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洞庭湖研究中心
- 格式:pdf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1
鼎城区内湖及撇洪渠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鼎城区内湖及撇洪渠工程规划项目二、背景鼎城区地处东经。
,,,至。
,,北纬。
,,,至。
,,之间。
属于西洞庭湖湖滨区,东临汉寿,南接桃江、安化,西抵桃源,北与临澧、津市接壤,东北与安乡隔河相望。
内湖及撇洪河主要分布在区中部、东部和北部。
全区境内共有河流余条。
其中:沅、澧水及西洞庭湖水系一级支流条,二级支流余条,三级支流条,流域面积达余平方公里,主要撇洪河有枉水河、冲柳高低水撇洪河、渐河、东风河、沧水河等;年代至年代中期,全区境内大小湖泊共有处,湖泊面积达到近万亩,境内比较大的湖泊分别有民主阳城垸的牛屎湖(湖面面积亩,库容万方,受益面积万亩)和白芷湖(湖面面积亩,库容万方,受益面积万亩);八官垸的鹰湖(湖面面积亩)、东边湖(湖面面积亩);善卷垸的三叉湖(湖面面积约亩);冲柳垸土硝湖(湖面面积亩)。
多年来,撇洪河及内湖担负着农业生产、防汛保安等重要任务,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区境内河流及湖泊存在以下问题:境内湖泊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如下方面:一是面积萎缩,容积减少。
由于近年来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及年代“电排歼灭战”后,大片湖泊被排干垦种,原有的湖泊水面变成了植被区。
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建设与管理,湖泊常年淤塞、使得现有湖泊面积仅为五六十年代面积的六分之一,湖泊的库容也锐减相当严重;河流也因为大量的围河造田、围河养殖等活动,导致河流洪水宣泄不畅,影响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是功能退化、水质变差。
湖泊及撇洪河的蓄水保水功能日益退化,同时,由于近年来很多湖泊发包给私人经营管理,从事渔业养殖和珍珠养殖等,大规模的采用化肥养殖,水质逐渐变差,对垸内的农业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是管理体制不顺、资金投入有限。
由于区内湖及撇洪河数量多,面积大、范围广,常年来一直没有对湖泊及撇洪河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
同时,由于国家的投资重点主要放在大江大河的治理上,对垸内的湖泊及撇洪河建设几乎没有资金投入,因此,在管理上存在极大的被动。
三峡运行后洞庭湖四口河系蓄洪区运用条件与调整刘晓群1栾震宇2徐超1(1.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长沙410007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98)Application and Regulation of Flood Storage Polders of Sikou Water Network in DongtingLake after Operation of Three Gorges ProjectLIU Xiaoqun1LUAN Zhenyu2XU Chao1(1.Hunan Hydro &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PRC. 410007)2.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RC. 210098)【摘要】四口河系布置了11个国家级蓄洪区,蓄洪容积83.7×108m3,以分蓄长江洪水达到控制荆江和城陵矶水位的目的。
三峡工程运用改善了该区域防洪形势,1954年洪水中多次启用的荆江分洪区,再遇1954年型洪水已不需启用,与其相邻的蓄洪垸具备调整的客观条件。
通过分析研究江湖关系变化以及四口河系蓄洪区运用的河道行洪安全条件和分洪效果,蓄洪垸调整是可行和必要的,这对改善洞庭湖防洪布局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Eleven national flood storage polders, with total capacity of 83.7×108m3, are located within Sikou Water network of the Dongting Lake. The Polders are used for Yangtze River flood diversion and water levels controlling in Jinjiang and Chenglingji.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flood control status of this area has been improved. Although the Polders were repeatedly activated in 1954 Flood, it now not needs to be activated again while facing 1954 Flood. The neighboring polders provide physical conditions for flood regulation. Through studies on changes in river-lake relation and safety condition and flood diversion results of river channel flood passing by utilizing flood storage polders in Sikou Water network, regulations on the polders proved to be feasible and necessary. Such regulat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flood control layout and promoting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关键词:防洪工程蓄洪垸调整分析与模拟四口河系Key Words: Flood Control Works, Regulation on Flood Storage Polders,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Sikou Water network1、概述四口河系是长江与洞庭湖的水力联系区,指长江从荆江南岸自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封堵)四口及其分流到洞庭湖的河道所组成的复杂河网区,总面积9812km2,11条河道总长965km,由两岸2074.2km堤防形成大小堤垸60个,保护人口458.8万人。
