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独尊,国泰民安
- 格式:ppt
- 大小:4.29 MB
- 文档页数:13
【你的泰山,我的泰山】我是隔壁的泰山【帝王的泰山】泰山岩岩,五岳独尊。
五岳独尊的泰山,离不开帝王推波助澜。
帝王的泰山是封禅。
山上祭天称之封,山下祭地谓之禅。
正式封禅始于秦皇,随后仿效。
再往前,祭泰山,则是舜。
《尚书》记载:舜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于山川。
柴,是烧柴。
望,是祭祀。
如此就出现了日火山纹。
从大汶口文化出土的日火山符号,形象地刻画出上古人类在泰山顶上点柴祭天的情形。
这或许就是泰山崇拜的最初图腾。
帝王的封禅,虽然冠冕堂皇地祈求国泰民安,实则是为自己祈求长生不老。
贪生怕死总是拿不上台面,所以就埋玉牒书。
以此看来,秦皇汉武虽然伟大,也就让人看扁了他们。
倒是那李三郎更令人敬佩。
唐玄宗李隆基将封禅的玉牒文和玉册文公之于众,称是为天下黎民祈福,不怕公开,并亲书《纪泰山铭》,刻于岱顶大观峰。
如此气魄,真乃大唐风范。
帝王的封禅,不光庄重,也有闹剧。
北宋与辽澶渊之盟,在战事略占优势的情况下签署赔款条约,为了平息朝野之怨愤,宋真宗搞了一出天降昭书的骗局,掩耳盗铃,成为帝王的最后一次封禅,也让神圣隆重的封禅以闹剧的形式谢幕。
【百姓的泰山】百姓的泰山绝对少不了泰山奶奶。
泰山奶奶道号碧霞元君。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文雅的道号远不如泰山奶奶有名。
小时候,依偎在奶奶怀里,听奶奶讲的就是泰山奶奶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当然离不开孝顺。
奶奶说,有个人总是想在大年初一到泰山上烧头炷香。
可一年一年早去,总是抢不到头炷香。
原来这人不孝顺,这是泰山奶奶在告诫他。
所以老人们说,只要在家孝敬老人,不用到泰山也能烧到头炷香。
由此延伸,也就有了因果报应。
人活着要尽孝,要行善,要积德,死后才能升入天堂免下地狱。
百姓的泰山就有了人鬼神三界之分。
蒿里山是地府,岱庙是人间,泰山极顶就是天堂了。
人心向善,才能魂归泰山。
只有魂归泰山,才是死得其所。
否则,就是孤魂野鬼,不得托生转世。
【佛家的泰山】佛家的泰山是经石峪。
这是一片神奇的山坡,在面积2021平方的石坪上,刻满了《金刚经》,据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
五岳独尊,解说泰山泰山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东西最长约200公里,南北最宽约50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泰山以其雄伟壮丽,气势恢弘闻名于世,被誉为“五岳独尊”。
据史书记载,从神农伏羲到尧舜禹帝,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都曾到泰山封禅祭祀,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除此以外,管仲,司马迁,张衡、诸葛亮、曹植、李白、苏东坡、欧阳修等历代文人也都曾登临泰山,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和稀世珍品。
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双遗产】。
五千年来的政治、文化、哲学、宗教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泰山成为了天下第一山。
泰山的特点可以用几个字先来进行简单的概括:稳,古,美说到【稳】泰山的杂岩有25亿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之一,对于中国元古代地质构造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泰山石在民间也便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恩重如山!泰山北斗!国泰民安!后来呢,岳父也被尊称为是泰山。
说到【古】泰山至今保护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2处,总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
在古建筑群之间,还有12处石坊、6座石桥、7座石亭、1座铜亭和1座铁塔。
泰山刻石有2200多处,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博物馆”,这里有中国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贵的汉代张迁碑、衡方碑和晋孙夫人碑;有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北齐经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观的唐玄宗<<纪泰山铭>>和唐代双束碑等。
泰山古树名木繁多,被誉为“活着的世界自然遗产”。
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3万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汉柏6株,另外还有。
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还有一棵被誉为国宝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树“小六朝松”。
