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阅读附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69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①培根曾经说,阅读是一种消遣。
从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也是为了消遣才读书。
在被称为“文化热”的20世纪80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
但这种热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随后以《渴望》为代表的电视连续剧就以新的形式抢占了人们晚饭后的时光。
②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
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闭了。
100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
③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
当我们说自己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
中国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缺资源。
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某种焦虑症患者。
④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
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
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
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
⑤慢下来,读读书,不仅仅以阅读的名义进行,更应该站在保护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站在人文危机的高度来看待。
如果说社会发展是一匹骏马,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就应该是驾驭它的缰绳,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
《关于“汉字书写危机”》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常用汉字面孔模糊,遇到吃不准的字词就想着求助手机,遇到高难度字词更是望“文”兴叹……在充分享受互联网时代各种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弱化,成为日前在京参加“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第四期国家级培训的专家学者们无法回避的“集体焦虑”。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坦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客观上正造成书法社会交流功能的退化,带来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不断弱化的问题。
“汉字书写危机”不容忽视。
“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书法家,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写好汉字,让每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以此为基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
由教育部和中国文联共同实施,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教育书画协会联合承办的“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自2015年启动至今,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培训全国中小学书法种子教师和省地县三级书法教研员约7000名,并以此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摘编自张西流《化解“汉字书写危机”应从孩子抓起》)材料二事实上,从技术层面而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手写汉字的功能逐渐被键盘取代是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就像当年毛笔和纸张取代了刻刀和木简一样。
但是,从文化角度来说,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化,形成了’独特的象形方块字。
在手写汉字被逐渐淡忘的过程中,由汉字衍生出来的相关文史哲知识和信息,也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模糊。
学习手写汉字,不仅是在学习一种语言,了解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知识,更是在领悟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和由此衍生出的人生哲学。
不能简单把书写退化现象完全归因于电脑的使用,汉字书写问题与计算机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写字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国人对文化的淡漠、精神的缺失,近年来人们对物质诉求过高,而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
生存危机阅读理解答案请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生存危机斯密兹这是2095年,一架巨大的宇宙飞船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一切准备就绪,宇航员已经登上飞船,各种仪器设备早已安装到位,只等一声令下,飞船就要升入天际了。
萨娜正在做出发前的最后一次检查,再过一会儿,这艘巨大的筒形飞船就要飞离地球,奔向一颗对地球上的人们来说还是一无所知、十分遥远的星球。
终于,萨娜对一切感到十分满意后.坐进了自己的位置。
飞船点火升空了,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巨大的功率使整个飞船颤抖,正是这发动机发出的巨大功率使飞船能冲破地球的大气层,穿过星空,将飞船的行进速度推动到接近光速。
转眼间,飞船已经在无边无际的宇宙星空中了,美丽的宇宙总是让萨娜心旷神怡。
虽然这是一次常规探险,但宇航员们还是对途中的一段航程十分担忧,萨娜也如此,但她不能把这种心情表露出来。
根据飞行计划,飞船将要途经一个黑洞。
在星空中,黑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物体,它能把经过它附近的任何飞行物吸入黑洞内部。
当飞船临近黑洞时,萨娜命令发动机启动最大的功率,发动机再次轰鸣起来,强大的功率使飞船抵御住了黑洞的吸引力,缓慢地飞离了黑洞。