长江三口的分流变化及原因分析宋平;黎昔春【摘要】文章以统计分析实测水文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长江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的通流时间、通流水位和流量、年径流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对变化的原因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期刊名称】《湖南水利水电》【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2页(P21-22)【关键词】长江;洞庭湖;三口;分流【作者】宋平;黎昔春【作者单位】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长沙市,410007;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长沙市,410007【正文语种】中文1 概述长江自出三峡以后,进入中下游平原区。
枝城以下沿江两岸均筑有堤防,并与众多的大小湖泊相连。
自枝城至城陵矶河段为著名的荆江,两岸平原广阔,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河段,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调玄(已堵塞)四口分流进入洞庭湖,由洞庭湖汇集四水调蓄后,在城陵矶注入长江,江湖关系最为复杂。
由于江湖关系演变、葛洲坝和三峡工程的运用等原因,由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的水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和洞庭湖的水资源利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三口分流变化的规律和变化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 三口分流的变化2.1 历年分流变化统计松滋口、太平口和藕池口相应5个水文站1956~2007年流量资料,三口年均径流量分别为404.6亿m3、155.2亿m3和305.4亿m3,同期枝城年均径流量为4 412亿m3,三口多年平均分流比为9.2%、3.5%和6.9%,总分流比为19.6%。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荆江裁弯、葛洲坝和三峡工程的兴建等人类活动对三口分流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按下荆江裁弯前(1956~1966 年)、裁弯期(1967~1972年)、裁弯后(1973~1980年)、葛洲坝裁流至三峡工程蓄水前(1981~2002年)和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2003~2007年)5个时段统计分析三口分流变化,除新江口站变化较小外,其它各站径流量沿时程减小。
湖南重要河湖生态基流及敏感生态需水现状评价钱湛;宋平;郑颖【摘要】为协调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用水关系,在湖南省洞庭湖水系主要河流(湖泊)选取生态基流(水位)和敏感生态需水断面,对其生态需水满足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实测及现场收集资料,在充分考虑湖南省主要河段重要控制断面及湖南省各主要流域、区域气候和水文特点的基础上,拟定了湖南省36个重要河湖生态基流、生态水位控制断面,8个重要河湖敏感生态需水控制断面来计算生态基流及敏感生态需水.计算结果表明:36个控制断面生态基流总体基本可以满足;8个典型河段敏感生态需水方面,柘溪水库、沅江常德段生态需水满足程度为优,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湘江衡阳段、湘江湘潭段生态需水满足较好,生态需水为良好,但索溪水库的生态需水满足程度评价结果为劣.【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8(049)015【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生态基流;敏感生态需水;重要水域;洞庭湖水系;湖南省【作者】钱湛;宋平;郑颖【作者单位】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湖南长沙410007;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湖南长沙410007;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湖南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生态基流是指为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基本生态功能的河道内最小流量。
生态基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维持全球生态系统水分平衡包括水热平衡、水盐平衡、水沙平衡等所需的水;从狭义上讲,即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最大限度保证河流健康所预留的、满足一定水质要求的流量。
敏感生态需水是指维持河湖生态敏感区正常生态功能的需水量。
河流生态敏感区主要包括河流湿地和河谷地、与河流连通的湖泊、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及河口等四大类区域。
敏感生态需水应根据所在河湖生态敏感对象需水要求及需水类型来具体划定敏感期,在非敏感期(枯水期)主要考虑生态基流。
目前,全球有近207种计算河流生态基流的方法,可分为水文学方法、水力学方法、生物栖息地模拟法、整体法、综合法及其他计算方法[1]。
湖南省“一湖三水”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贺翠华;黎小东;伍宇娟;王淑云
【期刊名称】《水利水电快报》
【年(卷),期】2024(45)4
【摘要】岸线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对沿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析了湖南省“一湖三水”岸线保护与利用现状,综合评价现状岸线资源,明确“一湖三水”临水边界线和外缘边界线划定方法,科学合理地划分岸线功能区,严格把握岸线保护与利用控制条件。
结果表明:湖南省“一湖三水”岸线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利用方式不合理、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不高等。
