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一)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一、引言环境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1.宪法《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宪法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根本依据。
2.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3.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单行法主要包括污染防治法、生态保护法、资源保护法等。
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4.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
如《自然保护区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
5.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是由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
如《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
6.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
如《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等。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环境保护基本制度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环境保护税收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等基本制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了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为防治环境污染提供了法律依据。
3.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了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等,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和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前建⽴了由法律、国务院⾏政法规、政府部门规章、地⽅性法规和地⽅政府规章、环境标准、环境保护国际条约组成的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 1.宪法 该体系以《中华⼈民共和国宪法》中对环境保护的规定为基础,1982年通过的《中华⼈民共和国宪法》在2004年修正案第九条第⼆款规定: 国家保障资源的合理利⽤,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禁⽌任何组织或者个⼈⽤任何⼿段侵占或者破坏⾃然资源。
第⼆⼗六条第⼀款规定:考试⼤环评⼯程师站点——值得您收藏的好站点! 国家保护和改善⽣活环境和⽣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中华⼈民共和国宪法》中的这些规定是环境保护⽴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2.环境保护法律 包括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法和环境保护相关法。
环境保护综合法是指1989年颁布的《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共有六章四⼗七条,第⼀章“总则”规定了环境保护的任务、对象、适⽤领域、基本原则以及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第⼆章“环境监督管理”规定了环境标准制订的权限、程序和实施要求、环境监测的管理和状况公报的发布、环境保护规划的拟订及建设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场检查制度及跨地区环境问题的解决原则;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对环境保护责任制、资源保护区、⾃然资源开发利⽤、农业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作了规定;第四章“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规定了排污单位防治污染的基本要求、“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以及禁⽌污染转嫁和环境应急的规定;第五章“法律责任”规定了违反本法有关规定的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规定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
环境保护单⾏法包括污染防治法(《中华⼈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中华⼈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中华⼈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态保护法(《中华⼈民共和国⽔⼟保持法》、《中华⼈民共和国野⽣动物保护法》、《中华⼈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中华⼈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构成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构成1. 引言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构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这一体系的建设旨在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逐步展开。
2. 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核心是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于1989年颁布实施,多次修订完善。
除环境保护法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来支持环境保护工作。
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空气、水、土壤等不同环境要素的保护。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解决特定环境问题。
例如,为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等。
3. 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上,各省市自治区也相应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这些地方性法律法规旨在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和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例如,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针对该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进行了具体规定和管理措施。
4.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特点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完备性: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涵盖了各个环境要素的保护,细化了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严格性: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违反者实行严格的处罚制度,以保证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
整合性: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仅包含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还涉及了环境评价、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
可持续性: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需要改进的地方尽管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已经相对完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环境保护法体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现象的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也在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建立了完整的环境保护法体系。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系。
一、环境保护方针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白皮书,提出了“预防为主、污染控制、资源节约、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方针。
这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发展的总方向,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
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组成。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最重要的两个法律文件,分别保障了公民的环境权益,确立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治基础。
此外,还有数十部环保相关的法律文件,涵盖了空气、水、土地、噪声、危险废物等多个领域。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保税法》等。
三、环境保护政策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包括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水十条、土十条、气十条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保障我国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四、环境保护基金2016年,我国环保部门成立了环保专项基金管理中心,负责管理环保专项基金等相关事务。
环保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重点防治区域、关键领域和突出环境问题的调查、监测、评估、修复、治理等环保工作。
五、环保监管制度我国现行的环保监管制度是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环保主管部门共同实施的。
中央环保主管部门是国家环保部,主要职责是制定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组织环境监测和数据发布以及对地方环保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考核等。
地方环保主管部门则主要负责地方环保管理和监督。
总体而言,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相较以往得到了有力的完善,不断加强环保法规的实施,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的环境保护形象。
但是,应该认识到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需要在各个方面加大力度,持续推进环保措施,最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法律。
1)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是环境保护立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主要规定了国家在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权利、义务、方针和政策等基本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6条规定220;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2)环境保护综合法。
中国的环境保护综合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它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中,占有核心和最高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人生产或者使用。
”3)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单行法是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而进行专门调整的立法,它以宪法和环境保护综合法为依据,又是宪法和环境保护综合法的具体化。
因此,单行环境法规一般都比较具体详细,是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
环境保护单行法包括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生态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等),海洋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4)环境保护相关法。
环境保护相关法是指一些自然资源保护和其他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法律,如《农业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水法》、《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防洪法》、《节约能源法》、《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是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维护和改善环境状况,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随着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愈发严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也得到了持续的完善和更新,下面我们将对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1.基本法律法规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核心是生态
环境保护法和环境保护法,这两个法律的通过和实施旨在加强环境保护措施、规范环境保护行为以及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的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法包含了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比如惩罚污染和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推广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的理念、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管体系等等。
而环境保护法则主要是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对环境保护的职责分配和责任追究进行了明确。
2.辅助法律法规除了基本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和环境保护法
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比较重要的辅助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为人们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标准,方便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考核和实施。
3.结论总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
的基础和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保护生态环境
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未来,我们仍需不断完善和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以达到更加优质、健康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张课件 (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加剧。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在此过程中,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以下是介绍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张课件的内容。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础法,它规定了对环境的保护原则和具体措施,包括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针对大气污染,规定了大气污染的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等,强化了对大气污染源头的治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着重规定了污水排放的限制和处理要求,加强了对水污染的治理和防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了海洋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措施,保障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社会作用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了可操作性和明确性,使社会各方面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可以保护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也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和可靠的实施基础。
通过持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同时也为实现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中国环保法体系,下列法规按层次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宪法、国际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
B.国际环境保护法、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
C.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行政法
D.地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行政法,环境保护基本法
2.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的制定单位是( ) A.省B.自治区C.国务院D.地级市
3.“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公民的( ) A.只有权利无义务B.只有义务无权利
C.行为准则D.实质为环保道德规定
4.为实施环境管理,我国所制定的最具有权威的法律是( ) A.《环境保护法》B.《宪法》C.《刑法》D.《环境影响评价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饮用水质量标准》、国务院《征收排污费用暂行办法》,以上分别属于( ) A.环境保护单行法律、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B.环境保护单行法律、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标准
C.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D.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单行法律、环境保护标准
6.《湖北省森林保护条例》是( ) ①环境保护标准②环境保护单行法律③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④环境保护行政法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7.关于我国环保法律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宪法是制定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B.我国的环保法体系不包括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C.环境保护基本法是制定其他环境法的依据
D.涉及环境的刑法、民法等属于我国环境法体系的组成部分
二、综合题
1.读下面的宣传画,回答问题。
(1)这幅画中的图像是国的标志性建筑。
(2)这幅画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生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改善该环境问题,联合国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过了《》。
(5)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5)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人类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