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整本书阅读之导读课《精灵鼠小弟》教学课件设计共3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11 MB
- 文档页数:36
精灵鼠小弟精灵鼠小弟精灵鼠小弟1弗里德里克·C·利特尔先生的第二个儿子出世以后,每个见过他的人都发现他并不比一只老鼠大多少.事实上,这个婴儿看起来简直就像一只老鼠,不管你从哪个方面看.他只有大约两英寸高,长着一个老鼠样的尖鼻子,一条老鼠尾巴,一嘴老鼠的胡子,还有老鼠一样可爱的、害羞的举止.在他生下来后的很多天里.头上戴着一顶灰帽子,拄着一根小手杖的他,不仅样子像一只老鼠,行为方式也像.作者:埃尔温·布鲁克斯·怀特作者单位:刊名:文苑英文刊名:WENYUAN 年,卷(期): 20xx ""(16) 分类号:关键词:精灵鼠小弟2今天上午,我看了一本《精灵鼠小弟》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E.B.怀特,他是美国人,是著名的作家。
这本书主要讲了,从前在美国有一户人家生了一个儿子叫乔治,又生了一个儿子——小老鼠,给它起名叫斯图尔特。
斯图尔特又交了个新朋友——小鸟玛加洛,斯图尔特喜欢上了它。
直到秋天,一只鸽子来信让玛加洛离开,晚上会有猫。
它不想让斯图尔特知道,就悄悄的离开了。
斯图尔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它找了回来。
我要向斯图尔特学习,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
我想,就连小老鼠能做的事情,我们就做不到吗?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低头认输,要勇敢坚强的去战胜一切困难。
加油吧,我们一定能做到!精灵鼠小弟3这个假期,我看了《精灵鼠小弟》这本书后,让我感受颇深。
《精灵鼠小弟》讲述了美国纽约一个名叫利特尔的普通家庭,他们有了一个像老鼠一样的老鼠男孩斯图尔特,这家人没有大惊小怪,更没有唉声叹气,相反这个斯图尔特的出现,使这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有趣,发生了很多奇妙而又好玩的事儿。
这本书最令我难忘的是斯图尔特充满冒险精神、乐观地迎接挑战,百折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真爱。
他为了寻找到自己所喜爱的小鸟玛加洛,开着微型小汽车向北前进,尤其耐人寻味的是直到故事结束,斯图尔特也没有找到玛加洛,可是他却说“我一直向北走,直到我的生命结束”。
《鼠小弟的小背心》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章《鼠小弟的小背心》。
该章节详细讲述了鼠小弟收到妈妈送的小背心后,与各种动物朋友分享的故事。
内容包括:故事梗概、生词学习、句型练习、口语表达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分享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内涵,运用新学的生词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2.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生字卡片、故事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鼠小弟的小背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故事名称,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播放PPT,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故事,讲解生字词,分析故事情节。
3. 生词学习:学生跟读生词,教师指导书写,并进行小组竞赛。
4. 句型练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5. 口语表达: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复述故事情节。
6. 随堂练习:根据故事内容,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
六、板书设计1. 《鼠小弟的小背心》2. 生字词:鼠、小背心、分享、朋友等。
3. 口语表达句型:我想和你一起玩,可以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故事内容,画一幅鼠小弟与朋友们分享小背心的画。
2. 答案:学生作品,以创意和表达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分享的故事,并写成日记。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关于生字词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3. 教学过程中的口语表达练习和角色扮演活动。
4. 作业设计中的创意绘画和日记写作。
一、教学目标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1. 在新课内容展示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看法,鼓励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一上《精灵鼠小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精灵鼠小弟》是一本有趣的绘本故事,通过讲述精灵鼠小弟在信息技术世界中的冒险经历,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可爱,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但基础知识较薄弱。
学生需要通过直观有趣的教材,引导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基本操作。
2.能够使用电脑进行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等。
3.通过阅读《精灵鼠小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信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2.使用电脑进行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等。
3.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精灵鼠小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
3.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精灵鼠小弟》的绘本故事书。
2.准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精灵鼠小弟》的故事,引入信息技术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如电脑、鼠标等。
通过展示和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这些概念和操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互相学习和交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如开关机、使用鼠标等,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活动,巩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概念的理解。
例如,可以学生进行鼠标接力赛,或者进行信息技术知识问答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性的学习,如搜索精灵鼠小弟的相关信息,或者阅读其他的信息技术故事等。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一上《精灵鼠小弟》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精灵鼠小弟》是一本有趣的儿童读物,通过讲述一只小老鼠的冒险故事,向读者传递了友谊、勇气和智慧的重要性。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这本书来引导学生学习编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们的年龄和认知水平,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和探索。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概念。
