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监督的晋中范式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0
学习四项监督制度发言稿范本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事们: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向大家介绍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
四项监督制度,即党委领导责任制、党内监督制度、群众监督制度和司法监督制度,是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下面我将就这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进行详细阐述。
一、党委领导责任制党委领导责任制是对党委领导的严格约束和监督,是确保党委能够有效履行其领导职责的制度安排。
在学习党委领导责任制时,我们要深入理解其核心要义,即“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问责到人”。
党委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本职工作负责,切实把党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党的政策落地生根。
同时,对于工作中的失职失责行为,必须严肃追究责任,激励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勇于负责。
二、党内监督制度党内监督制度是对党员干部行为进行监督的制度安排,它的目的是保障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党内监督制度的学习,我们要理解其基本原则和主要形式。
基本原则包括民主集中制原则、纪律处分原则、群众监督原则和党内监督与国家法律监督相结合原则。
主要形式包括党的组织监督、党内民主监督、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监督和党的基层组织监督等。
通过学习党内监督制度,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推动全党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群众监督制度群众监督制度是党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核心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党员干部的监督者和评判者。
学习群众监督制度,我们要明确其主要形式和路径。
主要形式包括舆论监督、督察机构监督、信访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等。
在学习群众监督制度时,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加大对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视,不断提升监督效能,做到真正让人民群众的监督发挥作用,为党的事业保驾护航。
四、司法监督制度司法监督制度是指法律对党内违法违纪行为的制度审判。
学习司法监督制度,我们要深入理解其原则和程序。
原则包括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保持司法公正和公正执法等。
落实监督责任探索推进长效监督机制作者:岳峰涛孙丹丹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急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本文围绕落实监督责任,从制度入手,探索将监督融入企业制度管理,加快构建监督制度体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监督责任规章制度探索创新体系机制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党委、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守土有责。
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国有企业全面落实“两个责任”,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反腐倡廉取得了新成效,广大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意识进一步强化,作风形象有了较大改善。
但是,在反腐的高压态势和纪检监察机构的严密监督之下,依然有个别党员领导干部“顶风作案”。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监督执纪问责缺乏长效机制,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扎紧制度笼子,推动形成从严从实、风清气正的企业政治生态和管理生态,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当前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四风”问题禁而不绝。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文山会海、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显著增强。
但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仍然存在,并呈现出“显性问题有所减少,隐形问题禁而不绝”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和福利问题,办公用房超标问题,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以及工作纪律松散、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一抓就紧、不抓就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大监督问责力度,通过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的重要论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深化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构建全面从严治党新格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执政能力的关键。
