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与古龙:取名的差异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我说金庸与古龙
近几个月来,我花了不少时间,几乎读完了金庸的全部武侠小说。
虽然古龙的小说,我只读了一两部而已,但它的总体风格,我还是大概了解了。
如果论我说金庸与古龙的作品差别,我觉得在某些方面还是非常明显滴!
古龙在写武打细节的时候,注重精神交锋,而金庸则是注重神功奇招;古龙书中的武林:弱者可能胜过强者,武功和等级变幻不定,而金庸书中的武林:强者必胜弱者,武功等级显得极其分明;古龙书中的主角,想要生存,想要变强,必须靠自己,而金庸笔下的主角,则是贵人相助,然后出人头地;在古龙的作品中,双拳难敌四手,寡不能敌众,想要一个人打赢几十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在金庸的作品中,“万事皆有可能”,一个人很可能打赢几十个人。
古龙笔下的主角,总是自己成长到某一程度,就出去闯荡江湖;而金庸作品中的主角,则是从小到大,循循渐进的成长,直到天下无敌为止……
还有一个更加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古龙作品中的主角,一开场就已经天下无敌,而金庸笔下的主角,则无疑是“孤儿”、“悲惨少年”。
就拿古龙的《楚留香传记》与金庸的《神雕侠侣》来说吧,《楚留香传记》的主人公楚留香,一开场就已经名满天下,人们称之他为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盗帅”;而《神雕侠侣》的主人公杨过,一开场就是个“悲惨少年”,就是个“孤儿”,从小就没爹没娘,孤苦怜仃,一直到小龙女出现为止。
目前,我更偏爱金庸一些,因为他的小说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故事阐述的也比较清楚,就是讲述历史的时候,让我有些头疼;至于古龙嘛,待我看完他的其它几部作品再做评定吧,说不定,到时有可能我更喜欢古龙也说不定呢!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庸⼩说和古龙⼩说最⼤的区别是什么?古龙的优秀作品,是⾦庸的两倍。
⾦庸所有武侠⼩说,原稿本来就很不错,⼜经过反复修改,就像天然美⼥再去整容,全部都耐看。
只可惜,⾦庸封笔太早,只留下15部武侠作品。
1.《碧⾎剑》、2.《越⼥剑》、3.《鸳鸯⼑》、4.《⽩马啸西风》、5.《书剑恩仇录》、6.《连城诀》、7.《雪⼭飞狐》、8.《飞狐外传》、9.《侠客⾏》、10.《倚天屠龙记》、11.《笑傲江湖》、12.《天龙⼋部》、13《射雕英雄传》、14.《神雕侠侣》、15.《⿅⿍记》。
古龙作品多达66部,由于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读者对古龙的评价,⽐⾦庸复杂得多。
从时间维度来看,古龙有摸索期、巅峰期和震荡期三个阶段。
摸索期(1965年以前),基本没有佳作;巅峰期(1965年-1975年),基本全是佳作;震荡期(1975年以后),佳作有⼀半左右。
从读者⼝碑来看,古龙有15部作品被全盘否定,有21部作品争议性很⼤,有30部作品得到⼀致好评。
〔⼀〕古龙被全盘否定作品。
1.《苍穹神剑》、2.《⽉异星邪》、3.《湘妃剑》、4.《剑毒梅⾹》、5.《神君别传》、6.《孤星传》、7.《失魂引》、8.《游侠录》9.《彩环曲》、10《残⾦缺⽟》、11.《剑客⾏》、12《剑⽓书⾹》、13.《午夜兰花》、14.《剑神⼀笑》、15.《怒剑狂花》。
古龙早期作品被全盘否定,这个好理解,那时候,古龙还没有形成⾃⼰的风格,只是⽣硬地模仿⾦庸、司马翎等⼈,⽽且还模仿得不好。
《午夜兰花》很遗憾,既是古龙后期作品,还背靠《楚留⾹传奇》这棵⼤树,却写得⾮常糟糕。
《剑神⼀笑》也⼀样,既是古龙后期作品,也背靠《陆⼩凤传奇》这颗⼤树,写得也是乱七⼋糟。
《怒剑狂花》虽然署名为古龙晚期作品,因为⼤部分由丁情代笔,被读者全盘否定了,在情理之中。
〔⼆〕古龙争议性作品。
1.《⽩⽟⽼虎》。
争议原因:这部作品,有⼈给满分,也有⼈给低分。
从布局来看,这部作品不亚于《多情剑客⽆情剑》和《天龙⼋部》,由于古龙好酒贪杯⽽偷懒,早早就收尾了,成了古龙烂尾作品中的最⼤遗憾。
金庸与古龙:取名的差异来源:鄢晓亮的日志作为武侠小说之“集大成者”与“创新者”,金、古二人洋洋洒洒的几千万字的作品中,涉及到的人名真可谓不少。
在对人物的取名上,二人皆妙笔生花,各有千秋。
(一)(一)朴实与华丽作为起初的一个历史学者,金庸身上承载的更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取名上更中正持平一些,人名大多朴实敦厚,如郭靖、杨过、令狐冲、乔峰、狄云、陈家洛、袁承志、陈近南……一个个四平八稳的,带有很强的仿真性,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生活中,这些名字一样可能会出现,而且几率还很高。
作为后起之秀的古龙,新武侠主义的创新者,在取名上当然就不能再落窠臼,加之古龙的浪子情怀,所以他笔下的人名往往飘逸出尘,极具诗意美感,如楚留香、西门吹雪、花满楼、叶孤城、中原一点红、花无缺、秋凤梧、萧别离……这些名字跟金庸笔下的比较,就显得虚幻了许多,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直楞楞地就从虚空中走出来,华袍锦服,丰神俊朗……简言之,金庸:传统仿真而朴实;古龙:现代虚幻而华丽。
