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工研究院(评价机构)受上海门普来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
- 格式:pdf
- 大小:188.87 KB
- 文档页数:8
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测试委托合同及评审表
1. 委托合同
1.1 委托方信息
•委托单位名称:XXX有限公司
•所在地:上海市XXX区XXX路XXX号
•法定代表人:XXX
•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
•电子邮箱:***********
1.2 受托方信息
•受托机构名称: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
•地址:上海市XXX区XXX路XXX号
•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
•电子邮箱:**************
1.3 检测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XXX
•检测标准:XXX
•检测数量:XXX
•检测要求:XXX
1.4 委托费用
•委托方应按照与受托方签订的有关检测合同中约定的检测费用支付。
2. 评审表
2.1 委托方
评审项目评分备注
委托方资质/
委托方信息是否准确/
委托方条款是否与检测要求一致/
委托流程是否规范/
委托费用是否合理/
2.2 受托方
评审项目评分备注
受托方资质/
受托方技术能力及信誉度/
受托方价格合理性/
受托方服务态度/
受托方反馈及时性/
3. 注意事项
•委托方应按照与受托方签订的有关检测合同中约定的检测费用支付。
•委托方应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提供检测样品和必要的文件资料。
•受托方应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工作,如有延误应及时与委托方沟通。
上海化工设计院汇总上海化工设计院是一家集工程咨询、设计、监理、运营服务、技术研究开发等多项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服务企业。
本文将对上海化工设计院的概况、业务范围、技术优势及服务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概况上海化工设计院是中国化工集团下属的重点骨干企业之一,成立于1953年,前身为化工工程设计研究所。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在石油化工、煤化工、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拥有较高声誉和专业地位的大型综合服务企业。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858号,拥有近千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一支实力强大的专业队伍。
二、业务范围上海化工设计院的业务范围涉及石油化工、煤化工、医药化工、新能源等领域,主要包括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多个方面。
其中,涉及的石油化工项目包括精细石油化工、乙烯装置、芳烃装置、裂解装置、炼油装置、LNG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加氢裂化装置等;涉及的煤化工项目包括煤制油、煤化工一体化、天然气化工、煤气化等;涉及的医药化工项目包括生物制药、合成药物、天然药物等;涉及的新能源项目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三、技术优势上海化工设计院在多个领域拥有丰富的设计和工程经验,具备强大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实力。
在石油化工领域,公司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并在多个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煤化工领域,公司参与了多个煤制油和煤气化项目,拥有大量的技术研究成果,并在中国煤制油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在医药化工领域,公司拥有多项全球领先的生产技术,在生物制药、合成药物等领域取得卓越成果。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拥有太阳能、风能等多项技术优势,具备强大的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
四、服务特点上海化工设计院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和理解,并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服务。
公司在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监理方面具有强大的服务能力,能够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并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上海化工研究院鉴定报告一、鉴定目的和背景本次鉴定报告的目的是对上海化工研究院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其在科研、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背景是上海化工研究院作为国内重要的化工科研机构,其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但近年来面临着国内外科研竞争的挑战,需要对其整体实力进行客观评估。
二、鉴定方法和程序本次鉴定采用了文献资料分析、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
具体程序包括:1. 收集上海化工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技术专利、人才队伍等方面的资料;2. 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3. 对上海化工研究院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科研条件、实验室建设、设备配置等情况;4. 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和评估,形成初步鉴定意见;5. 对初步鉴定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鉴定报告。
三、鉴定结果和结论经过全面的评估和分析,鉴定委员会认为:1. 上海化工研究院在科研方面具有较高的实力,拥有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科研设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2. 在技术方面,上海化工研究院拥有较为完善的工艺技术和知识产权体系,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3. 在人才方面,上海化工研究院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4. 总体来说,上海化工研究院在国内化工领域处于较高水平,但在国际竞争中仍需加强。
四、鉴定意见和建议根据鉴定结果,鉴定委员会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1.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上海化工研究院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 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前沿探索和跨学科研究;3. 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上海化工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4. 优化科研管理机制,提高科研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鉴定报告的附件和附录本鉴定报告的附件包括上海化工研究院提供的各项资料和数据,附录为鉴定委员会专家名单及联系方式。
如有需要,可向鉴定委员会索取相关附件和附录。
六、鉴定报告的签发和批准本鉴定报告由上海化工研究院申请,经由鉴定委员会专家评审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正式签发。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2011年毕业生招聘信息(有效期截止2011年3月31日)企业简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上海石化院)创建于1960年,是中国石化直属的国内最早从事石油化工科技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之一。
上海石化院长期从事芳烃、丙烯、新能源化工、基本有机原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及油田化学品等领域成套工艺技术、催化剂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业务。