晋中日报/2019年/4月/13日/第003版综合瞄准“靶心”,让派驻监督事半功倍晋中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从2017年8月份派驻以来,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一年半时间的嵌入式、渗透式、合作式的监督实践探索,不断延伸派驻监督“触角”和“探头”,在监督对象基础数据采集、监督单位自查自纠、工作进程的督促提醒、“四种形态”的有效运用、案件查办的震慑教育等方面的努力下,在日常监督常态化推进中,工作重心已经悄悄地从“面”的全覆盖,向“点”的突破和“质”的提高上转移了,监督手段也从“漫灌式监督”向人、财、物的精准聚焦上转移了。
而要实现“点”的突破和“质”的提高,让监督事半功倍,就需要瞄准监督“靶心”,精准发力。
瞄准“四个责任”落实,这一“靶心”。
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就要强化“四个责任”的落实,即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纪检监察组监督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的落实,协助支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监督问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一步抓好具体人、具体事的“四个责任”落实,形成纪检监督和主体责任在管党治党中协同发力、合作式监督,机关纪委和纪检监察组协调、协作机制,逐渐实现一级一级担当、一事一事地有序推进、人人按规矩、守纪律、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瞄准“三重一大”事项,这一“靶心”。
派驻监督要紧盯各监督单位“钱”的动向,紧盯钱袋子,还要从“盯结果”到“盯过程”,实现重大工作事项的全程监督。
要持续跟进和强化对各监督单位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度资金使用及业务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事项的监督,对凡属“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必须要严格遵守集体决策制度,坚持按规定程序,进行规范动作,并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组的监督。
纪检监察组要熟悉掌握“三重一大”内容范围、流程和重点,确保监督内容不流于形式,监督程序不走过场,确保监督检查不摆样子,监督检查做实做细,提醒和协助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落实监督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落实监督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语:监督责任的落实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乎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然而,当前在监督责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一、监督责任的界定模糊化在实践中,很多监督责任的界定并不明确,导致监督部门或个人在执行职责时存在困惑和犹豫。
对于不同的机构或岗位,监督责任的内容和范围应有所不同,但应明确界定,确保责任能够得到有效地落实。
二、监督责任的分散化问题当前,监督责任往往分散在多个部门或机构,各自负责一部分,却无法形成整体的协同机制。
这导致了监督责任的执行效果不佳,难以发挥监督的综合效应。
应当通过构建协同机制,将各方监督责任有效整合,形成合力,提高监督责任的实效性。
三、监督责任的刚性化问题过分注重责任的追究和惩处,容易造成对监督者的畏缩和防范,不利于监督责任的主动落实。
监督责任应更注重对事的监督,而不是对人的追责。
在监督工作中,应充分尊重监督者的专业判断和敬畏法律和道德底线的自律精神,提高监督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监督责任与风险防控的协调问题监督责任往往容易与风险防控之间发生冲突和矛盾。
某些时候,为了降低风险,监督责任可能被放松或被忽视,导致监督效果不佳甚至失效。
要在平衡监督责任与风险防控之间,加强监督与风险防控的协同机制,确保二者的有效衔接。
五、监督责任与企业自主性的融合问题在监督责任的落实过程中,应促进和鼓励企业自主履行社会责任。
过于僵化和刻板的监督,容易使企业陷入被动和消极的状态,影响其积极性和创新动力。
因此,在监督责任的落实中,应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和情况,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好地实现监督目标。
结语:监督责任的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问题。
通过明确界定责任、协同落实、强调自律和合理衔接等措施,可以解决当前监督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监督的有效性与效率,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打造“四位一体”监督体系狠抓监督实效——江苏省金坛市
财政“大监督"工作侧记
何毅君;黄国忠
【期刊名称】《财政监督》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努力按省财政厅提出的‘四位一体’管理要求,构建具有金坛特色的财政监督新模式,提升监督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金坛市财政局局长李留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改革的初衷。
在这位重视财政监督工作,把财政监督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的局长推动下。
江苏金坛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着力构建“大监督”新的工作模式。
rn一、搭建“四位一体”的监督架构,为实施“大监督”提供有力保障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何毅君;黄国忠
