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卫星通信系统干扰监测和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4
浅谈卫星通信中的常见干扰及其处理措施关键词: 卫星通信措施卫星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通信频带宽、容量大等优势,在军事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卫星通信受自身特点的限制和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干扰,特别是其开放式的系统,使用透明转发器,更容易受到一些不可预见的恶意干扰,下面谈谈常见的几种干扰及其处理措施。
1、地面干扰(1)地球站设备的杂波干扰。
产生干扰的原因包括:设备杂散指标不合格,工作载波中带有杂波或谐波;调制器、上变频器输出电平过高,或者“功放”工作非线性,出频谱扩散;上变频器、功放的工作点设置不当,造成载波噪声。
处理好这类干扰需要严格做好设备的入网验证测试,确保杂波功率限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认真研究设备的使用操作说明,正确设置设备的工作点、调整或更换设备,对设备进行合理匹配组合,消除超标杂波。
严格按照入网测试时标定功率电平工作,定期进行各环节测试。
设备更新时先通电经测试确认指标合格再投入使用。
(2)电磁干扰。
由于地面存在着大量的微波、雷达、无线电视、调频广播、工业电噪声等,这些干扰源串入用户站,通过上行链路发射上星造成上行干扰或串入下行链路造成接收干扰。
用户站设备接地不良,接地电阻过高;电缆屏蔽性能差,电缆插头接地不良;链路电平配置不合理。
所有的卫星地球站在选址时都已经进行过环境电磁测试,都应该符合建站要求。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扩张,一些原来处于市郊、电磁环境比较好的地球站受到的干扰会越来越多,对于接收用户站来说,所处的环境更是复杂多样,受到电磁干扰随处可见。
在日常工作中应经常检查所有设备接地是否可靠,机房总接地电阻满足设备要求,站内连接室内外设备的电缆必须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应采用双屏蔽电缆,接头连接良好。
发现干扰及时分析判断,查出干扰来源点,缩小查找范围。
(3)互调干扰。
一般存在于上行站处于多载波工作状态时,由于功放容量储备不足,回退不够,三阶互调分量超过规定,或上行发射功率超标,使卫星转发器被推至非线性工作区,导致下行互调特性恶化。
广播卫星信号接收中的干扰与应对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卫星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娱乐的重要渠道。
在广播卫星信号接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干扰,严重影响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那么,这些干扰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广播卫星信号接收中的常见干扰类型1. 大气层干扰在广播卫星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大气层的变化会引起信号的衰减、散射等现象,从而干扰信号的接收。
尤其是在雷雨天气中,闪电放电会引起大范围的电磁波干扰,导致信号质量急剧下降。
2. 地面干扰地面上的高大建筑、树木、电线等也会阻碍信号的传播,造成信号的衰减和多径效应,使得接收到的信号受到干扰。
3. 电磁干扰电子设备、无线电发射台的电磁波辐射也会对广播卫星信号的接收产生干扰。
特别是在城市中,各种电子设备的密集使用,使得电磁干扰问题尤为突出。
4. 人为干扰工厂设备、电子产品的开关、电动车、无线路由器等也可能对广播卫星信号的接收产生干扰。
1. 信号丢失由于各种干扰的影响,广播卫星信号会出现信号丢失的情况,导致节目无法正常收看。
2. 信号质量下降大气层干扰、电磁干扰等会使得信号质量急剧下降,出现画面模糊、声音杂音等问题。
3. 信号不稳定干扰会导致信号的稳定性受到影响,频繁出现信号中断、画面跳动等现象,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
针对以上干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提高广播卫星信号的接收质量和稳定性。
1. 安装定向天线在信号受到地面干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安装定向天线,使得信号的接收更加集中,减少干扰的影响。
2. 选择合适的接收位置在户外接收信号时,选择远离电磁干扰源的位置,避免电子设备、无线电发射台等对信号的干扰。
3. 使用信号增强器在信号质量较差的地区,可以使用信号增强器来提高信号的接收强度,减少信号丢失的情况。
4. 防雷防雷电措施在雷雨天气中,要注意做好防雷电措施,例如安装避雷针、室内避雷等,避免信号受到大气层干扰的影响。
1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1.1 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卫星信号传输过程中,我们主要依靠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转站,同时连接建造在地面上的多个地面站进行传输。
因此,空间和地面构成了卫星信号传输系统的两个主要部分。
太空是指人造地球通信卫星,地球是指我们著名的地球站。
在卫星信号的整个传输过程中,人造地球卫星主要作为接收和传输信号的转运站。
卫星信号传输系统实际上是依靠卫星站接收来自地球的无线信号,然后将其转发到另一个地面站,可以在相距很远的不同地方实现信号传输和通信。
1.2 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分析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通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卫星通信系统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但是,信号在实际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对通信传输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卫星通信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通信信号传输的研究,提高日常通信的质量,确保信号传输的安全。
2 卫星通信常见的干扰及原因分析2.1 自然现象干扰卫星通信的自然干扰主要包括以下形式:雨(雪)衰、日凌、电离层闪烁和卫星蚀。
所谓雨(雪)衰,是指通信电波在传输过程中,如果遭遇了降雨降雪的天气,就会对电波有一定的吸收和散射作用,会使得电波有所衰减,从而形成雨(雪)衰。
日凌往往出现在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当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地球站天线在面对卫星时也会对准太阳。
由于太阳形成的大量辐射噪声,会影响正常的卫星通信信号接收,这种干涉被称为日凌干涉。
电离层闪烁是指在电波穿越电离层的时候,受电离层结构不均的影响,信号的振幅、相位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会产生不规则的变化,从而形成电离层闪烁。
卫星蚀多发生于春季和秋季,因为在春季和秋季的一些时间内,卫星是处于地球和太阳所在直线的末端的,这时卫星进入了地球的阴影区,阳光被地球遮挡,从而不能进行太阳能电池的供电,只能依靠蓄电池或燃料来对卫星进行供电。
上述几种自然干扰往往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其对卫星通信的影响。
探讨卫星通讯常见干扰及处理对策摘要:卫星通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信号干扰的现象,以至于造成信号质量下降,影响信息有效性。
结合目前情况进行分析,卫星通讯之所以产生干扰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针对性的找出问题因素,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降低卫星通讯故障发生的频率,提高卫星通讯信号的可靠性。
