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灾减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91 MB
- 文档页数:40
contents •防灾减灾概述•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人为灾害及预防措施•应急管理与救援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总结与展望目录01防灾减灾概述定义与背景定义背景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威胁,提高社会安全保障水平。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降低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灾害对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冲击,增强社会应对能力。
国内外防灾减灾形势国内形势国际形势02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地震灾害特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预测难度大。
应对措施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完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提高地震预警能力;加强建筑抗震设防,推广减震隔震技术;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
洪水灾害特点应对措施台风灾害特点风力强、雨量大、影响范围广。
应对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预警,及时掌握台风动态;加强海堤、防波堤等防御工程建设,提高抵御台风能力;制定台风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防自救能力。
干旱灾害及应对措施干旱灾害特点应对措施03人为灾害及预防措施火灾事故类型预防措施定期检查电线电器,不乱拉乱接电线;安全使用燃气,及时关闭阀门;不随意丢弃烟蒂、火柴等易燃物品;配备灭火器材,掌握使用方法。
交通事故类型预防措施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通常由工业废水废气排放、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等原因引起。
预防措施加强工业废水废气治理,达标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不乱倒乱扔。
环境污染事故类型VS安全生产事故类型预防措施04应急管理与救援体系建设1 2 3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01加强预案演练和评估02强化预案宣传和培训03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队伍管理和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培训和演练物资储备与调度机制建立健全物资储备制度完善物资调度机制加强物资储备和调度信息化建设05科技创新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遥感监测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评估灾害损失实时监测自然灾害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灾区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防灾减灾》完整版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的第四章“防灾减灾”,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灾害预防与减轻”,重点探讨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警与预防措施;第二节“灾害应急与救援”,分析各类灾害发生后的救援措施及自救互救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
2. 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灾害应急处理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灾害风险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各类自然灾害的预警与预防措施的掌握,灾害应急与救援技能的应用。
教学重点: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防灾减灾科普视频、灾害案例图片。
2. 学具:笔记本、笔、防灾减灾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灾害案例图片,引发学生对防灾减灾的思考,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警与预防措施,以及灾害应急与救援技能。
3. 实践情景引入: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互救。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灾害案例,讲解防灾减灾措施的具体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
六、板书设计1. 防灾减灾知识框架2. 自然灾害预警与预防措施3. 灾害应急与救援技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编写一份家庭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2. 答案: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以及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更多的防灾减灾知识,参加学校的防灾减灾演练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国内外自然灾害动态,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安排;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