【作者单位】《财政监督》编辑部;《财政监督》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2
【相关文献】
1.打造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的“莒县模式”——山东省莒县财政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工作侧记 [J], 董世友
2.打造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的“莒县模式”——山东省莒县财政局行政事业单位
财政监督工作侧记 [J], 董世友
3.划分职责落实责任全力打造财政“大监督”工作格局——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财政监督检查局财政监督工作纪实 [J], 王桂燕
4.打造全方位的财政“大绩效”格局——河南省渑池县财政绩效监督工作侧记 [J], 邢超群; 贺全兴; 梁立敏
5.打造全方位的财政“大绩效”格局——河南省渑池县财政绩效监督工作侧记 [J], 邢超群; 贺全兴; 梁立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招”强化纪委专责监督责任作者:邢贺南来源:《企业文明》2020年第05期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
”企业纪委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发挥纪委专责监督的作用,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有着重要意义。
破除思想障碍,把敢于监督的意识强起来。
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认清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是增进信任的根基,越是信任越要加强监督;自律不能没有监督,监督是强化自律的沃土,加强监督才能养成自律习惯;权力不能失去监督,监督是正确用权的保证,越是位高权重越要强化监督;干部不能缺少监督,监督是健康成长的保险,走得越远发展越好越要加强监督。
完善制度措施,把落实监督的办法立起来。
建立考勤严管机制,8小时内员工管理状况清——纪检委员对不同员工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重点关注的员工一定要在考勤上真抓真管,实施“三必问”对策;建立思想分析机制,8小时外员工思想状态清——每月召开一次员工思想状况座谈会,由纪检委员分时间、分层次、分类别和员工组织座谈,与员工零距离接触,给员工讲道理,办实事;建立法制教育机制,8小时外干部责任意识清——开展“做遵纪守法员工,共创和谐矿区”主题宣传教育、参观监狱警示教育、“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警示教育等活動。
紧盯党员干部,把加强监督的重点严起来。
当前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仍存在一些死角盲区,有些单位对副职党员干部的监督比较硬,对正职党员干部监督比较软;对党员干部8小时以内监督比较多,而8小时以外特别是社会交往监督比较少等等。
抓好对党员干部的监督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对用权问题的监管要越来越严,对报告事项的抽查要越来越细,对社会交往的督导要越来越多,对家风培育的提醒要越来越勤。
把握基本任务,把施行监督的工作实起来。
要坚持边学习边提高,把专责监督的基本任务理解透——把学习《条例》作为各级纪检委员的首要政治任务,对照《条例》,检查纪检委员工作,查找问题不足,拿出改进措施,真正让监督成为纪检委员的主业;坚持边实践边总结,把专责监督的主要工作掌握好——必须按照《条例》规范,在纪检委员监督的主要工作上下功夫、求成效。
监督责任落实:用辩证思维推行“四种渗透”金城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潘明志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监督责任落实在省委、常州市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写得清清楚楚,中央纪委通报的反“四风”案件也向各级基层党组织传递着这样一种信号:纪检监督责任重大。
通过思索、考量与研究,我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在现阶段多变复杂的情况下,应当用辩证的思维去认识贪腐现象、党风不正现象和“四风”问题,通过理论渗透、案例渗透、制度渗透、管理渗透来警示党员、告诫干部、遏制腐败与犯罪,惟有三位一体,才能尽其责,谋其政,达到监督的职能与效果。
一、理论渗透,教育为先,打牢清廉根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亘古不变的哲理。
从大量的追潮案例发现,意识形态的扭曲和执政观念出现畸型,自然要在金钱、物质、利益面前令利智昏,败下阵来。
纪委的监督不应当停留在东窗事发的案件查处上,而要把纪律、法律知识传播和植根到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心坎上,只有筑牢思想上的防线,才能管控行为,守住道德的底线、法律的底线。
金城镇每年都开设廉政讲堂,邀请市纪委领导讲法论纪,进行区域反腐案例解读;邀请全国劳模讲从业、奉献经历;组织开展征文竞赛活动;通过“村居廉线”平台发布纪检信息;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交流述法体会等。
我觉得,警钟长鸣才能时时警觉。
今后,理论渗透的落脚点仍然要放在教育上,如果阵地不牢,定会地动山摇;载体不硬,定会意志垮塌;传播不力,定会观念模糊。
我们不能因为时间紧、经济压力大而轻视,也不能因为重复嫌烦,更不能过过场,追求一时的风光。
必须长期灌输,永不懈怠,把党纪、法律教育进行到底。
二、案例渗透,以查为主,严惩腐败行为。
教育不是万能,党员干部受权力、权利和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会淡化人生观、价值观和从政观,容易走上违规、违法的道路。
容忍、漠视就是怂恿,不查,起不到震慑的作用,会使瘟床抬高。
查,自然有收敛或恫吓到一些贪婪者,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
十种监督理念十种监督理念:引领监督工作的新风向作为社会进步和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督工作在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中国提出了新时代的“十种监督理念”,以引领监督工作的新风向。
