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69.50 KB
- 文档页数:5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韵律,还具有较强的画面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借助教材,可以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走进台湾,了解台湾,激发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多法并举,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扎扎实实地与语言文字打交道,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深入感悟其内涵。
这样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入境读悟,学生感悟得更轻松、更积极、更瑰丽。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蝴蝶谷名称的由来及蝴蝶谷的迷人景象。
3、听说读写结合,渗透培养学生利用名种途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意识。
4、文道结合,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渗透祖国大团圆的美好祝愿。
教学重点:了解蝴蝶谷的迷人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蝴蝶谷的名称由来。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品读、欣赏、感悟。
教学准备1.制作课件、搜集简介台湾风光的图片及录像资料。
2.课前向学生展示各类蝴蝶标本、蝴蝶图片、蝴蝶剪纸。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理清文脉1、台湾是个怎样的地方?读读课文,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2、随着学生的回答齐读第一自然段,板画台湾的地形“山多。
山谷也多”。
二、学习课文学习第二自然段:1、游览之前,我们首先得弄清蝴蝶谷名称的由来。
2、从课文第2节去找。
读文,交流。
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想像一下这是怎样的情景?谁愿意给大家展示展示?(指名读)你觉得他(她)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这些”是什么意思?(说明蝴蝶谷有很多,而不是一处、两处)3、朗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1、(提问):1蝴蝶谷景象迷人,书上写得多美呀,读第3节,想想书上写了几种景象,你从哪知道的。
2你最喜欢哪一种景象,认真读读,仔细想想,把喜欢表达出来。
2、边读边想:蝴蝶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读书)3、生:蝴蝶谷很迷人。
《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起读(齐读课题,注意是否整齐)生:齐读“台湾的蝴蝶谷”师:首先,老师来考考你们,这些词语你们能读准确吗?(多媒体出示词语)生:指名开小火车读师:小朋友,你能用这些词来介绍介绍台湾吗?生:(指名说)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那儿有一群群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蝴蝶。
因此,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对,那儿的蝴蝶有许多许多。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生:想。
(多媒体出示各种蝴蝶图)师:睁大眼睛仔细看,这些蝴蝶漂亮吗?生:漂亮。
师:它们漂亮在哪儿呢?(指名两位学生来说)生1:他们的颜色很鲜艳。
师:是的,你的眼睛真亮!生2:它们身上的花纹也很美丽。
师:(边指蝴蝶边说)是的,你们看,这儿的蝴蝶有的全身金黄,色彩鲜艳,有的身上布满了各种颜色的花纹,姿态各异,多美呀!小朋友,这儿的蝴蝶台湾都有,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教学第二自然段10分钟师:(边说边画山谷)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
哪儿是山谷呢?生:指名一名学生上黑板指出山谷的位置。
师:对了,山与山之间狭长的地方就叫做山谷。
人们为什么把那儿的山谷称为蝴蝶谷呢?请一位小朋友来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
(多媒体出示第二自然段)生:指名一名学生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师:你读得真棒。
小朋友,现在你知道人们为什么把那儿的山谷称为蝴蝶谷了吗?请你试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
(黑板上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生:因为“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所以人们就把这些山谷称为蝴蝶谷。
师:你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
小朋友们仔细看,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蝴蝶谷中有许多蝴蝶呢?生1:一群群。
(多媒体标红)师:“一群”和“一群群”哪个多?生齐答:“一群群”更多。
师:一群又一群,蝴蝶真多。
还有吗?生2:色彩斑斓。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计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来,凭借课文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感悟蝴蝶谷的美丽景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两只蝴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曾经去过哪些地方?2、哎呀,你们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可是你们加起来也没有我去过的地方多。
你们相信吗?老师世界各地都去过,什么都见过。
