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6.57 MB
- 文档页数:19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儿童从出生到死亡各个环节的心理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以下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些研究特点:
1. 多元性:儿童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因个体差异而异,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和特点。
因此,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多元性,研究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
2. 阶段性:儿童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其特点在不同的年龄范围内有所不同。
因此,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阶段性,研究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特征和规律。
3. 实践性: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实践性。
对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需要结合具体的实践场景和情境,以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发展过程和行为。
4. 经验性: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经验性。
儿童的发展受到家庭、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儿童发展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经验出发,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儿童的发展过程。
5. 综合性: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点还需要强调综合性。
儿童
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和相互关联的过程,因此,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综合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成熟势力说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理论:1、成熟: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2、成熟是推动个体发展的主要动力3、成熟与学习的区别:成熟是一个内部因素,决定这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模式;而学习室一个外部因素,对个体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4、个体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
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因此年龄便成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
5、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
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在学习的准备状态,只要生理上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
)6、格塞尔的理论表明了身体成长为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提供了天然的物质基础,但过于注重基因规定的顺序,对外在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关注不足。
相关研究:<双生子爬楼梯研究>得出结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和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二、行为主义观【华生】(早期行为主义)理论:1、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
发展史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不体现出阶段性。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客观的方法。
包括: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3、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认为环境与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曾提出可以把婴儿养成任何职业…)相关研究:<通过条件反射习得害怕>得出结论——任何行为(包括情绪),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习得。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获得的解释)理论:1、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
2、应答性行为:经典条件反射中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引发的反应行为。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教育心理学家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的教育方法。
在学习儿童教育发展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儿童教育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同时也具有阶段性。
从出生到成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如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等。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了解这些阶段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针对儿童进行教育。
1. 婴儿期:婴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阶段,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需求,建立安全感。
在这一阶段,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婴儿的身体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2. 幼儿期: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任务是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社交能力。
在这一阶段,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 童年期:童年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在这一阶段,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 青春期:青春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转折期,主要任务是完成自我认同和自我探索。
在这一阶段,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儿童教育发展心理学强调,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1. 生理差异:儿童的生理差异主要体现在身高、体重、体能等方面。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和活动,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童发展⼼理学》期末重点·打印版<⽬录>【简答题】1.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阶段+代表⼈物)p82.相互作⽤论的基本观点p103.⼉童发展⼼理学的主要研究⽅法(含义+优缺点)p304.⼉童动作发展的规律p555.评定新⽣⼉感觉的⼏种⽅法p626.⽪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p867.⼉童使⽤形容词的发展过程有何特点p132---新的内容(7.⼉童话语发展特点p133)8.简述“单词句”(含义+特点)p1359.句⼦的理解策略有什么P13810.语⾔获得相互作⽤论的主要观点(Piaget)p14611.良好的情绪或健康的情绪的特征p173--新的内容12.情绪发展的总趋势p18213.影响怯⽣的因素(定义+影响因素)p18314.玛西娅的同⼀性发展理论p22115.性别恒常性(性别⼀致性)发展要经历的三阶段p22516.什么是依恋(定义+类型)p24317.早期依恋对⼉童发展的影响p25218.缪勒和⽩莱纳把婴⼉同伴相互作⽤划分为三阶段(同伴的作⽤)p25619.⽪亚杰的⼉童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p27420.⼉童观察⼒发展的⼤致趋势p75(⽼师补充的)21.思维(认识)的起源发展p7822.⼉童话语发展的特点p123(⽼师补充的)【论述】1.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阶段+代表⼈物+主要观点+对教育的启发)p82.⼉童发展⼼理学的主要研究⽅法(含义+优缺点)p303.“视崖”实验(⽬的+结果+结论)p764.⽪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评价p93)p865.论述⽪亚杰对⼈类思维的起源、结构和机制的看法,以及你对该理论的评价。
(⽼师补充的)6.语⾔获得理论(有什么+代表⼈物+观点)p1447.埃⾥克森⼈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p1968.论述埃⾥克森的“⼼理社会发展的阶段”p1979.简评埃⾥克森的⼈格发展理论p20010.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p20211.论述⽪亚杰的⼉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p27412.柯尔伯格(Kohlberg)的⼉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三⽔平六阶段名称+特点)p277【简答题】1.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阶段+代表⼈物)p8这场争论⼤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绝对决定论:争论的双⽅把遗传与环境完全对⽴起来。
小学儿童发展心理学1. 简介小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的学科,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父母和其他关注儿童成长的人了解儿童在这一阶段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 认知发展2.1 感官与运动发展小学儿童的感官和运动能力在这一阶段发展迅速。
他们的感官系统逐渐成熟,对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的感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他们的运动技能也在不断发展,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运动活动,如跑、跳、投掷等。
2.2 认知思维发展小学儿童在认知思维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能够较好地理解由具体到抽象的信息,开始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的记忆力也在提升,能够记住更多的信息,并进行组织和整理。
3. 情感发展3.1 自我意识与自尊心小学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明确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表、能力和特点,并逐渐形成自尊心。
