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13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5单元《圆》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1.半径决定圆的(),圆心决定圆的()。
2.画一个周长是18.84 cm的圆,圆内最长的线段是()cm,所画出的圆的面积是()cm2。
3.淘气用一个圆规画一个直径是 6 厘米的圆,圆规针尖的位置是圆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4.自行车的车轮溶动一周,所行的路程就是车轮的()。
5.一个圆的直径扩大到原来的 3 倍,它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6.有一个钟面,它的分针长3分米,时针长2分米。
从6时到9时,分针的针尖走过的路程是()分米;时针扫过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7.已知一个挂钟的时针长度是分针的3,转动一小时后,时针扫过的面积是分4针的()。
8.大圆的半径与小圆的直径相等,那么大小两个圆的周长比是(),它们的面积比是()。
9.画一个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cm,那么,这个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10.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它的面积是()。
二、选择题。
1.把一个直径是2cm 的圆分割成两个半圆形后,每个半圆形的周长是( )cm。
A.6.28 B.3.14 C.4.14 D.5.142.圆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
A.周长B.直径C.半径3.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A.半径B.直径C.周长4.一个圆的直径由原来的 3 厘米增加到 7 厘米,周长增加了()厘米。
A.6.28 B.12.56 C.25.12 D.50.245.将一个圆形纸片沿着它的直径剪成两半,它的面积和周长()。
A.面积不变周长增加B.面积增加周长不变C.面积周长都不变D.面积周长都增加6.在一个长 5 cm ,宽 3 cm 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直径是()。
A.1.5 cm B.3 cm C.5 cm D.6 cm7.一个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比是()A.1:2πB.1:πC.2:π8.淘气和笑笑分别在本子上画了一个大圆和小圆,两个圆的圆周率()A.淘气的大B.笑笑的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9.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6.28cm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cm。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圆测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 解析:这是圆的基本概念,圆心是圆的中心位置的点,是圆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字母O表示是数学中的规定。
2.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解析:根据圆的定义和性质,圆是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点的集合,所以同一个圆中半径长度都一样;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所以直径也都相等。
3.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直径是(6)厘米。
- 解析:因为在圆中直径d = 2r(r为半径),已知半径r = 3厘米,所以直径d=2×3 = 6厘米。
4.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 解析:通过大量的测量和数学研究发现,圆的周长C与直径d之间存在着C = πd的关系,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它是圆周率的表示符号。
5.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 解析:这是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将圆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扇形,然后拼成近似长方形,从图形的变化可以看出长方形的长近似于圆周长的一半(C÷2 = πr),宽近似于圆的半径r。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直径都是半径的2倍。
(×)- 解析:必须是在同一个圆或等圆中直径才是半径的2倍,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这句话是错误的。
2. 圆的半径扩大3倍,直径也扩大3倍。
(√)- 解析:因为d = 2r,当r扩大3倍变为3r时,直径d = 2×3r = 6r,6r是原来直径2r的3倍,所以这句话正确。
3.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解析: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只是它的近似值,所以不能说圆的周长就是直径的3.14倍。
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圆的性质?A. 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弧的一半B. 圆的直径是圆的最长弦C. 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D.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答案:A2. 圆的周长公式是:A. C = πrB. C = 2πrC. C = 2rD. C = πd答案:B3. 如果圆的半径为3,那么它的直径是:A. 6B. 9C. 12D. 15答案:A二、填空题4. 圆的面积公式是 _______。
答案:A = πr²5. 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 _______ 厘米。
答案:25.12三、简答题6. 圆的切线有哪些特点?答案:圆的切线在圆上只有一个接触点,且在该点的切线与半径垂直。
7. 圆的内接四边形有哪些性质?答案: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即一个内角等于其对角的补角。
四、计算题8. 已知圆的半径为5厘米,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 C = 2πr = 2 × 3.14 × 5 = 31.4 厘米;面积 A = πr² = 3.14 × 5² = 78.5 平方厘米。
9. 一个圆的周长是44厘米,求这个圆的半径。
答案:半径r = C / (2π) = 44 / (2 × 3.14) ≈ 7 厘米。
五、证明题10. 证明: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答案:设圆内接四边形ABCD,连接对角线AC和BD。
由于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所以∠A + ∠C = 180°,同理∠B + ∠D = 180°。
根据圆周角定理,∠BAC和∠BDC是圆心角的一半,所以它们相等。
同理∠CAD和∠ABD也相等。
因此,△ABC和△ADC是全等的,所以AC平分BD。
同理,BD平分AC。
所以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六、应用题11. 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求花坛的周长和面积。
第5单元 圆(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单选题1.直径8厘米的圆,在生活中可能是( )A .一元硬币的面B .杯子盖的面C .井盖的面D .圆桌的面2.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
A .圆的半径B .圆的直径C .圆的周长D .圆周长的一半3.把一个周长是31.4cm 的圆片,剪成两个相同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 )cm 。
A .15.7B .25.7C .31.4D .20.74.(圆形面积)小圆直径是大圆半径的, 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 )。
A.B .C .D .5.如右图,从A 点到B 点有三条路,每条路都是由一个或两个半圆组成的。
比较这三条路的长度,( )。
A .最上面的路最长B .最上面的路最短C .三条路长度相等D .不确定二、判断题6.在一张长15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37.68厘米。
( )7.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8.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 ,半小时后,针尖走过的路程是10πcm 。
( )9.圆沿直线滚动时,圆心运动的痕迹在一条直线上。
( )10.圆的半径扩大2倍,圆的面积也扩大2倍。
( )三、填空题11.一个圆形纸环的直径是10cm ,纸环外侧的A 点处有一只蚂蚁,A 点相对的纸环内侧有一点面包面包屑。
笑笑将纸环剪断后扭转做成“莫比乌斯环”(接头忽略不计),让蚂蚁不爬过纸环的边缘就能吃到面包屑,这样蚂蚁至少需要爬行 cm 才能吃到面包屑。
1313161913612.大圆的直径是8厘米,小圆的直轻是6厘米,大圆面积与小圆面积之比是 。
13.一个圆形花坛, 直径 5 米, 在它周国有一条宽 1 米的环形鸡卵右小路, 小路的面积是 。
14.在一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半圆,剪下来的半圆的周长是 厘米,剩余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六年级上册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图形是圆?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所有点到圆心距离相等的图形2. 圆的周长公式是?A. C = πdB. C = 2πrC. C = πr^2D. C = 2r3. 圆的面积公式是?A. A = πdB. A = 2πrC. A = πr^2D. A = 2r4. 半径为5厘米的圆,其直径是多少厘米?A. 10厘米B. 15厘米C. 20厘米D. 25厘米5. 下列哪个图形不是圆的对称轴?A. 水平线B. 垂直线C. 斜线D. 圆的直径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
()2. 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
()3. 圆的直径是圆周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4. 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5. 所有点到圆心距离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圆的周长公式是 C = _______。
2. 圆的面积公式是 A = _______。
3. 半径为 r 的圆,其直径是 _______。
4. 直径为 d 的圆,其周长是 _______。
5. 面积为 A 的圆,其半径是 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说明圆的周长公式。
2. 请简要说明圆的面积公式。
3. 请简要说明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4. 请简要说明圆的对称性质。
