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其成就目标影响的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2.96 KB
- 文档页数:7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摘要:本研究以某大学108名本科学生为对象,试图探讨他们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以及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以下结果:(1)当前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成就动机存在相关,其中神经质与回避型动机存在较显著的负相关。
(2)当前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成就动机存在性别差异,其实在神经质方面男生低于女生。
关键词:人格特质成就动机性别差异1 前言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人格特征对成就动机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奥苏伯尔和柯克的《自我心理学与心理失调》一书就儿童期人格特征对成就动机的影响作了陈述,指出儿童期的依赖性对成就动机的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到了青年期。
成就动机(achivement motivation),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
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
平崔克(pintrich,2000)将趋近-回避状态引入掌握目标中,进而把成就目标动机分为四种,即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回避目标。
人格和成就动机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领域。
曾有学者研究过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军校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的调查与分析》(曹守莲、石沙泉)的结果发现追求成功的动机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
也有学者研究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卡特尔认为人才成就75%取决于人格;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推孟等对1500名超常学生进行长达50年的追踪研究,他们通过对其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各150名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在智力程度上并没有多大的不同,而“人格因素是取得成果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其成就目标影响的研究前言: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有的、稳固的心理品质。
它是人的行为的深层动力,在个人的进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格特点对成就动机的阻碍日益受到重视。
奥苏伯尔和柯克的《自我心理学与心理失调》一书就儿童期人格特点对成就动机的阻碍作了陈述,指出儿童期的依靠性对成就动机的阻碍专门大,甚至阻碍到了青年期。
心理学家还就能力、自我观念、焦虑等与成就动机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
如格布哈德大学生解决抽象问题的研究发觉,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尚不足以阻碍动机水平,还要看个人的能力和自信心。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坚持个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要长期的为人一辈子理想进行奋斗,成就动机是绝对需要的。
平崔克(pintrich,2000)将趋近-回避状态引入把握目标中,进而把成就目标动机分为四种,即把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把握回避目标,成绩回避目标。
单纯的研究动机和单纯的研究人格差不多上心理学中的热门课题。
曾有学者研究过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也有学者研究大学生人格特点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人格特质和成就动机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格作为人的心理机制,直截了当制约人的智力和能力,并通过调剂环境阻碍学习动机,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与学习的关系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动机的培养和形成有效的鼓舞机制。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的积极特点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进展的强大动力。
由此估量,大学生人格特点会对动机产生较大阻碍。
研究方法:1、被试和器材随机抽取福建师范大学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生源地的73名,有效数据70份。
Spss13.0 、艾森克人格测试(EPQ)、成就动机量表。
2、实验步骤利用spss分别对艾森克人格测试中的P、N、E、L维度与成就动机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以及回来分析。
结果:一:相关分析P量表分数与把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成负相关。
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人格特质是每个人独特的行为模式、情绪态度和认知方式的组合。
而学业成就作为大学生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与个体的人格特质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如何影响其学业成就,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第一部分:引言在当前高等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不仅仅是对他们个人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对大学教育质量的一种评估与反馈。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其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教育环境、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的关系2.1 外向性与学业成就外向性是指个体喜欢与他人交往、活跃于社交场合的特质。
研究表明,外向性高的大学生更具有表达自己、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能力。
这种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和利用课堂上的学习机会,从而使学业成就得到提升。
2.2 神经质与学业成就神经质是指个体情绪反应的稳定性和易受刺激的程度。
研究发现,更加情绪稳定的大学生往往能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并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和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
因此,情绪稳定性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取得较好的学业成就。
2.3 开放性与学业成就开放性是指个体对新事物持有积极态度、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观念的特质。
具有开放性的大学生更加勇于创新、富有创造力,在面对学业困难时更愿意尝试新的解决方案。
这种创造性思维与学习上的灵活性使他们更有可能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
2.4 完美主义与学业成就完美主义是指个体对自身和他人要求过高的倾向。
研究发现,过高的完美主义倾向会给大学生带来更高的学习压力,同时也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学业成绩过于苛求,甚至出现自我否定的情绪。
因此,在适度的压力下,审慎调整完美主义倾向对于充分发挥个体潜能并保持良好的学业成绩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改进途径与建议3.1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大学应该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老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以提升学生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人格特质,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人格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意义
人格和学习成绩是大学生时期的两个重要方面。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成绩往往是考
验他们能力和智慧的重要标志,而人格则涵盖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价值观和态度等
方面。
那么,人格与学习成绩之间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还能为改
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的人格与其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并从中发现影响学习成绩
的人格因素。
三、研究内容
1、人格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和资料的统计,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人格如何影响大学生的