美丽的月亮湾、迷人的桂林山水、沉睡的大海……你们知道老师怎么去的吗?3、对,书读得好了,我们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继续到台湾的蝴蝶谷走走看看,这可是一次特殊的旅行,只有会读书的小朋友才能真正享受到旅行的快乐,欣赏到美丽的风光。
4、这些生字词朋友你能读准它们的名字吗?花草茂盛景象迷人蝴蝶色彩斑斓金光灿灿上下翻飞五彩缤纷五颜六色5、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台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谁来说一说。
二、精读课文(一)教学第二自然段——欣赏蝴蝶赶来山谷聚会的情景1、演示多媒体课件(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聚会的动画图)2、看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3、看,蝴蝶的颜色真多,真鲜艳。
我们来给它们配上一些漂亮的词儿吧!相机出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把你认为最鲜艳的词儿读一读,好吗?蝴蝶真多啊,哪个词告诉我们的?(一群群)5、它们是怎么赶来的?(相机出示:飞过、穿过、越过)这几个动词用得生动准确,谁愿意读给老师听听?(指名学生朗读)评一评6、小朋友真了不起。
我的眼前的确出现了蝴蝶聚会的情景了。
小朋友想象一下,蝴蝶们聚会都会做写什么啊?喜欢这样的聚会吗?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二)教学第三自然段——感受蝴蝶谷迷人的景象1、这么多蝴蝶从四面八方涌来,这时蝴蝶谷的景象怎么样呢?(出示两幅画面)(相机出示第一句)指导读好:迷人。
《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精品教学设计《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精品教学设计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来,感受到蝴蝶谷迷人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台湾的热爱之情。
3、模仿第三段用有的有的进展说话训练,培养说话和想象能力。
1、课文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蝴蝶的多、美,以及用词的准确、生动。
2、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蝴蝶谷迷人的景象,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意境。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1、复习第一段。
昨天我们一起去了(读题:台湾的蝴蝶谷),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台湾是祖国的宝岛,那里(出示词卡,学生读: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所以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一向被人们称为蝴蝶王国。
2、导入新课。
台湾有很多很多的山,自然也就有很多很多的山谷,人们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这是为什么呢?(一)精读课文第二段。
1、下面请你细细地读一读第二段,想一想为什么。
2、读后交流。
(1)谁来说说为什么叫蝴蝶谷?(2)出示:每年春季,一群群聚会。
多:一群群聚会(理解:文中指很多蝴蝶聚集在一起.)美:色彩斑斓(你仿佛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蝴蝶?)(3)这么多这么美的蝴蝶是怎样去聚会的?理解并通过换词体会用词的精当:飞过穿过越过赶到读好短语及句子。
3、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段。
过渡:山谷里聚集了这么多这么美的蝴蝶,景象非常迷人。
理解迷人。
课文写了几个蝴蝶谷,哪些景象非常迷人呢?请大家赶快去读一读第三段。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三段。
2、学生交流:看到了几个蝴蝶谷?(两个)谁来给它们分别取一个好听的名字?(黄蝶谷彩蝶谷)3、再读并且和同桌讨论一下:这两个蝴蝶谷哪些景象非常迷人呢?4、交流:黄蝶谷:(1)金光灿灿(看课件:这个蝴蝶谷都是金光灿灿的黄蝴蝶,你看像什么?这还只是山谷的一小局部呢,小朋友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整个山谷,满山遍野,都像这样撒了一把金子似的,金光灿灿,那是怎样的景象?(读词:壮观十分壮观)你再看图:山谷里除了黄蝴蝶,还有绿草、红花,这三种不同的颜色相互映衬,多迷人呀!(2)朗读。
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丰富语言,感受文字和大自然的美。
3、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来,凭借朗读感悟、展开想象、收集资料等方式感受宝岛台湾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多种方式感悟蝴蝶谷的美丽景象是本课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美、探求美。
1、欣赏蝴蝶图片,感受蝴蝶的美,激发兴趣。
2、仅仅是几十张蝴蝶的图片就给我们带来了美的震撼,而有一个地方,那里的蝴蝶岂止是这儿的千、百万倍,想象一下那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台湾的蝴蝶谷走一走,看一看,好吗?3、不过,老师有问题先考考各位小游客,你知道台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吗?(出示相应.课件)了解台湾,并简要复习第一自然段。
二、自主感悟,欣赏美、品味美。
过渡:在去蝴蝶谷之前,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1、自由读文,在文中寻找答案。
重点解决:蝴蝶谷的景色怎样?人们为什么叫它“蝴蝶谷”?2、感悟交流。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点拨。
(1)品读第二段——人们为什么叫它“蝴蝶谷”?a指名朗读,其余同学思考:人们为什么叫它“蝴蝶谷”?b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c教师配乐朗读重点语句,请同学闭眼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都有什么颜色?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示它们的颜色多且美吗?d 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性、生动性。
