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蒙氏语言教育工作手册——金属嵌板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7
蒙氏教案-金属嵌板
活动名称:金属嵌板(语言)
教具构成:铁制嵌板、纸、笔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能用手自然画出嵌板图形
间接目的:培养CCIO的能力
操作过程:
(一)开始部分先让孩子坐在老师的两侧,“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项金属嵌板的工作。
(二)教学部分
1、从教具柜上取下金属嵌板
2、把金属嵌板从嵌板框内取出
3、介绍嵌板图形:“小朋友们看看,这些都是哪些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卵形)
4、去教具柜上取纸和笔。
5、左手拿着图形,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拿笔,把图形拓印在纸上。
6、其它图形按照上述步骤完成。
7、先放回笔,再放回嵌板。
8、全部画完后可把图形全部定在一起,做图形小书。
(三)结束部分:我的工作做好了,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来尝试一下。
变化与延伸:画出各种图形重叠
适用年龄:3岁以上
错误控制:教具本身
吸引力:教具本身
成果:孩子能自然地握笔书写。
金属嵌板蒙氏教案教案一:金属嵌板制作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嵌板的制作原理和步骤。
2.学会使用金属嵌板制作工具和设备。
3.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时长:2个课时教学准备:1.金属嵌板制作工具和材料:金属嵌板、锤子、铁钉、钳子、金属胶水等。
2.示范制作的样例。
3.教学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金属嵌板的兴趣,例如:“你们见过金属嵌板吗?”或“在什么场合可以见到金属嵌板?”等问题。
2.知识传授(15分钟):讲解金属嵌板的定义、用途和特点。
可以使用多媒体图片和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
3.示范制作流程(20分钟):3.1.备齐材料:金属嵌板、锤子、铁钉、钳子、金属胶水等。
3.2.选择合适大小的金属嵌板,并使用钳子将其固定在工作台上。
3.3.根据设计的图案,使用铁钉和锤子将金属嵌板钉定固定。
3.4.检查钉子是否固定牢固,如有松动可使用钳子进行调整。
3.5.使用金属胶水固定细节部分(如需要)。
3.6.完成制作。
4.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4.1.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金属嵌板和工具。
4.2.要求学生根据示范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制作自己的金属嵌板作品。
5.小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并解答。
第二课时1.复习(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制作过程,提问学生对金属嵌板制作的理解。
2.设计与创作(25分钟):2.1.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的空间,鼓励他们设计出自己的金属嵌板作品。
2.2.学生可以使用铅笔将自己的设计图案画在金属嵌板上,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制作。
3.创作与检查(25分钟):3.1.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案,使用工具进行操作,将自己的金属嵌板作品完成。
3.2.检查作品的制作过程和完成度,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展示与分享(15分钟):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分享。
鼓励学生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建议。
5.总结(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金属嵌板制作的过程和技巧,回顾学生的创作体验和收获。
蒙氏金属嵌板幼儿观察记录观察对象:贝贝工作名称:昆虫的嵌板工作描述:蒙氏自选工作开始了,贝贝首先走到了科学文化区,她双手端住嵌板的两端轻轻的回到了自己工作毯前,慢慢的把工作放下,又端端正正地坐好了。
分析: 今天我给孩子们展示了“蝗虫”的嵌板工作,此项工作的目的是: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各部分名称作用。