泰山素以【壮美】著称,呈现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区内有著名山峰12座,崖岭78座,岩洞18处,奇石58块,溪谷12条,潭池瀑布56处,山泉64处,有著名的黑龙潭、扇子崖、天烛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观;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10大自然奇观。
五岳独尊泰山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五岳独尊”的泰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名山、神圣之山,经过悠久历史积淀形成的泰山文化,寄托了“国泰民安”的民族意愿,承载了“和合共生”的民族精神。
泰山文化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无论是帝王巡狩,还是封禅、祭祀,都把泰山与社稷苍生联系在一起,希冀和祈求的都是江山永固、国泰民安。
“泰”之本义,即有强大、安定之意。
只有国家强大安定,才有人民的安居乐业。
同时,“和合共生”有其特定的文化融合、国家治理等内涵,也与“国泰民安”相关联。
在《诗经·鲁颂》中,既有耳熟能详的“泰山岩岩,鲁邦所詹”,也有“保彼东方,鲁邦是常。
不亏不崩,不震不腾。
三寿作朋,如冈如陵”的诗句。
后人解释“如冈如陵”时称:“如冈如陵,即国家安于磐石泰山而四维之意。
”也就是说,早在《诗经》形成的年代,已经把国运长久、国家强盛、国泰民安,比喻为“安于磐石泰山而四维”。
屡见于历代史籍的“居累卵之危,,币图泰山之安”“天下之安,犹若泰山而四维”“天下巩固,屹若泰山之四维”等等,均言简意赅地点明了泰山与“国泰民安”的内在联系和文化内涵。
泰山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国泰民安的文化特征呈现出多元色彩,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国泰民安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与国泰民安一起,成为泰山文化的一体二翼、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共生”的基本精神,强调“贵和尚中”,即《礼记》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泰山文化中的“和合共生”,大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和谐包容。
以“功成受命”“易姓告代”为标识的泰山封禅是天人合一的体现,泰山文化表现出的天人合一还在于泰山的祈雨活动。
泰山神“灵显昭著,佑庇万民”,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肤寸成云,霖雨天下”。
泰山的祈雨活动,在天人合一方面是“天心感召”,在官员方面是“遵旨度祈”。
泰山文化中的和谐包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
五岳独尊,解说泰山泰山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东西最长约200公里,南北最宽约50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泰山以其雄伟壮丽,气势恢弘闻名于世,被誉为“五岳独尊”。
据史书记载,从神农伏羲到尧舜禹帝,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都曾到泰山封禅祭祀,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除此以外,管仲,司马迁,张衡、诸葛亮、曹植、李白、苏东坡、欧阳修等历代文人也都曾登临泰山,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和稀世珍品。
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双遗产】。
五千年来的政治、文化、哲学、宗教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泰山成为了天下第一山。
泰山的特点可以用几个字先来进行简单的概括:稳,古,美说到【稳】泰山的杂岩有25亿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之一,对于中国元古代地质构造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泰山石在民间也便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恩重如山!泰山北斗!国泰民安!后来呢,岳父也被尊称为是泰山。
说到【古】泰山至今保护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2处,总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
在古建筑群之间,还有12处石坊、6座石桥、7座石亭、1座铜亭和1座铁塔。
泰山刻石有2200多处,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博物馆”,这里有中国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贵的汉代张迁碑、衡方碑和晋孙夫人碑;有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北齐经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观的唐玄宗<<纪泰山铭>>和唐代双束碑等。
泰山古树名木繁多,被誉为“活着的世界自然遗产”。
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3万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汉柏6株,另外还有。