5. 请简要说明圆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10厘米,求其周长。
2.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5厘米,求其面积。
3. 已知一个圆的周长为31.4厘米,求其半径。
4. 已知一个圆的面积为78.5平方厘米,求其半径。
5. 已知一个圆的直径增加了2厘米,求其周长增加的长度。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并给出证明。
2. 分析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并给出证明。
单元测试(三)圆(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已知⊙O的半径是5,直线l是⊙O的切线,则点O到直线l的距离是(C)A.2.5B.3C.5D.102.如图,在△ABC中,AB=BC=2,以AB为直径的⊙O与BC相切于点B,则AC等于(D)A. 2B. 3C.2 3D.2 23.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连接OB,OC,若OB=BC,则∠BAC等于(C)A.60°B.45°C.30°D.2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三点确定一个圆B.经过圆心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C.和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D.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5.如图,C,D是以线段AB为直径的⊙O上的两点,若CA=CD,且∠ACD=40°,则∠CAB =(B)A.10°B.20°C.30°D.40°6.如图,当圆形桥孔中的水面宽度AB为8米时,弧ACB恰为半圆.当水面上涨1米时,桥孔中的水面宽度A′B′为(D)A.15米B.4米C.217米D.215米7.如图,AB是⊙O的直径,P A切⊙O于点A,连接PO并延长交⊙O于点C,连接AC,AB =10,∠P=30°,则AC的长度是(A)A.5 3B.5 2C.5D.5 28.如图,AP为⊙O的切线,P为切点,若∠A=20°,C、D为圆周上的两点,且∠PDC=60°,则∠OBC等于(B)A.55°B.65°C.70°D.75°9.如图,在△ABC中,∠A=60°,BC=6,它的周长为16.若⊙O与BC,AC,AB三边分别切于点E,F,D,则DF的长为(A)A.2B.3C.4D.610.如图,将正六边形ABCDEF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2,0),点B在原点,把正六边形ABCDEF沿x轴正半轴作无滑动的连续翻转,每次翻转60°,经过2 018次翻转之后,点C的坐标是(B)A .(4 038,0)B .(4 034,0)C .(4 038,3)D .(4 034,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如图,在⊙O 中,已知∠AOB =120°,则∠ACB =60°.1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AD =4,若以点A 为圆心,以4为半径作⊙A ,则点A ,点B ,点C ,点D 四点中在⊙A 外的是点C .13.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的点,∠CDB =20°,过点C 作⊙O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则∠E =50°.14.如图,在△ABC 中,CA =CB ,∠ACB =90°,AB =22,点D 为AB 的中点,以点D 为圆心作圆心角为90°的扇形DEF ,点C 恰好在弧EF 上,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π2-1(结果保留π).15.如图,半圆O 的半径为2,E 是半圆上的一点,将E 点对折到直径AB 上(EE ′⊥AB ),当被折的圆弧与直径AB 至少有一个交点时,则折痕的长度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75分)16.(8分)如图,以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AB 为边,在内部作正方形ABMN ,连接M C.求∠BCM 的大小.解:∵六边形ABCDEF 为正六边形,∴∠ABC =120°,AB =B C. ∵四边形ABMN 为正方形,∴∠ABM =90°,AB =BM . ∴∠MBC =120°-90°=30°,BM =B C. ∴∠BCM =∠BM C.∴∠BCM =12×(180°-30°)=75°.17.(9分)如图,在⊙O 中,AB ︵=AC ︵,∠ACB =60°,求证:∠AOB =∠BOC =∠AO C.证明:∵AB ︵=AC ︵, ∴AB =A C.∴△ABC 是等腰三角形. ∵∠ACB =60°,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 =BC =A C.∴∠AOB =∠BOC =∠AO C.18.(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1,3)、B (3,3)、C (4,2). (1)请在图中作出经过点A 、B 、C 三点的⊙M ,并写出圆心M 的坐标; (2)若D (1,4),则直线BD 与⊙M 的位置关系是相切.解:如图所示,圆心M 的坐标为(2,1).19.(9分)如图,⊙O 的半径OD ⊥弦AB 于点C ,连接AO 并延长交⊙O 于点E ,连接E C.若AB =8,CD =2,求EC 的长.解:∵OD ⊥AB ,AB =8,∴AC =BC =12AB =4.设⊙O 的半径为r ,则OC =r -2.在Rt △AOC 中,OA 2=AC 2+OC 2,即r 2=42+(r -2)2,解得r =5.∴AE =2r =10. 连接BE .∵AE 是⊙O 的直径,∴∠ABE =90°.在Rt △ABE 中,∵AE =10,AB =8,∴BE =AE 2-AB 2=102-82=6. 在Rt △BCE 中,∵BE =6,BC =4, ∴CE =BE 2+BC 2=62+42=213.20.(9分)如图,在△ABC 中,以AB 为直径的⊙O 分别与BC ,AC 相交于点D ,E ,BD =CD ,过点D 作⊙O 的切线DF 交边AC 于点F . (1)求证:DF ⊥AC ;(2)若⊙O 的半径为5,∠CDF =30°,求BD ︵的长.(结果保留π)解:(1)证明:连接O D.∵DF 是⊙O 的切线,D 为切点,∴OD ⊥DF .∴∠ODF =90°. ∵BD =CD ,OB =OA ,∴OD 是△ABC 的中位线. ∴OD ∥A C.∴∠CFD =∠ODF =90°. ∴DF ⊥A C.(2)∵∠CDF =30°,∠ODF =90°, ∴∠ODB =180°-∠CDF -∠ODF =60°. ∵OB =OD ,∴△OBD 是等边三角形. ∴∠BOD =60°.∴l BD ︵=60π×5180=53π.21.(10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P 是AB 下方的半圆上不与点A ,B 重合的一个动点,点C 为AP 中点,延长CO 交⊙O 于点D ,连接AD ,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PB 的廷长线于点E ,连接CE .(1)求证:△DAC ≌△ECP ; (2)填空:①当∠DAP =45°时,四边形DEPC 为正方形;②在点P 运动过程中,若⊙O 的半径为5,∠DCE =30°,则AD证明:∵DE 为切线, ∴OD ⊥DE .∴∠CDE =90°. ∵点C 为AP 的中点,∴DC ⊥AP .∴∠DCA =∠DCP =90°. ∵AB 是⊙O 直径, ∴∠APB =90°.∴四边形DEPC 为矩形.∴DC =EP .在△DAC 和△ECP 中,⎩⎪⎨⎪⎧AC =CP ,∠ACD =∠CPE ,DC =EP ,∴△DAC ≌△ECP (SAS ).22.(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点O 为圆心的圆分别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M ,交y 轴的正半轴于点N .劣弧MN ︵的长为65π,直线y =-43x +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1)求证:直线AB 与⊙O 相切;(2)求图中所示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解:(1)证明:作OD ⊥AB 于D.∵劣弧MN ︵的长为65π,∴90π·OM 180=6π5.解得OM =125.故⊙O 的半径为125.∵直线y =-43x +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当y =0时,x =3;当x =0时,y =4,∴A (3,0),B (0,4).∴OA =3,OB =4.∴AB =32+42=5. ∵S △AOB =12AB ·OD =12OA ·OB ,∴OD =OA·OB AB =125.∴OD 为⊙O 的半径. ∴直线AB 与⊙O 相切.(2)S 阴影=S △AOB -S 扇形OMN =12×3×4-90π×(125)2360=6-3625π.23.(11分)问题背景:如图1,在四边形ACBD 中,∠ACB =∠ADB =90°,AD =BD ,探究线段AC ,BC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小吴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思路:将△BCD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到△AED 处,点B ,C 分别落在点A ,E 处(如图2),易证点C ,A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CDE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CE =2CD ,从而得出结论:AC +BC =2C D. 简单应用:(1)在图1中,若AC =2,BC =22,则CD =3;(2)如图3,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AD ︵=BD ︵,若AB =13,BC =12,求CD 的长;(3)如图4,∠ACB =∠ADB =90°,AD =BD ,若AC =m ,BC =n (m <n ),求CD 的长.(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图1 图2 图3 图4解:(2)连接AC ,BD ,AD ,∵AB 是⊙O 直径, ∴∠ADB =∠ACB =90°. ∴AC =AB 2-BC 2=5. ∵AD ︵=BD ︵, ∴AD =B D.将△BCD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到△AED , ∴∠EAD =∠DB C. ∵∠DBC +∠DAC =180°, ∴∠EAD +∠DAC =180°. ∴E ,A ,C 三点共线. ∵BC =AE ,∴CE =AE +AC =BC +AC =17. ∵∠EDA =∠CDB ,∴∠EDA +∠ADC =∠CDB +∠ADC , 即∠EDC =∠ADB =90°.∵CD =ED ,∴△E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E =2C D. ∴CD =1722.(3)以AB 为直径作⊙O ,连接DO 并延长交⊙O 于点D 1,连接D 1A ,D 1B ,D 1C. 由(2)可知:AC +BC =2D 1C , ∴D 1C =2(m +n )2. 又∵D 1D 是⊙O 的直径, ∴∠DCD 1=90°. ∵AC =m ,BC =n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 2=m 2+n 2. ∴D 1D 2=AB 2=m 2+n 2. ∵D 1C 2+CD 2=D 1D 2,∴CD 2=m 2+n 2-(m +n )22=(m -n )22.∵m<n,∴CD=2(n-m)2.。
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圆的周长公式是()。
A. C = 2πrB. C = πdC. C = 2πdD. C = dπ答案:A2. 圆的面积公式是()。
A. A = πr²B. A = 2πrC. A = πd²D. A = 2πd答案:A3. 半径为3的圆的周长是()。
A. 6πB. 9πC. 18πD. 36π答案:B4. 半径为4的圆的面积是()。
B. 64πC. 32πD. 256π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半径为5的圆的周长是______。