然而,他们对于计算机科学的深入理解仍然有限。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精灵鼠小弟》,学生将能够:1.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培养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4.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5.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6.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7.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8.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我计划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项目式学习:通过让学生参与《精灵鼠小弟》的项目制作,培养他们的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问题驱动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精灵鼠小弟》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讲授法:通过讲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精灵鼠小弟》的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2.讲解:讲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3.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编程和项目制作来应用所学的知识;4.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5.总结:通过总结课堂内容和学生的作品,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自我评价能力;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编程练习和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思考。
小学语文_整本书阅读之导读课《精灵鼠小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精灵鼠小弟》教学设计【内容简介】利特尔家的第二个孩子斯图尔特生下来只有两英寸高,模样活脱脱就是一只小老鼠。
这位老鼠小弟心地善良、聪明伶俐,一家人里头,除了那只名叫“野茉莉”的猫,没有不喜欢它的。
斯图尔特最要好的朋友是寄居在他们家的小鸟玛加洛,为了让美丽的玛加洛不受“野茉莉”的欺负,鼠小弟可真是鼓足了勇气,动足了脑筋。
他发誓要把玛加洛找回来,于是开动玩具车就上了路。
一路上,险情趣事层出不穷,鼠小弟历尽千辛万苦……【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提取信息,了解《精灵鼠小弟》一书的梗概。
2、采用猜一猜并对比的跳读方式,指导学生学会略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小组合作,体会精灵鼠小弟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指导学生通过品细节知人物。
4、探究多种阅读交流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创造性阅读。
【教学重难点】通过提取信息、猜情节、品细节,引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步骤,同时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课前三分钟】选择自己习作二中描写最精彩的段落,展示;其他学生简单评价。
(样子、特点等)【教学过程】一、提取信息,了解梗概1、感谢大家的精彩分享。
这几位同学能够抓住小动物的样子和特点来写,同时还注意到了和其动作之间的联系,看来第二单元的课文一定让大家受益匪浅,所以你们笔下的小动物才会如此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其实,写动物的角度有很多,关于动物的文章、书目也有很多,你想到了哪些?(指名说文章、书目)2、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小小说,请你拿起这本书翻翻看,这本书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或者你从哪里可以获得关于这本书的相关信息呢?(学生交流)预设1【封面】:没错,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封皮,封面是一本书的名片,从封面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译者、图、出版社)预设2【书脊】:书的侧面叫做书脊,通常有哪些信息?(书名、作者、出版社),这样能方便读者在书架上快速选择。
mickeymouse阅读课教学设计Mickey Mouse阅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简单英语故事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 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拓展国际视野。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英语阅读。
2.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
3.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后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Mickey Mouse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个人是谁?”(Mickey Mouse)2. 教师再出示一张Mickey Mouse的漫画书,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本书是什么?”(Mickey Mouse的漫画书)3.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我们今天要上什么课呢?”(Mickey Mouse阅读课)二、阅读前活动(10分钟)1. 教师介绍今天要阅读的英语故事:“今天我们要阅读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Mickey Mouse和他的朋友们。
”2. 教师出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你们喜欢Mickey Mouse吗?你们知道他的好朋友是谁吗?”(Minnie Mouse)3. 教师让学生简单讨论一下故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阅读(20分钟)1. 教师让学生打开课本,开始阅读故事。
2.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断、概括等,让学生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运用这些策略。
3.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4. 教师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故事中的某些段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理解和思考。
例如,“为什么Mickey Mouse要去参加比赛?”、“他最后赢了比赛吗?”等等。
四、阅读后活动(15分钟)1. 教师让学生合上课本,进行口头交流和讨论。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一上《精灵鼠小弟》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精灵鼠小弟》是一本有趣的绘本故事,讲述了一只小老鼠在人类世界中的冒险经历。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学习到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教材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网络的使用、信息的搜索和处理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了解还需加强。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因此通过故事的形式引入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计算机,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难点: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精灵鼠小弟》的故事课件和视频。
2.准备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和素材。