余下的航程平安无事,终于,飞船飞行到目的地—一个很小的、未经人类勘探过的星体。
宇航员们将要在这一星体上着陆,他们的目的是要证明这个星球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由于人口剧增,地球已经无法为这么多的人口提供食粮,如果没有新的土地,人类将面临饥饿的威胁,因需要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飞船降落在星球表面,萨娜和一部分宇航员离开飞船。
其余的宇航员仍留在舱内,直到这个星球被全部勘测并证明对人类无害方能离开飞船。
这是一个美丽的星球,比人们原先预想的要大一些,到处长满了高大的花朵,这些花朵有,点像地球上的向日葵。
萨娜和探险队员惊奇地发现这个星球上的空气十分寒冷,气温类似地球上的冬天,但这里光线明亮,那种像向日葵一样的生物色彩斑斓,像在春天里盛开一样。
萨娜走过一株花,花朵的颜色马上变了,由原来的紫罗兰色变成了明亮的粉色。
1.成都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最根本的还是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
这是一个重大判断,我们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这要求我们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到国内来,.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面对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摘编自《奋勇前进,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0年8月3日)材料二:短期看,新格局有利于缓解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冲击。
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这种外部环境恐怕短期内很难改变,且会持续抑制市场需求。
长远看,新格局有利于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
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利于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升级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同时,推动供给需求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又为国内循环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辩证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
新格局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互促”,是辩证统一关系。
我们将日益强大的国内市场视作一种战略资源,作为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底气和依托。
同时,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内外市场发展和规则相融,也是进一步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扩宽我国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空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危机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化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
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
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
过去用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字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
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
所有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
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
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
在信息时代,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
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局限问题。
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了新的含义。
从每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
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
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方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
是否要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
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
第04课新题一、(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一:浅阅读是大体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阅读式、娱乐式的阅读方式,他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
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进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参与。
阅读内容主如果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
(摘编自百度百材料二:固然,课外不念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
他们是想念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这次调查中取得验证。
由81.44%的受访者以为。
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
主如果因为作业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念书。
也因此有54.64%的学生以为即便要念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