答案:10π2. 直径为8的圆的面积是______。
答案:16π3. 圆周率π的近似值是______。
答案:3.141594. 半径为7的圆的直径是______。
答案:14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6,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C = 2πr = 2 × 3.14159 × 6 = 37.69908面积:A = πr² = 3.14159 × 6² = 113.0972. 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14,求它的半径、周长和面积。
半径:r = d/2 = 14/2 = 7周长:C = πd = 3.14159 × 14 = 43.98226面积:A = πr² = 3.14159 × 7² = 153.93804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个圆的周长是44π,求它的半径。
答案:半径:r = C / (2π) = 44π / (2 × 3.14159) = 22 2. 一个圆的面积是78.5π,求它的半径。
答案:半径:r = √(A / π) = √(78.5π / 3.14159) = 5。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要画直径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厘米。
A.4B.2C.82.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A.3B.6C.93.小红用彩色纸剪了一个半圆(如图),半径是6cm,求周长,列式是()。
A.3.14×6×2÷2B.3.14×6×2÷2+6C.3.14×6×2÷2+6×24.圆面积扩大16倍,则周长随着扩大()。
A.16倍B.32倍C.4倍5.把一根长10米的铜丝,在一个圆盘上绕了3圈,还多0.58米,这个圆盘的半径是()米。
A.0.5B.1C.1.56.从圆心开始,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剪开后可以拼成的图形是()。
A.三角形B.长方形C.梯形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圆的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圆的对称轴,所以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的周长和直径越大,圆周率就越大。
()3.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4.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直径。
()5.在同一个圆中,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处处相等。
()6.半圆形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扇形是()图形,它有()条对称轴。
2.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
3.一个圆形的笔筒的半径是8厘米,它的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4.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如果要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圆形粮仓的半径是3米,它的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6.要画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叉开()厘米;要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叉开()厘米。
四.计算题(共1题,共6分)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北师版一、选择题1. 圆的定义是什么?A. 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平面图形B. 所有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的平面图形C. 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立体图形D. 所有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立体图形答案:A2. 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那么圆的直径是:A. 半径的两倍B. 半径的一半C. 圆的周长D. 圆的面积答案:A3. 圆的周长公式是:A. C = πrB. C = 2πrC. C = πdD. C = 2πd答案:B4. 圆的面积公式是:A. S = πr²B. S = 2πrC. S = πd²D. S = 2πd答案:A5. 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线关系是什么?A. 对角线相等B. 对角线垂直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角线互相垂直答案:C二、填空题6. 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答案:12.567. 半径为3厘米的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答案:28.268. 如果一个圆的直径增加1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将增加______厘米。
答案:π9. 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厘米。
答案:310. 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______。
答案:半径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圆的切线的性质。
答案:圆的切线在圆上只有一个切点,且切线与半径在切点处垂直。
12. 圆周角定理是什么?答案:圆周角定理指出,圆周上任意两点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是圆周角的两倍。
四、计算题13. 已知圆的半径为5厘米,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 2πr = 2 * 3.14 * 5 = 31.4厘米;面积= πr²= 3.14 * 5² = 78.5平方厘米。
14. 一个圆内接正三角形,求正三角形的边长。
答案:正三角形的边长等于圆的半径。
结束语:通过本单元的测试题,同学们应该对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一张长8cm、宽6cm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
A.6cmB.3cmC.4c2.有大、小两个圆,大圆半径是5厘米,小圆半径是4厘米,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A. B. C.3.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A.4厘米B.2厘米C.8厘米4.圆面积扩大16倍,则周长随着扩大()。
A.16倍B.32倍C.4倍5.两个圆的周长不相等,是因为它们的()。
A.圆心位置不同B.圆周率大小不等C.直径不相等6.在长15.6cm、宽7.5cm的长方形纸中,剪半径是1.5cm的圆,最多能剪()个。
A.9B.10C.13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面积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2.用滚动法和绕绳法都可以测量硬币的周长。
()3.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3.14。
()4.大圆和小圆的半径比是2:1,面积和周长的比都是2:1。
()5.一个圆的半径的长短,决定了这个圆的大小。
()6.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圆,它们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也不相等。
()三.填空题(共6题,共15分)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倍多一些。
这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用字母()表示。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偶数)等份,剪开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宽相当于圆的()。
3.两个圆的半径比是1:4,这两个圆的周长比是():()。
4.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5.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半径是()厘米。
列式:()。
6.三角形、四边形是直线图形,圆是()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做(),通过圆心,并且()都在()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战国时期《墨经》一书中记载“圜(圆),一中同长也。
”表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即()都相等。
四.计算题(共1题,共6分)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六年级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圆的周长公式是:A. C = πdB. C = πrC. C = 2πrD. C = 2d2. 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面积是:A. 25π cm²B. 50π cm²C. 78.5 cm²D. 314 cm²3. 下列哪个图形是圆?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所有点到圆心距离相等的图形4. 圆的直径是:A. 圆周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B. 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C.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周上的线段D. 圆周上最长的线段5. 若一个圆的半径增加了2厘米,其周长将增加:A. 2厘米B. 4厘米C. 2π厘米D. 4π厘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2. 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3. 圆的面积公式是A = πr²。
()4. 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
()5. 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圆的面积公式是______。
2. 半径为r的圆的周长是______。
3. 若圆的周长是31.4厘米,则其半径是______厘米。
4. 圆的直径是半径的______倍。
5. 若圆的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则其半径是______厘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解释什么是圆的半径。
2. 什么是圆的直径?3. 圆的周长与哪些因素有关?4. 如何计算圆的面积?5. 为什么说圆是最对称的图形?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10米,计算花坛的周长和面积。
