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场地分析基地调研
- 格式:ppt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14
场地调研报告场地调研报告是对特定场地进行综合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以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
场地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
以下是一份关于场地调研报告的示例:一、场地概况1.区位:该场地位于南京奥体中心规划区域,地处南京主城区西部,外秦淮河和长江水域之间。
2.背景:该区域是未来南京市的城市副中心,将建成拥有70万人口的居住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和文化中心。
南京奥体中心的选址,带动和提高河西新区的开发建设。
二、调查内容1.周边环境:场地周边拥有丰富的配套设施,如商业区、住宅区、体育设施等。
同时,交通便利,靠近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站点。
2.使用人群及人流分析:根据实地观察和调查,场地主要使用人群包括居民、运动员、游客和办公人员等。
在不同时间段,场地的人流量有较大差异。
3.交通流线分析:场地周边拥有多条道路,交通便利。
场地内部设有停车场,可满足自驾游客的需求。
三、场地因素分析1.场地入口:场地设有多个入口,方便各类人群进出。
2.场地用地构成:场地主要包括体育场馆、商业区、绿化区域等。
3.建筑物:场地内建筑物包括主体育场馆、附属设施等,建筑风格现代且功能齐全。
4.地形处理:场地内部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各类设施的布局和规划。
5.建筑构造及朝向:建筑物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朝向合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
6.辅助设施:场地内设有休闲设施、餐饮设施等,满足使用人群的需求。
四、综合分析通过对场地的区位、周边环境、使用人群、交通流线、场地因素等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场地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区域人流较少、部分设施利用率不高等。
五、对场地设计的认识根据场地调研报告,我们认为场地设计应注重以下几点:1.合理规划布局:根据场地特点,合理规划各类设施,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
2.提升配套设施:增加场地内的商业、休闲、文化等配套设施,丰富使用人群的体验。
3.优化交通流线:进一步完善场地内外交通设施,提高场地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居住景观场地分析报告报告内容: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居住景观场地进行分析,旨在评估该场地的特点、优势和潜在问题,为场地改造、设计和规划提供参考。
2. 场地位置和环境该居住景观场地位于城市的西部郊区,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
场地周边地区主要由住宅区、商业区以及农田组成。
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附近有公交站点和主要道路。
3. 场地特点该居住景观场地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一个规模适中且相对独立的社区。
场地内有多栋建筑物,包括住宅楼、公共设施和绿地。
绿地面积较大,包括花园、公园和草坪,形成了一个宜人的户外休闲空间。
4. 场地优势4.1 位置便利:场地位于市区边缘,周边设施完善,生活便利。
居民可以方便地购物、上学、工作和娱乐。
4.2 自然环境优美:场地周边有大片绿地和农田,空气清新,居住环境良好。
绿地内有多样的植被和自然景观,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4.3 社区氛围良好:居住景观场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居民之间关系密切,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
社区内有多样的公共设施,包括游泳池、健身房、儿童乐园等,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5. 潜在问题5.1 交通拥堵:尽管场地周边交通便利,但在高峰时段,周边道路容易拥堵,影响了居民的出行效率。
5.2 噪音污染:场地附近有一条繁忙的主要道路,交通噪音可能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
5.3 基础设施不足:场地内一些公共设施老化,需要更新或维修。
例如,部分建筑物的外墙存在漏水问题,公共区域的照明设施需要改进。
6. 建议6.1 交通改善:建议在周边道路增加交通信号灯、开辟新的通行道路或改善公共交通系统,以减轻交通拥堵问题并提高出行效率。
6.2 噪音控制:通过在建筑物周边种植绿化植物、增加隔音设施等方式,减少交通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6.3 基础设施改善:对老化的公共设施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改进公共区域的照明设施,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7. 结论居住景观场地具有较好的位置和自然环境优势,社区氛围良好。
场地选址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选取合适的场地,以满足公司开展新项目的需求,为项目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支持。
调研方法:1. 网上调查:通过网络调查平台,我们针对公司项目的需求,调研了多个潜在的场地选择,并收集了关于场地位置、面积、价格、周边环境等信息。
2. 实地调研:我们亲自前往候选场地,实地考察了场地周边的交通情况、配套设施、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并和场地相关方进行了沟通交流。
调研结果:根据网上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我们对以下几个场地进行了评估和比较:1. 场地A:位置: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周边设施齐全;面积:1000平方米;价格:较高,符合市场均价;适用性:场地适合办公和展示使用,但面积相对较小;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客户访问和项目展示;劣势:面积较小,无法满足未来扩张的需求。
2. 场地B:位置:位于郊区,交通便利,周边配套相对较少;面积:2000平方米;价格:适中,低于市中心均价;适用性:场地适合办公和研发使用,有较大的面积;优势:面积较大,符合公司未来扩张的需求;劣势:周边配套相对较少,不方便员工居住和生活。