(二)(二)男女有别在对待女性角色上,金庸往往大度、宽容、欣赏得多。
因而在对其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取名时,个人感觉金老是花了大功夫的,至少比为男性角色取名时更用心。
其笔下清丽脱俗的佳名比比皆是,“袁紫衣”之飘逸,“木婉清”之灵气,“王语嫣”之俏兮,“周芷若”之淡雅,“小龙女”之高贵,“霍青桐”之清幽、“程灵素”之脱俗、“苗若兰”之娟秀、“凌霜华”之冷寂、“岳灵珊”之轻盈……字字珠玉,为我们打开一幅群葩争芳的佳人图。
古龙则是一个十足的大男子主义者。
他的小说跟吴宇森的电影一样,更多的是在讲述男人们的故事,兄弟情、生死义,女人永远只是点缀。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在这种信条下,古大侠对笔下的红颜之名,往往显得漫不经心,随意而为。
如:苏樱、丁灵琳、红袖、甜儿、朱七七、铁心兰、林仙儿、田思思……一看就是可爱的邻家女生。
相比金庸考究的态度来,显得内涵底蕴不够。
但也有一些不俗的名字,高雅如林诗音(感觉在借用林微因捏)、沈璧君;空灵如明月心;飘逸如蝶舞;诗意如翠浓……在对女性角色的取名时,金庸引用了许多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典故,如:袁紫衣——鲁迅之“月光如水照缁衣”,紫衣即缁衣,暗示了袁紫衣的最终命运木婉清——《诗经·国风·郑风》“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王语嫣——“语笑嫣然”周芷若——《汉书》“衡兰芷若”,芷为白芷,若乃杜若,皆是香草。
古龙给小说中的女子取名字,为何喜欢用叠字?这样读起来很
嗲
都说金庸善取女名,古龙善取男名,其实两位大师笔下好听的男女名都很多,只不过两人的风格不同罢了。
古龙其实也取了不少好听的女子名,沈璧君、梅吟雪、邀月、怜星、林诗音、李红袖、水灵光等等。
除了这些名字外,古龙还喜欢用叠字给女孩子取名字。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在四圣试禅心中,猪八戒撞天婚时,有真真、爱爱、怜怜三位菩萨化身的女子,这名字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难怪戒戒看上这三个妹子呢?名字读起来都很嗲,爱爱、怜怜、真真,酥透了。
这就是叠字的好处,让人读起来很亲切,拉近距离。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四个人名,你读起来什么感觉?就是冰冷的名字,毫无温度感可言。
但是你要换成,豆豆、空空、戒戒、沙沙,是不是立马就要捧腹大笑,是不是觉得很逗,这就是叠字的魅力。
增强亲切感、魅力感,拉近彼此的距离。
想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为何古龙喜欢给小说中的女子用叠
字取名字了?铁真真、华真真、朱七七、白飞飞、苏蓉蓉、张洁洁、萧咪咪、屠娇娇、温黛黛、柳伴伴、田思思、上官怜怜等叠字的名字,读起来是不是让人感觉很温柔可爱,我见犹怜的感觉。
叠字,让名字很亲切,很温柔,要是叫朱七、白飞、张洁、苏蓉、田思、铁真,这还是女子名吗?这还有点柔美感吗?
古龙是个花天酒地,见惯了风月的人,对女人非常了解,这样取
名字真是平淡中见珍奇,读起来越嗲,读者记忆越深刻。
当然了,有人会说金庸小说中没用叠字的名字一样也好听啊,黄蓉、赵敏、曾柔、方怡,我只能说风格不同罢了,各花入各眼。
金庸和古龙的作品和对比对比:1、古龙热血;金庸柔情。
2、古龙重友情;金庸重爱情。
3、古龙作品有种孤独感;金庸作品有种空虚感。
4、古龙作品更有深度;金庸作品更有厚度。
5、古龙作品容易让读者反思;入。
金庸作品容易让读者代6、古龙视女子如衣服;金庸视女子如宠物。
7、古龙作品,多“少年”;金庸作品,多“老者”。
8、古龙主角,多是隐士;金庸主角,多是明星。
9、古龙的武打描写注重精神交锋;金庸的武打描写注重神功奇招。
10、古龙作品如烈酒,入口不爽口,回味很悠长;金庸作品如蜜汁,入口甜蜜蜜,回味有些腻。
11、古龙的武林,弱者能胜强者,武功等级变幻不定;金庸的武林,强者宰杀弱者,武功等级极其分明。
12、古龙的文字,让人痛快;金庸的文字,让人沉迷。
14、古龙如亦舒;金庸如琼瑶。
金庸武侠作品大合集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见《鹿鼎记?后记》和“金庸作品集序”)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雪?《雪山飞狐》(1959年)连?《连城诀》(1963年)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笑?《笑傲江湖》(1967年)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金庸作品集侠?《侠客行》(1965年)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碧?