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 第四章 镇痛药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67
时间安排教学环节及内容安排设计意图评注组织教学(情景描述)秋冬来临,气温变化较快,是感冒发烧的多发季节,也是风湿病、类风湿病关节炎疾病的多发季节。
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德尔学生,如果家中有这类病人,该如何指导他们合理用药?胃溃疡病人可否服用阿司匹林来治疗感冒呢?(过渡)本章我们一起来认识以下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板书)第四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第一节解热镇痛药(互动)你们记得当你们感冒头痛发烧时有用过哪些药物吗?(讲解)解热镇痛药在退热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主要用于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及痛经等,而对于锐痛和内脏平滑肌的绞痛无效。
除少数药物(如乙酰苯胺类)以外,其他大部分药物都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甚至有的药物还具有抗痛风的作用。
解热镇痛药能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至正常,并能缓解中等程度疼痛的药物。
其中多数还兼有抗炎和抗风湿的作用。
作用机制为选择性地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的活性,阻断或减少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消炎、解热、镇痛作用。
(图示)分析作用机制(见PPT),比较解热镇痛药与镇痛药的作用部位与靶点。
(板书)一、分类与发展(讲解)解热镇痛药是一类能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但对正常人的体温没有影响),并能缓解疼痛的药物。
1.临床上使用的解热镇痛药按化学结构分为三大类: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吡唑酮类:尼芬那宗。
2.知识拓展——水杨酸类的结构修饰水杨酸类结构中羧基是产生抗炎作用的重基团,但也是引起胃肠道刺激的主要基团。
因此,对水杨酸类的羧基或羟基进行结构修饰,做成相应的酰胺、酯和盐,可以降低羧基的酸性,减少或克服其对胃肠道刺激的副作用。
另外,在其羧基或羟基的对位引入氟代苯基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图示)水杨酸类衍生药物。
3.(图示)乙酰苯胺类发展史4.(自学)吡唑酮类药物的发展史。
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安乃近、尼芬那宗。
(板书)二、稳定性(问题)分析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思考它们的化学性质与稳定性。
药物化学第四节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抗痛风药一、A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萘普生能溶于水,不溶于氢氧化钠及碳酸钠溶液B、萘普生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C、布洛芬以消旋体给药,但其药效成分为R-(-)-异构体D、布洛芬消炎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副作用较大E、布洛芬与萘普生的化学性质不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布洛芬异构体有活性,S-(+)-布洛芬异构体无活性B、R-(-)-萘普生异构体活性强于S-(+)-萘普生异构体C、吲哚美辛结构中含有酯键,易被酸水解D、布洛芬属于1,2-苯并噻嗪类E、美洛昔康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抗感染镇痛效果与吡罗昔康相同3、第一个在临床上使用的1,2-苯并噻嗪类药物是A、吲哚美辛B、双氯芬酸钠C、吡罗昔康D、阿司匹林E、对乙酰氨基酚4、下列描述与吲哚美辛结构不符的是A、结构中含有羧基B、结构中含有对氯苯甲酰基C、结构中含有甲氧基D、结构中含有咪唑杂环E、遇强酸和强碱时易水解,水解产物可氧化生成有色物质5、萘普生属于下列哪一类药物A、吡唑酮类B、芬那酸类C、芳基乙酸类D、芳基丙酸类E、1,2-苯并噻嗪类6、下面哪个药物具有手性碳原子,临床上用S(+)-异构体A、安乃近B、吡罗昔康C、萘普生D、羟布宗E、双氯芬酸钠7、布洛芬为A、镇静催眠药B、抗癫痫药C、中枢兴奋药D、非甾体抗炎药E、麻醉药8、属于非甾体类的药物是A、雌二醇B、双氯芬酸C、氢化可的松D、米非司酮E、泼尼松龙9、在消化道经过酶代谢使无效构型转化成有效构型的药物是A、吡罗昔康B、布洛芬C、贝诺酯D、普鲁卡因胺E、诺氟沙星10、不属于吡罗昔康作用特点的是A、起效迅速B、作用持久C、副作用较小D、容易产生耐受性E、半衰期较长11、关于丙磺舒说法正确的是A、抗痛风药物B、本品能促进尿酸在肾小管的再吸收C、适用于治疗急性痛风和痛风性关节炎D、本品可与阿司匹林合用产生协同作用E、能促进青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的排泄12、临床上可用丙磺舒以增加青霉素的疗效,原因是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B、对细菌有双重阻断作用C、延缓耐药性产生D、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E、以上都不对13、具有如下化学结构的药物是A、别嘌醇B、丙磺舒C、苯溴马隆D、秋水仙碱E、阿司匹林14、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