由此可见,了解卫星通讯常见干扰,探讨有效的处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卫星通讯;常见干扰;处理对策1卫星传输系统相关概述1.1卫星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实际在卫星信号的传送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依靠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转站,同时连接着建设在地面上的多个地球站进行传输。
所以要空间和地面组成了卫星信号传输系统的主要的两部分。
空间上指的是人造地球通信卫星,而地球上指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地球站,在整个卫星信号传送过程中,空间上的这部分就主要用于中转站,用于接收和转发信号。
卫星信号传输系统在实际上,工作原理就是依靠中转站的人造卫星来接收地球上所发出的无线信号,然后再转发到另一个地球站上去,这些就可以实现相隔较远的不同地方的信号传输与通信,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1.2卫星传输通讯系统的研究分析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的通讯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卫星传输系统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但是,我们的信号传输在实际的传送过程中会受到各方各面的因素的影响,导致我们的通讯传送的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的卫星通讯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我们对通讯信号传输的研究,提高我们日常通讯的质量,确保我们信号传输的安全。
2卫星通讯中的干扰源2.1地面干扰。
卫星载波数量过多时,卫星的功能就会下降,降低信号的传送力度和传送效果。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也会导致频率发射不满足互调分量超额问题也随之出现。
这种数据干扰现象被称作互调干扰。
另一种时电磁干扰,这和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存在很大的联系。
首先时电磁波的传导,城市很多设备的运行需要信号的传输,这就产生了很多电磁波,造成对卫星通讯的干扰,影响卫星信号的传递,这种干扰方式被称作时电磁波干扰,也是卫星通讯当中的干扰源之一。
· 211 · 2023年3月10日第40卷第5期运营维护技术DOI:10.19399/j.cnki.tpt.2023.05.067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因素及解决措施赵向乾(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200)摘要: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各领域对于卫星通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将卫星通信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叙述其基础分类,分析其应用优势,对常见的干扰类型做简要概述,并从相关干扰因素出发,提出较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更多卫星通信相关单位提供参考,提升卫星通信质量,助推我国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卫星通信系统;通信干扰;解决措施Interference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olutionsZHAO Xiangqian(Hebei Far East Communic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Shijiazhuang 050200, China)Abstract: China ’s economy is in an important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various fields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standards for communication quality, which requires in-depth research. This paper take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riefly describes its basic classification, analyzes its application advantages, and briefly summarizes common types of concentrated interference. Finally,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ground environment, natural environment, equipment failure, space and other interference factors, it provides specific measures to solve the interference factors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aiming to provide more units related t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with thinking dire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ll fields of China.Key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erference of communication; solution1 卫星通信系统基础分类卫星通信系统在进行具体划分的过程中,根据其运行特性可以分为近地轨道(Low Earth Orbit ,LEO )卫星通信系统、中地球轨道(Middle Earth Orbit ,MEO )卫星通信系统以及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earth Orbit ,GEO )卫星通信系统。
2020年第08期75卫星通信常见的干扰分析及抗扰措施杨贯荣32369部队,北京 100042摘要: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应用日益凸现其独特的优势。
卫星干扰一方面会给卫星业务的正常开展造成巨大危害;另一方面,由于卫星应用往往具有国际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卫星干扰还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国际影响和社会影响。
文章归纳梳理了常见的卫星通信干扰类型,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卫星通信;干扰分析;抗扰措施中图分类号:TN927.20 引言与其他通信手段相比,卫星通信有极高的性价比,因此得到了迅速推广与应用。
但卫星通信受设备本身客观因素、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存在各种干扰,影响系统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下面总结几种常见干扰及处理措施。
1 常见的干扰类型1.1 地面干扰1.1.1 杂波干扰理想的卫星通信系统是无干扰的载波信号传输,但在实际中,由于设备本身制造原因、器件制造工艺差别,使载波信号中串入一些无用的杂波或谐波,导致杂散指标不达标,影响通信效果;也有的地球站中频设备或射频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频率、功率稳定度等技术指标发生变化,出现频率偏移、功率增大的现象[1]。
1.1.2 电磁干扰目前的电磁干扰主要由于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增多,功率增大,地面上存在雷达、载波等信号,以及陆地微波通信系统同频信号相互干扰。