2. 若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求其半径。
3. 一个圆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求其半径和直径。
4.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增加了3厘米,计算新圆的周长和面积。
5. 一个圆形池塘的半径是8米,计算池塘的面积。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小明家的圆形游泳池直径是12米,他想在游泳池周围铺设一圈鹅卵石,每米需要20颗鹅卵石。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圆》单元测试(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0 分)1.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弧AB的长度=弧CD的长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弧AB的度数等于弧CD的度数;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弧CD所对的圆心角;弧AB和弧CD是等弧;弧AB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等于弧CD所对的弦的弦心距.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是直线上的两个不同的点,且,的半径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点在外B. 点在外C. 直线与一定相切D. 若,则直线与相交3.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5,点O到弦AB的距离为2,则⊙O上到弦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3的点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如图,在中,已知,是圆周上的一点,则为()A. B. C. D.5.如图,正六边形内接于圆,圆的半径为,则这个正六边形的边心距和的长分别为()A. 、B. 、C. 、D. 、6.高速公路的隧道和桥梁最多.如图是一个隧道的横截面,若它的形状是以为圆心的圆的一部分,路面米,净高米,则此圆的半径A. 米B. 米C. 米D. 米7.已知和三点、、,的半径为,,,,经过这三点中的一点任意作直线总是与相交,这个点是()A. B. C. D. 或8.如图,,是的直径,的半径为,,以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则与围成的新月形的面积为()平方单位.A. B. C. D.9.如图,已知:是的直径,、是上的三等分点,,则是()A. B. C. D.10.如图,点,,在上,点在圆外,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C>∠DB. ∠C<∠DC. ∠C=∠DD. ∠C=2∠D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0 分)11.在,,,,点是的外心,现在以为圆心,分别以、、为半径作,则点与的位置关系分别是________.12.如下图,在以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交小圆于和两点,,,则长为________.13.已知:如图,为半的直径,、、为半圆弧上的点,,,则的度数为________度.14.如图,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顶点、在一个半径为的圆上,顶点、在圆内,将正方形沿圆的内壁逆时针方向作无滑动的滚动.当点第一次落在圆上时,点运动的路径长为________.15.已知中,,,,直线过点且与平行,若以为轴将旋转一周,则所得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不求近似值)16.如图,已知是的直径,为弦,度.过圆心作交于点,连接,则________度.17.如图,的边位于直线上,,,,若由现在的位置向右无滑动地旋转,当第次落在直线上时,点所经过的路线的长为________(结果用含有的式子表示)18.如图,圆柱底面半径为,高为,点、分别是圆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在同一母线上,用一棉线从顺着圆柱侧面绕圈到,求棉线最短为________.19.以矩形的顶点为圆心作,要使、、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外,如果,,则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20.如图,在中,是弦,,,那么圆心到的距离是________,弦的长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 6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60 分)21.一圆柱形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半径为,水面宽为.由于天气干燥,水管水面下降,此时排水管水面宽变为,求水面下降的高度.22.如图,在中,弦、于点,且.求证:.23.如图,在中,,,求分别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24.已知:如图,的外接圆,弦的长为,,求圆心到的距离.25.如图,已知为的直径,是弦,于,于,.求证:;求证:;若,,设,求值及阴影部分的面积.26.如图,内接于,,,.求的度数;将沿折叠为,将沿折叠为,延长和相交于点;求证:四边形是正方形;若,,求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0 分)1.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弧AB的长度=弧CD的长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弧AB的度数等于弧CD的度数;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弧CD所对的圆心角;弧AB和弧CD是等弧;弧AB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等于弧CD所对的弦的弦心距.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D【解析】【分析】由在同圆或等圆中,的长度=的长度,根据弧长公式得到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再根据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以及它们对应的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则另外两组量也对应相等,即可对选项进行判断.【详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的长度=的长度,∴弧AB和弧CD所对的圆心角相等,∴的度数等于的度数;∴和是等弧;∴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等于所对的弦的弦心距.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以及它们对应的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则另外两组量也对应相等.在圆中经常利用此结论把圆心角、弧、弦之间进行转化.2.、是直线上的两个不同的点,且,的半径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点在外B. 点在外C. 直线与一定相切D. 若,则直线与相交【答案】D【解析】【分析】由P、Q是直线l上的两个不同的点,且OP=5,⊙O的半径为5,可得点P在⊙O上,直线l与⊙O相切或相交;若OQ=5,则直线l与⊙O相交.【详解】∵OP=5,⊙O的半径为5,∴点P在⊙O上,故A错误;∵P是直线l上的点,∴直线l与⊙O相切或相交;∴若相切,则OQ>5,且点Q在⊙O外;若相交,则点Q可能在⊙O上,⊙O外,⊙O内;故B、C错误.∴若OQ=5,则直线l与⊙O相交;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注意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解题关键.3.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5,点O到弦AB的距离为2,则⊙O上到弦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3的点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垂径定理计算.解答:解:如图OD=OA=OB=5,OE⊥AB,OE=3,∴DE=OD-OE=5-3=2cm,∴点D是圆上到AB距离为2cm的点,∵OE=3cm>2cm,∴在OD上截取OH=1cm,过点H作GF∥AB,交圆于点G,F两点,则有HE⊥AB,HE=OE-OH=2cm,即GF到AB的距离为2cm,∴点G,F也是圆上到AB距离为2cm的点.故选C.点评:本题利用了垂径定理求解,注意圆上的点到AB距离为2cm的点不唯一,有三个.4.如图,在中,已知,是圆周上的一点,则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画出图形,然后在优弧上取点D,连接AD,BD,根据圆周角的性质,即可求得∠ADB的度数,又由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得∠ACB的度数.【详解】如图:在优弧上取点D,连接AD,BD,∵∠AOB=100°,∴∠ADB=∠AOB=55°,∵四边形ADBC是⊙O的内接四边形,∴∠ADB+∠ACB=180°,∴∠ACB=125°.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与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及圆周角定理是解题关键.5.如图,正六边形内接于圆,圆的半径为,则这个正六边形的边心距和的长分别为()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连接OC,OD,∵正六边形ABCDEF是圆的内接多边形,∴∠COD=60°,∵OC=OD,OM⊥CD,∴∠COM=30°,∵OC=6,∴OM=6cos30°=3,∴=2π故选D.考点:1.正多边形和圆;2.弧长的计算.6.高速公路的隧道和桥梁最多.如图是一个隧道的横截面,若它的形状是以为圆心的圆的一部分,路面米,净高米,则此圆的半径A. 米B. 米C. 米D. 米【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可知AD的长,设半径为r,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r的值即可.【详解】∵CD⊥AB,∴由垂径定理得AD=6米,设圆的半径为r,则OD2+AD2=OA2,即(9-r)2+62=r2,解得r=米.故选B.【点睛】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根据题意构造一个由半径、半弦、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7.已知和三点、、,的半径为,,,,经过这三点中的一点任意作直线总是与相交,这个点是()A. B. C. D. 或【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O的半径为3,OP=2,OQ=3,OR=4,可以知道点P在圆内,点Q在圆上,点R在圆外,因而这三点中P的一点任意作直线总是与⊙O相交.【详解】∵的半径为,,,,∴Q点在圆上;R点在圆外;P点在圆内,∴经过P点任意作直线总是与⊙O相交.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 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内.准确判断P、Q、R三点与⊙O的位置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如图,,是的直径,的半径为,,以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则与围成的新月形的面积为()平方单位.