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各部位名称及功能50996
- 格式:pdf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15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 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 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人体解剖学认识人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旨在深入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对人体各器官的解剖学认识,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人体的构成和内部机制,为保护和维护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整体到局部,逐步介绍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由骨骼、韧带和软骨组成。
它不仅提供结构支持和保护内脏,还参与运动和血液产生。
骨骼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脊柱、颅骨、肋骨和四肢等部分,通过关节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不同骨骼的形状和大小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如脊柱的柔韧性、肋骨的保护性和四肢的活动性。
2.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腱组成,是人体的运动器官。
人体内有超过600个肌肉,它们负责产生力量和实现运动。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其中骨骼肌可控制和调节人体的姿势和运动。
肌肉通过收缩和松弛对骨骼进行推拉,实现人体运动的各种动作。
3.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负责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
主要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和肺部。
通过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呼吸系统维持着人体的氧气供应和废气排出。
鼻腔和咽喉起到过滤、加湿和加热气体的作用,气管则将气体输送到肺部,肺部通过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4.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通过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流动。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并与组织和器官进行交换。
血液则携带氧气、营养物质和废弃物,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5.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组成,负责将进入口腔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排泄的过程转化为能量和养分供给全身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口腔和胃负责机械和化学消化,小肠则吸收养分,大肠排出废物。
6.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的废物和维持体液平衡。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
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
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
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腓骨:腓骨头和外踝.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第二节骨骼结构知识一、骨的构造(如图2—3)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
人体各部位名称——骨骼、关节、肌肉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图2-2)1、头颈部体表定位与临床应用1)眶上切迹(眶上孔):一般位于眶上缘中内 1/3 交界处,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通过,压迫有明显痛感。
临床上按压该处用来判断昏迷程度。
2)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cm 处,有眶下神经通过,按压有凹陷感。
拔除上颌 1~ 4 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3)切牙孔:两中切牙腭面之间,顺着牙龈斜插可进入。
拔除上颌 1~4 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4)上颌结节:位于上颌第三磨牙的上后内方,颊内侧面与牙龈之间。
拔除上颌4~8 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详细介绍人体五脏六腑中何为脏何为腑呢?脏包括肺、肝、心、脾、肾五脏。
腑包括大肠、胆、小肠、胃、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但是有六腑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下焦、中焦、上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下面是一张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从图中你可以清楚的看见各个器官的位置。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其外。
是人体的生命主宰。
《内经》认为,心有三大主要生理功能:其一,主血脉。
即心推动血液运行和促使脉管跳动。
若心跳停止,脉跳亦停,血液不流,人体各组织器官就“断炊”而死亡。
其二,主神明。
“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功能正常,就表现神志清晰、对外界反应灵敏;若心有病变,则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宁” 的症状。
中医认为,血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临床上接受心脏移植的人,其性格、爱好、兴趣、爱憎都有倾向于授予脏器者倾向,足以说明心脏是人的主宰。
其三,开窍于舌。
开窍,是指心脏与体表五官九窍的特定联系。
透过舌质的淡红、淡白、紫暗,可知血的亏损和血中有热,此皆与心紧密相连。
《灵枢.脉度》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矣。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
中医认为肺为国之宰相。
肺有四大生理功能:其一,主气司呼吸。
全身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随着呼吸而动。
肺也是人体吸入清气的场所;清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修炼瑜珈功法,除“调身”、“调心”外,更重要的是“调息”,只有配合腹式呼吸才能达到真正的功效。
其二,主宣发、肃降。
“宣发”可呼出浊气,把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华宣发至全身;“肃降” 可吸入清气,把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水谷精华向下布散。
其三,通调水道。
由于肺的宣肃作用,可将水津宣发至体表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并通过呼吸,化山水汽,呼出体外,同时使水液肃降下行,化为尿液,这样使水液内外上下畅通而行,故中医治疗水肿病,往往采取治肺之法。