上海石化院设有基本有机原料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人事部博士后工作站、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中国石化有机原料标准化中心、上海市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站、上海测试中心催化剂行业测试点等机构。
建院50年来,上海石化院成功开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多系列石油化工成套技术及催化剂,其中大部分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大中型石化装置。
甲苯歧化、乙苯脱氢、丙烯腈、精对苯二甲酸、异丙苯、裂解汽油加氢、醋酸乙烯等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保持了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陆续开发了28万吨/年丙烯腈、180万吨/年甲苯歧化、50万吨/年苯乙烯、16万吨/年乙苯(气相)、30万吨/年异丙苯、7.5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6000吨/年乙醇脱水制乙烯、2000吨/年二甲醚、3万吨/年甲胺等60余项以催化剂为核心的成套技术工艺包。
相继完成了镇海100万吨/年甲苯歧化、齐鲁2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上海石化13万吨/年丙烯腈装置技术服务与支撑。
上海石化院认真落实中国石化“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继87万吨/年甲苯歧化成套技术出口后,甲苯歧化催化剂成功应用于国外某公司甲苯歧化装置,实现甲苯歧化技术的再次出口。
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创制的基础研究”、国家基金委“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化学及反应工程的基础研究”等项目;与南京大学共建催化材料联合实验室。
经过持续建设,上海石化院已形成良好的科研基础。
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化工产品检测与分析的机构,成立于2003年,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检测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检测团队和先进的检测设备,致力于为化工行业提供高质量、可靠的检测服务。
服务范围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的服务范围涵盖了化工产品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原料检测:对化工产品的原材料进行成分分析和质量检测,保障产品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中间体检测:对化工产品的中间产物进行分析和检测,确保中间产物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成品检测:对化工产品的成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和性能评估,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检测技术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丰富的检测经验,采用多种检测技术对化工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主要的检测技术包括:•色谱技术:通过色谱分析技术,对化工产品的成分进行分离和检测,准确评估产品的组成和纯度。
•质谱技术:利用质谱分析技术,对化工产品的分子结构和质量进行精准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光谱技术:应用光谱技术进行检测,对化工产品的光谱特性进行分析,评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检测流程1.样品接收:客户将待检测样品送至检测中心,完成样品信息登记和接收。
2.检测准备:检测人员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和准备工作,确保样品符合检测要求。
3.检测分析:采用适当的检测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获取相应的检测数据。
4.数据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检测报告和相关数据。
5.结果报告:将检测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交付给客户,同时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进一步的解读和咨询服务。
专家团队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拥有一支由化学、分析等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团队,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开展各类检测工作,并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检测服务和技术支持。
结语作为一家致力于为化工行业提供检测服务的专业机构,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将秉承“诚信、专业、服务”的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可靠的检测服务,为化工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市化工设计院或工程公司
汇总(含外资)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上海化工设计院或工程公司汇总(含外资)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公司
上海化工设计院
华谊集团上海工程化学设计院
上海河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众一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吴泾化工设计院
上海焦化设计院
上海凯赢达化工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高桥石油化工设计院
上海惠生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福陆(中国)工程建设有限公司Fluor
柏克德(中国)工程有限公司
西比埃能源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阿克克瓦纳油气化工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福斯特惠勒国际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德希尼布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东洋工程(上海)有限公司TEC
三星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阿美科(AMEC)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拜耳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美盛沃利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伍德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豪鼎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新工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赫氏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亿安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安易施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西比埃能源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吉双艺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茜亿尔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液化空气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基伊埃技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英泰克工程顾问(上海)有限公司。
T echnological Innovation是应用了“贴体包装”技术。