《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台湾的蝴蝶谷》的内容,感受作者对蝴蝶谷的喜爱之情。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1.2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蝴蝶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1.2教师简要介绍蝴蝶谷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2.1课文描绘了蝴蝶谷的哪些美景?2.2.2作者为什么说蝴蝶谷是“天然的蝴蝶博物馆”?2.2.3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3.分析课文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3.1.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3.1.2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3.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理解。
4.2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6.作业布置6.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蝴蝶谷的短文。
6.2收集有关蝴蝶谷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培养了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课文《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课文《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知识目标:在第一课时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相关词语,特别是成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积累优美的词句,了解台湾蝴蝶谷名字的由来,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从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蝴蝶谷景象的迷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及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感悟蝴蝶谷的美丽景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小朋友们,老师请你们看一样东西(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什么呀?(地图)哪儿的地图?(中国的地图)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有许多旅游胜地。
在我国的东南沿海,有一个岛,它叫——台湾岛(出示台湾岛图)对,这就是我国的台湾省。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会背了吗?(会)一起背给老师听听,好不好?(生齐背第一自然段) 台湾是个美丽的地方,非常适合蝴蝶的生长,相信那里肯定有许多的蝴蝶,想不想跟着老师去看一看?(想)出发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这一次你去蝴蝶谷最想知道什么?(生自由说说:蝴蝶谷的景象怎么样?人们为什么叫这些山谷“蝴蝶谷”?蝴蝶谷里的蝴蝶美不美?)[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精读之前,让学生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去读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二、精读课文(一)自由读课文过渡:小朋友们想要知道的问题正是郭老师想要知道的,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的'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先读读课文去感受感受,好不好?注意,边读边思考刚才你们提出来的问题,读完之后,小组内再互相讨论讨论。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师巡视。
(二)教学第二自然段——欣赏蝴蝶赶来山谷聚会的情景师: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设计意图:大胆地放手让学生通过默读寻找答案,并根据学生的答案来确定品读感悟的段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求:1.细读课文,了解台湾蝴蝶谷的由来和每年春季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台湾的热爱。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进行说话和想象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能通过观察画面和朗读感受蝴蝶谷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台湾的热爱。
教学资源: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导入。
老师先进行复,让学生拿出研究单,拼写、书写,然后投影评价。
接着,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一起读一读。
二、品读课文。
一)研究第二段。
1)介绍台湾的地理环境,让学生理解山谷的概念。
然后,让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圈出表示小蝴蝶动作的词。
2)提问学生找到了哪些动词,并让学生指名朗读这些带动词的词组。
接着,让学生加上动作读一读,同时提问小蝴蝶为什么要穿过树林,让学生一起朗读。
3)让学生想象小蝴蝶的心情,读出高兴的感觉。
三、说话和想象训练。
老师和学生配合,用重唱的方式读好这几个词,让学生感受节奏感。
最后,让学生高兴地朗读课文。
小蝴蝶,你期盼已久的聚会即将到来,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个字中读出的呢?(“赶”字)小朋友们,你们看,“赶”字是向下走的,一捺拉长,就像一个人大步向前走的样子。