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新月形ACED的面积是圆O半圆的面积-弓形CED的面积,弓形CED的面积又=扇形BCD面积-三角形BCD 的面积,然后依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OC=OB=R,,∴BC=R,)∴新月形ACED的面积=S半圆-(S扇形BCD-S△BCD=-(-)=R2.故选B.【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看出:新月形ACED的面积是圆O半圆的面积-弓形CED的面积,然后逐一求面积即可.9.如图,已知:是的直径,、是上的三等分点,,则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先求出∠BOE=120°,再运用“等弧对等角”即可解.【详解】∵∠AOE=60°,∴∠BOE=180°-∠AOE=120°,∴的度数是120°,∵C、D是上的三等分点,∴弧CD与弧ED的度数都是40度,∴∠COE=8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关键.10.如图,点,,在上,点在圆外,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C>∠DB. ∠C<∠DC. ∠C=∠DD. ∠C=2∠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BEC>∠BDC,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AC=∠BEC,得到答案【详解】如图:连接AE,∵∠BEA是△ADE的外角,∴∠BEA>∠D,∵∠C=∠BEA,∴∠C>∠D,故A选项正确,则B、C、错误,∵不确定D点的位置,∴∠C不一定等于2∠D,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的应用,掌握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0 分)11.在,,,,点是的外心,现在以为圆心,分别以、、为半径作,则点与的位置关系分别是________.【答案】圆外,圆上,圆内【解析】【分析】由点是的外心,可知O为△ABC的外接圆的圆心,因为∠C=90°,由圆周角定理可知AB为外接圆的直径,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B的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可知OC的长度,根据半径的长判断点C的位置即可.【详解】∵,点是的外心,∴AB为⊙O的直径,且O为AB中点,∵,,∴AB==5,∴OC=2.5,∵2.5>2;2.5=2.5; 2.5<3,∴以、、为半径作,则点与的位置关系分别是圆外、圆上、圆内.故答案为:圆外、圆上、圆内【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 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内.根据圆周角定理确定O点的位置是解题关键.12.如下图,在以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交小圆于和两点,,,则长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如图:作OE⊥AB于E,根据垂径定理可知CE=CD,AE=AB,根据AC=AE-CE求出AC的长即可.【详解】如图:作OE⊥AB于E,∴根据垂径定理得:CE=CD=3,AE=AB=5,∴AC=AE-CE=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平分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熟练掌握垂径定理是解题关键.13.已知:如图,为半的直径,、、为半圆弧上的点,,,则的度数为________度.【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同圆中,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可知∠BOC的度数,即可求出∠AOC的度数.【详解】∵,∠BOE=55°,∴∠COD=∠DOE=∠BOE=55°,∴∠BOC=165°,∴∠AOC=180°-165°=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以及它们对应的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则另外两组量也对应相等.在圆中经常利用此结论把圆心角、弧、弦之间进行转化.14.如图,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顶点、在一个半径为的圆上,顶点、在圆内,将正方形沿圆的内壁逆时针方向作无滑动的滚动.当点第一次落在圆上时,点运动的路径长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设圆心为O,连接AO,BO,AC,AE,易证三角形AOB是等边三角形,确定∠GFE=∠EAC=30°,再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如图所示:设圆心为O,连接AO,BO,AC,AE,∵AB=,AO=BO=,∴AB=AO=BO,∴△AOB是等边三角形,∴∠AOB=∠OAB=60°同理:△FAO是等边三角形,∠FAB=2∠OAB=120°,∠DAF=120°-90°=30°,即旋转角为30°,∴∠EAC=30°,∠GFE=∠FAD=120°-90°=30°,∵AD=AB=,∴AC=2,∴当点C第一次落在圆上时,点C运动的路径长为=()π;故答案为:()π【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以及弧长公式的运用,题目的综合性较强,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求出旋转角的度数.15.已知中,,,,直线过点且与平行,若以为轴将旋转一周,则所得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不求近似值)【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可求出△ABC的其余边长,表面积为一个圆锥的侧面积+一个圆的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按照公式计算即可.【详解】∵Rt△ABC中,∠C=90°,∠A=30°,AB=10,∴BC=5,AC=5,∴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为:π×5×10+π×52+2π×5×5=75π+50.故答案为75π+50.【点睛】考查圆锥的计算;画出相关图形,判断出表面积的组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如图,已知是的直径,为弦,度.过圆心作交于点,连接,则________度.【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OD,再根据圆周角定理∠DCB=∠BOD即可得答案.【详解】∵OD⊥BC交弧BC于点D,∠ABC=30°,∴∠BOD=90°-∠ABC=90°-30°=60°,∴∠DCB=∠BOD=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圆心角的一半,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关键.17.如图,的边位于直线上,,,,若由现在的位置向右无滑动地旋转,当第次落在直线上时,点所经过的路线的长为________(结果用含有的式子表示)【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BC=1,AB=2BC=2,∠ABC=60°;点A先以B点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120°到A1,再以点C1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到A2,然后根据弧长公式计算两段弧长,从而得到点A第3次落在直线上时,点A所经过的路线的长.【详解】∵Rt△ABC中,AC=,∠ACB=90°,∠A=30°,∴BC=1,AB=2BC=2,∠ABC=60°;∵Rt△ABC由现在的位置向右无滑动的翻转,且点A第3次落在直线l上时,有3个的长,2个的长, ∴点A经过的路线长=×3+×2=(4+)π.故答案为:(4+)π.【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与弧长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旋转的性质与弧长的计算方法. 18.如图,圆柱底面半径为,高为,点、分别是圆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在同一母线上,用一棉线从顺着圆柱侧面绕圈到,求棉线最短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将圆柱体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即可.【详解】圆柱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用一棉线从A顺着圆柱侧面绕3圈到B的运动最短路线是:AC→CD→DB;即在圆柱体的展开图长方形中,将长方形平均分成3个小长方形,A沿着3个长方形的对角线运动到B的路线最短;∵圆柱底面半径为2cm,∴长方形的宽即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2π×2=4πcm;又∵圆柱高为9πcm,∴小长方形的一条边长是3πcm;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CD=DB=5πcm;∴AC+CD+DB=15πcm;故答案为:15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计算、平面展开--路径最短问题.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此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高.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长方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19.以矩形的顶点为圆心作,要使、、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外,如果,,则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求出矩形对角线的长,然后由B、C、D与⊙A的位置,确定⊙A的半径的取值范围.【详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下所示:∵AB=CD=5,AD=BC=12,∴AC=BD==13.∵B、C、D中至少有一个点在⊙A内,且至少有一个点在⊙A外,∴点B在⊙A内,点C在⊙A外.∴5<r<13.故答案是:5<r<1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要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根据点与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来进行判断.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内.20.如图,在中,是弦,,,那么圆心到的距离是________,弦的长是________.【答案】(1). (2).【解析】【分析】过O作OC⊥AB交AB于C点,根据垂径定理可知OC垂直平分AB,根据OA=OB,∠AOB=120°可求出∠OAB=30°,根据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即可求得圆心到的距离;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即可求出AB的长.【详解】过O作OC⊥AB交AB于C点,如图所示:由垂径定理可知,OC垂直平分AB,∵OA=OB,∠AOB=120°∴∠OAB=30°∴OC=OA=cm∴由勾股定理可得:AC= =cm∴AB=2AC=5cm.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熟练掌握垂径定理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共 6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60 分)21.