学习成绩,并找出不同时期和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人格与其学习成绩的相关性。
2、人格因素对学习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根据对样本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人格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
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一定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将设计科学合理的问
卷并发放给不同背景和不同特点的大学生,以了解不同类型的人格如何影响不同的学
习成绩。
另外,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运用相关统计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
探索不同的人格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五、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的实证分析,我们预计可以有效地揭示人格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联,找出
不同类型人格对学习成绩的不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个性化培养
建议。
高校毕业生人格特征与职业发展关系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职业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校毕业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首先,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对其职业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性格外向、开朗的人更适合从事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比如销售、公关等;而性格内向、细心的人则更适合从事需要专注和耐心的工作,比如研究员、程序员等。
因此,高校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应该结合自身的人格特征进行合理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其次,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也会影响其在职场中的表现和发展。
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更容易获得同事和领导的认可,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消极、悲观的人则往往容易被忽视,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
因此,高校毕业生在进入职场后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
另外,一个人的人格特征还会影响其在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性格坚韧、有毅力的人更能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坚持不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性格软弱、优柔寡断的人则往往容易在困难面前退缩,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
因此,高校毕业生在面对职业发展中的挑战时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高校毕业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不仅影响着他的职业选择,还会影响他在职场中的表现和发展,甚至影响他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因此,高校毕业生在选择职业、进入职场后都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人格特征,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以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走上成功的职业发展之路。
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祝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的关联研究人格特质是个体在行为、思维和情感方面的稳定个别差异。
学业成就则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成就。
过去的研究表明,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人格特质对学业成就的影响1.1 内外向性与学业成就内外向性是人格特质中的一个重要维度。
内向的个体更倾向于内省和独立思考,而外向的个体则更愿意与他人交往和参与集体活动。
研究发现,内向的个体在学业上往往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动机和自律能力,因为他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并保持专注。
相比之下,外向的个体可能更善于与他人合作和沟通,但在独立学习和自我管理方面可能稍显不足。
因此,内外向性对学业成就有着不同的影响。
1.2 神经质与学业成就神经质是人格特质中的另一个重要维度。
神经质高的个体往往情绪不稳定,焦虑和抑郁的倾向较强。
研究发现,高神经质个体在学业上可能表现出更多的困扰和压力,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情绪波动。
相比之下,低神经质个体可能更具有情绪稳定性和应对压力的能力,因此在学业上可能更有优势。
1.3 开放性与学业成就开放性是指个体对新奇事物和经验的接受程度。
开放性高的个体更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和观点,对学习和知识的渴望也较强。
研究表明,开放性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因为开放性高的个体更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业成就对人格特质的塑造除了人格特质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外,学业成就也可能对个体的人格特质产生影响。
2.1 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追求成功和成就方面的内在驱动力。
研究发现,较高的学业成就往往与更强的成就动机相关,而成就动机又可能对个体的人格特质产生影响。
例如,通过不断追求成功和克服困难,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可能得到增强,从而影响其人格特质的发展。
2.2 自我效能与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摘要:用叶仁敏修订的成就动机量表(AMS)和张建新修订的大五人格量表对160名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避免失败动机、宜人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均是女生高于男生;神经质与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且存在负向的预测作用;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与追求成功动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宜人性存在着正向的预测作用;而神经质与追求成功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神经质存在着负向的预测作用;神经质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存在着正向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成就动机;人格特征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种社会动机,并且受到个性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曾有学者研究过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1];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的关系[2];也有学者专门研究过大学生自信、气质类型、家庭教养方式和自尊等对成就动机的影响,席美云就曾对当代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很多,除了社会、家庭、学校还有自身的因素,是所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3]。
但是人格特质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 成就动机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蒋京川以人格特征作为影响成就动机的中介变量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就动机与人格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教养方式、社会文化等因素通过人格这一中介变量影响成就动机的培养,而已经形成的成就动机又反过来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两者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交织作用、相互影响[4];黎建斌和胡醒豪还探讨过不同性别和水平成就动机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差异,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的人格特征存在差异,两性在各自不同水平成就动机的人格特征存在不同差异[5]。
学生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引言:学生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话题。