第一种监督理念:法治监督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也是监督工作的根本原则。
法治监督强调依法行使权力和依法接受监督,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确保监督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第二种监督理念:全面监督全面监督要求不仅监督政府部门和公务员的行为,还要监督社会各界的行为,包括企业、社会组织等。
全面监督可以形成监督的合力,推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
第三种监督理念: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一种平等、参与、透明的监督方式,通过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实现监督工作的公众参与,提高监督的公信力和效果。
第四种监督理念:权责监督权责监督是一种内部监督方式,强调在履职过程中,不仅要有权利,还要有责任。
权责监督可以促使公务员履行职责,防止权力滥用和不作为现象的发生。
第五种监督理念:独立监督独立监督是一种独立于被监督对象的监督方式,通过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确保监督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独立监督可以杜绝监督工作中的任性和私心,提高监督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第六种监督理念:综合监督综合监督是一种多元化的监督方式,包括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
综合监督可以形成互相补充、相互制约的监督体系,有效地解决监督工作中的问题。
第七种监督理念:风险监督风险监督是一种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风险的监督方式,通过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第八种监督理念:效能监督效能监督是一种对监督工作效果进行评估和管理的监督方式,通过建立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及时调整和改进监督工作,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九种监督理念:公正监督公正监督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监督方式,强调在监督过程中要坚守原则,确保监督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健全“五个体系”凝聚监督合力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21年第3期文刘光辉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机构的设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的重大任务,是回答“谁来监督纪委”之问的重要组织和制度创新。
6年多来,干部监督工作从起步到发展,不断创新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制度机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
中央纪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将实践中的成熟做法、创新经验上升固化为制度成果,进一步明确了干监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着力重点,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必将有力推动新时代干监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纪委监委把学习贯彻《意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结合实际提出着力健全主体责任、专责监督、职能监督、组织机构、外部监督“五个体系”,坚决把《意见》确定的各项任务抓实抓细抓具体。
着力健全主体责任体系《意见》指出,“强化干部监督领导责任”“压实主体责任”。
一度时期,有的纪检监察机关重视落实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而忽视了系统内部的主体责任,存在“家丑不外扬”的顾虑,不提醒、不教育甚至姑息放过有问题的干部。
2015年,四川省纪委制定了《关于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明确纪委班子承担“统筹谋划、教育监管、选人用人、健全制度、督促指导”等主体责任。
这些年,四川省纪委主要负责人扛责在肩、敢抓敢管,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示范带动。
下一步,要把这些年我们党抓“两个责任”落实的有效方法运用到纪检监察系统内部,在思想认识、责任内容、方法措施上全面对标《意见》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的责任内容,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发挥好凝聚、引领、导向作用,“看好自己的门,管住自己的人”。
同时,通过明责、查责、述责、究责、委托、报告、报备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
着力健全专责监督体系《意见》指出,“各级干部监督机构专职专责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
责任监督的晋中范式——我市食品安全责任监督工作试点综述天下之事,民生为大。
在转型跨越发展的伟大征途中,如何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坚强有效的服务和保障,成为市委市政府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
从2011年4月起,市纪委监察局在省纪委的安排部署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和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责任监督试点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纪检监察机关“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主体实践活动。