一圆柱形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半径为,水面宽为.由于天气干燥,水管水面下降,此时排水管水面宽变为,求水面下降的高度.【答案】水面下降了米.【解析】【分析】如图:过点O作ON⊥CD于N,交AB于M,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得AM、CN,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M、ON的长,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下降后的水面宽CD为6m,连接OA,OC,过点O作ON⊥CD于N,交AB于M.∴∠ONC=90°.∵AB∥CD,∴∠OMA=∠ONC=90°.∵AB=8m,CD=6m,∴AM=AB=4,CN=CD=3,在Rt△OAM中,∵OA=5,∴OM==3.同理可得ON=4,∴MN=ON-OM=1(米).答:水面下降了1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知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如图,在中,弦、于点,且.求证:.【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可证明,进而证明AC=BD,通过证明即可证明结论.【详解】∵,∴,,∴在与中,∵,∴,∴.【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圆心角、弧、弦的关系是解题关键.23.如图,在中,,,求分别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解析】【分析】由于三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和为180°,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可计算出三个扇形的面积和,而三条弧与边AB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ABC-三个扇形的面积和,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ABC的面积,然后代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C=90°,CA=CB=2,∴AC=1,S△ABC==2,∵三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和为180°,三个扇形的面积和==,∴三条弧与边AB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ABC-三个扇形的面积和=2-,【点睛】本题考查扇形面积,熟练掌握面积公式并明确三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和为180°是解题关键.24.已知:如图,的外接圆,弦的长为,,求圆心到的距离.【答案】圆心到的距离为.【解析】【分析】连接,,过点作于点,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BOC=60°,进而证明△OBC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垂径定理可知CD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D的长即【详解】连接,,过点作于点,∵,∴.∵,∴是等边三角形,∴,∵OD⊥BC,∴CD=BC=2,∴=,即圆心到的距离为.【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及垂径定理,在同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熟练掌握定理是解题关键.25.如图,已知为的直径,是弦,于,于,.求证:;求证:;若,,设,求值及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x=5,.【解析】【分析】(1)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可知∠ACB=∠AFO=90°,由平行线判定定理即可证明OF//BC;(2)由可知∠CBE=∠FOA,利用,,即可证明;(3)在Rt△OC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求出x的值,根据OC=2OE可知∠OCE=30°,即可求出∠COD的度数,利用扇形面积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阴影面积即可.【详解】证明:∵为的直径,∴又∵∴证明:∵∴∠CBE=∠FOA∵,,∴解:连接.设,∵∴.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解得:,即,∵OC=5+5=10,∴OC=2OE,∴∠OCE=30°,∴,∴扇形的面积是:的面积是:∴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及扇形面积,熟练掌握定理和公式是解题关键.26.如图,内接于,,,.求的度数;将沿折叠为,将沿折叠为,延长和相交于点;求证:四边形是正方形;若,,求的长.【答案】(1);(2)见解析;(3).【解析】【分析】(1)连接和,由OE=BC,可知OE=BE,进而可知∠OBE=45°,同理可证∠OCE=45°,即可证明∠BOC=90°,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BAC的度数;(2)由折叠性质可知AG=AD=AF,∠AGH=∠AFH=90°,∠DAC=∠CAF,∠BAD=∠BAG,由∠BAD+∠DAC=45°,可证明∠GAF=90°,即可证明四边形AFHG 是正方形;(3)由折叠性质可知,;由(2)可知∠BHC=90°,设AD长为x,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解.【详解】(1)连接和;∵,∴;∵,∴,∴;∵,∴;由折叠可知,,,,,∴;∴;∴四边形是正方形;解:由得,,,,;设的长为,则,.在中,,∴;解得,,(不合题意,舍去);∴.【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及折叠性质,在同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折叠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测试题(含答案)时间:60分钟总分:100+10分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0分)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2.在一个长8cm、宽6cm的长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cm,周长是( )cm。
3.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10m,这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 )m,面积是( )m2。
4.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周长是25.12m,它的半径是( )m,面积是( )m2.5.圆和扇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圆有( )条对称轴,扇形有( )条对称轴。
6.若大、小两圆的半径之比是3:2,则它们的周长之比是( ),面积之比是( )。
7.一个圆的直径扩大为原来的3倍,它的周长扩大为原来的( )倍,面积扩大为原来的( )倍。
8.若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分米,则与它半径相等的半圆形的周长是( )分米。
9.用一根铁丝刚好可以围成一个边长为6.28m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圆,且铁丝无剩余,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 )m2。
10.如图,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32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已知长方形的长是9.42m,则圆的面积是( )dm2。
11.如图,A、B两块挡板之间有一个半径为3cm的圆,圆从①号位置开始沿直线滚到②号,正好滚了5圈。
那么圆的周长是( )cm,A、B两块挡板之间的距离是( )cm。
二、判一判。
(每题1分,共7分)1.四个圆心角都是90°的扇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
()2.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任何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14倍。
()4.扇形面积的大小只与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5.车轮的轴安装在圆心部位,是因为这点到车轮上的距离处处相等。
()6.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个扇形,每个扇形的周长是圆周长的。
()7.左图中涂色部分与空白部分的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一、选择题1.一个半圆的周长10.28厘米,这个半圆的直径( )厘米.A.2B.4C.6D.82.两只小蚂蚁赛跑,甲蚂蚁从A点经D到B点,乙蚂蚁从A点经E到C点,然后经F到B点。
如果两只蚂蚁的爬行速度相同,那么()先到达终点。
A.甲B.乙C.同时D.不能确定3.草场上有一个边长10米的正方体木屋,在靠近地面的木屋的一角用绳子拴住一个牧羊犬,绳长12米,这跟牧羊犬拉紧绳子跑,最多可跑( )米.A.12×3.14B.24×3.14C.10×3.14D.20×3.144.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面积比是()。
A.2∶3B.3∶2C.4∶9D.9∶45.如图,有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在一个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方框(厚度不计)内平移。
这个圆不能覆盖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7.74B.15.48C.28.26D.366.下图是一个圆环,环宽2cm,大圆与小圆的周长之差是()。
A.4πcm B.2πcm C.πcm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7.在一个正方形里剪下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是25.12cm,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cm2,圆的面积是( )cm2。
8.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 )。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用字母表示:S=( )。
9.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cm的正方形中有图形A和图形B。
B的面积是( )cm2。
