直至朱仙镇,距离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
金兵元气大伤,准备逃归,还有不少士卒纷纷来降。
岳飞大将军看到这样大好的抗战形势,非常高兴,决心乘胜猛追,收复中原。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当时的宰相秦桧,为了和金人议和,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飞大将军班师回朝。
岳飞大将军悲愤万分,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秦桧把岳飞大将军看成是他投降阴谋的主要障碍,又捏造说,岳飞大将军受诏逗留,抵制诏令,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将他害死。
满江红原文及翻译满江红原文及翻译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满江红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满江红·怀子由作北宋·苏轼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樽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翻译:清澈的颍水向东流淌,我满怀愁绪地看着江上若隐若现的孤帆远去。
在这凄清的贬谪之地,青山之下白浪飞翻,你我万里相隔实难望见。
想到就这样白白辜负当年的归隐之约,如今卧床听雨也是这般萧瑟。
唉!深憾此生总与你匆匆相别,这种无奈的感觉不禁让我白发虚增。
我在这黄河岸边祭下一樽美酒,将你我那无尽的过往从头细数。
你我二人那日相见恍若眼前,但在不知不觉间却已过去了悠悠岁月。
我衣襟上愁苦的泪痕隐约还在,但眉间喜气却已暗示你我重逢在即。
待到重逢日,我定要和你同游池上,到如雪落花中寻觅春天的痕迹。
主旨:此词当为怀念胞弟,追感前约之负,厌于官场倾轧,企盼归隐休闲之乐而作。
字词解释:(01)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
用入声韵者居多。
(02)“清颍”,“颍”,颍水,淮河支流颍水。
颍州滨临颍水,在其下游。
《嘉庆一统志》卷二五《河南府一·颍水》:“阳城县阳乾山,颍水所出,东至下蔡入淮。
过郡三,行千五百里。
”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
”(03)“目断”,元本作“来送”。
(04)“孤帆明灭”,元本作“征鸿去翮(翮,音禾,羽根,此指鸟翼)”。
(05)“宦游”,元本作“情乱”。
满江红原文注释翻译满江红原文注释翻译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
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满江红原文注释翻译,欢迎查看。
满江红原文《满江红》作者:[南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注释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满江红翻译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
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赏析一:满江红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侍从头、收拾旧山河”。
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
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先是写在家里庭院中的情况,他凭观栏雨,按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是却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
满江红的全文和诗意
诗意:
就是一腔热血保家卫国的一份情操。
岳飞(南宋)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洗雪。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满江红,著名中国文学作品之一。
作者为岳飞,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汉族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传唱最广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更是经典。
另外,苏轼、辛弃疾等名家的《满江红》词也非常著名。
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
宋以来始填此词调。
《钦定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
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
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
另有平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赏析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
——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
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
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
功名是其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
(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
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
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
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
金兵入据中原,止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自岳飞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
“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
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的。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
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
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
“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
乐艺术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