面对上级机关的信任和考验,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尽职履责,勇挑重担,群策群力,励志图新。
经过8个月的工作实践,在全市食品安全责任监督工作中创造性地构建起具有晋中特色的“五责”体系,科学规范的监管机制,大大地提升了晋中食品安全责任监督科学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形成了食品安全责任监督“晋中范式”。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安全、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
本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纪检监察机关勇挑重担,先行先试,全力投入食品安全责任监督的创新实践中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党和政府形象。
晋中市是山西的食品生产大市,肉、蛋、奶产量在十一五以来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
同时,作为毗邻省会太原的城市,多年来一直是省城的“菜篮子”“米袋子”。
作为旅游大市,晋中每年还平均接待游客1500余万人次。
近年我市曾发生过较大影响的问题乳粉事件,既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危害,也使一批干部被严问重责。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市现阶段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成为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
群众利益无小事。
2011年4月,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兆前来我市调研,要求我市从破解食品安全责任监管这一难题出发,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并提出“市县政府负总责,纪检监察机关监管执法部门和责任人,执法部门和责任人监管企业”的顶层设计框架和指导原则。
2011年4月27日,省纪委召开常委会,正式确定晋中为全省食品安全责任监督工作试点市,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研究部署,市纪委监察局更是全力以赴,作为一项工作创新和能力考验奋力推进。
以人为本,为人民谋福祉、求发展始终是党的理论和实践的落脚点与出发点。
如何发挥监督检查职能,服务民生,如何走出事前不介入事后问责干部的固有工作模式?说到底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与认识问题。
执政为民是纪委监察局发挥作用的本质要求。
人民的呼声,上级的重托、时代的要求使市纪委监察局义无反顾地担当起食品安全监督的重任。
食以安为先、安以管为基、管以责为要。
市纪检监察局迅速组成专门班子,展开调研,制定方案,并全力付诸实施。
纪检部门开展食品安全责任监管,在全国范围内尚没有先例,“就是想摸着石头过河,也找不到石头”。
面对困难,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怕非议,敢于担当,尽心尽责,攻坚克难。
经过8个多月的努力,基本构建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责任监管体系。
以“分责、知责、履责、问责、负责”为主要内容的“五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环环相扣,互为犄角,形成一个不容分割的体系,共同构建起晋中食品安全监管的坚实屏障市纪委监察局从“责”字上破题,以正在开展的“知责、履责、问责”为核心的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三责”教育为模式和基础,结合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敢行敢试,敢抓敢管,创造性地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加入“分责、负责”,形成了以“分责、知责、履责、问责、负责”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实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时时有防控的信息化监督。
分责就是明确界定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
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职责交叉、责任模糊和监管空白等问题,市政府和食安委几经讨论研究,出台了《晋中市食品安全部门监管职责划分意见》,对13个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进行了重新界定和细化分解,并特别明确了现行法律法规尚未明确、监管责任尚不具体的监管责任,做到了“分兵把口”,杜绝了出现安全事故时相互推诿扯皮的,明确了不同部门的同级职务人员要承担同等责任。
针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小摊贩监管缺失的老大难问题,他们专门下发了《关于明确食品安全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职责的通知》,重新明确了部门的监管责任,消除了监管盲区,做到了责任划分部门无重叠、监管无空挡。
在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市纪委监察局还将全市250户食品生产企业、15500户食品经营企业、5521个餐饮服务单位、25个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和1988个小作坊的监管责任全部分解到1823名监管人员头上,使人人名下有责任,户户企业有人管。
知责就是对有关人员集中时间,固定地点,分级分批对所有监管责任人进行集中封闭教育培训,明确每名监管责任人的职责。
教育是责任监督的基础。
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三责”教育,市纪委监察局按照“培训一人不少、知责一项不漏”的原则,把食品安全责任监督教育培训紧紧抓在手上。
目前,市县共组织培训127期,大中型企业负责人2783人次。
培训不仅使监管责任人和食品从业人员明白了责任监督的重要性、必要性,自己应担负的具体责任,而且使他们明白了责任不履行或者履行不到位后果的严重程度,增强了教育培训的实效。