生成紫色B、主要在肾脏代谢,在尿中排泄C、只生成葡萄糖醛酸代谢物D、会生成少量毒性代谢物N-乙酰亚胺醌E、本品可用于治疗发热疼痛及抗感染抗风湿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乙酰氨基酚微溶于冷水,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B、对乙酰氨基酚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在碱性条件下稳定C、对乙酰氨基酚易水解生成对甲基苯胺D、对乙酰氨基酚又名乙酰水杨酸E、对乙酰氨基酚不能用重氮化耦合反应鉴别16、阿司匹林在制剂中发生氧化的物质基础是存放过程产生了A、乙酰水杨酸B、水杨酸C、醋酸D、苯环E、苯甲酸17、下列药物中哪种药物不具有旋光性A、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B、葡萄糖C、盐酸麻黄碱D、青霉素E、四环素18、既可以解热、镇痛、抗炎,又有防止血栓形成作用的药物是A、布洛芬B、阿司匹林C、双氯芬酸D、对乙酰氨基酚E、酮洛芬19、下面哪个药物仅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不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A、芬布芬B、阿司匹林C、对乙酰氨基酚D、萘普生E、吡罗昔康20、阿司匹林性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脱羧B、水解C、消旋化D、异构化E、聚合21、应用过量时可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作为解毒剂的药物是A、吡罗昔康B、对乙酰氨基酚C、双氯芬酸钠D、阿司匹林E、吲哚美辛22、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中含有游离的羧基B、又名扑热息痛C、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生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D、会生成少量毒性代谢物N-乙酰亚胺醌E、本品过量时,N-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作为解毒剂23、阿司匹林因易水解失效,应采取的贮存方法是A、阴凉处贮存B、密封,干燥处贮存C、密闭贮存D、冷冻贮存E、遮光贮存24、对乙酰氨基酚又名A、扑热息痛B、乙酰水杨酸C、消炎痛D、萘普生E、芬布芬25、对乙酰氨基酚容易发生水解反应,因其结构中含有A、酰胺键B、芳伯氨基C、酚羟基D、羧基E、哌嗪基26、具有酰胺类结构的药物A、普鲁卡因B、扑热息痛C、阿司匹林D、布洛芬E、双氯芬酸钠27、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吸湿能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B、易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C、其游离酸成盐用于医疗D、有解热和抗风湿作用E、碱性条件下不稳定28、阿司匹林属于A、解热镇痛药B、抗精神失常药C、抗震颤麻痹药D、麻醉性镇痛药E、镇静催眠药二、B1、<1> 、吲哚美辛A B C D E<2> 、萘普生A B C D E2、A.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D-25羟化酶催化C.与N-乙酰半胱氨酸结合D.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E.黄嘌呤氧化酶催化<1> 、水杨酸代谢是A B C D E<2>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是通过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布洛芬与萘普生的化学性质相同,不溶于水,溶于氢氧化钠及碳酸钠溶液。
第四章镇痛药和镇咳袪痰药第⼀节镇痛药⼀、植物来源的⽣物碱盐酸吗啡:17-甲基-4,5a-环氧-7,8-⼆脱氢吗啡喃-3,6a-⼆醇盐酸盐三⽔合物5个⼿性C(5R,6S,9R,13S,14R),天然的是左旋吗啡,右旋体⽆作⽤。
性质:[1].⽩⾊丝光针状结晶,光照氧化成伪吗啡(双吗啡)、N-氧化吗啡,毒性加⼤。
[2].酸性溶液中加热,分⼦重排⽣成阿扑吗啡。
[3].Marquis反应:甲醛硫酸---紫堇⾊。
[4].Frohde反应:钼硫酸试液呈紫⾊-蓝⾊-绿⾊[5].加稀铁氰化钾,再与三氯化铁反应成普鲁⼠蓝,可待因⽆此反应,可区别。
[6].酸性下与亚硝酸钠,加氨⽔显黄棕⾊,检查可待因中混⼊的吗啡。
⼆、半合成类盐酸纳洛酮:17-烯丙基-4,5a-环氧基-3,14-⼆羟基吗啡喃-6-酮盐酸盐吗啡拮抗剂,⽤于解救阿⽚类药物的中毒。
结构与吗啡4处不同盐酸丁丙诺啡:⽤于中度⾄重度疼痛,海洛因成瘾的戒毒药。
三、合成类:[1].吗啡喃类[2].苯吗喃类(镇痛新)[3].哌啶类(度、芬)[4].氨基酮类(美沙酮)盐酸哌替啶(度冷丁):1-甲基-4-苯基-4-哌啶-甲酸⼄酯盐酸盐吗啡1/10性质:[1].⽔液加三硝基苯酚的⼄醇液⽣成沉淀。
有酯键但不易⽔解,吸湿、变黄。
[2].⽔液碳酸钠碱化有油滴状析出,凝固。
检查溶液的澄清度与颜⾊。
枸橼酸芬太尼:N-[1-(2-苯⼄基)-4-哌啶基]-N-苯基-丙胺枸橼酸盐是吗啡的100倍盐酸美沙酮(美散痛):6-⼆甲氨基-4,4-⼆苯基-3-庚酮盐酸盐作⽤强、成瘾⼩、毒性⼤四、内源性多肽类五、其他类盐酸布桂嗪:镇痛显效快,⽤于癌症⽌痛及头痛,三叉神经及外伤痛。
盐酸萘福泮:⾮成瘾镇痛药,作⽤弱,对呼吸系统⽆抑制,轻度解热、肌松作⽤。
苯噻啶:抗偏头痛,较强抗组胺较弱抗⼄酰胆碱作⽤。
镇痛药构效关系:受体模型:[1].阴离⼦部位[2].凹槽[3].适合芳环的平坦区第⼆节镇咳祛痰药盐酸溴⼰新:N-甲基-N-环已基-2-氨基-3,5-⼆溴苯甲胺盐酸盐粘痰溶解祛痰药性质:[1].芳伯氨基反应[2].氧瓶燃烧溴化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