洞庭湖、资水、沅江、澧水河湖岸线长5567.1 km,共划定岸线功能区1038个,其中岸线保护区、岸线保留区的总体比例达78.1%,充分体现了大保护的要求。
河湖临水边界线和外缘边界线划定方法、岸线功能分区及管控措施等研究成果可为湖南省及类似地区岸线规划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47-51)
【作者】贺翠华;黎小东;伍宇娟;王淑云
【作者单位】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生态文明背景下水岸线"三生空间"规划探索r—以珠海市水岸线保护利用规划为例
2.水城融合的\"3-3-3\"规划策略探讨—以绍兴市河道(湖泊)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为例
3.河南重要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研究
4.上海市重要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研究
5.滁河(安徽段)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湘江枯水期水位过低原因分析韩帅1 夏自强2马军1(1.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湖南长沙 41007;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摘要:自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以来,三峡水库下游洞庭湖水系湘江长沙段水位在枯水期屡屡偏低,而且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通过复Morlet小波分析和M—K检验,对2003年前后湘江控制站湘潭站流量资料的对比分析,以及长沙(三站)站水位资料2003年前后对比分析,得出湘江流量2003年以来并没有明显减少,而长沙水位枯水期降低明显。
分析洞庭湖2003年前后来水来沙的变化,得出湘江枯水期水位过低与三峡水库蓄水期相应,水位过低的原因主要是受三峡水库的影响。
关键词:三峡水库;湘江;复Morlet小波分析;M—K检验;湘潭站自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以来,水库下游洞庭湖水系湘江下游长沙段(从湘潭站至入洞庭湖河口段)的水位在枯水期持续偏低,而且屡创历史最低纪录。
湘江水位过低,不仅危及湘江的生态系统,而且给长沙城市生活工业用水带来困难。
湘江水位偏低究竟由什么原因引起,本文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 三峡水库调度方式0三峡水库按照满足防洪、发电、航运、排沙和环境保护等综合要求,进行水库运行调度。
每年5—6月初,为腾出防洪库容,水库水位降至防洪限制水位145m。
汛期6—9月,水库一般维持在此低水位运行,超过电站过流能力的水量,通过泄洪段下泄。
仅当洪水来量将超过中下游河道安全泄量时,水库才拦洪蓄水,使库水位抬高,洪峰过后,库水位仍降至145m运行。
10月份,水库蓄水,库水位逐步升高至175m,少数枯水年份蓄水过程延续到11月份。
头年11月至次年4月底,水库尽量维持在较高水位,使水电站按电网调峰要求运行。
当入库流量小于电站发电保证出力的流量要求时,动用调节库容,库水位下降,但4月末以前,库水位不能低于155m ,以保证发电水头和上游航道必要的航深。
5月份开始进一步降低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I 涧庭湖研究中心
洞庭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湖南省水
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下属二级机构,主要对洞庭湖
开展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致力于洞庭湖综合治理、规
划设计和开发保护工作,研究范围面向洞庭湖流域水资源
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江湖关系演变与调控及区域可持续
发展等三大领域,发展目标为努力将中心建成为专业优
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知识创新显著的国内湖泊水利
科学综合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国内湖泊水安全
保护、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
南省战略性水利规划及水资源配置决策咨询中心。
中心现有人员15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5人;职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工程师3人,其中国务院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水利部5151部级人才1人。
中心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成立的洞庭湖工程设计室,完成的洞庭湖相关科研项目已获湖南省科技进步
二等奖8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及多项省水利科技进步奖。
中心于2016年2月正式成立后,先后搭建了以王
浩院士为首席专家的院士工作站及“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两个重要科研平台。
在院
领导的关心下,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和平台支撑,中心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省级和厅级等不同层级科研项目共
计20项,其中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原973、863项目)1项、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1项、湖南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1
项;主持湖南省水利重大科技项目9项,同时还完成了一批重大水利规划项目。
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建设美丽中国大环境背景和设计院领导的正确指引和关怀下,洞庭湖研究中心将破砺前 行,为建设生态美丽的洞庭湖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