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0.00 KB
- 文档页数:12
幼儿园大班数学《日历》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日历》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日历的认识、日期的读取、星期和星期的转换、重要日期的记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历的基本结构,能正确读取日期、星期,并进行星期之间的转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日历发现规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关注重要日期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星期的转换、重要日期的记忆。
教学重点:日历的认识、日期的读取、星期的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班数学《日历》课件、实物日历、挂图、卡片。
学具:学生用小日历、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实物日历,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日历,讲解日历的基本结构,如年、月、日、星期等。
(2)教师引导学生读取课件上的日期、星期,并进行星期之间的转换。
(3)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加深对日历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例题,如日期的读取、星期的转换等,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日历的基本结构2. 日期的读取3. 星期和星期的转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让学生观察家里的日历,每天读取日期、星期,并进行星期转换。
(2)画一幅关于日历的画,要求包含日期、星期等元素。
2. 答案:(1)每天读取日期、星期,并进行星期转换。
(2)画一幅包含日期、星期等元素的日历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日历,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关注重要日期,如节日、生日等,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互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大班数学《日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时间与日历》第三节《认识日历》。
主要内容包括:日历的基本结构,如何查看日历,了解日期、星期、月份等概念,以及简单的时间推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日历的基本结构,学会查看日历,认识日期、星期、月份等概念。
2.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提高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日期、星期、月份的概念及时间推算。
教学重点:日历的基本结构,如何查看日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班数学教材、挂图、日历、卡片、磁性教具。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日历,引导幼儿观察日历的形状和颜色,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然后向幼儿介绍日历的用途。
2. 讲解日历的基本结构(10分钟)(1)教师用挂图展示日历,讲解日历的组成部分:日期、星期、月份、年份。
(2)教师用磁性教具演示日历的排列顺序,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说出日期、星期、月份等。
3. 查看日历(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查看日历,找出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操作,找出昨天的日期、明天的日期。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例题讲解日期、星期、月份的概念,引导幼儿学会时间推算。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幼儿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日历的图形,标出日期、星期、月份等。
2. 用卡片展示日期、星期、月份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1)找出家里的日历,查看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2)找出自己的生日,并在日历上标注出来。
答案:(1)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请根据幼儿的生日填写。
2. 课后拓展:与家长一起观察日历,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日、节假日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日历的基本结构,学会了查看日历,认识日期、星期、月份等概念。
幼儿园大班数学《日历》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时间和日历》的第二节内容——《日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日历的构成,了解年、月、日的关系,学会使用日历查看日期,以及了解节假日和特殊日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日历的构成,掌握年、月、日的概念,学会使用日历查看日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年、月、日的关系,使用日历查看日期。
教学重点:日历的构成,年、月、日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型日历挂图、教学PPT、实物模型。
学具:每人一份迷你日历、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日历挂图,展示今天是星期几、几月几日,引导学生关注时间。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里的日历,讨论日历的作用。
2. 讲解日历的构成(10分钟)介绍年、月、日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日历上的数字排列。
结合PPT,讲解一年有多少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以及闰年的特殊情况。
3. 学会使用日历查看日期(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找出今天、明天、昨天的日期。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日历查看节假日和特殊日期。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如:找出某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是几号。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日历,找出答案。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互相提问,检查对方是否掌握日历的使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年、月、日的概念和关系2. 日历的构成3. 使用日历查看日期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本月的一个星期五是几号?答案:学生通过查看日历,找出一个星期五的日期。
2. 作业题目:用彩色笔在日历上标出自己家庭成员的生日。
答案:学生将家庭成员的生日标在日历上,明天课堂上分享。
编号:__________ 《大班认识日历》课件.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大班认识日历》课件.目录一、教学内容1.1 日历的基本结构1.2 日期与星期的识别1.3 月份与季节的变化1.4 特殊节日的介绍二、教学目标2.1 认知目标2.2 技能目标2.3 情感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2 教学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4.2 学具五、教学过程5.1 导入环节5.2 新课导入5.3 实践操作5.5 互动提问六、板书设计6.1 板书内容6.2 板书结构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7.2 作业要求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估8.2 教学方法改进8.3 学生反馈分析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知识拓展9.2 活动延伸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日历的基本结构1.1.1 介绍日历的组成部分,包括日期、星期、月份等1.1.2 展示不同类型的日历,如传统日历、电子日历等1.2 日期与星期的识别1.2.1 学习如何通过日历快速找到特定日期1.2.2 学习如何识别星期几1.3 月份与季节的变化1.3.1 学习不同月份的天数和特点1.3.2 学习如何通过日历了解季节变化1.4 特殊节日的介绍1.4.1 介绍常见的特殊节日,如生日、节假日等1.4.2 学习如何通过日历找到特殊节日二、教学目标2.1 认知目标2.1.1 学生能够理解日历的基本结构2.1.2 学生能够识别日期和星期2.1.3 学生能够了解月份和季节的变化2.1.4 学生能够认识特殊节日2.2 技能目标2.2.1 学生能够使用日历查找特定日期2.2.2 学生能够通过日历规划时间2.3 情感目标2.3.1 学生能够培养对时间的感知和珍惜2.3.2 学生能够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1.1 如何通过日历快速找到特定日期3.1.2 如何识别星期几3.2 教学重点3.2.1 日历的基本结构的认知3.2.2 日期和星期的识别3.2.3 月份和季节的变化的理解3.2.4 特殊节日的介绍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4.1.1 日历模板4.1.2 彩色笔4.2 学具4.2.1 日历本4.2.2 记号笔五、教学过程5.1 导入环节教案如下: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日历,如传统日历、电子日历等,引发学生对日历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日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时间和日历》的第三节《认识日历》。
详细内容包括:日历的构成、日期的读取、星期和星期的转换、重要日期的记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历的基本构成,了解日期、星期、月份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读取日历、计算日期和星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重要日期,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日期和星期的转换,重要日期的记忆。
教学重点:日历的构成,日期的读取,星期和星期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PPT、实物日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重要性。
2. 讲解日历的构成(10分钟)利用挂图和PPT,讲解日历的构成,如:年、月、日、星期等。
3. 读取日期和星期(10分钟)以实物日历为例,演示如何读取日期和星期,引导学生模仿。
4. 日期和星期的转换(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教学生如何将日期转换为星期,反之亦然。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检查答案,巩固所学知识。
6. 记忆重要日期(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重要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进行记忆训练。
六、板书设计1. 日历的构成:年、月、日、星期2. 日期读取:月/日/年3. 星期转换:日期÷7,余数对应星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月12日、5月25日、8月7日、10月22日(3)请列出你所在班级同学的一个月生日,并标注在日历上。
2. 答案:(1)见附件。
(2)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星期三。
(3)见学生完成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日历的构成和日期读取掌握较好,但在日期和星期的转换上存在一定困难。
下节课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家的日历”主题活动,让学生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日历。
(2)组织学生进行时间管理讲座,提高时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