贝贝第一个去选这份工作,看的出她乐于接受新事物,并有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
贝贝选取工作的整个(工作描述)动作过程跟我的好相似,这说明她有着极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同时也能看出她对工作的热爱之情。
工作描述:贝贝开始工作了,她把“蝗虫的头部”从嵌板里取出来了,把“胸部”从嵌板里取出来了??2分钟左右,一只蝗虫就从嵌板上爬到了地毯上,贝贝满意的笑了。
分析: 贝贝按蝗虫的组成顺序,从左往右把它从嵌板里取出来,可以看出她的秩序感比较好,这为她以后做事有条理奠定了基础。
嵌板的圆满取出都流露在她那张堆满笑容的小脸上。
这是一种自我肯定,是培养幼儿自信的一种内在动力。
工作描述:贝贝欣赏了一下爬在地上的“蝗虫”又向前推了推它,这次蝗虫各部分有点解体了,她开始往回送。
“蝗虫头部”放进嵌板里了??“王老师,我放不回去了” ,只见贝贝一脸求助的表情。
分析:贝贝收工作,遇到困难立即向老师求助,这说明她还没有养成遇到困难动脑筋想办法的好习惯,依赖心理太强。
工作观察:面对贝贝的求助,我说:“你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贝贝看了看我,又低下头看看地毯上的蝗虫,只见她把蝗虫的头部从嵌板里取出来,把即将解体的蝗虫重新摆整齐,从头部先往回送,胸部、腹部?..很快都送回去了,贝贝轻轻松了口气。
分析: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成人不要急于去帮助他,留给孩子一个思考的空间。
活动名称:安静游戏教具构成:计时器或钟表适用年龄:3岁以上。
教育目的:1、安静倾听周围的声音。
2、培养听觉专注力,感觉时间的流逝。
操作方法:(1)教师带领小朋友轻轻(没有声音)地站起来,双手叉腰闭上眼睛;(2)教师带领幼儿做深呼吸,让身体渐渐放松;(3)教师出示并介绍计时器,说明规则:一会儿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不发出声音,当听到计时器的声音时把眼睛睁开;(4)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并给定时器设定时间,一般为2-3分钟;(5)铃声响起后,小朋友睁开眼睛,教师提问:刚才闭上眼睛后,都听到什么声音了?(6)请幼儿表达听到的声音;(7)重复一两次。
变化与延伸:换不同教具让幼儿听声音。
注意事项:1、也可用钟,听滴嗒声,或者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来做。
请幼儿闭眼集中注意力,睁眼也不能破坏安静环境。
2、闭眼时间2-3分钟。
活动名称:寻找声音教具构成:眼罩、头饰适用年龄:3.5~5岁。
教育目的:1、听觉辨别方位及发出声音的人。
2、提高专注力、思考力及反应能力。
操作方法:1、请小朋友戴上眼罩和头饰扮演小狐狸,请其他小朋友在做线上运动的圆圈上组成圈,将他围在其中。
2、给位小朋友围着“小狐狸”在圈上朝一方向走,边走边说“小狐狸蒙眼睛,谁也看不见了,我们和它捉迷藏,猜猜我们在哪里?”3、转圈的小朋友说完歌谣后蹲下,老师指定一位小朋友,示意他叫道“小狐狸”,然后“小狐狸”指出声音传的方向,并顺声过去,“抓住”发出声音的人。
4、请小朋友轮流扮演小狐狸,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听其他声音活动。
注意事项:1、不要将小狐狸绊倒。
2、其他小朋友不发出声音。
活动名称:给乐器找朋友教具构成:碰铃一对,沙锤一对,摇铃一对,响板一对适用年龄:3—4岁。
教育目的:直接:用听觉辨别不同的声音,并以相同的声音做出回应。
间接:培养幼儿听觉的专注力,分辨力。
操作方法:(1)教师宣布今天的语言活动是“给乐器找朋友”,请8位幼儿参加活动。
(2)教师将幼儿分成2组,背对背坐在一起。
蒙氏铁制嵌板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将蒙氏铁制嵌板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使用镊子或其它工具,将嵌板上的铁钉卸下。
2. 选嵌板: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选择不同的嵌板,切勿贪图大而难,应从简单的开始,逐步提高难度。
3. 安放位置:将嵌板放置在桌面上,确保其稳定性,不易移动或倾斜。
4. 操作方法:将铁钉插到嵌板孔中,调整方向和深度,确保每只铁钉都插紧,并且与嵌板平齐。
5.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手指不要被铁钉扎伤。
同时,还需注意铁钉与嵌板的插入和拔出顺序,避免铁钉被卡住或失踪。
6. 收拾清理:完成后,将铁钉按照规定归位,清洁嵌板和工具,并将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7. 升级挑战:当孩子熟练掌握基本操作后,可尝试更复杂的嵌板,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