《碧血剑》(1956年)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古龙合集1包括以下1\楚留香大沙漠.txt1\楚留香系列蝙蝠侠.txt 1\楚留香系列鬼恋传奇.txt 1\楚留香系列画眉鸟.txt 1\楚留香系列桃花传奇.txt 1\楚留香系列午夜兰花.txt 1\楚留香系列新月传奇.txt 1\楚留香系列血海飘香.txt 1\剑气严霜.txt1\剑玄录.txt古龙合集2包括以下2\白玉雕龙.txt2\白玉老虎.txt2\碧血洗银枪.txt2\边城刀声.txt2\边城浪子.txt2\彩环曲.txt2\残金缺玉.txt2\苍穹神剑.txt2\大地飞鹰.txt2\大旗英雄传.txt2\大人物.txt2\赌局系列.txt古龙合集3包括以下3\多情剑客无情剑.txt 3\飞刀,又见飞刀.txt3\风铃中的刀声.txt3\孤星传.txt3\古龙传奇.txt3\古龙简介.txt3\古龙妙论精选.txt3\古龙作品创作年表.txt 3\护花铃.txt3\欢乐英雄.txt3\浣花洗剑录.txt3\剑?花?烟雨?江南.txt 古龙合集4包括以下4\陆小凤系列凤舞九天.txt 4\陆小凤系列剑神一笑.txt 4\陆小凤系列决战前后.txt 4\陆小凤系列陆小凤传奇.txt 4\陆小凤系列绣花大盗.txt 4\陆小凤系列银钩赌坊.txt 4\陆小凤系列幽灵山庄.txt 4\名剑风流.txt4\七种武器之霸王枪.txt 4\七种武器之碧玉刀.txt 4\七种武器之长生剑.txt 4\七种武器之多情环.txt 4\七种武器之孔雀翎.txt 4\七种武器之离别钩.txt 4\七种武器之拳头.txt 古龙合集5包括以下5\剑毒梅香.txt5\剑客行.txt5\九月鹰飞.txt5\菊花的刺.txt5\绝不低头.txt5\绝代双娇.txt5\流星?蝴蝶?剑.txt 5\那一剑的风情.txt 5\怒剑狂花.txt5\飘香剑雨.txt5\飘香剑雨续.txt5\七杀手.txt5\七星龙王.txt古龙合集6包括以下6\枪手手枪.txt6\情人箭.txt6\三少爷的剑.txt6\失魂引.txt6\天涯明月刀.txt6\铁剑红颜.txt 6\武林外史.txt 6\湘妃剑.txt 6\萧十一郎.txt 6\血鹦鹉.txt6\英雄无泪.txt 6\游侠录.txt 6\圆月弯刀.txt 6\月异星邪.txt。
古龙与金庸的比较。
首先从两个人的关系来讲,金庸是古龙的前辈,金庸是在封笔之后古龙才接他的班写武侠小说的。
古龙对金庸是非常崇拜的。
古龙写小说并没有想超越金庸,而是想写他自己心中的武侠。
我觉得古龙和金庸的作品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人对武侠的理解不同,金庸笔下的武侠更有传奇色彩,而古龙笔下的武侠更有诗意的风格。
金庸笔下的男主角几乎都经历过奇幻历险故事,比如张无忌、郭靖、杨过,他们原本是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但是经历了一番挫折和历险之后,变成了武功超强的侠客。
我个人觉得金庸的武侠更具有励志色彩,普通人也可以依靠奇迹实现人生的逆袭。
还有金庸小说中的爱情更世俗化,金庸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是我们平时生活经常能见到的,没有那么大的距离感。
神雕侠侣中的尹志平,本来是道士却也为了一己私欲而做出有违道义的事。
射雕英雄传里面的杨康为了得到荣华富贵就抛弃了他最爱的穆念慈,还有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完全违反武侠小说一生只爱一个人的套路,只要他喜欢的都娶......所以金庸小说的爱情故事跟我们现实生活很接近,这些爱情故事也揭露出人的七情六欲。
而古龙小说就不一样了,古龙小说的男主角都充满了诗意和悲伤的色彩。
小说的男主角很喜欢独来独往、喜欢一个人浪迹天涯,更喜欢过着隐居世外的生活。
古龙写的只有道教的氛围。
而金庸写的内容百家都有,保罗万象,比如天龙八部里星宿派就是一群吸毒上瘾的人。
论金庸和古龙的四种区别古人感叹,“人不痴狂枉少年”,我深表同意。
于是,在那些青葱岁月里,我读武侠,因为不读武侠的少年,就没有痴狂的理由。
十几载在书中浪迹江湖,习惯了在两个人的虚拟世界畅游,一金一古,一大侠一浪子。
一直以来,此二人的武侠世界似乎是泾渭分明的,仿佛楚河汉界,金派古派,读书的人一定要表明立场,划清界限。
含糊混沌的中间人一定会被砖拍而死,惨不忍睹。
而我偏偏是个混沌的人,对二人作品的喜爱一直不分伯仲,如果强行要有个分别,会很痛苦。
于是,壮起胆子冒砖拍之险,写一篇金古合派之文,说说二人对相同观念的不同注解。
一、人物金庸老先生是个传统的人,写小说也是中规中矩,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是从小写起的,经常是让读者在薄脆的纸页中,注视着一个不谙世事的纯真孩童渐渐成长,历尽艰难困苦,终于顶天立地,成为绝世英雄,侠之大者。
一本书读完,仿佛是经历了一场人生,不由得欢喜伤悲,唏嘘感慨。
根红苗正的郭靖,孤傲不羁的杨过,还有古灵精怪的韦小宝……都曾经是懵懂顽童,在一支妙笔下慢慢长大,我们目睹了他们的成长,我们和他们一起成长。
金庸的人物都是有来历有背景有师承的,而且个个都是尊师重教的好孩子,郭靖和杨过是不用多言的模范生,大理段公子在神仙姐姐的玉像干脆利落地叩首千番,就连惫懒乖张的韦小宝在九难师太面前也不敢造次(虽然他拜师的目的十分的不纯),而令狐冲对岳不群的崇拜敬重则是让人心痛的迂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名师出高徒,良匠琢美玉,”这样的古老观念是金庸的根深蒂固。
古龙是一个反传统的人,颠覆和创新,是他执着前行的方向。
他笔下的人物,没有童年没有来历没有背景没有师傅,即使有,也只是在某一章的某一页,好似不经意地写上简约的一两笔,剩下的,就由读者自己去联想分析了。