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更加丰富,能够感受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亲密关系。
3.2 情绪表达与情绪调节小学儿童在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辨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
他们开始逐渐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学会处理冲突和应对压力。
4. 社会发展4.1 同伴关系与友谊小学儿童在社会发展方面经历了从亲密关系向同伴关系的转变。
他们开始在学校和社交圈子中结交朋友,建立起紧密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对于小学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对他们的情绪支持和社会支持起到积极的作用,还对他们的学业和自我价值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4.2 遵守规则和道德发展小学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学习遵守规则和理解道德价值观。
他们能够逐渐明确道德规范,并愿意遵守规则。
同时,小学儿童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后果,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和行为习惯。
5. 影响因素小学儿童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交经验等。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适用对象:普高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制(修)定时间:2022.05.23课程代码:360118 二级学院(部):公共管理学院学分:3 学时:48学时合作企业:先修课程:幼儿卫生与保育后续课程: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幼儿园班级管理制定人:批准人:二、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本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包括24学时的理论教学和24学时的实践教学,在校内完成。
本课程适用于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专业(群),让学生在先修幼儿卫生与保育等课程的基础上,为学习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等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幼儿园教师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学习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形成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基本技能,同时通过对幼儿园相关工作任务的学习提升分析解决幼儿教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等方法,使学生形成探索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职业素质。
实施课程思政。
深度挖掘提炼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具体目标及要求(1)专业能力目标1)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能理解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熟悉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关键能力目标1)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解决实际问题。
2)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结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基础。
3)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能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科学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第一章概论一、三个基本问题1、何谓“发展”发展指的是个体生命全程中系统的连续性的变化。
2、为何发展成熟和学习3、何谓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青年期这个特定过程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个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的一门科学。
二、为什么要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三、三个争论1、发展是连续性还是阶段性2、儿童是主动还是被动3、遗传还是环境(一)遗传与环境1、遗传决定论⑴创始人——高尔顿遗传定律“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其受遗传的决定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与躯体组织所受遗传的决定一样”。
——〈遗传的天才〉⑵复演说——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⑶本能说——麦独孤、弗洛伊德和桑代克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华生给我12个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自己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中养育他们,不论他们祖宗的才干、爱好、倾向、能力和种族如何,我保证将任何一个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美术家、大商人,以至于乞丐或者强盗。
——华生纽曼的同卵双生子实验3、共同决定论斯特恩的“合并原则”吴伟士的“相乘说”格塞尔的“成熟学习论”双生子爬楼梯实验4、总结与反思1、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心理发展(安娜斯塔西)(1)反应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遗传结构,都以独特的方式对环境和刺激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有一个范围限度。
①遗传给个体提供了潜在的发展范围。
②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
③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可能使不同的个体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2)渠道化遗传基因已为某些行为特征纳入特定的发展渠道,限制着这些行为的发展。
而对于某些心理特征(如智力、个性),遗传很少将其纳入特定的发展渠道,环境较容易发生影响。
(3)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遗传和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
四、早期儿童发展心理学回顾(一)近代的儿童观早期历史记录表明,人类早期的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权利。
儿童多半被认为是成人的雏形,“只是比较小、比较弱、比较笨的成人。
儿童发展心理学1.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心理和()上发生的变化的学科。
P1[单选题]*A情绪B生理C行为(正确答案)D认知2.2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为代表。
P8[单选题]*A弗洛伊德B华生(正确答案)C阿德勒D斯金纳3.3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P15[单选题]*A1-3岁B4-5岁(正确答案)C0-4岁D5岁左右4.4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指()。
P32[单选题]*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序列研究D跨文化研究(正确答案)5.5个体出生后()的发育是最快的。
P51[单选题]*A淋巴系统B生殖系统C脑和神经系统(正确答案)D身高和体重6.6大脑皮层()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P54[单选题]*A抑制机能(正确答案)B兴奋机能C抑制和兴奋机能D反射活动7.7年幼的婴儿不仅在感觉世界,还配备了组织和的知识系统,称为()P68[单选题]*A心理理论B客体理论C知觉理论D直觉理论(正确答案)8.8埃尔金德和凯格勒的研究结果发现,儿童认识客体的顺序是()P71[单选题]*A先个别部分,再整体部分(正确答案)B先整体部分,再个别部分C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D不确定9.9婴儿已具有物体()知觉的恒常性。
P74[单选题]*A深度和大小B深度和距离C形状和距离D形状和大小(正确答案)10.10儿童守恒概念的获得是在哪个认知发展阶段()P85[单选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正确答案)D形式运算阶段11.用于描述一个种族大多数成员的发展变化或连续性特征的是()。
[单选题]*A成熟B.学习C.常态发展(正确答案)D.特殊发展12.发展科学致力于达到以下三个主要目标,除了().[单选题]*A.描述发展B.解释发展C.优化发展D.阻止发展(正确答案)13.研究者发现,一个人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会影响其社会生活。
(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四五六一、选择题: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那要贯彻的原则中不包括()A、客观性B 启蒙性、C、发展性D 教育性2、下列关于心理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展那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B、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C、发展具有平衡性D、发展具有个别差异3、婴儿无意注意发生的时间( )A、出生后就有B、生后1-2 个周C、生后2-3 周D、生后3-4 个月4、对于婴儿眼手协调动作发展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眼手配合B、故意摆弄C、浮现无关动作D、两手分别同时抓5、幼儿常用的记忆策稍不包括( )A、复述背诵B、语言中介C、记忆材料系统化D、记忆力精确6、幼儿想象发生的时间( )A 、1-1.5 岁B 、1.5-2 岁C 、2-2.5 岁D 、0-1 岁7、幼儿想象的基本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幼儿的无意性,再造性想象为主B、想象的主题稳定C、故意想象河创造性想象刚开始发展D、想象往往脱离现实与现实相混淆8、思维的种类不包括( )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感知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9、思维发展的时间( )A、出生-1 岁B 、1.5-2 岁C 、2.5-3 岁D 、3-3.5 岁10、幼儿掌握概念的方法,不正确的有( )A、排除法B、分类法C、观察法D、守恒法二、填空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儿童大脑对_______能动反映。
2、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的目的_______学前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某种心理活动的_______,从而揭示特定_______之间关系得方法。
3、实验报告,出生后_______婴儿浮现明显的消化拟制。
4、游戏是儿童_______ 的特殊形式,是_______ 的统一,是促进其_______ 的强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