业内人士表示,应用贴体包装的产品,薄膜完全贴着食品来包装,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真空的环境,但它隔绝空气和隔菌的效果要好于真空包装。
虽然贴体包装成本较高,但在一些高附加值的肉类、海产等冷冻生鲜产品中开始应用。
预计,未来在生鲜食品中,贴体包装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多。
在线无菌热包装。
据悉,陕西大荔热包装食品科技公司成功开发了“在线无菌热包装”食品保鲜专利技术和设备,在推动常温保鲜主餐食品工业化、标准化生产,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该技术和设备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线无菌热包装”就是食品在加热制熟后,在生产线上的无菌状态下进行密封包装,封口时食品的温度大约90℃左右,有效预防了致病菌和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
同时,不添加防腐剂、不需要二次杀菌、保鲜效果明显。
上海石化研究院研发降解材料近日,由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院)自主研发的PBST改性薄膜专用料、热塑性淀粉母料和生物基降解薄膜专用料三类专用料及其薄膜制品亮相第三十二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CHINAPLAS2018),与合作单位仪征化纤共同参展。
本届展览会围绕“创新塑造未来”主题,聚焦“智能制造、高新材料、环保科技”,携手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4000多家参展商,连续4天以全新面貌向业界展示高分子材料先进技术与装备,堪称塑料橡胶界的“世博会”。
由王洪学博士牵头的中国石化重点课题“生物降解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PBST)工业化试制及加工应用开发”,经过1年多的研发,取得重大进展,目前,项目已进入千吨级中试放大阶段。
他凭借多年的产业化经验,敏锐提出“新材料开发与市场应用开发齐头并进”战略,“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强化我们产品的优势和差别化,激发我们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价值产品。
”这是王洪学博士分享给科研人员的宝贵经验。
通过此次参展,使得上海院相关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对生物降解材料的市场和行业对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明确了自身产品的定位,为课题走向最终产业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专利名称:一种聚烯烃催化剂动力学评价装置及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修纲,吴裕凡,曹育才,叶晓峰
申请号:CN201811257822.2
申请日:20181026
公开号:CN109406726A
公开日:
201903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催化剂动力学评价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原料净化单元、反应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反应单元与所述原料净化单元的出口连接,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包括设置在反应单元内的采集组件及与采集组件连接的控制组件,原料经原料净化单元脱除杂质后加入到反应单元,加入催化剂和助剂进行控温聚合反应,利用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采集温度,再按热量平衡原理计算出聚合反应实时放热量,最后根据各聚合放热量换算出实时聚合反应速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一机多用、评价速度快、精度高、取样点密集、反应速率实时监控的优点。
申请人: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200062 上海市普陀区云岭东路345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亮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光电识别的链式连续进样、清洗及标定系统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蒋凯,商照聪,李铭恩,张小沁,薛晓康,李晓宇,冷远鹏
申请号:CN202010456659.3
申请日:20200526
公开号:CN111650387A
公开日:
202009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电识别的链式连续进样、清洗及标定系统,包括:样品瓶,用于放置样品;样品承载单元,用于承载所述的样品瓶,该样品承载单元上设有条形码,所述条形码载入的信息包括样品信息和定位信息;滑道槽,多个所述样品承载单元滑动设置于该滑道槽上;定位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滑道槽上,对滑道槽上的所述样品承载单元进行定位;条码识别模块,用于读取所述条形码并获取对应样品承载单元的定位信息,发送给定位驱动机构;单升降进样器,用于在指定位置实现样品自动进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实时快速进样,定位精确度高等优点。
申请人: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
地址:200062 上海市普陀区云岭东路345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翁惠瑜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上海门普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生产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说明
上海化工研究院(评价机构)受上海门普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委托开展对上海门普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生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现根据国家及本市法规及规定,并经上海洪济化工有限公司同意向公众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
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2、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上海门普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生产项目
(2)建设单位:上海门普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宁桥路549号高科工业园A幢一层(共五层),厂房总建筑面积为1080m2
(4)建设性质:新建(补办环评)
(5)建设内容:
上海门普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投资创建,主要从事水性无机富锌涂料、新型涂料及功能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高科”牌水性无机富锌涂料是一种新型、长效钢铁防腐蚀涂料。
本项目生产能力为年产1200吨水性无机富锌涂料,其
中液料312吨/年,固料888吨/年。
量现状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
(1)环境功能区划
a) 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根据《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周边区域环境功能区划为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应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
b) 水域功能区划
根据《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业区附近水环境功能区划为IV 类,其水质指标应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V类标准。
c) 声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金桥出口加工区规划工业用地为2类标准适用区域,项目厂界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2)现状环境质量评估
a) 大气环境现状:根据金桥出口加工区2007-2009年期间例行监测数据,区内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07-2008年间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2009年的日平均浓度则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