(师范写)总结一下,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好!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吧!二)研究第三段。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蝴蝶谷吧。
谁想读?其他同学思考:文章中介绍了几个蝴蝶谷的景象?2、小朋友们,课文介绍了几个蝴蝶谷的景色?(两个)评分;你真是个好读书的孩子。
(展示PPT:分成两种蓝色)你喜欢哪一个?不要着急,请先美美地读给同桌听,再说一下你喜欢的原因。
(同桌相互朗读)超链接)A:彩蝶谷的景色问题:小朋友们,你喜欢哪一个?(我喜欢第二个)为什么呢?(生动回答)你能把你的喜爱说出来吗?老师: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这是在描写蝴蝶的什么?(颜色)在生活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汇,你知道哪些?(XXX、红通通。
)老师已经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小节。
2. 能够正确、美观书写“景”“撒”“批”3个生字。
3. 通过学习,亲身感受到蝴蝶谷里的迷人美景,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受到美的熏陶。
4.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盼望她早日回到祖国怀抱。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小节;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蝴碟谷景象的迷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词卡、彩色和黄色的蝴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台湾的蝴蝶有250多种蝴蝶,还有不少稀有种类,因而有“蝴蝶王国”的美称。
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中再次走进蝴蝶谷,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小节1. 这么多蝴蝶都飞到山谷里了,那将是怎样的景象啊!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同学们思考:蝴蝶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啊,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
2.蝴蝶谷的景象迷人在哪里呢?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第三小节第二句,在文中画出你觉得迷人的词语或句子。
4.谁来说一说你觉得这个蝴蝶谷哪里迷人?师:你喜欢黄颜色蝴蝶的金光灿灿(在第一座山谷上方板书:金光灿灿)谁来读好这个词?生齐读。
你由“金光灿灿”想到了哪个词?请你们把金光灿灿的黄蝴蝶送回家。
在阳光的照耀下,在花草树木间,山石溪水畔,黄蝴蝶一只挨着一只,一片连着一片,浩浩荡荡,金光灿灿。
这种景象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师:是呀,十分壮观。
指名读,齐读谁能读出蝴蝶谷的美丽迷人?你怎么会读得那么好?是不是一边读,一边好像看见了黄蝴蝶?边读边想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
小朋友,你也用这个方法练练,试试,自由读读。
还有谁也喜欢黄色蝴蝶的山谷的呢?请你们起立,读一读这句话。
我们可以给这个蝴蝶谷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黄色的蝴蝶谷。
我们先朗读了课文,找出了关键词语,想象了黄色蝴蝶谷金光灿灿壮观的景象,美美地读了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另一个蝴蝶谷。
台湾的蝴蝶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蝴蝶谷得名的由来,凭借课文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了这课,感受蝴蝶谷的美,并能由此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台湾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吗?
3、引背: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台湾的确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呀?好!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
2、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指名读。
3、交流、讨论、品读。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
是啊,这是蝴蝶生长的有利条件哦!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⑴是啊,每年春季,都会有一群群蝴蝶来这里聚会,这些蝴蝶的颜色可鲜艳啦,想看一看吗?
百度视频:/programs/view/iQpPiVfRosw/
你看见了什么颜色?你想用什么词来赞美蝴蝶(的颜色)啊?看,蝴蝶的颜色这么多,这么鲜艳。
指名读“色彩斑斓”。
⑵它们是怎么来的?(相机出示:飞过、穿过、越过)其实这儿都可以用飞过,飞过呀。
(比较两个句子)那为什么要说穿过、越过、赶到呢?
⑶这几个动词用得生动准确,谁愿意读给老师听听?
⑷小朋友们真了不起。
我的眼前好象出现蝴蝶聚会的情景了。
我还看到蝴蝶飞得很轻快,很活泼,很高兴呢。
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所以人们就把这样的山谷叫做——(生接)蝴蝶谷。
4、喜欢蝴蝶谷吗?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精读感悟第三自然段
1、过渡:这么多蝴蝶从四面八方涌来,这时蝴蝶谷的景象会是什么样的呢?
2、自己读读课文,看看蝴蝶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
(板书:迷人)
3、蝴蝶谷里的哪种景象最令你着迷?请你们再去读读课文,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4、交流品读:
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过渡:还有什么样的景象令你着迷?)