可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
他担忧长此下去这部份学生会换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
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
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急躁之心。
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
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
杨教授所称的那些包含深刻思想的读本。
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何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
这是今世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
(摘编自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行浅阅读归天》)材料三:另外,大学生平均天天上网时间是3.27小时,而天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却只有1.58小时,这表明大学生普遍上网时间长,念书时间少。
即便如此,将上网时间全数用于阅读的学生也仅占3.69%,大部份学生上网仍是以看视频、聊天、打游戏为主。
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显示,在诸多原因中,学校竟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
调查中有39.26%的学生抱怨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
29.86%的同窗以为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网络媒体的冲击、缺乏教师引导和图书价钱偏高等成为相对次要的原因。
仅有8.72%的学生以为社会上“念书无用”等观点的影响致使学校缺乏念书气氛。
危机阅读答案《危机》文章阅读:危机孙道荣①宁静的小区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
可谁也没有想到,平时停得好好的车,竟惨遭毒手,被利器划得伤痕累累。
粗略估计,仅修理这些划痕,就需要四五万元。
车主们都愤怒了,有人报了警,他们发誓要揪出恶意划车的人,重加惩罚。
②小区的监控被调了出来。
从监控录像上可以看出,是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干的。
大一点的像个小学生,脚下还踩着滑板,小的估计才上幼儿园。
他们一路走,一路划。
这是谁家的孩子?胆子也太大了!太没教养了!但监控看不太清,没人能认出这两个孩子。
③警方开始调查。
网络和第二天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件事。
第二天下午,一位妇女给派出所打电话,说划伤汽车的是她的孩子。
④她也住在那个小区。
她是第二天才从网上看到了小区车辆被划伤的帖子的。
帖子中描述的两个孩子,大的很像她的孩子,小的应该是她同学的孩子。
当时,两个孩子下楼去玩。
时间、地点、两个孩子的特征都吻合。
她也去过小区物业处,调看了监控录像,果然是她的孩子。
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冷静下来后,她是这样处理的——⑤给派出所打电话,毫不犹豫地告诉民警:“车是我的孩子划的,我们将承担全部责任。
”⑥晚上,儿子放学回家。
她问儿子:“是不是你干的?”儿子低头不说话。
她对儿子说:“你是男子汉,是你做的,就要敢于承认。
”儿子承认是他干的。
她又问他:“如果你的折叠车被人划伤了,你心不心疼?”儿子说:“心疼。
”她说:“你的折叠车几百元就可以买到,而人家的车,一二十万,有的甚至上百万,你说人家会不会心疼?”儿子说:“妈妈,我错了!”⑦她打印了一份致歉信,向所有车被划伤的车主表达歉意,并表示承担全部责任和修理费用。
她复印了几十份致歉信,和孩子一起把它们张贴在小区所有的出和楼梯口。
⑧她联系了一家信誉很好的汽车修理厂,负责修理所有被孩子划伤的汽车。
⑨儿子在课余折叠了很多纸船,上面都醒目地写着“对不起”三个大字,他要将这些船作为礼物,送给车主们。
第二天、第三天,连续两个晚上,等儿子做完作业,她领着孩子,挨家挨户登门道歉。
《危机1520—2021》:500年世界史——汹涌的危机史作者:***来源:《新阅读》2021年第10期公元1520年是世界史的起点、全球化的开端,也是世界海权大国崛起、陆权古老帝国衰落的分界线。
由于大航海及地理大发现,世界变得紧密、喧嚣、动荡与血雨腥风起来。
随着海上通道被打通,世界连在了一起,彼此变得更熟悉,却又更危险。
能够走向蔚蓝色海洋的国家,就能够将世界各地的金银财宝带回家。
不过最初两颗欧洲大牙(葡萄牙与西班牙)是吃人的大牙,更多的是依靠船坚炮利赤裸裸地占领与掠夺,直到荷兰帝国时代,才更多地进行贸易。
最早一批到海神波塞冬领地内探险的国家,成了海权国家,源源不断的黄金、象牙和香料,沿着葡萄牙人开发的新航线,被搬进了他们的国库。
沿着开辟的新航线,新的世界秩序和国际贸易逐步形成,供应链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原动力,这些新航线,成为欧洲控制世界供应链的标志,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了世界。
围绕着海上航线、贸易及其可以到达的陆地,欧洲海权国家相互拼杀,为宗教而战,为独立而战,为地盘而战,为利益而战,为权力而战。
欧洲大陆战火纷飞,列强们踏着失败者的尸体和炮火的硝烟,开始瓜分世界。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这9个国家先后崛起,而荷兰、英国与美国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各自领导了世界100多年。
工业大革命、市场经济与全球经济危机随着现代金融、公司、工业、市场、法律等在英国粉墨登场,日不落帝国靠“一抢二卖”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
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危机,1719—1720年的密西西比泡沫和南海泡沫,使法国开始厌恶纸币,英格兰银行几乎破产,与1772年那场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英国信贷紧缩不同,这次是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的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经济危机侵袭着大英帝国,使得大英帝国要到世界各地开辟新的市场,以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方式来化解过剩的危机。
于是,就有了大英帝国入侵大清王朝的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传统的图文书总是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
当今流行的图文书中,图像似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字反倒沦为配角。
如《一个人的战争》一书刊行了“新视像读本”,该读本共238页,配有图画212幅,几乎每一页都作了设计。