履责就是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部门领导及相关责任人按规定要求正确履责。
在工作中,市纪委监察局大胆改进监督模式,着力从制度、手段两个层面谋求突破,以有力的监督促进正确履职。
他们创新了监督制度,制定《关于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人的监管办法》,实行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人履职情况日记录、周报告、月考评制度;开通举报电话,聘请148名信息监督员,将社会监督网覆盖到全市所有乡镇和社区。
他们还创新监督手段,研发了食品安全责任监督网格化信息系统。
食品安全责任监督网格化信息系统分外网、内网两个板块。
外网侧重社会公开监督,受理投诉,并及时快速处置。
网站开通以来,共受理举报投诉31件,全部查实办结。
内网侧重责任监管。
它依靠电子监察子系统对责任人履责情况实行动态监督,将每个责任人的监管任务、监管对象、监管频次、监管流程、监管时限作了明确界定,以绿、黄、红三色标识进行履责提醒,进行预警和风险管控。
截止目前,共出现黄色标识236次,经及时提醒,全部在规定期限内履责到位。
依靠行政执法业务监督子系统,对监管部门的日常执法、案件办理进行流程化处理,纪检监察机关对监管部门执法案件的案由、案情、审批过程、处罚决定等进行实时监督,从而有效解决了以往监管行为随意性大、工作量化难、隐患发现难等问题,变“人监督”为“网监督”,实现了食品安全责任监督由静态向动态、由结果向过程的根本转变。
该系统既是一个“监督网”,又是一个“明白网”、更是一个“服务网”。
监管部门和监管责任人的监管职责、监管对象、履责情况全部在网上公示,做到定责全公开。
各部门工作动态和食品安全典型案件、水质和食品成分等安全监测信息全部在网上公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知情和监督。
问责就是对失职或履职不到位的单位和当事人予以处罚。
市纪委监察局将严格问责落实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之中。
工作中市纪委监察局一手抓责任风险防控,督促职能部门明确划分职责,优化监管流程,查找责任风险,制定防控措施。
全市共查找重点责任风险535个,一般责任风险896个,制定防控措施1035条,做到监督关口前移。
一手抓监督检查,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及时发现问题和问责。
先后对质监、工商、食药等部门监管的饮料生产企业、学校周边销售饮料商店、学校食堂、面粉生产企业、食用醋生产企业、食用油、白酒等食品安全履责情况进行了8次专项督查,对发现的3411个问题全部进行了整改,对履责不到位的26名责任人给予党政纪处分,对190名责任人给予警示提醒谈话和通报批评,避免了事故问责和结果问责。
通过及时到位的小问责、早问责、初问责,促使监管责任人和企业责任人在思想上重视,积极履责,抓好防范,以小问责换来大安全,以早问责换来长期安全,以初问责换来持久安全。
结合晋中实际,市纪委监察局还制定了《晋中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办法(暂行)》,分级分部门明确细化了对各级政府、食安委、监管部门,包括纪检监察机关的问责内容和问责方式,使问责更加具体化、体系化、规范化。
严格的全程问责,使食品安全工作做到了防微杜渐,避免了亡羊补牢。
负责就是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履责、各负其责,形成上下一致,协调配合,责任到位的有效机制和机关职能。
试点工作以来,职能部门监管意识明显增强,积极履责,有效作为。
监管力量普遍增强,均成立了专门机构,增派了专人专车。
全年8月,“陈醋风波”发生后,经对质监部门的履责情况全面检查,19名责任人对23个陈醋生产企业的监管责任均履行到位;专项整治力度加大,工商部门开展重点食品专项集中整治行动24次,抽检食品586批次,查办食品案件291 件,食药部门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学校食堂1716户(次),纠正不规范行为516户(次),立案26起,农业部门联手相关部门积极实施质量检测检验体系标准化建设,从源头上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通过试点有四点经验值得总结:一是加强知责教育,形成浓厚氛围是试点工作顺利启动的重要基础。
试点工作高起点启动,得益于干部队伍思想认识的迅速到位,得益于工作氛围的较快形成。
大规模、高规格、强密度的食品安全知责教育,解决了长期以来干部队伍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存在的不知多重要,不知抓什么,不知怎么抓的问题,使知责、履责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二是人防技防结合,创新监督机制是试点工作高效运行的有力支撑。
市纪委监察局一开始就着力构建“制度+科技”的新型监管模式,打造了一个较为科学的监督平台,实现了人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
实践证明,要想在监督工作上实现突破,必须固定内容,规范程序,落实责任,提高效率。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严密的制度、科技的支撑。
三是坚持以防为主、实行全程问责是试点工作初见成效的关键所在。
加强食品安全责任监管中,市纪委监察局把防范放在首位,把问责贯穿全程。
惟其如此,才能解决小问题避免大事故,处理小典型维护大市场,消除小隐患保证大安全。
四是部门主动尽责、企业规范经营是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的可靠保障。
纪检监察机关不是直接去监管食品安全,而是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以责任落实为核心,以严格问责为抓手,推动监管主体履责到位,推动监管对象规范经营,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正是各监管部门、监管责任人、生产经营企业都能够找准位置,知责尽责,才共同推进了这项工作的健康运行。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没有出现一起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没有接到一起区域性食品安全投诉,没有一个干部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遭受处分试点工作8个多月,我市的食品安全监管有力有序有效,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