3. 场地C:位置:位于新开发区,交通较为便利,周边设施正在建设中;面积:1500平方米;价格:适中,略高于市中心均价;适用性:场地适合办公和生产使用,面积适中;优势:位于新开发区,未来发展潜力大;劣势:周边设施尚在建设中,暂时不太完善。
根据以上评估,我们建议选择场地B作为新项目的场地选址。
该场地面积适中、价格适中,能够满足项目开展和公司未来扩张的需求。
虽然周边配套相对较少,但交通便利,可以通过开展相关合作来逐渐完善周边环境。
小区住宅场地分析报告根据对小区住宅场地的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以下是对该场地的分析报告:该小区住宅场地位于市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附近有多个地铁站和公交站,对于居民出行非常方便。
此外,周边还有商场、超市、医院、学校等生活所需设施,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该场地的布局合理,整体分为几个区块,每个区块之间有街道和公园绿地进行分隔,使得居民在居住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自然环境和社区活动空间。
同时,小区内设有公共停车场,提供了充足的停车位供居民使用,方便车主居民。
小区住宅的建筑设计也非常合理。
住宅楼高度适中,布局紧凑,充分利用了场地空间。
每个住宅楼都有电梯,方便居民上下楼,特别适合老年人和孩子家庭居住。
此外,住宅楼外立面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整体造型美观大方,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在场地的绿化方面,小区内设有多个公园绿地,绿树成荫,花香四季。
这些公园绿地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为居民提供了健身和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此外,小区内的绿化带也起到了隔音和净化空气的作用,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然而,该小区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小区内部的交通流线设计存在不足。
由于某些区域的道路相对较窄,车辆进出存在一定的拥堵情况。
另外,小区周边道路的道路宽度也需要加宽,以缓解进出车辆的压力。
其次,小区内部的商业设施相对较少,居民在购物和娱乐方面的选择相对较少。
因此,在今后的小区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加强商业设施的建设,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该小区住宅场地整体条件良好,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具有非常好的居住潜力。
通过进一步的规划和改进,该小区可以成为一个宜居、宜商、宜游的现代化生态住区,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和友好的社区环境。
居住区调研报告摘要: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居住区应满足适居性要求、识别与归属的要求、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共享的要求与经济的要求。
设计时,我们应该合理的处理建筑与外部环境,使建筑与环境相互平衡与统一。
所以,选择了明珠小区与海荣阳光城两个社区作为研究对象。
在调研中对比两个社区的各自的环境与空间进行分析。
关键词:环境;道路;生态前言:“实用、坚固、美观”,从古罗马维特鲁威提出这个三个建筑的基本要素以来,他们就一直是建筑师们所追求的的目标,而且他们往往把实用功能置于首要地位。
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建筑设计师尽职尽责地创造出一个让使用者满意的空间,但这些空间在实际投入使用后,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而在原来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所想的种种使使用者可能存在的情况,与使用过程中人们的实际使用情况往往并不相符。
正如斯图尔特·布兰特在《如何了解建筑》中所说的“所有的建筑都是预先设定的,所有预先设定的事物都是错误的。
”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试图通过建筑使用后评价来解决这一矛盾。
而在poe实践中,必须得到使用者使用状况以及设计师当时的设计思想,通过两者的对比找到矛盾的真是所在。
有关使用者和设计师的信息必须通过社会调研、实地考察才能得到。
因此,什么样的小区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小区,什么样的小区才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小区,必须经过实际的调研才能知道。
在调研中将会将两个小区做研究对象,比较这两个社区的外部环境与空间的营造。
一、小区概况新建小区:住户组成:社区居民以青年为主,其中在其租房上学的高中生及其父母。
功能:社区内公共设施主要是两个小型广场和一个社区服务中心。
主要活动场地在小区北面的侧门附近。
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合集)第一篇: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居住区调研报告调研时间:调研地点:南京将军大道托乐嘉小区南京花神大道阅城国际花园调研人员:报告人:内容方法:经过我们实地考察研究,并对小区内的个别住户的访问调查,物业以及网上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得出的结果。
目的:通过对于不同层次小区的的调查研究及其对比分析,要增进对于住宅小区结构的熟知程度,总结构建城市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加深了解人居环境对于我们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意义。
一、托乐嘉A.小区介绍:托乐嘉街区位于将军北路,玛斯兰德的对面。
项目是纯公寓型住宅区,占地面积654亩,70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使托勒嘉街区在江宁乃至南京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大盘,开发周期3-4年。
在别墅云集的将军路上,托乐嘉街区是纯公寓型的住宅区,以小高层为主,辅有少量多层,小区内建有大型的中央公园,并有和周边楼盘共用的幼儿园、小学、商业中心等配套建设。
该项目的特点在于建设开放式的街区化生活。
对于居住此地的居民而言,将军路沿线的配套设施能否同步建立是最为关注的,托乐嘉街区的开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此地区的配套建设。