那些神秘的人儿从古龙的书中走出,出场便是谁与争锋的独一无二,让万人仰慕叹服,绝世无匹的武功,孤高无尘的气度,俊朗的眉目,洒脱的笑容,举手投足,扬眉开口,皆是摄人心魄的魅力。
古龙武侠小说十大好听的男名,最让人惊艳的是楚留香这个名字?金古梁温黄,在武侠界,古龙的排名是仅次于金庸先生的存在。
古龙其实在梁羽生、金庸面前,是晚辈。
但是这个天赋异禀的晚辈,在偷师学艺后,融合大家的风格,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路子,自成一体,别具风格,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武侠大道,从此江湖多了一个叫古龙的人,从此江湖也多了一批浪子。
古龙的寿命不是很长,只活了48岁。
虽然他的生命很短暂,虽然他写小说态度不够端正,但是天赋往往能弥补这些缺陷,在有限的生命里,他的小说大概有70余部,这个数量是惊人的。
即便刨去代笔和署名的,数量还是远远超过金庸和梁羽生。
古龙小说,最让人觉得有感染力有噱头的,还是他写浪子的小说。
浪子、江湖、酒、女人,在古龙中后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颓废的浪子,手里拿着酒壶,酩酊大醉,旁边睡着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这就是古龙的江湖。
看似颓废,却带着一种生活气息。
都说古龙擅长起男性名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古龙笔下好听的十个男子名字。
楚留香提及古龙笔下好听的男子名字,我最先想到的还是楚留香,这是一个无论是名字还是生平事迹都带着浪漫潇洒和神秘的男子。
有道是盗帅夜留香,威名震八方。
有道是公子伴花失美,盗帅踏月留香。
他神秘、优雅,他俊秀、高贵,这是一个游戏人间,风流洒脱的男子。
他的传奇人生,他的传奇故事,都让人神往。
就连林清玄都欣赏的一个角色:他(古龙)本人长得很丑,像个罗汉,却写出像楚留香这样俊美的男主角。
花满楼花满楼,可谓是古龙笔下知名度最高的瞎子了。
本身是世家公子出身,江南花家的公子哥。
因为从小眼睛害病瞎了,所以被称为盲侠。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用来观察和欣赏这个美好世界的。
花满楼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在眼睛瞎了之后,用心用耳朵观察这个世界。
所以他才能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美,雪花落在屋顶的声音,花蕾在春风里绽放的美妙,秋风中的木叶清香,他都感受到。
这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懂得感恩和佛系的美男子。
"其实做瞎子也没有不好,我虽然已看不见,却还是能听得到,感觉得到,有时甚至比别人还能感受更多乐趣。
金庸、古龙小说中最有内涵的名字,每一个都出自金典蕴含深意金庸和古龙无疑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两大巨头,他们的武侠小说创造了一个武侠的时代,一时间有关武侠的电影、电视剧丛出不穷。
金庸和古龙所写的武侠小说都是相当有知名度的,他们的故事情节设计的都十分巧妙,环环相扣,吸引了无数读者,翻拍出的影视作品更是一代经典。
在两位大师的笔下总有些人物令我们印象深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金庸和古龙小说中最有内涵的一些名字吧!每一个都出自金典蕴含深意!金庸、古龙小说中最有内涵的名字,每一个都出自金典蕴含深意!《天龙八部》——木婉清木婉清,“水木清华,婉兮清扬”。
前半句出自东晋谢混《游西池》:“莲池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后半句出自《诗经·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风清扬的名字,也出自此处。
展开剩余85%《倚天屠龙记》——周芷若《汉书》有“衡兰芷若”语,芷为白芷,若乃杜若,皆是香草。
李白亦有诗云:“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芷若听新莺。
”射雕、神雕——一灯大师“一灯”之名出自《法华经》:“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笑傲江湖》——令狐冲令狐冲是厌恶权力斗争的“隐士”,一位“道家之侠”。
《老子》曰:“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冲与盈才是最高明的统一,这就是令狐冲与任盈盈名字组合的深意。
所以他二人最终是“笑傲江湖”,“曲谐”一生。
金庸、古龙小说中最有内涵的名字,每一个都出自金典蕴含深意!《书剑恩仇录》——文泰来“奔雷手”文泰来乃红花会四当家,是堪与乔峰媲美的好汉。
“奔雷手”形容其功夫气势不凡,辛弃疾《沁园春》有“于今喜睡,气似奔雷”句。
泰是卦名,卦象为上坤下乾,坤地乾天,地重下沉,天轻上浮,天地交而万物通,征兆顺利。
与人物命运对照,“泰来”二字正是“否极泰来”的意思。
《飞狐外传》——程灵素程灵素是医学名宿“毒手药王”无嗔大师关门弟子,其名字也正是取自《黄帝内经》的两部分《灵枢》和《素问》。