其四,朝百脉。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 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 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1—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1—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三、骨的构造(如图2—3)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
用中医的角度详解人体各部位名称、.txt第一次笑是因为遇见你,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
用中医的角度详解人体各部位名称、经脉、骨度<<神灸经纶>>清吴亦鼎原著一百三十四个分布于人体各部的古代解剖部位头:头是诸阳经之会,凡一切物体独出之始都叫作头。
脑:脑是指头骨之内的脑髓。
足太阳膀胱经脉联络于脑,肾的生理功能之一是主生髓,所以又说“肾属髓海”。
髓主要贮存于脑,若髓海充足,则头脑精明;若髓海空虚,则出现脑转耳鸣、目眩、腿酸、倦怠嗜卧等症。
巅:巅是指的头顶。
足厥阴肝经和督脉交会于巅顶,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交巅,足少阳胆经也交会于巅顶。
巅顶部,俗称天灵盖。
囟:囟是指头顶前面的头骨。
小儿初生未闭合时叫囟门,已闭合后叫囟骨,即天灵盖之骨。
头角:头角是指额两旁有棱的骨头处。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向上到达额角部,经筋循身后,上额角部。
额颅:额颅是指额前发际之下、两眉之上的部位,叫作额,也有叫做颡的。
足阳明胃经循发际至额颅,手阳明大肠经上左角络头,手少阳三焦经筋结额上角,足太阳膀胱经筋上额部。
发:发由足少阴肾所主,又是血之余。
面:前边叫作面,后边叫作背。
五脏的精气皆上营养于面部,所以面色白与肺相应,如气虚、血虚和津液亡失都会因虚而出现面色白;面色红赤与心相应,面色发黄与脾相应,面色发青与肝相应,面色发黑与肾相应。
面色呈现黑色是因肾阴阳虚所致。
颧骨之下,迎香穴之外的部位是面中央,与手阳明大肠经相应;两颧骨之内与面王(鼻尖部)以上的部位和手太阳小肠经相应,小肠的经脉循颊上至眼眶下而至鼻部,再行至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接。
小肠气血盛则面部肌肉丰满,小肠气血虚则面部肌肉少,面色也不正常。
颜:颜是指前额中央两眉间,眉心以上叫阙,与咽喉相应。
眉:眉的部位属肝,肝的经脉从目系上行额,肝与胆相表里,所以足少阳经风热之邪夹痰则出现眉棱骨痛,这种病多累及眼睛,若两耳出脓则表示病情进一步加重。
身体各部之名称与功用进道拳社 2017-10-16《身体各部之名称与功用》第一节头头在全身体中,占最重要之地位。
指挥操纵,百体随之。
而在国术之中,亦收提纲挈领之效。
故小之一举一动,大之攻杀战守,莫不以头为准绳。
倘头部井然不紊,则全身丝毫不乱。
如头向前俯,则背脊各部,随之前倾。
头向后仰,则胸腹各部,亦随之后倚。
左右倾侧,莫不皆然。
故研究国术者,应首先注重头部之动作,不可轻举妄动,或左右歪斜,或前后俯仰。
以致四肢百体,受其影响,动作应用,失其效率也。
第二节肩肩之运用,必须始终维持其平衡。
故无论任何姿态,均以松肩为主。
肩松则两臂之动作敏捷,举止自然。
不可徒尚拙力,致使两肩高耸,动作生硬。
甚有一肩高起,一肩低下者,既碍观瞻,且不合生理之自然配备。
学者,练习肩部时,宜慎之,戒之!至其应用之法,有肩靠,肩挤,肩撞等法。
第三节肘肘之地位,在肩与腕之间。
承上达下,关系甚巨。
锻炼此处,如不得法,则意气不能运之于手。
动作焉能活泼自如。
故任何姿势,应以垂肘为上。
使腰背之力,由肩达肘,由肘而运之于手。
至其应用之时,以距离最近为宜,贵乎神速,切忌迟缓。
盖恐被敌拨挑也。
所用步法,以半步为妙,以免肘部高举,腋下为敌所乘。
至其应用之法,有盖肘,献肘,仰肘,拐肘等法。
第四节腕运用气力,如何始能随心所欲,达于敌人之身?必须视腕之能否灵活而定。
盖肩不松,则力不能到肘;肘不垂,则力不能达之于腕;腕不活,则力不能达于手指。
况望其力能达于敌人之身者乎?故腕有灵活,实为练习国术者,必须之条件。
至其应用之法,有提腕,按腕,仰腕,垂腕,挤腕,等法。
第五节手练手之法,为国术中之主要部分。
虽有长手短手之别,而长手贵乎力足;短手妙在自顾。
平素练习。
非长手不能运意气达于指掌;应用之时,非短手不足以保身躯。
故长短互用,刚柔相济,方为美善。
惟手有五指,指有三节(大指二节)。
并指为掌,屈指成拳。
掌之根处为腕,其运用也,各得其便,不可偏废。
因分述之如下:指:练习之法,因用指之多寡,而名称各异。
正常人体体表标志人体各部位名称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 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 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一接近头部称为上;下一一接近足底称为下;前一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 --- 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一一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一一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一一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一一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棧侧一一前臂的外侧称为棧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一—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一-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一一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ffio(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ffi叫水平ffi。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体表标志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紙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 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課、外上課。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様骨:棧骨头.茎突。
手骨: 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蔣骨:器晞、骼前上棘、骼后上棘.耻骨联合.坐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附骨.跖骨、趾骨。
身体主要部位定位在操作中,我们常用示指和中指宽度即“横指宽”作为简便定位测量的标准。
人体五脏六腑器官分布图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知道了人体五脏六腑器官分布图,那么五脏六腑都有哪些具体功能呢?五脏六腑的功能,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五脏六腑的功能1、心脏心能支配血脉,所以它和肝一样,与血虚及血滞都有连带关系。
心支配神气,所以心患病时,就容易健忘、失眠,造成精神上的障碍。
2、肝脏肝病会有血虚、血滞的现象,同样的,血虚、血滞也会引起肝病的发作。
有一个强健的肝,就不容易患疾病。
反之,若是肝衰弱,就容易生病,身体衰弱、易患感冒、喉咙发炎、淋巴腺肿大等,都是肝功能异常所引起。
3、脾脏脾将食物的营养吸收,并分解成容易吸收的养分,输送到全身各器官。
因为脾脏异常,往往会使消化能力衰退,造成营养不良,使身体消瘦。
脾的功能衰退,就会造成血虚的现象和容易出血的情形。
4、肺脏空气经肺的呼吸作用进入人体内,供给所需的氧气。
肺部异常有气喘、咳嗽等呼吸器官的疾病。
肺若染患疾病,则肺部部会浮肿,皮肤会渐渐干枯。
5、肾脏肾有储藏精气的功能,所以有人称肾是人生命力的测量器,老化现象的出现就是肾虚的表示。
体内所有的水分都在肾的支配下。
浮肿、停滞、尿崩症、排尿次数频繁等,都是由肾虚所引起的。
6、胆胃、肠等器官何时进行消化工作,何时停止,这些都由胆来决定。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睡眠,使所有的器官进入休息状态,需要相当的“决心”,所以胆虚的人常会失眠。
7、胃胃能将食物消化成容易吸收的养分。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都是胃病的症状。
8、小肠小肠在摄取食物的养分时,便将它们分为水、气、血三种,然后输入各需要的器官。
消化不良、下痢、便秘都是小肠方面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