3.确保计算机和网络的正常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精灵鼠小弟》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精灵鼠小弟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2.呈现(10分钟)展示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如计算机操作、网络使用、信息搜索等。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故事中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自己的操作成果,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故事中的情境,我们还能在哪里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拓宽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的方法。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一上第3课《精灵鼠小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一上第3课《精灵鼠小弟》。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掌握用计算机处理图形的基本方法。
教材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帮助精灵鼠小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信息技术处理图形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是很熟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还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他们对图形的处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计算机处理图形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计算机处理图形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图形处理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创建网络环境,便于学生在线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精灵鼠小弟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展示用计算机处理图形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图形处理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图形处理任务,运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完成任务的成果,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探索其他图形处理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信息技术在图形处理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图形处理问题。
第二课《精灵鼠小弟》教学设计第一篇:第二课《精灵鼠小弟》教学设计第二课《精灵鼠小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鼠标的基本结构2.掌握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曳、右击的操作3.了解鼠标的正确操作姿势,知道要爱护鼠标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2、培养学生尝试操作的实践意识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美好情操2、鼓励学生实践操作,提高鼠标操作应用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鼠标的基本结构和鼠标的五种操作方法教学难点:鼠标的五种操作方法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大家好,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想认识吗?它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样子很像一只小老鼠。
你们猜猜它是谁?今天我们一起与《精灵鼠小弟——鼠标》交朋友,一起去认识它、了解它。
二、直观演示,尝试操作(一)鼠标的模样师:鼠标种类很多,按构造分为: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两种学生观察并说出鼠标的构造。
师:摸摸你们手中的鼠标,它属于哪种鼠标?同学们看显示器,老师移动鼠标,显示器桌面上有什么在跟着动?(指针)(二)鼠标的操作师:我们了解了鼠标的分类,想不想操作鼠标。
在操作鼠标之前先请同学们用手握一握鼠标,移一移鼠标,怎样握才容易操作指针呢?师:右手轻轻握住整个鼠标,将食指放在左键上,中指放在右键上,其他的三指从侧面握住鼠标的放在鼠标上,感觉挺轻松,是吗?这下同学们肯定想操作啦,别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页看鼠标的基本操作。
师:通过看课本,你能说一说鼠标有哪几种操作方法?鼠标有五种操作方法,分别是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曳。
(板书)三、巩固练习1、教师演示进入纸牌游戏,学生尝试操作。
2、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篇:精灵鼠小弟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级信息技术第一册《精灵鼠小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第一册第5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鼠标,了解鼠标的基本结构,掌握鼠标的几种操作方法:指向、单击、双击、拖曳、右击等。
2.过程与方法:利用鼠标操作的小游戏进行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精灵鼠小弟》教学设计【内容简介】利特尔家的第二个孩子斯图尔特生下来只有两英寸高,模样活脱脱就是一只小老鼠。
这位老鼠小弟心地善良、聪明伶俐,一家人里头,除了那只名叫“野茉莉”的猫,没有不喜欢它的。
斯图尔特最要好的朋友是寄居在他们家的小鸟玛加洛,为了让美丽的玛加洛不受“野茉莉”的欺负,鼠小弟可真是鼓足了勇气,动足了脑筋。
他发誓要把玛加洛找回来,于是开动玩具车就上了路。
一路上,险情趣事层出不穷,鼠小弟历尽千辛万苦……【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提取信息,了解《精灵鼠小弟》一书的梗概。
2、采用猜一猜并对比的跳读方式,指导学生学会略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小组合作,体会精灵鼠小弟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指导学生通过品细节知人物。
4、探究多种阅读交流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创造性阅读。
【教学重难点】通过提取信息、猜情节、品细节,引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步骤,同时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课前三分钟】选择自己习作二中描写最精彩的段落,展示;其他学生简单评价。
(样子、特点等)【教学过程】一、提取信息,了解梗概1、感谢大家的精彩分享。
这几位同学能够抓住小动物的样子和特点来写,同时还注意到了和其动作之间的联系,看来第二单元的课文一定让大家受益匪浅,所以你们笔下的小动物才会如此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其实,写动物的角度有很多,关于动物的文章、书目也有很多,你想到了哪些?(指名说文章、书目)2、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小小说,请你拿起这本书翻翻看,这本书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或者你从哪里可以获得关于这本书的相关信息呢?(学生交流)预设1【封面】:没错,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封皮,封面是一本书的名片,从封面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译者、图、出版社)预设2【书脊】:书的侧面叫做书脊,通常有哪些信息?(书名、作者、出版社),这样能方便读者在书架上快速选择。
预设3【序言/作者的话】:书中的序言或是作者的话往往写着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或者作者创作这本书的意图和想法,是了解一本书最轻松便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