射雕、神雕——黄药师在《卅三剑客图·虬髯客传》一文中,金庸对唐代名将李靖表达了极尽钦敬之情,因为他功成不居、明哲保身的智慧与修养。
武侠小说家都喜欢给小说中的人物取绰号,一来可以使人物更加鲜活,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来还可以让人物更具传奇性和趣味性,引发读者联想。
可以说,为人物取绰号,是小说家在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当然了,取绰号不同于取名字。
取名字相对比较简单,大家都能取;但取绰号就困难多了,绰号一般是对整个人物的形象性格、精神状态、行为举止的高度提炼。
取出来的绰号不仅要耐听,更重要的是要与对应的人物相符。
这样才算得上一个好的绰号。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当代武侠小说三大宗师金庸、古龙、梁羽生笔下最长的绰号。
大家都知道,绰号的字数一般都在2—4字,5个字的绰号也不少,但要说10个字以上的绰号,那就不常见了,而“金古梁”笔下刚好就有10个字以上的绰号。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梁羽生笔下最长的绰号 13个字在梁羽生武侠小说《萍踪侠影录》中,有一个叫周山民的人物,乃是金刀寨寨主,他的绰号叫“长城内外第一好汉威武小霸王”,怎么样?这个绰号够神 气吧,足足13个字。
不过这绰号虽霸道,但周山民的本事并不高强,看来这绰号多半是自吹出来的。
二、金庸笔下最长的绰号 21个字在金庸武侠小说《鸳鸯刀》中,有这样一个组合,叫“太岳四侠”,其中老四盖一鸣的绰号叫“八步赶蟾、赛专诸、踏雪无痕、独脚水上飞、双刺盖七省”。
这个绰号比上面周山民的绰号还要长,足足21个字。
不过,这盖一鸣跟周山民一样,都没什么大本事,这绰号定然也是自己取的。
三、古龙笔下最长的绰号 35个字在古龙武侠小说《绝代双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那大汉喝道:“我乃西河十七家镖局总镖头,人称‘气拔山河铜拳铁掌震中州赵全海!’小鱼儿微笑道:“这名字倒长得很,听来倒也威风,但你不知本座是谁?”赵全海冷笑道:“你是什么东西!”小鱼儿也冷笑道:“本座便是‘万蛇之圣,万剑之尊,万王之王,打遍三山五岳,南七北六十三省无敌手,惊天动地玉王子’,你可听过本大爷的名号?”在这段对话中出现了两个绰号,赵全海的绰号有11个字,但跟小鱼儿的绰号比起来,那就差远了,小鱼儿的绰号足足有35个字,怎么样?这应该算是“金古梁”武侠小说中最长的一个绰号了吧。
金庸古龙比较谈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创者,金庸则是新派武侠小说的最大成功者。
由于金庸武侠小说的崛起,使许多武侠小说迷与评论家断言,金庸之后,武侠小说不可读了。
换句话说,金庸的创作已达到了武侠小说空前绝后的顶峰。
这似乎已成为定论。
可是到了70 年代末期,古龙却从武侠小说作家蜂拥而起的文坛上脱颖而出。
他起步虽晚,却在武侠天地中别开生面,另辟新径,独树一帜,他先后写出了《绝代双骄》、《侠盗楚留香》、《陆小凤》,又写出了《多情剑客无情剑》、《七种武器》、《欢乐英雄》,他这种“求新求变求突破”的艺术追求,不仅高出了同辈作家诸葛青云、司马翎、曹若冰、忆文、萧逸、卧龙生、秦红、柳残阳、东方玉..而且越过了梁羽生,几可与金庸并驾齐驱,至古龙于80 年代中期去世,武侠小说界对他的评价已经很高。
连金庸的挚友、名作家倪匡也不得不感叹:“在古龙武侠小说出现之前,金庸是众人模仿的对象,但只有古龙能突破金庸的模式而另创一种新风格。
他的作品构思奇特,人物性格鲜明,如陆小凤、楚留香等,都相当精采,脍炙人口,人物富有浪漫色彩和激情。
”我以为,对古龙小说的这一评价,颇为中肯。
于是,我想到了在探讨古龙小说艺术的同时,有必要将金庸与古龙这两位武侠小说名家的艺术风格作一番探讨和比较。
我以为金庸与古龙的小说,有六个大不同:首先,小说的背景不同。
金庸的小说既有历史的影子,又有新的艺术创造,他的《书剑恩仇录》写到乾隆与陈阁老,在《鹿鼎记》中写到康熙与鳌拜,在《倚天屠龙记》中写到朱元璋与徐达,都是有史可查的名人,他用了三分历史七分小说的艺术手法,半真半假,假中有真。
而古龙写小说,则撇开历史不谈,他设置的小说环境几乎没有明确的时代背景,既驰骋想象,又合情合理。
第二,对社会环境与风俗人情的描写不同。
金庸在作景物描写时,往往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写江南,写塞北,写少林,写武当,都有详尽具体的变化与描绘,给人以历史知识的熏陶。
而古龙写小镇,写村庄,写山峦,写流水,却是信手拈来,“无中生有”,尽情发挥。
今天聊一聊古龙。
诗人、作家这类人,经常是捉对儿出现的。
出了一个牛人,上天就总会降生另一个牛人和你齐名、配对,唯恐你孤独。
比如我经常读唐诗,唐代的大诗人们就是一对对往外冒的,有李就有杜,有王就有孟,有沈就有宋,有高就有岑,有元就有白,就郊就有岛,有钱就有刘,有皮就有陆。
就好像武侠的江湖里,有金庸,就有古龙。
经常被人问:金庸和古龙,你觉得谁更好?这个问题好难回答,因为他俩真的差别好大,不论是长相,性格,爱好,还是经历,财产,寿数……不过,说难也不难。
在我看来,金庸和古龙的差别,其实就是三个词而已。
金庸写人间,古龙写天涯金庸和古龙,都各自发出过对人生和命运的终极之问。
金庸问的是:“我是谁?”古龙问的是“天涯远不远?”前一问,是充裕、富足后的哲思,问的是人生的意义;后一问,是孤独、漂泊中的追寻,问的是人生的归宿。