10.如果月亮和地球的距离增加1米,那么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圈要比原来多走( )米(圆周率取3.14).11.如下左图,一张长方形纸,刚好可以剪成4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是( ).12.小冰家里的一张圆形的饭桌,饭桌面的周长是37.68分米,饭桌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13.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则小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三、判断题14.一个圆的半径是4cm,这个圆内最长的线段是8cm。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与的半径分别为和3,若两圆相交,则两圆的圆心距满足( )A .B .C .D .2.已知圆内一点到圆周上的点的最大距离是7,最小距离是5,则该圆的半径是( )A .2B .6C .12D .73.如图,AB 为O 的直径,CD 为弦, AB CD ⊥,如果70BOC ∠=︒,那么A ∠的大小为( )A . 070B . 035C . 030D .20︒4.在同圆中,CD 的度数小于180︒,且2AB CD =,那么弦AB 和弦CD 的大小关系为( )A .AB CD > B .AB CD =C .AB CD < D .无法确定5.如图,四边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E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若∠BAD=105°,则∠DCE 的大小是( )A .115︒B .105︒C .100︒D .95︒ 6.Rt ABC ∆中,90C ∠=︒,3cm AC =,4cm BC =,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以点C 为圆心,3 cm 长为半径的圆与AB 相离;②以点C 为圆心,4cm 长为半径的圆与AB 相切;③以点C 为圆心,5cm 长为半径的圆与AB 相交.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1O 2O 2m 5m =1m =5m >15m <<EDC BA( )A .0个B .l 个C .2个D .3个7.在中,,,.把绕点顺时针旋转后,得到,如图所示,则点所走过的路径长为( )A .B .cmC .cmD .cm8.如图,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2),⊙C 的圆心坐标为(-1,0),半径为1.若D 是⊙C 上的一个动点,线段DA 与y 轴交于点E ,则ABE 面积的最小值是A .2B .1C .D .9.在圆柱形油槽内装有一些油.截面如图所示,油面宽AB 为6分米,如果再注入一些油后,油面AB 上升1分米,油面宽度为8分米,圆柱形油槽直径MN 为( ) A .6分米 B .8分米 C .10 分米 D .12 分米10.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AD ⊥BC 于D 点,且AC=5,CD=3,AB=4,则⊙O 的直径等于( )Rt ABC △90C ∠=︒4BC cm =3AC cm =ABC △A 90︒11AB C △B 54π52π5π△22-2A.B. C. D .7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已知1O ⊙与2O ⊙半径的长是方程27120x x -+=的两根,且1212O O =,则1O ⊙与2O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12.在Rt △ABC 中,∠C=90°,AC=3,BC=4,将△ABC 绕边AC 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圆锥,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13.如图,ABC ∆内接于O ⊙,120AB BC ABC =∠=︒,,AD 为O ⊙的直径,6AD =,那么BD =_________.14.如图是一个圆锥形型的纸杯的侧面展开图,已知圆锥底面半径为5cm ,母线长为15cm ,那么纸杯的侧面积为 cm 2.(结果保留π)15.已知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则它的周长是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5分)16.如图,以等腰ABC ∆中的腰AB 为直径作O ,交BC 于点D .过点D 作DE AC ⊥,垂足为E .(1)求证:DE 为O 的切线;B(2)若O 的半径为5,60BAC ∠=︒,求DE 的长.17.如图⊙O 半径为2,弦BD =,A 为弧BD 的中点,E 为弦AC 的中点,且在BD上。
第一单元《圆》测试题2022—202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含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一个直径为16米的圆形花坛周围有一条宽为1米的小路,则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平方米。
A.πB.17πC.33πD.64π2. 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直径,则小圆的周长是大圆周长的()。
A.12B.4倍C.2倍D.143. 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圆周率表示圆的周长B.圆周率表示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的比值C.圆周率表示π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4. 一个环形,内圆半径是3分米,外圆半径是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列式正确的有:()。
A.3.14×(5×2-3×2)B.3.14×52-3.14×32C.3.14×52-32D.3.14×5×2-3×25. 下面图案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B.C.D.6. 在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
7.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 )的面积最大。
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 )的周长最小。
8. 周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圆中,( )的面积最大。
9. 要画一个周长是18.84分米的圆,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是( )分米。
10. 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 )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倍。
11. 这个圆的半径是( )cm,周长是( )cm。
12. 把圆形茶杯垫片沿直径剪开,得到两个近似三角。
沿线剪开形,再拼成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的_______,高相当于圆的_______,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圆的面积:S=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一根15.7dm长的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圆,该圆的直径是( )dm。
14. 如图,将圆形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的(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所以圆的面积=( )。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AB是半径为6的圆的一条弦,则AB的长不可能是()A.8 B.10 C.12 D.142.已知⊙O的半径为4,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2,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无法判断3.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80°,则∠A的对角∠C=()A.20°B.40°C.80°D.100°4.如题4图,在⊙O中,AB=AC.若∠B=75°,则∠A的度数为()题4图A.15°B.30°C.75°D.60°5.如题5图,AB为⊙O的直径,点C,D在⊙O上.若∠CAB=36°,则∠D的度数为()题5图A.72°B.54°C.45°D.36°6.已知半径为9的扇形的弧长为6π,该扇形的面积为()A.18πB.27πC.36πD.54π7.如题7图,点I为△ABC的外心,且∠BIC=150°,则∠A的度数为()题7图A.70°B.75°C.140°D.150°8.如题8图,AB是⊙O的直径,P A切⊙O于点A,连接PO并延长,交⊙O于点C,连接AC.若AB =8,∠P=30°,则AC=()A .43B .42C .4D .39.小英家的圆形镜子被打碎了,她拿了如题9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所示的一块碎片到玻璃店,配制成形状、大小与原来 一致的镜面,则这个镜面的半径是( )A .2B .5C .22D .310.如题10图,将矩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AEFG ,点D 的旋转路径为DG .若AB =2,BC =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π2B .8π3C .4π3+43D .4π3+23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已知⊙O 的半径为5cm ,点P 在⊙O 内,则OP ________5cm.(填“>”“<”或“=”) 12.如题12图,⊙O 的半径为6,OA 与弦AB 的夹角是30°,则弦AB 的长是__________.13.如题13图,从⊙O 外一点P 引⊙O 的两条切线P A ,PB ,切点分别是A ,B ,若P A =6cm ,C 是AB 上一动点(点C 与A ,B 两点不重合),过点C 作⊙O 的切线,分别交P A ,PB 于点D ,E ,则△PED 的周长是________cm.14.如题14图,正五边形ABCDE 内接于⊙O ,点F 在DE 上,则∠CFD =________.题14图15.用半径为4,圆心角为90°的扇形纸片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接缝处忽略不计),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________.16.如题16图,AB 是⊙O 的弦,AB =8,C 是⊙O 上一动点,且∠ACB =45°.若点M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MN 长的最大值是________.题16图17.如题17图,直线l 1∥l 2,⊙O 与l 1和l 2分别相切于点A 和点B ,直线MN 与l 1相交于点M ,与l 2相交于点N ,⊙O 的半径为1,∠1=60°,直线MN 从图中位置向右平移.下列结论:①l 1和l 2的距离为2;②MN =433 ;③当直线MN 与⊙O 相切时,∠MON =90°;④当AM +BN =433 时,直线MN 与⊙O 相切.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填序号)题17图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8.如题18图,点A ,B ,C ,D 在⊙O 上,BD =AC .求证:AB =CD .题18图19.用铁皮制作如题19图所示的圆锥形容器盖,求这个容器盖所需铁皮的面积(结果保留π),并求制作容器盖的扇形的圆心角.题19图20.如题20图,在△ABC 中,AB =AC .(1)求作一点P ,使得点P 为△ABC 外接圆的圆心;(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连接AP ,BP ,延长AP 交BC 于点D ,若∠BAC =50°,求∠PBC 的度数.题20图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如题21图,隧道的截面由半圆和矩形构成,矩形的长BC为12m,宽AB为3m,若该隧道内设双行道,现有一辆货运卡车高8m,宽2.3m,则这辆货运卡车能否通过该隧道?请说明理由.题21图22.如题22图,已知△ABC内接于⊙O,AD为⊙O的直径,点C在劣弧AB上(不与点A,B重合),设∠DAB=α,∠ACB=β,小明同学通过画图和测量得到以下近似数据:α30°35°40°50°60°80°β120°125°130°140°150°170°试判断α与β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证明.题22图23.