另外,工业、科研、医疗使用的检测仪器越来越多,频率也越来越高,有些接近卫星通信的载波频率,高压线路、高铁和轻轨电气化等设备在使用中产生干扰信号,这些信号如果存在于卫星地球站周围,就会对卫星通信系统产生干扰。
还有的地球站建在飞机的航线上,当飞机飞越地球站天线主波束时,由于要阻挡一部分电磁波,使电磁能量发生散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通信产生影响;也有地球站设备接地电阻过高,未达到规定指标,一些中频电缆屏蔽性差导致信号串入也会产生电磁干扰。
1.1.3 互调干扰当卫星通信链路采用单载波工作状态时,不会产生互调干扰;当通信链路中有2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载波信号时,会产生谐波和组合频率分量,一些与载波信号相近的组合频率分量就会形成干扰;也有一些上行发射功率过大,把卫星转发器推至非线性工作区,使下行互调特性恶化,造成干扰[2]。
广播卫星信号接收中的干扰与应对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卫星成为了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广播卫星信号的接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干扰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将会对信号接收产生负面影响。
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确保信号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广播卫星信号接收中所遇到的干扰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些常见的应对措施。
广播卫星信号接收中常见的干扰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气影响、电磁干扰、多径传播和天线指向偏差。
大气影响会对信号传输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大气中的雨、雪、云、大气边界层和电离层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信号衰减、传播延迟、相位变化等问题。
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暴雨、风暴等情况下,信号传输可能受到严重的干扰。
电磁干扰也是广播卫星信号接收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电磁干扰的来源包括电力设备、无线电设备、雷达设备等。
这些设备会产生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并且可能与广播卫星信号的频率产生干涉,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多径传播也是广播卫星信号接收中一种常见的干扰形式。
多径传播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反射、折射或散射等现象导致信号沿多个路径传播到达接收设备,这样就会造成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失真,从而影响信号接收的质量。
天线指向偏差也是影响信号接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天线指向不准确,信号波束可能无法准确地指向卫星,从而导致信号衰减、信噪比下降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干扰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扰抑制和补偿。
针对大气影响,可以采用信号预处理的方法进行补偿。
通过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可以消除信号中由于大气影响引起的衰减、相位变化等问题,从而提高信号质量。
对于电磁干扰,可以采取滤波器和屏蔽措施进行抑制。
滤波器可以滤除掉与广播卫星信号频率不符的干扰信号,从而保证信号的纯净度。
屏蔽措施可以降低外界电磁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如在设备周围设置金属屏蔽罩等。
针对多径传播问题,可以采用均衡器和自适应滤波器等方法进行补偿。
均衡器可以对信号进行均衡处理,消除信号传播中的时域失真问题。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分析及解决措施万欣盈发布时间:2022-09-29T09:35:33.066Z 来源:《新潮·建筑与设计》2022年4期作者:万欣盈[导读] 卫星通信系统在我们日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应用系统,我们所使用的手机通讯、导航等等都是卫星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正是由于卫星通信系统的开放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卫星通信系统的高度开放,导致该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从而对信息的传输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团队不断创新研究,以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稳定,这对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和速度具有显著效果,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虽然信号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通信质量有所下降,这需要科研团队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优化卫星通信系统的功能,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功能。
芒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信息保障中心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678400摘要:卫星通信系统在我们日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应用系统,我们所使用的手机通讯、导航等等都是卫星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正是由于卫星通信系统的开放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卫星通信系统的高度开放,导致该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从而对信息的传输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团队不断创新研究,以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稳定,这对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和速度具有显著效果,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虽然信号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通信质量有所下降,这需要科研团队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优化卫星通信系统的功能,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功能。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分析及解决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卫星通信系统;干扰分析;解决措施引言2020年卫星互联网列入我国的新基建范畴,将进一步推动卫星通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