金庸的侠是人间的侠,就像你和我这些凡俗之人,永远被人情世故包裹着,父母师长亲友君臣,江湖庙堂家族草莽,各种关系,侠客们都要一一面对。
他们基本上来历分明——书香世家陈家洛,屌丝孤儿小杨过,又高又富段公子,土鳖翻身郭大侠。
最来历不明的韦小宝,你也至少知道他娘是谁。
你知道他们的童年,他们的口音,他们的初恋。
他们被金庸抛入江湖,就像你从校园踏入社会,万千巨浪,无数暗涌,他们遇到的每一点希望,每一个陷阱,每一步成长,你都感同身受。
古龙的侠不一样。
他的侠是天涯的侠。
古龙不是不能写人间,但是能驾驭的范围窄,就像一个歌手音域有限。
一写到小人物,就只好请出小酒馆老板张老实;一写到王公巨贾的生活,想来想去,也只有波斯地毯、小牛腰肉、美女脱光了往怀里钻。
他写不出他们吃什么饭、送什么礼、聊什么天。
于是,古龙独辟蹊径,决然离开人间,把他的侠客发配去天涯。
古龙小说中四个奇葩人名,牛肉汤两次乱入古龙很任性,态度端正的时候,给人物起名字,那是非常考究。
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西门吹雪、萧别离、花满楼、原随云、沈璧君、林诗音、梅吟雪、水灵光、花景因梦、慕容秋荻,都是其小说中的好听而为人津津乐道的名字。
甚至因为笔下的男性名字太出彩,而与金庸相媲美,有金庸善取女名,古龙善取男名的美称。
古龙很随意,态度敷衍的时候,给笔下的人物取名字的时候,也不管什么男男女女、女女男男了,随便给个奇葩名字,也就过去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古龙笔下的几个奇葩人名:1、牛肉汤古龙是不是特别喜欢喝牛肉汤,吃牛肉面。
若非如此的话,在其小说中为何牛肉汤这三个字能两次成为女名。
真的太不像话了,把女人比作什么不好,水蜜桃、小苹果、哈密瓜,不比牛肉汤柔情蜜意多了,非要叫牛肉汤,这么粗俗。
牛肉汤在陆小凤系列的《凤舞九天》和《剑神一笑》中出现过,在这两部作品中出现了两个叫牛肉汤的女子,《凤舞九天》中的牛肉汤是小老头吴明的徒弟,做牛肉汤是她的绝活。
到了《剑神一笑》中,心狠手辣的牛肉汤又变成了陆小凤的红颜知己。
两部作品中反差这么大,古龙要么太随意,要么记性不好。
不过这两个叫牛肉汤的女孩子,煲牛肉汤却是一手绝活,而陆小凤呢,也喜欢喝牛肉汤,“腱子肉,小花卷腱子肉,三分肥的牛肋条,再加上一点白腩和牛筋。
”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牛肉汤便做好了。
2、钉鞋钉鞋,本是鞋子的一种,却成了古龙《英雄无泪》中的人名。
《英雄无泪》作为古龙后期的作品,是古龙创作的分水岭,自从《英雄无泪》之后,古龙再也无力写出优秀的作品。
歌女的歌,舞者的舞,剑客的剑,文人的笔,英雄的斗志,都是这样子的,只要是不死,就不能放弃。
古龙这段颇具概括性的话,最好的诠释人就是钉鞋,作为雄狮朱猛的手下。
钉鞋平时看起来胆小怕事,但一旦主人朱猛有了危险。
第一个冲上去的就是钉鞋,红花集一战,钉鞋身中十九刀,连鼻子都只剩下一半,但饶是如此,也绝不退缩,直到倒下去的那一刻,口中依旧念叨着朱猛:报告堂主,小人不能再侍侯堂主了,小人要死了。
金庸古龙小说对比金庸、古龙,孰优孰劣,“金迷”和“古迷”一直争论不休,金庸内力深厚,古龙招式奇诡;金庸作品厚重,古龙作品空灵;金庸作品博大精深,古龙作品奇崛浪漫。
有人把金庸和古龙比作诗歌史上的杜甫与李白。
杜甫被尊为“诗圣”,其作品通体皆备,深沉凝重,“地负海涵,包罗万汇”(胡应麟评语)。
李白号称“诗仙”,奇思异想,天外飞来,警句妙语,匪夷所思。
金庸就如同杜甫,古龙就好比李白,可谓是中国武侠史上的双子星座。
求新求变求突破台湾评论家胡正群说:“古龙之前无新派。
”他认为真正的新派武侠小说应该从古龙算起,古龙之前的梁羽生、金庸等都没有脱离传统套路。
这种观点虽然有些绝对,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和民国年间的旧派武侠小说相比,梁羽生、金庸的作品也在努力地创新、求变,尤其是金庸,更是不断寻求突破,但他们的作品在整体上还是属于对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所追求和表现的还是大家熟悉的文化氛围、文体模式、美学风格。
古龙则不同,他以求新、求变、求实破为创作宗旨,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从文体、语言、武功套路、人物刻画,意境追求、美学情趣等各个方面予以全方位的“自我表现”,其小说文本既给武侠文学界提供了一种新的规范样本,也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阅读天地。
以作品内容而论,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注重历史环境表现,依附历史,从此生发开去,演述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
但从摄用历史材料来看,两人又有明显差别;梁羽生是虚构人物和事件,置入历史背景中,以此来强化历史氛围;金庸则直接取来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侠小说,其历史人物、事件,金庸写来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乱真。
两者都对历史进行了再认识、再评价,从作品含有的历史厚度而论,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层,其写作技巧也高明得多。
