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的“士不遇”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士不遇”

以孔子开先河的“私家聚徒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文化垄断,孔子推崇“有教无类”促使文化教育从官府衙门走向民间街巷,出现“诸侯异政、百家异说”(《韩非子.非十二子》)的崭新局面,“士”正式走向了历史舞台。中国文人作为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为后世留下了众多农、耕、工、医等中华瑰宝的同时,也留下了风格迥异、内涵丰富、极具价值的文学作品,展示着“士不遇”的忧郁美。我们如能较深入认识“士不遇”情节,学习古文定会事半功倍。

首先,从中国“士”本身看“士不遇”。

第一,“士”都自认怀“才”,以天下为己任。屈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导吾夫先路”(《离骚》),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曹植“志四海”(《赠白马王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左思以“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而“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咏史》其一),杜甫“会当菱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毫无掩饰地向世人表露胸中之雄才伟略。

第二,“士”由于有“怀才”的自我认识,便滋生了一个共性——清高。他们浮于人群之上,脱离民众,这正是显示受伤的我在精神上寻求慰籍,这不仅是社会的悲哀,更重要是人格的悲哀,鲁迅先生在孔乙己身上得到证实。

第三,“士”有了“不遇”的孤独,于是隐居山林,寄情于山水,假借于仙境,借以亲情与乡愁而解忧。“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鱼虫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叹其奇怪;内有幽思感愤之郁积,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欧阳修)。

其次,从中、西方对比中看“士不遇”。

第一、中国古代文人几乎是政治家兼作家,或时刻准备做政治家。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官致鲁国司寇,后又周游列国,推崇”恢复周礼,以仁政治理天下”的政治思想。屈原是我国最富个性的诗人之一,初为楚怀王左徒,内与楚怀王同议国事,外应诸侯。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挟天子令诸侯,盛推“文章乃经国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古今隐逸诗之宗”淘渊明,虽觉“误落尘网”而隐居田园,仍有“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的大声呼告和“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不屈咆哮。

初唐的四杰,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派,乃至豪放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中唐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派,倡导古文运动的韩愈、柳宗元,晚唐的“小李杜”等都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们都有积极救世的抱负、安社稷的理想,渴望能建功立业,如陈子昂“感时思报国,拔

剑起篱莱”(《感遇》其三十五),岑参“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冬日守笔砚”(《银山碛西馆》),李白的《梁甫吟》、《古风》第十,杜甫“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等。

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苏轼、辛弃疾成就最高,苏轼仁宗时便中进士乙科,继辅佐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政治上倾向儒学,积极从政,《念奴娇.赤壁怀古》最能体现出渴求建工立业的豪迈情感;辛弃疾二十三岁就领义军反正,长驱渡淮奔南宋,积极主张抗金,其《美芹十论》和《九议》最为有名,《稼轩词》中最有成就的也是表达抗战复国的词。

元、明、清时代的大批文人思想同样沿袭古人追求政治抱负和仕途理想,这种思想已根深蒂固地铭刻于中国文人心中。

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一身致力于文学创作,为人类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17世纪古典主义鼎盛时期的喜剧大师莫里哀,以当时的闹剧和“即兴喜剧”为素材致力戏剧创造。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领袖,创作经历了从保守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转变,成为这个文学运动的领袖。巴尔扎克是19世纪上半叶法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建造着《人间喜剧》的大厦,立意描写一部当代法国社会的“风俗史”。世界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一生是在不倦的精神探索和艺术探索中度过的,以“天才艺术家特有的力量”观察和描绘着那个充满矛盾的时代。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易卜生,是19世纪后半期

整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一面旗帜,着力于“人的精神的反叛”。

根据中、西方文人的对比不难看出,他们在文学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中国文人具有强烈的政治野心,西方文人则致力于艺术的追求。

第二、中国古代文学中最灿烂的篇章是“士不遇”情绪。

《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第一篇宏伟壮丽的抒情诗,“离骚着,犹离忧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屈原希望为楚王“导夫先路,”但“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岂余心之可惩!”《蜀道难》采用大量浪漫主义手法,三次感叹“士不遇”之苦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登高》以悲秋为基调,悲个人身世之秋,慨国家多事之秋,抒飘零之悲而叹壮志难酬,仕途坎坷。《雨霖铃》抒写词人出发漫游与所恋女子难舍难分的真挚感情,折射出仕途失意、知音不遇的悲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虽然是一首气概豪爽、感情豪迈的送别诗,却从另外一个侧面表现出仕途不顺、明主不见的苦闷。《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则通过描写洞庭湖的美景表达出仕的愿望。《梦游天姥吟留别》用对仙境的赞美反衬社会的黑暗,隐喻怀才不遇,群小纵乱。被喻为“孤篇横绝”的《春江花月夜》虽作力于春江美景和思妇的离愁别绪,但引起伤感的仍是“士不遇”。《琵琶行》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溶注诗人的强烈感慨……“士不遇”情绪弥漫中国文人作品,驱之不尽,挥之不撒。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紧扣英国现实讨论王权问题,《罗米欧

与朱丽叶》以一对男女青年的真爱和对封建旧思想的反叛为主旨。歌德的《浮士德》通过浮士德一生悲剧的探索,肯定积极进取的人生和建立幸福社会的理想。雨果的《悲惨世界》宣扬人道主义并对其局限性有所突破;《巴黎圣母院》弥漫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回响着大革命的声音。司汤达的《红与黑》对复辟时期法国社会作现实主义的反映和深刻的揭露。巴尔扎克的《人间戏剧》无论是“风俗研究”还是“哲学研究”、“分析研究”都是真实反映社会生活。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主要意图也是宣扬宗法家庭理想,批判城市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西方文人作品展示的是

现实的真实和人性的追求。

由此可见,中国作家是脚踏政治、作家两只船,若失政治有作家而于己有安全之感,封建科举制度是直接原因,同时受“学而忧而士”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文化影响,从而形成中国文人的主旋律——“怀才不遇”。中国文人于政治联系紧密,致使中国文人生活在政治与文学的夹缝中,把政治上的“士不遇”移到文学上去宣泄,或将现实受伤的我转移文学中去疗救和抚籍,把文学成为作家的一个支撑点,一个精神的乐园,一所精神的疗养院。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