在如题23图所示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且边长均为1,△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以点A为圆心的EF与BC相切于点D,分别交AB,AC于点E,F.(1)求△ABC三边的长;(2)求图中由线段EB,BC,CF及EF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题23图五、解答题(三)(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4.如题24图,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直线AO与⊙O交于点E,D,OB与⊙O交于点F,连接DF,DC.已知OA=OB,CA=CB,DE=10,DF=6.(1)求证:①AB是⊙O的切线;②∠EDC=∠FDC.(2)求CD的长.题24图25.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若一个三角形两边平方的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两倍,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奇异三角形.(1)命题“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是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2)在△ABC中,∠C=90°,△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且b>a,若Rt △ABC 是奇异三角形,求a ∶b ∶c 的值;(3)如题25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点C 与点A ,B 不重合),D 是ADB 的中点,点C ,D 在直径AB 的两侧,若存在点E ,使得AE =AD ,CB =CE .求证:△ACE 是奇异三角形.题25图参考答案1.D 2.A 3.D 4.B 5.B 6.B 7.B 8.A 9.B 10.D 11.< 12.63 13.12 14.36° 15.1 16.42 17.①②③④ 18.证明:∵BD =AC ,∴BD =AC .∴BD -AD =AC -AD ,即AB =CD .∴AB =CD .19.解:由图可知圆锥的底面圆的直径为80 cm ,母线长为50 cm , ∴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为80π cm.∴圆锥形容器盖的侧面展开图的弧长为80π cm. ∴面积为 12 ×80π×50=2 000π(cm 2).设制作容器盖的扇形的圆心角为n °. ∴n π×50180=80π.解得n =288.答:这个容器盖所需铁皮的面积为2 000π cm 2,制作容器盖的扇形的圆心角为288°. 20.解:(1)如答题20图,点P 即为△ABC 外接圆的圆心.答题20图(2)∵点P 为△ABC 外接圆的圆心,AB =AC ,∠BAC =50°, ∴AD ⊥BC ,∠BAP =∠CAP =25°,P A =PB . ∴∠BPD =2∠BAP =50°,∠BDP =90°. ∴∠PBD =90°-50°=40°,即∠PBC =40°.21.解:这辆货运卡车能通过该隧道.理由如下:如答题21图,设点O 为AD 的中点,在AD 上取点G ,使得OG =2.3,过点G 作GF ⊥BC 于点F ,延长FG 交半圆于点E ,则GF =AB =3,半圆的半径OE =12 AD =12BC =6.答题21图∴EG =OE 2-OG 2 =62-2.32 ≈5.54.∴EF =EG +GF ≈5.54+3=8.54>8. ∴这辆货运卡车能通过该隧道. 22.解:β-α=90°.证明:如答题22图,连接BD .答题22图∵AD 为⊙O 的直径,∴∠DBA =90°. ∵∠DAB =α,∴∠D =90°-α. ∵B ,D ,A ,C 四点共圆, ∴∠ACB +∠D =180°. ∵∠ACB =β,∴β+90°-α=180°.∴β-α=90°.23.解:(1)由图可得AB =22+62 =210 ,AC =62+22 =210 , BC =42+82 =45 .(2)由(1)得AB 2+AC 2=(210 )2+(210 )2=(45 )2=BC 2. ∴∠BAC =90°. 如答题23图,连接AD ,则AD ⊥BC ,BD =DC =12BC =25 .答题23图∴AD =AB 2-BD 2 =(210)2-(25)2 =25 . ∴S 阴=S △ABC -S 扇形AEF =12 AB ·AC -90π360 ·AD 2=20-5π.24.(1)证明:①如答题24图,连接OC .∵OA =OB ,CA =CB ,∴OC ⊥AB . ∵OC 为⊙O 的半径, ∴AB 是⊙O 的切线.②∵OA =OB ,CA =CB ,∴∠AOC =∠BOC . ∴EC =FC .∴∠EDC =∠FDC .答题24图(2)解:如答题24图,过点O 作ON ⊥DF 于点N ,延长DF 交AB 于点M . ∵ON ⊥DF ,OD =OF ,DF =6, ∴DN =NF =12 DF =3,∠DON =∠FON .在Rt △ODN 中,OD =12 DE =5,DN =3,∴ON =OD 2-DN 2 =4.∵∠AOC =∠BOC ,∠DON =∠FON , ∴∠BOC +∠FON =12 ×180°=90°.∴∠OCM =∠CON =∠MNO =90°. ∴四边形OCMN 是矩形.∴CM =ON =4,MN =OC =12DE =5.在Rt △CDM 中,CM =4,DM =DN +MN =8, ∴CD =DM 2+CM 2 =82+42 =45 . 25.(1)解:真. (2)解:∵∠C =90°,∴a 2+b 2=c 2.①∵Rt △ABC 是奇异三角形,且b >a ,∴a 2+c 2=2b 2.② 由①②,得b =2 a ,c =3 a .∴a ∶b ∶c =1∶2 ∶3 . (3)证明:如答题25图,连接BD .答题25图∵AB是⊙O的直径,∴∠ACB=∠ADB=90°.在Rt△ACB中,AC2+CB2=AB2,在Rt△ADB中,AD2+BD2=AB2.∵点D是ADB的中点,∴AD=BD.∴AD=BD.∴AB2=AD2+BD2=2AD2.∴AC2+CB2=2AD2.又CB=CE,AE=AD,∴AC2+CE2=2AE2.∴△ACE是奇异三角形。
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9、圆单元试题(一)
一、选择题(共30分)
1、如图1,⊙的直径为10,圆心到弦AB的距离的长为3,则弦AB的长是()
A、4
B、6 、7 D、8
2、如图2,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圆直径的工具,标有刻度的尺子A、B在点钉在一起,并使它们保持垂直,在测直径时,把点靠在圆周上,读得刻度E=8,F=6,则圆的直径为()
A、12
B、10 、1 D、15
3、如图3,AB为⊙的直径,点在⊙上,若∠B=60°,则∠A等于()
A、80°
B、50°、40° D、30°
4、如图4,P为⊙外一点,PA、PB分别切⊙于A、B,D 切⊙于点E,分别交PA、PB于点、D,若PA=5,则△PD的周长为()
A、5
B、7 、8 D、10
5、已知在△AB中,AB=A=13,B=10,那么△AB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A、 B、、2 D、3
6、已知⊙的半径为4,A为线段P的中点,当P= 7时,点A与⊙的位置关系是()
A、点A在⊙内
B、点A在⊙上、点A在⊙外 D、不能确定
7、过⊙内一点的最长弦为10 ,最短弦长为8 ,则的长为()
A、9
B、6 、3 D、
8、如图5,⊙的直径AB与A的夹角为30°,切线 D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D,若⊙的半径为3,则D的长为()
A、6
B、、3 D、
9、如图6,⊙与x轴相切于原点,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圆于P、Q两点,P点在Q点的下方,若P点的坐标是(2,1),则圆心的坐标是()
A、(0,3)
B、(0,)、(0,2) D、(0,)
10、如图7,⊙1和⊙2内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3和1,过1作⊙2的切线,切点为A,则1 A的长是()
A、2
B、4 、 D、
二、填空题(共30分)
11、如图8,在⊙中,弦AB等于⊙的半径,⊥ AB交⊙于点,则∠A= 。
12、如图9,AB、A与⊙相切于点B、,∠A=50゜,P为⊙上异于B、的一个动点,则∠BP的度数为。
13、已知⊙的半径为2,点P为⊙外一点,P长为3,那么以P为圆心且与⊙相切的圆的半径为。
14、在Rt△AB中,∠=90゜,A=5,B=12,以为圆心,R 为半径作圆与斜边AB相切,则R的值为。
15、如图10,AB为半圆直径,为圆心,为半圆上一点,E是弧A的中点,E交弦A于点D。
若A=8 ,DE=2 ,则D的长为。
16、如图11,AB是⊙的直径,D⊥A于点D,B=6,则D= .
17、如图12,B、是⊙的半径,A是⊙上一点,若∠B=20°, ∠=30°,则∠B= .
18、如图13,正方形ABD内接于⊙,点P在弧AD 上,则∠BP= .
19、如图14,已知∠AB=30°,为B边上一点,以为圆心,2 长为半径作⊙,若点在B边上运动,则当= 时,⊙与A相切。
20、如图15,正方形ABD的边长为1,点E为AB的中点,以E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分别交AD、B于、N两点,与D切于点P,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三、解答题(共60分)
21、如图,AD、B是⊙的两条弦,且AD=B,
求证:AB=D。
22、如图,扇形AB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 .
⑴请用尺规作出扇形的对称轴(不写做法,保留作图痕迹).
⑵若将此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不计接缝),求圆锥的底面积.
23、如图,已知⊙的半径为8 ,点A为半径B的延长线上一点,射线A切⊙于点,弧B的长为,求线段AB的长。
24、已知:△AB内接于⊙,过点A作直线EF。
(1)如图,AB为直径,要使EF为⊙的切线,还需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写出三种情况):
①;②;③。
(2)如图,AB是非直径的弦,∠AE=∠B,求证:EF是⊙的切线。
25、如图24—B—17,AB是⊙的弦(非直径),、D是AB 上的两点,并且A=BD。
求证:=D。
26、如图,在⊙中,AB是直径,D是弦,AB⊥D。
(1)P是优弧AD上一点(不与、D重合),求证:∠PD=∠B;
(2)点P′在劣弧D上(不与、D重合)时,∠P′D与∠B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y轴相切,且点坐标为(1,0),直线过点A(—1,0),与⊙相切于点D,
求直线的解析式。
9、圆单元试题(一)
一、选择题
1、D
2、B
3、D
4、D
5、A
6、A
7、
8、D
9、B 10、
二、填空题
11、30゜ 12、65゜或115゜ 13、1或5 14、 15、3
16、3 17、100° 18、45° 19、4 20、
三、解答题
21、证明:∵AD=B,∴弧AD=弧B,∴弧AD+弧BD=弧B+弧BD,即弧AB=弧D,∴AB=D。
22、(1)提示:作∠AB的角平分线,延长成为直线即可;
(2)∵扇形的弧长为,∴底面的半径为,
∴圆锥的底面积为。
23、解:设∠A= ,∵B的长为,∴,解得。
∵A为⊙的切线,∴△A为直角三角形,∴A=2=16 ,∴AB=A-B=8 。
24、(1)①BA⊥EF;②∠AE=∠B;③∠BAF=90°。
(2)连接A并延长交⊙于点D,连接D,
则AD为⊙的直径,∴∠D+∠DA=90°。
∵∠D与∠B同对弧A,∴∠D=∠B,
又∵∠AE=∠B,∴∠D=∠AE,
∴∠DA+∠EA=90°,
∴EF是⊙的切线。
25、证法一:分别连接A、B。
∵B=A,∴∠A=∠B。
又∵A=BD,∴△A≌△BD,∴=D,
证法二:过点作E⊥AB于E,∴AE=BE。
∵A=BD,∴E=ED,∴△E≌△DE,∴=D。
26、(1)证明:连接D,∵AB是直径,AB⊥D,∴∠B=∠DB= 。
又∵∠PD= ,∴∠PD=∠B。
(2)∠P′D与∠B的数量关系是:∠P′D+∠B=180°。
证明:∵∠PD+∠P′D=180°,∠PD=∠B,∴∠P′D+∠B=180°。
27、解:如图所示,连接D,∵直线为⊙的切线,∴D ⊥AD。
∵点坐标为(1,0),∴=1,即⊙的半径为1,∴D==1。
又∵点A的坐标为(—1,0),∴A=2,∴∠AD=30°。
作DE⊥A于E点,则∠DE=∠AD=30°,∴E= ,
,∴E=-E= ,∴点D的坐标为(,)。
设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则解得k= ,b= ,
∴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