古龙的小说则根本抛开历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凭感性笔触,直探现实人生。
古龙的小说不是注重于对历史的反思、回顾,而是着重在对现实人生的感受。
现代人的情感、观念,使古龙武侠小说意境开阔、深沉。
金庸笔下最怪的3个名字,现实没人这么起名,其中两人是天下第一金庸老先生讲故事的能力从来没有人怀疑,他笔下“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经典之作早已证明这点,甚至就连武侠气息略淡的短篇作品《越女剑》也不失为短小精悍之作,其中最难能可贵的莫过于金庸将“西子捧心”与“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两个家喻户晓的典故以武侠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一番,比如西子捧心改成了是因为阿青的剑气伤到西施,越甲吞吴成了越国武士学习了阿青舞剑的影子之后才达成的成就,而金庸笔下多数角色的名字也起得十分优美。
(周芷若剧照)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这女子虽说在书中一步步走向反派的定位,但只要一听到她的名字,脑海中浮现的永远是那个唯唯诺诺楚楚可怜的峨眉派小弟子;又如同《天龙八部》一书中的王语嫣,这角色属于典型的女神人设,主角段誉一直跟着她身后穷追不舍,然而她心中却是只有表哥慕容复,虽然在慕容复原形毕露之后走到了段誉身边,然而在新修版的结局中金庸又再度将她写回了慕容复身边,显得颇为无脑,但是王语嫣这名字却是让着角色多了几分仙气,可见一个好的名字是足以让读者改变对一个角色的固有印象的,甚至是可以不计较那角色究竟做了什么。
然而金庸笔下也并非所有角色的名字都起的十分完美,在笔者看来,金老笔下就有这么三个角色的名字显得有些不太合理,只因为现实中不可能有人会这么起名,即便是放在书中来看,他们的名字也是不太合理的,其中两位还是天下第一的高手。
第一位:老头子老姓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在《风俗通》记载:“颛顼子老童之后。
”《姓氏急就篇·上》记载:“宋戴公五世孙老佐。
”《左传》:宋有老佐。
《论语》老彭,即彭祖也。
也就是说老姓并非金庸胡说的一个姓氏,这个姓氏要起名的确是比较难,似乎怎么起都不太好听,但《笑傲江湖》中的老头子的名字也太不合理吧。
事实上“老头子”这个名字更像是为了塑造一个老头形象而起出来的名字,试想这角色的父母又怎么会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起名“头子”?所以这个名字是扯淡,不过老头子的孩子“老不死”的起名则是合理的,那“老不死”是因为是因为有怪病,所以老头子想要让她活下来,才起了这么一个带着美好期许的名字。
金庸与古龙:取名的差异
作为武侠小说之“集大成者”与“创新者”,金、古二人洋洋洒洒的几千万字的作品中,涉及到的人名真可谓不少。
在对人物的取名上,二人皆妙笔生花,各有千秋。
(一)朴实与华丽
作为起初的一个历史学者,金庸身上承载的更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取名上更中正持平一些,人名大多朴实敦厚,如郭靖、杨过、令狐冲、乔峰、狄云、陈家洛、袁承志、陈近南……一个个四平八稳的,带有很强的仿真性,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生活中,这些名字一样可能会出现,而且几率还很高。
作为后起之秀的古龙,新武侠主义的创新者,在取名上当然就不能再落窠臼,加之古龙的浪子情怀,所以他笔下的人名往往飘逸出尘,极具诗意美感,如楚留香、西门吹雪、花满楼、叶孤城、中原一点红、花无缺、秋凤梧、萧别离……这些名字跟金庸笔下的比较,就显得虚幻了许多,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直楞楞地就从虚空中走出来,华袍锦服,丰神俊朗……
简言之,金庸:传统仿真而朴实;古龙:现代虚幻而华丽。
(二)男女有别
在对待女性角色上,金庸往往大度、宽容、欣赏得多。
因而在对其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取名时,个人感觉金老是花了大功夫的,至少比为男性角色取名时更用心。
其笔下清丽脱俗的佳名比比皆是,“袁紫衣”之飘逸,“木婉清”之灵气,“王语嫣”之俏兮,“周芷若”之淡雅,“小龙女”之高贵,“霍青桐”之清幽、“程灵素”之脱俗、“苗若兰”之娟秀、“凌霜华”之冷寂、“岳灵珊”之轻盈……字字珠玉,为我们打开一幅群葩争芳的佳人图。
古龙则是一个十足的大男子主义者。
他的小说跟吴宇森的电影一样,更多的是在讲述男人们的故事,兄弟情、生死义,女人永远只是点缀。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在这种信条下,古大侠对笔下的红颜之名,往往显得漫不经心,随意而为。
如:苏樱、丁灵琳、红袖、甜儿、朱七七、铁心兰、林仙儿、田思思……一看就是可爱的邻家女生。
相比金庸考究的态度来,显得内涵底蕴不够。
但也有一些不俗的名字,高雅如林诗音(感觉在借用林微因捏)、沈璧君;空灵如明月心;飘逸如蝶舞;诗意如翠浓……
在对女性角色的取名时,金庸引用了许多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典故,如:
袁紫衣——鲁迅之“月光如水照缁衣”,紫衣即缁衣,暗示了袁紫衣的最终命运
