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 格式:docx
  • 大小:30.06 KB
  • 文档页数:2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㈠教育学的概念

2.中国语境下的3种解释

⑴是一门科学,即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概念)

⑵是一个学科门类

⑶是一门课程,即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

㈠萌芽阶段

⒈代表性著作

中国及世界教育史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先秦教育经验总结。

西方最早教育专著:《论演说家的教育》古罗马,昆体良(晚300多年)。

⒉特征:经验或现象的描述总结

㈡独立阶段

⒈标志

近代最早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捷克,1632年。

成为学校课程: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

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德国,1806年,现代教育学之父。

⒉特征

从其他学科分离,形成独立理论体系。

㈢科学教育学阶段

1.主要流派

实验教育学:

把调查、观察、统计、实验等研究方法引入教育科学研究,代表人物:拉伊、梅伊曼

文化教育学:

采用文化科学方法研究教育科学,代表人物:狄尔泰、福利特纳

实用主义教育学:

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学生在做中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传统教育→赫尔巴特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旧三中心)

现代教育→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新三中心)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评价

传统教育:知识扎实全面系统,缺少创新,扼杀个性。

现代教育:注重儿童个性和创新培养,但学习不系统,基础知识薄弱。

马克思主义教学: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阐述教育问题。

西方最早:克鲁普斯卡娅、凯洛夫等

中国最早: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主要观点:

教育是社会化现象,具有历史性;

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教育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劳动;

教育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生活教育理论:

1.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第一,生活还有教育的意义;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第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和含义

㈡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主要观点:利托尔诺认为,人类产生前教育现象及活动就存在于动物界;沛西能认为,教育源于生物生存本能。

错误之处:把教育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等同,将教育机械化,简单化,抹杀了人类教育的能动性,有意识性,有目的性。

2.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模仿是与生俱来的。

错误之处:否认教育的有意识性。

3.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凯洛夫,康斯坦丁诺夫

主要观点:教育源于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需要。

㈢教育的含义

1.广义:影响或者增进人们身心发展的一切社会活动。

2.狭义(学校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教育。

二、教育的发展

㈠原始教育(原始性平等性)

1.教育内容浅显,教育方法简单

2.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融为一体

3.教育权利平等,男女教育有差别

无阶级性:人人接受教育,人人都受平等教育

4.没有教育机构和专职人员

㈡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1.学校产生的条件

⑴生产力水平极高,促进体脑分工,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专门从事教育和学习活动——专职教师

⑵国家机器和社会组织的建立,需要有机构培养统治管理人才

⑶人类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文字的出现与运用

2.古代教育特征

⑴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⑶学校教育专门化

⑷学校教育盛行死记硬背和体罚

⑸学校教育内容逐渐丰富

⑹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施教

义务教育:依法律规定,所有适龄的青少年儿童必须接受教育,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三、教育的结构和特性

㈠教育的结构

1.教育活动的结构(基本构成要素)

⑴教育者⑵受教育者⑶教育内容⑷教育手段

2.教育系统的结构

⑴整体上分:学校教育,非学校教育

⑵性质上分: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⑶形态上分:家庭,社会,学校教育

⑷阶段上分:学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

⑸形式上分: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制学校

㈡教育的基本特性

1.社会性

2.生产性

3.民族性

4.历史性

5.永恒性

6.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本质: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及教育内部要素与外部事物之间本质的必须联系。

教育的基本规律:

①教育要适应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并且促进社会发展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人的发展

㈠人的发展的概述

1.什么是人的发展?

⑴狭义:青少年儿童身体和心理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⑵广义:个体全部人生中身心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⑴生物因素(遗传)⑵环境⑶教育⑷个体的实践活动

㈡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分析

1.遗传的作用

遗传素质:个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如机体形态结构,感官系统,神经系统等。

⑴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⑵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⑶存在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