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丁傲慢与偏见赏析论文(中英对照版本)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婚姻与爱情的平衡

作者个人简介:奥斯丁(1775-1817)英国著名女性女小说家。出生于英国的小乡镇史蒂文顿。父亲是乡村牧师。她没有讲过正规学校,在家由父母指导学习,所受教育大多是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和流行小说。她终身未婚,家境小康,长期居住乡村,生活圈子较狭窄。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6部长篇小说:《理智和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非尔德花园》(1814)、《爱玛》(1815)、《诺桑学寺》(1818)和《劝导》(1818)。奥斯丁的小说以女性的细腻和敏锐描绘了她所熟悉的狭小世界;有资产阶级恬静舒适的田园生活,绅士淑女的爱情和婚姻。她的代小说中没有可怕的祸和重大的矛盾;只有日常生活中的风波和人物之间的喜剧冲突,格调轻松诙谐。她的作品主要是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的描述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她的代表作是《傲慢与偏见》和《爱玛》,其中尢以《傲慢与偏见》影响最大。这部小说表达了她的婚姻观,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结婚当儿戏,小说情节曲折,富有喜剧性,语言流畅,机智幽默,深受读者喜受。

背景介绍:18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文学中有40年左右没有出现过第一流的小说作家和作品,社会上充斥着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奥斯丁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的展现了当时尚无受到资本主义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的作品往往通过戏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力和盲目自信等可笑的缺点。奥斯丁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期。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的高潮做了准备。虽然其作品反应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从一个小窗口窥探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傲慢与偏见赏析

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已经阅读了中文版的《傲慢与偏见》。当时只是当做一个故事来读,并没有了解其中的深刻意义与影响。而上了大学,学习了英美文学赏析,我再次将英文版的傲慢与偏见阅读了一遍,也看过了电影版本。才开始从文学的角度来赏析这篇文章。《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富豪子弟达西非常爱慕伊莉莎白。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因为伊丽莎白听信谗言对他产生了误会和偏见,而且达西也表现出了富豪子弟的傲慢态度。使伊莉莎白非常讨厌达西。但是在后来,达西无私的帮助伊莉莎白的家庭摆脱了困境,伊莉莎白知也道了以前关于达西的坏话只是谣传。伊莉莎白开始对达西的态度改变了。而达西也改变了傲慢的态度。他们终于消除误会,相互信任和接受了。

文中还提到了伊丽莎白的好朋友夏绿蒂和柯林斯,柯斯林有富足的生活,他一

开始认为自己生活富足,想找一位美丽的太太。向伊莉莎白求婚,但是遭到了伊莉莎白的拒绝。而伊莉莎白的好友夏绿蒂被金钱吸引,嫁给了柯斯林。她们直接没有爱情基础,只有富足的生活。而伊莉莎白的妈妈也一直期待着把女儿们嫁到有钱的人家。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而伊莉莎白的姐姐也跟伊莉莎白一样,持有正确的爱情观念。终于等到了心爱的人。这个故事也反映了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同时,她也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因此,作者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

傲慢与偏见被评为对女性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之一。起初达西的傲慢实际上

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

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歌颂了摆脱一切旧的习俗和偏见、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真挚爱情。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这部小说非常有特色,不仅在于剧情,作者的写作手法也丰富多彩。使文字具有个性。特别是讽刺手法的运用和对话的运用显得非常的独树一帜。奥斯丁的讽刺艺术,不仅表现在某些人物的喜剧性格上,也不仅表现在众多情节的戏剧性处理上,而且还融汇在整个故事的反讽构思中。让现实对人们的主观臆想进行嘲讽。男主角达西最初断定,贝内特家有那么多不利因素,几个女儿很难找到有地位的男人。可后来恰恰是他娶了伊莉莎白。而伊莉莎白,曾经发誓绝对不嫁给达西,可最后她还是做了达西夫人。再看看那个不可一世的凯瑟琳.德布尔夫人,为了阻止伊莉莎白与她外甥达西攀亲,她不辞辛劳,亲自出马,先是跑来吓走伊莉莎白,继而跑去训诫达西。殊不知,正是她这次奔走,为两位默默相恋的青年通了信息。促成了他们的美满结合。而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在这几位“智者”收到现实嘲弄的同时,书中那位最可笑的“愚人”贝内特太太,最后却被证明是最正确的。她认为:“有钱的单身汉总是要娶一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种荒谬与真实的滑稽转换,尽管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是非观念,但确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索。对话是文学创作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和基本手段。奥斯丁在创造人物形象时,一方面注意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又善于利用说话人、听话人、读者在动机和理解上的差异,制造多层次语调。致使她的对话具有鲜明生动、富有个性,又含义丰富、耐人寻味两大特色。例如第一卷第十章,达西趁宾利小姐弹起一支苏格兰小曲的当儿,邀请伊莉莎白跳舞,:“贝内特小姐,你是不是很想抓住这个机会跳一曲里尔舞?”达西说这话虽然有些傲慢(“很想抓住”四个字足以证明这点),但是他主观上还是想讨好伊莉莎白,可是伊莉莎白听起来却不以为然,她认为里尔舞是一种乡土舞,达西请她跳这种舞,是想蔑视她的“低级趣味”,于是正颜厉色的说道:“我压根儿不想跳里尔舞——现在,你是好样的就蔑视我吧!”达西回答了一声:“实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