⑴为什么令你着迷?读一读。
还有谁喜欢?补充喜欢的原因,再读一读。
⑵瞧,许多黄色的蝴蝶停在花间休息,当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时,他们个个都会——“金光灿灿”。
(板书:金光灿灿)
⑶一眼望去,你有什么感觉?(想象说话)这样的画面就可以称得上“十分壮观”
了。
⑷这些黄蝴蝶让你着迷了吗?还有谁想来读一读?喜欢的小朋友一起来读一读。
⑸多么美丽啊,我已经深深着迷啦!哎,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还有的蝴蝶谷,只有一种白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也十分美丽呢!
⑹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小小组讨论讨论,在台湾还可能会有什么颜色的蝴蝶谷呢?
⑺谁能用屏幕上的句式来介绍一下你们想到的“蝴蝶谷”。
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仅是一种颜色的蝴蝶就那么美丽,如果各种颜色的蝴蝶聚在一个山谷里,那样的景象一定更加迷人。
)
⑴为什么令你着迷?(板书:五彩缤纷)读一读。
其他小朋友想象一下,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⑵(指导想象说话)五彩缤纷的蝴蝶就像——五颜六色的花瓣。
⑶谁想带我们欣赏一下那些上下翻飞、五彩缤纷的蝴蝶?指名读。
⑷五彩缤纷的蝴蝶美吗?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遍吧!
5、让我们再来回味蝴蝶谷那迷人的景象吧。
请小朋友们把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读好的小朋友还可以试着背一背,将这迷人的景象印在你的脑海中。
6、蝴蝶谷里的景象真的是太迷人呀!让我们一起读背第三自然段。
四、精读感悟第四自然段
1、蝴蝶谷的景象这么迷人奇特,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当游客们来到蝴蝶谷时,美丽可爱的蝴蝶是怎样欢迎他们的呢?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蝴蝶是怎样欢迎客人的?
3、蝴蝶是怎么欢迎游客的?指名说。
你能演出来吗?请几个好朋友上来演一演。
同学们做蝴蝶,师做游客。
(相机理解“翩翩起舞、团团围住”)
4、蝴蝶会对游客说什么?“蝴蝶”解答“游客”的问题:
⑴为什么你们要来这里聚会呢?
⑵你们这儿都有什么颜色的蝴蝶谷呀?我先去哪个呢?这样吧,你们给我介绍一下,谁说的好,我就先去你介绍的那个蝴蝶谷。
⑶哎呀,你们可真是一群可爱、聪明的小精灵呀!谢谢你们!
5、看见你们的表演,老师知道你们把课文都读懂了,能不能把第四自然段读好呢?
五、总结课文。
1、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2、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我国台湾是闻名世界的“蝴蝶王国”,除此之外,台湾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呢,有耸立的玉山、美丽的日月潭、绿岛,闻名的文武庙,对了,还有一座有名的阿里山,有一首歌唱的就是那里的风土人情呢!想不想听?(多媒体演示)台湾这样美丽,难怪人们都称它是祖国的——宝岛。
教学反思:
《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台湾蝴蝶谷每年春季蝴蝶聚会,翩翩翻飞,色彩绚丽的奇异景象,表现了人们喜爱蝴蝶的思想感情。
课文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
为体现新课程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在教学中该尝试创设多种探究情境,努力拓展学生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实践,张扬个性。
一、引入情境,激发情感。
课一开始,就以多媒体课件展示蝴蝶赶到山谷里来聚会的情景,引领学生走进蝴蝶谷。
美的图画配上美的音乐,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
二、拓展情境,强化情感。
情境的创设,往往会使学生的联想,想象活动积极展开,会在他们思维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驱动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第三段教学时,又通过媒体演示了蝴蝶谷的迷人景象,让学生在蝴蝶谷中尽情畅游了一番,将静景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生活画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的乐园。
二、品读语句,深化情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该时时处处注意拓展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空间,放飞学生的思绪,张扬学生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