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4)
- 格式:doc
- 大小:6.40 M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得分第二部分得分总分26 27 28 29 3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序号1 2 3 4 5 6 7 8 9111121314151617181922122232425答案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结束了一百多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2.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舞台中出现的用生命和青春铸就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撰写者是()A.周恩来 B.刘少奇 C.毛泽东 D.邓小平3、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
……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刑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下列选项中,描写抗美援朝的是()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5.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始了新一轮的土地改革。
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6.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7.“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东亚的国家?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答案:D2.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比萨河C. 内尔河D. 伏尔加河答案:D3.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电池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思想者"是古希腊的一种:答案:职业2. 《论语》中的作者是:答案:孔子...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进入殿试;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有效地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请论述一下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
答案: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系列重要变革和建设。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百年的苦难和动乱,包括晚清末年的列强入侵、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在等领导下,中国成功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进了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在近代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寻求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完整的试卷及答案请参考附件。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张之洞D. 袁世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A. 五四运动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D. 古田会议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A. 《共同纲领》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A. “五一六”通知B. “批林批孔”运动C. “四五”事件D. “八八”事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
()9.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10. 宋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11.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达到了七次。
()12.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13.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4.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始终处于劣势。
()15. 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战役。
()16.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17. “大跃进”运动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严重失误。
()18.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0.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明朝时期,______下西洋,展示了我国的海上实力。
23.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______,推翻了清朝统治。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明朝的著名航海家?A. 郑和B. 郑成功C. 郑振铎D. 郑孝胥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爆发?A. 鸦片贸易合法化B. 林则徐虎门销烟C.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D. 《南京条约》签订4.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A. 孙中山B. 袁世凯C. 慈禧太后D. 康有为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A. 国共内战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2.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国的疆域。
()3.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5.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2.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3.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______。
4.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______。
5. 新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清朝的一位官员,请根据你对鸦片战争的了解,给皇帝写一封奏折,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你的建议。
2. 假设你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位革命党人,请根据你对辛亥革命的了解,给其他革命党人写一封信,鼓励他们继续革命。
3. 假设你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位学生,请根据你对新中国成立的理解,给其他同学写一篇演讲稿,阐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白居易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A. 文化大革命B. 四个现代化C. 十一届三中全会D. 南方谈话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北伐战争A. 焚书坑儒B. 兴修长城C. 推行县制D. 制定《汉律》A. 设立三司B. 设立布政司C. 设立按察司D. 设立行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2.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4.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5. 戊戌变法发生在1900年。
()6. 《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7.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较大的学派有儒、道、墨、法等。
()2. 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科技达到了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
3. 明朝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创作达到了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4. 近代史上,我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改革措施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重要举措。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科技达到高峰的原因。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9. 隋朝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
()10. 宋朝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文化繁荣的表现?A. 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B. 印刷术的发明C. 雕塑艺术的发展D. 诗歌创作的繁荣2. 下列哪一项不是宋朝科技发展的成就?A.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 火药的广泛应用C. 指南针的改进D. 蒸汽机的发明3. 下列哪一项不是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A. 行省制度的建立B. 重用汉人C. 重视文化教育D. 实行科举制度4. 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A. 手工业的发展B. 商业贸易的繁荣C. 农业生产的提高D. 资本主义的萌芽5. 下列哪一项不是清朝文化繁荣的表现?A. 京剧的形成B. 古典小说的繁荣C. 书法艺术的创新D. 绘画艺术的衰落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的爆发B.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C. 洋务运动的开展D. 甲午战争的爆发7. 下列哪一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 实现了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8.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提倡新道德、新文学C. 提倡白话文D. 提倡复古主义9. 下列哪一项不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A.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B.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 实现了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0. 下列哪一项不是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A. 打败了日本侵略者B. 保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C.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D. 实现了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是______,该城市被称为“______”。