托乐嘉街区聘请国际著名的泛亚易道机构,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力求最大的参与性和互动价值,期望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让居民与环境和谐互动的戏剧性景观场景。
项目还全方位的引进了一种国际化的社区文化—“俱乐部制生活模式”,以托乐嘉国际俱乐部为核心,建立一系列的托乐嘉生活俱乐部,其中包括运动俱乐部、宠物俱乐部、夕阳俱乐部、商业俱乐部等等,围绕着核心街区的小镇生活,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
项目地处江宁区景色宜人的翠屏山下,自然天成的区域环境,十公里优尚生活圈。
翠屏山、将军山、牛首山、雨花台等,自然生态景环绕四周。
项目总占地面积654亩,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一期共开发17栋小高层,总体规划以流动性的空间布局、分割形成功能与景观、社会活动与生活居停的巧妙融合。
强调社区开放性、交流性、国际化的特质。
居住区调查实习报告——————郑州市居住区配套公建设施设置情况调研小组成员:苏佳华201206610裴宪州201206627樊晓虎201206628专业:城市规划班级:2012066指导教师:张红前言住宅建设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城市居住环境长期以来制约着广大居民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近几年来,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逐渐成为现在城市居住区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以人为本”的开发、设计、建设原则正在深入细致地得到贯彻。
即将踏上大三的路途上,我对建筑和规划有了基本的认识和自己特有的感知,但是大一的知识还是很笼统的,对专业的本质知识知之甚少。
随着进入了大二对专业知识的接触,具备了一些关于城市规划和居住区规划的理论知识的能力,可是缺乏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大二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有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居住区进行一次专业而细致的调研。
为了确保在短暂的调研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效果,我们选择了不同的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
我们小组把“郑州市居住区配套公建设施设置情况调研”确定为自己的调研主题。
在课下我们对课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网上查了资料,确定了具体的居住区,针对小区进行了具体的调研。
此文是一篇关于郑州市居住区公建设施的设置情况的报告,具体分析了公建设施的种类、规模、服务对象以及优缺点等等。
由于个人及小组成员能力有限,本文出现的一些错误希望大家能及时纠正,也希望老师能给予批评和改正。
目录第一章居住区公建设施的分类 (4)第二章居住区公建设施的功能作用 (5)第三章居住区公建设施的设置要求 (6)第四章居住区实地调研 (7)1.运河上郡公建设施调研 (8)2.鑫苑名家公建设施调研 (9)3.顺驰第一大街公建设施调研 (12)第五章居住区配套设施的评价分析 (14)第一章居住区公建设施的分类1.按功能性质可分为:教育(幼托,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医疗卫生(医院,诊所,药店,保健等),文化体育(影院,文化馆,运动场,健身会所等),商业服务(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金融邮电(银行,邮电所等),市政公用(变电室,高压水泵等),行政管理(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市场工商管理,防空地下室)社区服务(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老年设施等)及其他共八类。
居住区调研报告第一篇:居住区调研报告居住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了解小区的绿地规划系统和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针对新旧社区的居住环境、风貌特色、交通等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
搜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
调查小区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及小区人口规模。
对小区及小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进行调查。
调查居住小区的住宅类型及住宅组群布局。
并调查小区内的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规划布局方式。
二、调研对象浙江省南浔久城东南华府住宅小区三、调研内容1、居住小区在城市中的位置(文字和图示);2、居住小区内部的规划结构形式(文字和图示);3、居住小区内部的公共设施内容、设施分级与布局(文字、图示、照片);4、居住小区内部的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道路类型、分级与宽度、停车设施的设置等(文字、图示、照片);5、居住小区内部的户外环境景观布置方式、中心绿地的位置、地表处理、植物种植、整体效果等(文字、图示、照片);6、居住小区主要街面的街道景观(文字、图示、照片);7、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情况(问卷、统计表、文字、照片);8、居民对本小区整体环境——包括物质空间、交通、服务、管理等的看法(问卷、统计表、文字、照片)。
9、总结目前居住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或改进方案(文字)。
四、调研参考资料及内容参考资料“居住是城市的第一活动”----《雅典宪章》※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变福利分房为个人买房,住宅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两种趋势:对住宅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住宅供应出现了多元化的需求。
※住区是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
※住区构成形式的发展演变:里坊----邻里单位----居住小区。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是根据人口规模划分的,按不同的人口规模,分层次的配置满足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相关设施。
※住区的组成要素:物质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