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还有一棵被誉为国宝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树“小六朝松”。
泰山素以【壮美】著称,呈现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区内有著名山峰12座,崖岭78座,岩洞18处,奇石58块,溪谷12条,潭池瀑布56处,山泉64处,有著名的黑龙潭、扇子崖、天烛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观;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10大自然奇观。
`目录第一章基础分析 (1)第一节规划背景 (1)第二节历史沿革与城址分析 (2)第三节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4)第四节自然遗产价值分析 (6)第五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9)第六节城市风貌特色分析 (12)第七节城市发展与名城保护存在问题 (14)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保护方式 (16)第三章市域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规划 (20)第一节文化与自然遗产特色分析 (20)第二节保护框架 (21)第三节“7圈1带”的保护 (22)第四节文物古迹与古树名木保护 (24)第四章中心城保护规划 (25)第一节保护框架 (25)第二节历史城区保护 (25)第三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27)第四节历史文化轴保护 (29)第五节文物古迹及传统村落保护 (30)第六节自然遗产保护 (39)第七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45)第五章中心城城市风貌规划 (47)第一节城市风貌特色 (47)第二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47)第三节城市建筑高度控制规划 (50)第四节视线走廊规划 (51)第六章近期实施规划 (51)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52)附表1:本次规划的方法与思路一览表 (54)附表2:中心城物质文化遗产评价一览表 (55)附表3:中心城自然遗产评价一览表 (65)附表4:古树名木评价一览表 (66)附表5:中心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一览表 (67)附件1: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山东省泰安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68)附件2:泰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家评审意见 (69)附件3:本规划编制过程 (70)附件4:规划编制单位和人员名单 (71)第一章基础分析第一节规划背景一、概况天下名山无数,泰山,独以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道,称五岳独尊,居名山之首。
千百年来,吸引着古代赫赫帝王盛典登封,古今名人竞相留迹,四海游客朝拜如云。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北邻济南,南依曲阜,西襟黄河,东枕泰沂。
地处东经116º20´—117º59´、北纬35º38´—36º28´之间。
泰山封禅大典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五岳独尊的泰山旅游,我是封禅之旅导游员____,非常高兴与大家在这里相识,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增加大家对泰山的了解,方便您的游览,并给您的泰山之旅留下美好的回忆,也预祝大家旅途愉快!现在我们即将驶入泰山脚下的旅游公路,请大家坐稳扶好。
靠近通道的游客,请检查扶手是否已经放下--山路弯弯,九曲连环,快乐旅游,莫忘安全。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寓国泰民安之意。
泰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自然的造化形成了泰山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长期的人文积淀造就了久远丰厚、独具特色的“泰山文化”,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成为古老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泰山古称岱山、岱宗,是大山之首的意思。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风景区总面积____平方公里,海拔____米。
气势雄伟的泰山在中国享有“天下第一名山”的称号。
自古以来,具有行使崇高事物的象征。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许多帝王将相和文化名人在泰山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泰山上留下了____余处古建筑群,2千余处碑碣石刻,____万余株古树名木。
它们既是记载泰山历史的重要资料,又是泰山自然风景中的文化名胜。