木婉清——《诗经·国风·郑风》“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王语嫣——“语笑嫣然”
周芷若——《汉书》“衡兰芷若”,芷为白芷,若乃杜若,皆是香草。
李白亦有诗云:“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芷若听新莺”
程灵素——古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素问》二章
李沅芷——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苗若兰——《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而在其不同作品中,同是被叫做妖女的几个女孩,青青、盈盈、素素,同样的聪明、任性、泼辣,其名字均出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盈盈楼上女”、“纤纤出素手”。
可见,金庸对笔下的女孩子是很喜欢的,取名时恐其不美不雅,引经据典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再看古龙笔下的女孩,取名上就几乎没有用什么典故,基本上都是洋溢着现代气息的名字,动感、活泼、甜美……相反,对其笔下的男性角色,取名就认真得多,甚至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也用典,如:
萧十一郎——唐崔郊“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西门吹雪——元代诗人虞集“剑吹白雪妖邪灭,袖拂春风槁朽苏”
叶孤城——王之涣《凉州词》“一片孤城万仞山”,叶孤城的内心与他的名字一样,是一座封闭而孤独的城
柳余恨——自古多情空余恨,好梦由来多易醒。
柳余恨抚钩叹曰:“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相聚”萧别离——无边落木萧萧下,杜宇啼血,不忍别离
卓东来——老子入函关,紫气东来
另外,在古龙代表作品楚留香系列和陆小凤系列中,古龙竟然用了同一种模式:三个男人一台戏,堂堂七尺女儿名——楚留香、胡铁花、姬冰雁;陆小凤、西门吹雪、花满楼。
而西门吹雪和花满楼这两个名字极具画面感和审美意境。
衣冠胜雪照冷月,横剑西门轻吹雪;江南三月,花满西楼。
一个高远出尘的不世剑客,一座花香盈盈的悠然小楼。
叹乎,惜乎!
除了画面感的名字,古龙笔下的还有些人名充满了“动感”。
一如高渐飞,渐行渐远,越飞越高。
让我总想起《东方不败》中的猿飞日月,在长草间如风般掠过;二如卓东来,似登高台,胸藏沟壑,东风渐至,我自岿然,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三如萧泪血,双眸如星,浊泪似血。
我似乎看到了剑庐里“泪痕”始出时,萧大师的悲喜交织的矛盾心情,数番心血,不忍毁之,泪洒名剑,滋然有声。
于是萧泪血在满天夕阳下来到长安古城,去破解“泪痕”中封铸的谶语。
咳咳,唠唠叨叨了半天,打住。
简言之,金庸女人名字取得好,古龙男人名字取得绝。
(三)严谨与随意
在金庸的作品中,无论主要人物的名字,还是次要人物的名字,金庸都一视同仁,皆严谨认真的取名,不会敷衍了事,即使是跑龙套的也不例外,有些小人物往往还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笑傲江湖》中的“黄河老祖”,《倚天屠龙记》里的“海东青”……这是金庸一贯禀持的大家风范和尽善尽美的态度。
古龙则不然,除了主要人名他老人家费点心思琢磨外,次要的人名随意而为,打杂的跑龙套的命运就更惨了,往往以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等就打发了。
在古龙看来,这些无关紧要的人物不是旋即消失在故事的烟尘中,就是被“咔嚓”掉当英雄炮灰的,不值得他老人家劳神费力。
具体的例子我就不列举了,反正是小人物,说了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呵呵。
简言之,金庸:主次同等,严谨认真;古龙:重主轻次,率性而为。
(四)常用与生僻
这里指作品中人物的“姓”。
在金庸的作品中,人物的姓氏大多常见,尤其是主角的,如:张、杨、郭、李、胡、萧、陈等。
而古龙作品中人物姓氏多不常见,甚至生僻,如楚、路、荆、铁、花、姬、水、明、刀……比起金庸来,古龙更喜欢用复姓。
诚然,金庸作品人名中也有复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虽然只有15部作品(加《越女剑》),人名却近1500多个。
涉及复姓有“司徒、端木、尉迟、上官、欧阳、慕容、令狐、东方、独孤、完颜、耶律”,考虑到金庸作品中的历史因素,将“完颜、耶律、慕容”等除外,真正金庸有意取的复姓名字也很有名气的就是欧阳峰、东方不败、令狐冲及独孤求败。
古龙则不然,在他作品中,复姓多且出现频率颇高,除上述提到的,还有“司马、司空、皇甫、西门、南宫、轩辕、公孙、百里”等,尤其武林四大家中的“东方、西门、南宫、北野”中的前三者和“上官”等尤其情有独钟。
哎,都是很多武侠作家的通病。
如果说金庸是无心插柳,那古龙则是有心栽花。
简言之,在这点上金庸注重内容,古龙注重形式,也符合他“剑走偏锋、追新逐奇”的固有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