级标准。
b) 声环境现状:评价区内各监测点昼夜噪声监测结果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水平,评价区没有明显的环境噪声影响情况存在。
c)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周边的水系主要包括马家浜和曹家沟等,水质控制级别为Ⅳ类水体,2008年~2009年三年例行监测数据表明上述河流中COD、BOD5、总磷、氨氮均有超标现象,尤以总磷、氨氮超标最为明显,说明水体呈现富营养化趋势。
4、评价范围
(1)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以排气筒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为2.5公里的范围。
(2)水环境
项目废水是达标纳管排放,水环境评价等级低于三级,只进行纳管可行性分析。
废水纳管达标排放分析确定为厂界污水排放口。
(3)声环境
本项目地处工业区,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至厂界外1m。
(4)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距离项目中心半径3公里的区域。
5、评价重点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评价重点为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
6、主要环境敏感目标
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有禹州金桥国际、金桥新村、金桥镇等。
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1)工程分析
1)工艺流程概述:
本项目产品包括固料及液料,二者共同构成水性无机富锌涂料。
液料产品主要是将氢氧化锂、硅溶胶、氢氧化钾及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混合经胶体磨进行研磨后按产品包装要求进行灌装、秤量。
固料产品是将锌粉及硅灰石按一定配比进行混合,最终经过自动称量机称量及封口包装制成固料成品。
2)污染物排放
a) 废气:本项目生产项目废气主要为固料生产工序中产生的粉尘废气,其成分主要为锌粉及硅灰石粉末。
根据经验类比数据结合本项目污染源现状监测结果,粉尘产生量约为4.44t/a,经布袋除尘器收集(除尘率≥95%)处理后粉尘最终排放量约为0.222t/a,排放浓度约42mg/m3
b) 废水:本项目生产工艺中无生产废水产生,项目主要排水为厂内员工生活污水及去离子水制备排水。
其中去离子水处理机排水量约为135吨,采用罐装收集后用于车间地面清洗后排放,排放量约为125t/a。
另外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400m3/a(1.6m3/d)达到上海市《污水排入城
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B31/445-2009)中相关要求,可直接排入金桥出口加工区污水管网。
c) 固废:本项目主要固体废弃物为废包装材料杂物(含废原料包装袋及物料桶等)及员工生活垃圾。
废弃包装材料按原材料包装规格及原材料用量折算,约2t/a,废原料桶均返还供应商重新利用,其中锌粉物料桶用作本项目固料产品包装桶。
生活垃圾产生量3t/a,由金桥工业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d) 噪声:本项目运行时生产设备总体噪声源强较小,主要噪声源包括磁力泵、振动给料机、研磨机、搅拌机及除尘机等设备运转产生噪声以及空压机噪声,其声级值在65~80dB(A)。
(2)环境影响
a) 水环境:项目投产后地面清洗水和生活污水工业区经金桥出口加工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纳管后对区域污水厂处理无明显影响,废水纳管排放对周边水环境无直接影响。
b) 大气环境:在各种气象条件下,本项目排放的粉尘最大落地浓度出现距离为93m,最大落地浓度为0.003648mg/m3,相对质量标准最大占标率为0.963%。
可见,本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对项目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c) 声环境:根据厂界现状监测结果,项目营运期间厂界昼夜噪声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d) 固废: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没有固废和废液产生,主要固体废弃物为废包装材料杂物(含废原料包装袋及废纸箱等)及员工生活垃圾。
废弃包装材料按其中锌粉物料桶作为固料产品桶回收利用,其他包装废弃物均返还供应商处理;生活垃圾由金桥工业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项目废物临时存放区位于车间内部,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3)环境风险
本项目的生产原料以及产品不涉及毒性物质,项目潜在的风险主要为固料生产车间锌粉遇湿燃烧或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发生爆炸,此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小,风险水平可以接受,不会对周围环境及人群造成安全威胁。
从采取的安全措施来看,本项目是相对较安全的,只要采取必要的预防、应急响应措施,加强风险管理,环境风险小于可接受水平。
8、建设
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污染防治措施
a) 废气:项目在各产尘点均设置集尘罩,由抽风机将粉尘废气引至袋式除尘器进行降尘处理,处理后的废气由高出项目所在楼房顶部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高度不小于15m)。
布袋除尘装置除尘效率≥95%,项目粉尘最终排放浓度约为42mg/m3,能够《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中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的要求。
b) 废水: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
主要外排废水为地面冲洗水
及员工生活污水,废水水质能够达到上海市《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B31/445-2009)中相关要求,可直接排入金桥开发区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长江口大水体。
c) 噪声:针对生产及辅助设备运行噪声,企业采取的措施有:选用噪音低、效率高的机电设备;合理布局,将生产设备布设在车间内,利用车间墙体(或空压机房墙体)隔声衰减;采取减振等综合降噪措施,对废气处理风机、振动给料机采取消声、减振措施;对研磨机、搅拌机等低噪声设备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安装、操作。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9)2类标准(夜间不生产),确保对厂界声环境不造成影响。
d) 固废:项目产生的固废采取分类管理、妥善处理,处置率100%,不直接排放。
(2)总量控制
根据沪府办[2007]31号文,本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因子中,无总量控制因子。
项目废水达到纳管标准后进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根据沪府办[2007]31号,不单独对企业纳管COD进行独立COD指标核算,项目废水中COD可不纳入总量控制范围。
9、公众参与方式及阶段性成果
(1)公众参与方式:
a) 项目建设上网公示,征求公众反馈信息;
b) 在评价区内发放问卷调查表,征询公众意见,征询对象包括项目周边居住的居民及企业职工。
(2)阶段性成果
a) 项目第一次网上公式期间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
b) 公众参与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调查对象中敏感目标内人群占90%左右,81.82%的被调查者支持本项目的建设,7.07%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条件赞成,8.08%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相关产业政策要求;产品生产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在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后,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等环保要求;项目运行过程中环境风险较小,环境风险可接受;环境影响预测表明,项目投产后,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所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