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社会心理学导论(1)
- 格式:pdf
- 大小:189.86 KB
- 文档页数:23
《社会心理学导论》第一章概论本章内容一、社会心理学定义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三、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四、社会心理学主要相关理论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一、社会心理学定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1980)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在社会心理学内部,就存在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两种不同的说法。
所谓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采用心理学方法,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真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他人存在影响”(G. W. Allport, 1985)。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则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机构与个人之间、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交往。
”(Kotsmin, 1979)。
(一)国外流行的定义—— G.W.Allport, 1968社会心理学是试图理解与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内隐的心理)、行为(外显的)是如何受到他人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一门科学。
孙晔,李沂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内隐的):动态的心理过程:知、情、意静态的心理特征:人格、智力行为(外显的)社会心理/行为: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他人要求、自我暗示等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内隐反应/外显反应。
(三)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1964吉缔·基诺维斯事件美国第一宗集体自杀事件社会心理学就是来研究这样的行为及产生这样社会行为的内在社会心理。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一)个体社会心理发展(二)社会认知(三)社会互动(四)社会影响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三、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一)研究方法(二)伦理学原则(一)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研究法5.跨文化研究法1.观察法研究者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仪器观察和记录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分析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即为观察法。
1社会心理学导论 Introduction——让心理学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txt12思念是一首诗,让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读出韵律来;思念是一阵雨,让你在枯燥的日子里湿润起来;思念是一片阳光,让你的阴郁的日子里明朗起来。
本文由计算机已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社会心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Social Psychology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了解人的方法:了解人的方法:? ? ? Refraction 生命哲学艺术、电影、文学心理学:透过科学的方式来了解人,科学的方法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我们是谁? ? 我们从而何来,又到何处去? ? 我们是如何从一无所知的小孩,变成一个似乎什么都知道的成人? ? 命运能不能改变?我们为什么会害怕、会忧虑? ? 害怕、抑郁和快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 人的想法为什么会有不同?感情为什么那么难以掌控? ? 人的特性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所得? ? 怎样才可以看懂一个人? ? 为什么我们既能创造出最伟大的思想,最辉煌的奇迹,最美丽的艺术,而同时我们又不断地通过战争、犯罪来毁掉他们?心理学离我们远吗?你清晨醒来,看到光亮照进屋子,听到窗外树上的鸟儿正在欢叫。
你打开窗户,一阵微风吹来,使你感到凉爽。
你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小区花园里吹来的。
你还记得,小区花园里有许多花,现在也许开花儿。
今天休息,你很高兴,便在脑子里盘算着,今天如果带孩子去花园玩,该多么惬意啊!你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
忽然你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需要交稿了,必须忍耐一下,坚持写完。
想到这里,你很快收拾了一下,吃过早饭就开始写稿了……心理学就在我们身边? ? ? ? ? 学校——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企业——管理心理学医院——临床心理学社会交往——社会心理学市场——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的应用? ? ? ? ? ? ? 维护身心健康帮助了解和探索自我戒除不良习惯压力调节改善人际关系学会情绪管理增进亲子关系学会快乐生活心理学的应用? ? ? ? 学会理性思考增加生活智慧调理婚姻关系解除心理冲突保持阳光心态……现代社会与心理每个生命个体都有其独特性,共同创造了生命世界的形形色色,却也因为社会的一份子,因此,无论是独处或是与他人共处,人们的想法、感受及行为都会收到有形或无形的人际网络、人际互动、社会气氛、规范等的影响。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真实的和想象的他人存在影响的学科。
(主要研究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第二章社会情境中的自我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是自己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认识自己的各方面的特征. 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自我图式:是个体按照特定方式组织与自我有关的信息的概念结构。
社会比较的效应同化效应:当社会比较信息对界定自我提供解释框架时,个体会把信息融入到自我概念中,产生同化效应。
对比效应:当社会比较信息是一种比较标准并对个体的自我评价有伤害时,个体会把信息排除在自我概念之外,产生对比效应。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主要指个体关于自己能够处理不同情境问题的乐观信念。
控制点:人们认识到的致使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可控程度。
认为内在因素具有控制力的人即内控者……对控制力所在位置的稳定认知倾向即控制点.习得性无助:将多系失败无条件地归因于自身因素的个体,会习得一种自我失控感,认为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无效的,因此会放弃努力,被动屈从,变得淡漠而毫无激情。
即从自己的行动中习得了无助感.自尊指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包括三个含义:整体自尊:个体对自己的积极态度.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能力和特性的评价,为自己骄傲。
自我感受:瞬间的情绪状态和自我体验。
印象管理: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虚假普遍性效应:在道德方面,当人们行为不佳时,人们会高估自己观点和立场的普遍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当人们成功时,人们会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自我设妨:指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责的策略。
第三章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检索相应的信息,并对社会性信息赋予意义,从而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决定自己的反应的信息加工过程。
图式:指围绕某个中心主题,帮助人们组织社会信息的心理框架。
信念固着:人们关于自己和社会世界的观念会保持下去,即使知道支持这些信念的证据是虚假的,固有的信念也还会继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