其“卖点”不再是原有的书面文字,而在于那些新奇、精美、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
任何读物,倘使缺少图像,便会失去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这正是“读图时代”的新法则。
进一步思考这一现象,或许可以推断,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某种转变,已从专注于文字理解转向热衷于直观图像。
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著称。
文字读物可以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联想和多义性的体验,在解析现象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的深度方面,有着独特的表意功能。
图像化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
正像林白所言:“绝妙之处在于,无论是先看图再看文,还是先看文再看图,都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吻合。
”林白的解释道出了文与图之间的“互文性”阐发。
但这种阐发隐含着某种“危机”,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
从前一方面来看,图文书把书籍“通俗化”和“大众化”了,因而扩大了读者范围;但从后一方面来看,图像有可能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尤其一些漫画书,将一些经典“连环画化”或“漫画化”。
本来,这些经典著作多以思想深刻见长,特定的古汉语不但是其独特的表述手段,同时也是读者进入这些经典深刻思想的必要条件和路径。
然而,在“读图时代”,此类读物被大量地“通俗化”,改造成“图画本”,独特的语言表述被转换为“平面化”甚至“庸俗化”的图解。
比如蔡志忠漫画系列,将诸子经典中的精深思想,图解为一种漫画形式,虽然这也许有助于读者理解这些古代经典,但同时又存在将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漫画化和简单化的可能性。
《危机》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危机
孙道荣
①宁静的小区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
可谁也没有想到,平时停得好好的车,竟惨遭毒手,被利器划得伤痕累累。
粗略估计,仅修理这些划痕,就需要四五万元。
车主们都愤怒了,有人报了警,他们发誓要揪出恶意划车的人,重加惩罚。
②小区的监控被调了出来。
从监控录像上可以看出,是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干的。
大一点的像个小学生,脚下还踩着滑板,小的估计才上幼儿园。
他们一路走,一路划。
这是谁家的孩子?胆子也太大了!太没教养了!但监控看不太清,没人能认出这两个孩子。
③警方开始调查。
网络和第二天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件事。
第二天下午,一位妇女给派出所打电话,说划伤汽车的是她的孩子。
④她也住在那个小区。
她是第二天才从网上看到了小区车辆被划伤的帖子的。
帖子中描述的两个孩子,大的很像她的孩子,小的应该是她同学的孩子。
当时,两个孩子下楼去玩。
时间、地点、两个孩子的特征都吻合。
她也去过小区物业处,调看了监控录像,果然是她的孩子。
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冷静下来后,她是这样处理的——
⑤给派出所打电话,毫不犹豫地告诉民警:“车是我的孩子划的,我们将承担全部责任。
”
⑥晚上,儿子放学回家。
她问儿子:“是不是你干的?”儿子低头不说话。
她对儿子说:“你是男子汉,是你做的,就要敢于承认。
”儿子承认是他干的。
她又问他:“如果你的折叠车被人划伤了,你心不心疼?”儿子说:“心疼。
”她说:“你的折叠车几百元就可以买到,而人家的车,一二十万,有的甚至上百万,你说人家会不会心疼?”儿子说:“妈妈,我错了!”
⑦她打印了一份致歉信,向所有车被划伤的车主表达歉意,并表示承担全部责任和修理费用。
她复印了几十份致歉信,和孩子一起把它们张贴在小区所有的出入口和楼梯口。
⑧她联系了一家信誉很好的汽车修理厂,负责修理所有被孩子划伤的汽车。
⑨儿子在课余折叠了很多纸船,上面都醒目地写着“对不起”三个大字,他要将这些船作为礼物,送给车主们。
第二天、第三天,连续两个晚上,等儿子做完作业,她领着孩子,挨家挨户登门道歉。
她要求,门铃都由儿子自己来摁。
每到一家,孩子一进门就说:“对不起,我不知道划车的后果这么严重,请你们原谅我。
”车主们笑着接受了孩子的纸船和道歉。
⑩一场危机,被这位母亲成功地化解了。
(选自《读者》2010年第9期,有删改)
1.概括相关情节,填写在空格内(字数与所给空格数相同)。
2.小说题为“危机”,根据全文内容分析:这位母亲面临的“危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录文中与划线句内容相照应的一句话,并简析这两句话对表现主题的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育需要智慧。
“母亲”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有益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发表你的见解。
(80—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处理”,教子认错、贴致歉信、领儿道歉
2.示例:这位母亲面临的“危机”一是车主们因车被划伤而愤怒(地要重惩划车人),二是自己孩子犯了错却不能认识这是犯错。
3.与划线句相照应的一句话是“车主们笑着接受了孩子的纸船和道歉”。
这两句话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是:车主们一“怒”一“笑”,前后照应,形成对比,表明划车事件因得到赔偿和孩子认错而圆满解决,侧面烘托母亲对危机处理的智慧。
4.示例一:母亲以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为前提教育孩子。
孩子犯了错,她没有雷霆大怒,没有严厉呵斥,没有粗暴指责,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切身感受到错误的严重性,心灵上也没有留下阴影。
示例二:母亲能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懂得承担责任。
“但监控看不太清,没人能认出这两个孩子”,表明她本可以逃避责任,但她主动担当,给孩子树立了勇于承担责任的好榜样,引导孩子的心灵趋向纯真。
示例三:母亲让孩子亲身体验改正错误的感受。
她让孩子亲手做认错的事,亲口说道歉的话,这是让儿子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懂得知错即改就能获得别人的谅解的道理,教育孩子不逃避责任,学会担当。
示例四:母亲采用符合儿童心理的方式教育孩子。
她以儿子的折叠车和人家的私家车比较,让孩子设身处地地认识错误;有些父母信奉“打骂出孝子”,用责罚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目的,还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或逆反心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