2.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科技发达的时期,其中最重要的发明是______,该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海口市定安县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2、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A.19 世纪末B.20 世纪初C.20 世纪末D.21世纪初⋯3、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号⋯C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密座⋯ 4、被称为中国“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 杨振宁 B. 钱学森 C. 李四光 D. 邓稼先⋯封 ⋯ 5、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前苏联制定了“加速发展”⋯战略、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一⋯2019-2020, 面对如此局势中国提出了线 年学 线时间高科技浪潮席卷全球()⋯A. 科教兴国战略B. 改革开放决策 C .“ 973 计划” D .“ 863 计划”八 ⋯年 ⋯ 6、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分别授权“海基会”、“海协会" 进行商谈和对话,推 : 级 ⋯ 动了两岸经贸和科技文化的交流。
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是()名 历 ⋯内姓 第史⋯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贸易往来,平等互惠的原则二 订 C .两岸互不干涉的原则 D.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原则⋯学 7、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不 期 ⋯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期 ⋯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末 ⋯试考A .中国的工业化历程B⋯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能 试 ⋯C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D.现代的社会生活装: 卷 8、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是在(新 ⋯ )级 人 ⋯A.2003 年B.2001年 C.2005年D. 2002年答 教 ⋯班版 ⋯9、由周恩来总理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包含 ( )⋯题⋯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惠⑤和平共处⋯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 ⋯ 10、“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巅兮, 望我故乡, : ⋯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于佑任的哀歌《望大陆》反映了台湾人民希望( )校 ⋯学⋯ A. 反攻大陆 B .葬于大陆 C .祖国统一 D .台湾独立 ⋯11、右图是我国 1970 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他是( )⋯⋯A. “神舟十号”B. 东方红 1 号⋯⋯C. “神舟一号”D. “长征一号”12、被评为“ 2004 年感动中国”的科学家袁隆平,他的主要贡献是 ( )A. 研制“两弹” C. 研究核潜艇B.D.研制“一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13、 20 世纪 90 年代,党和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提出把什么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 )A. 发展高等教育B.九年义务教育C.实施“希望工程”D. 实施素质教育14、毛泽东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八下历史期末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内容属于中国古代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A. 五行学说B. 军事学说C. 经济学说D. 政治学说【答案】C2. 下列哪一项明显标志着商业城市兴起?A. 盐铁专营制度B. 增设驿站C. 建立官营工场D. 开设市集【答案】D3. 明清时期被提倡为治学方略的思想是()。
A. 民族自尊心B. 学而优则仕C. 天人合一D. 格物致知【答案】B4.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实行五代B. 科举制实行到清代C. 科举制是封建专制制度D.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有现象【答案】A5. 明清时期最早建立各级政府职员的考试制度是()。
A. 明朝B. 清朝乾隆朝C. 清朝乾隆朝D. 明朝朱元璋朝【答案】A6. 明清时期最早建立各级政府职员的考试制度是()。
A. 贺锦金B. 杨震C. 龚自珍D. 韩愈【答案】A7. 与“校书故实”相关的说法不包括()。
A. 文化信息B. 铭刻经文C. 编纂故事D. 记述政务【答案】C8. 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天文仪是()。
A. 玉兔图B. 鉴催仪C. 浑天仪D. 求米仪【答案】C9. 下列表述中不当选民族自治地方的是()。
A. 内蒙古B.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C. 广西壮族自治区D. 宁夏回族自治区【答案】A10. “三纲五常”思想确立的依据是()。
A. 五行八节气B. 礼乐制度C. 春秋D. 天人合一【答案】C二、判断题1. 明清时期科举制是选拔官员的唯一途径。
()【答案】对2. 士大夫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一个封建文化现象。
()【答案】错3. 明清时期地方志的修撰者是地方政府委派的士绅及有关职员。
()【答案】错4. “史可法”是地方志编纂的一种方法。
()【答案】对5. 从中国历史上看,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答案】对6. “三纲五常”思想从孔子到明清时期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准则。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A. 九一八事变B. 卢沟桥事变C. 南京大屠杀D. 西安事变2. 下列哪位人物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A. 林则徐B. 张自忠C. 邓小平D. 郭沫若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A. 南京大屠杀B. 卢沟桥事变C.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D. 日本投降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A. 辽沈战役B. 平津战役C. 渡江战役D. 淮海战役5. 下列哪位人物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A. 林则徐B. 彭德怀C. 邓小平D. 郭沫若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要依靠苏联援助取得胜利。
()2.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主要力量。
()3.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军队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之一。
()4. 渡江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
()5.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主要力量。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_______月_______日。
4. 中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_______月_______日。
5.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2. 简述中国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役。
3. 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4. 简述中国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5. 简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及其意义。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正确选项填到答题框内。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三大改造的胜利4.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A.轻工业基地B.重工业基地C.军工产品基地D.日用产品基地5.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6.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急剧增长B.盲目垦荒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7.有人喜欢收藏“1969”“1971”年发行的毛主席像章,我们可以断定这些文物是A.抗美援朝时期的B.三大改造时期的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D.改革开放以后的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D.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9.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A.与中央政府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1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③①④②1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四次重要的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13.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C.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14.“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15.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16.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