____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旅游巴士沿途行驶到了天外村广场······)各位游客,前边是天外村广场,是泰山西路的进山路口。
广场由一方一圆两部分组成,暗含着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也被称作“天地广场”。
广场建于____年,占地面积____万平方米,其中方形广场边长____米,中央镶嵌着大汶口文化著名的“日火山”符号。
广场四周,围以石栏,栏板上镌刻着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元好问等____位历史名人咏颂泰山的诗辞文赋。
连廊外侧耸立着12根高达____米的九龙盘旋石柱。
每根石柱有三部分组成;12根龙柱代表了曾到泰山举行封禅祭祀大典的(黄帝、舜、周成王、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以及康熙、乾隆)等____位帝王。
89泰山:钟灵毓秀 五岳独尊古老的泰山,高大、雄伟,有拔地通天之势,自古便有“泰山天下雄”之说。
- 美丽中国 -WONDERFUL CHINA90月”的千古名句。
泰山荟萃了历代文化遗产的精华,从秦刻石到唐摩崖、清碑碣,代代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门、坊、亭、桥、阁等建筑星罗棋布,无不洋溢着中华传统艺术的璀璨光芒。
泰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刻艺术宝库,石刻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宏,列名山之首。
在古老的庙宇中和登山盘道两侧,随处可见碑碣和摩崖石刻。
2007年,泰山被评为中国书法名山。
泰山石刻分布地域广时间跨度长,自秦、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至民国;从细目上分不下30余种。
从形制上大致可分为石碣、石阙、碑刻、摩崖碑刻、墓志、经幢、造像记及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9种;且书体丰富,篆、行、楷、草、隶等皆存。
泰山的古建筑大多属于宗教性建筑,如朝山的盘道、桥涵、牌坊,祀神的庙宇、楼阁,这是与泰山文化特征相一致的。
在这些古建筑中,最突显的是庙宇建筑。
泰山文化孕育了东岳大帝与碧霞元君两位泰山神祗,其供奉之处也就成为泰山最大最重要的庙宇。
据古代文献记载,在汉代,奉祀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宇就有上、中、下三庙;而后起的女神碧霞元君,在明清时也有上、中、下三庙之设。
其他天神、地祗、圣贤之庙祠以及佛老之宫、群灵之府,宇满巅麓,比比皆五岳独尊 图/纪智勇一亩松位于泰山之阴玉泉寺。
其冠幅为泰山之最望吴胜迹 图/王德全景点实时高清直播。
同时,景区还借助互联网宣传龙头品牌强势营销,推出泰山百度直达号手机宣传网页,实现热门景点路线导航、旅游资讯等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游览泰山。
近年来,泰山景区以“数字泰山”建设为重点,加快了泰山旅游的智慧建设发展,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票、咨询、游览等服务。
世界遗产委员会曾评价称,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泰山导游词100字【篇一:泰山导游词】泰山导游词李宝朋友们,有一座大山曾使历代帝王顶礼膜拜,让芸芸众生万民敬仰,它就是全球首例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中华国山——泰山。
它峻集于天,发育万物,自认承受天命而为帝王的天子更是把泰山看成是天下一统,国泰民安的象征。
为答谢天地的授命之恩,便以泰山为舞台,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旷世大典——泰山封禅。
那什么是“封禅”呢?“封”是指在泰山之巅积土筑圆坛增泰山之高来祭天,“禅”是在山下筑方坛增大地之厚,来祭地。
封禅表示功归天地,以谢神灵。
据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由七十二位帝王、秦朝时期有十二位皇帝都曾先后封禅泰山,场面最为壮观的分别是秦、汉、唐三个朝代。
公元前219年和209年秦始皇和秦二世先后封禅泰山,留下了秦泰山石刻。
它不但是泰山最早的石刻,也是种古代帝王最早的记功碑刻,现仅存两块残石,只有九个半字,保存在泰山脚下岱庙内。
你可别小瞧这两块残石,它载入了中国最早的统一文字小篆,成为中华文明一脉相传的珍贵例证,因此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天下第一名刻。
从公元前110年开始,汉武帝先后八次封禅泰山,他完全被泰山雄姿所征服,曾一口气说出了八种惊心动魄的感觉,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贺矣、骇矣、惑矣,还留下了千古之谜的无字碑,汉武帝的盖世高功岂是文字所能描述的呢?公元665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联袂封禅泰山,泰山封禅大典的行列中出现了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做过皇帝的女性,其实早在封禅四年前两人便派道士在泰山立起了双竖碑,俗称鸳鸯碑,如今上面还有武则天自己生造并推行的11个汉字,包括特别有意思的一个“天”,“天”字本来是“大”字上面加一横,“大”字表示叉开腿的男人,一横是苍天,即男人头顶一片天的意思,而武则天认为,女人一样可以做天子,成大事,于是便将一横下面的叉腿男人改为了穿裙子的女人。
开元盛世的缔造者李隆基则把泰山封禅推向了高潮,不仅规模声势空前绝后,他还史无前例的把自己亲笔撰写的“记泰山铭”刻在了大观峰上,字体妩媚中有遒劲,文辞典雅中透威势,盛唐气象全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