学生人格特质是学生个性、行为方式和心理特质的总和,而学业成就则是学生在学校各项学业表现的综合评价。
本文将探讨学生人格特质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
一、学生人格特质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学生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密切相关。
首先,学生的人格特质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动机。
例如,具有积极向上、自律、乐观和自信的人格特质的学生更容易对学习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投入,进而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相比之下,性格内向、消极、自卑、害羞等人格特质的学生可能对学习缺乏动力,学业成绩则往往不尽如人意。
其次,学生的人格特质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比如,具有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更有优势,他们倾向于通过深度思考和自主学习来提高学习成绩。
相反,缺乏思维能力、容易分心或者思维方式局限的学生则可能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并且表现出较低的学业水平。
总的来说,学生的人格特质是塑造他们学业成就的内在因素。
优秀的人格特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动机,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而提高学业成绩。
二、学业成就对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学业成就不仅受到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学生的人格特质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业成就的提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学习任务。
同时,学业成就的好坏也往往会受到教师和同伴的认可和评价,这种认可和评价有助于学生的人格特质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学业成就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格和自律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经过努力和坚持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并取得好成绩。
这种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经验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和决心,使他们拥有更为坚韧的性格特质。
总的来说,学业成就的好坏不仅对学生目前的学业水平有影响,同时也对学生的人格特质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一篇: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开题报告)专题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田晓梅教育科学学院07(4)071514031 论题解读1.1问题的提出大学生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掌握了相对先进的知识技能,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后备力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对大学生群体的各方面研究也全面展开。
成就动机与人格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两个主要领域,人格特征对成就动机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成就动机作为一种潜在的、持久的人格特质,作为一种渴望成功的社会性动机,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它激励着个体不断冲破险阻与困难,获取最后的成功[1]。
成就动机既具有特质性成分,同时又受情境的影响;成就动机是环境影响通过人格因素这一中介变量而形成的,而已经发展起来的成就动机反过来又会影响人格特点和行为表现方式。
通过对成就动机的研究,我们则可以对个体的未来作出大体的说明;通过对人格特质的研究,我们可以对个体的特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特别是当在学业、择业的过程中,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被试,其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能不能用人格特质去预测个体的成就取向?对正在成长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弄明白这些问题将显得尤为重要[3]。
由于成就动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教育的条件下形成的,因而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和提高。
鉴于培养成就动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人们在对成就动机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对如何培养和提高成就动机,特别是学生的成就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许多研究表明,成就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动机系统,具有较深的人格特质的成分,也有较深层次的价值观念的成分,还有原因方面的情景性成分[4]。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试图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人格特质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1.2概念界定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是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是有价值的事情,去从事、去完成、去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人格特质与就业成功的关系现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良好的人格特质已成为他们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那么,高校毕业生的人格特质与就业成功之间是否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呢?本文将探讨高校毕业生人格特质对就业成功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1.沟通能力毕业生的沟通能力是决定就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良好的沟通能力无论是与同事、上司还是客户的交流,都是非常关键的。
毕业生要意识到,沟通不仅在口头上表达出来,还包括能够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因此,通过提升沟通能力,毕业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2.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毕业生成就辉煌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现代职场中,团队合作已经成为了解决问题和取得成功的核心能力之一。
毕业生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协作、分享知识与经验,并展现出领导能力。
只有通过与团队合作,毕业生才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目标。
3.抗压能力毕业生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职场上,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应对压力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毕业生应该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坚持自己的目标,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4.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必备的能力之一。
毕业生需要学会制定目标和计划,并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资源。
自我管理包括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和自我反省,通过合理管理自己,毕业生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高校毕业生的人格特质与就业成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抗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为就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建议所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前要认真思考自己的人格特质,并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关键的人格特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就业的成功。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成就动机状况,探讨人格特征对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
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是个人取向和哪种人格特质的人成就动机的可能性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大学生人格特征对成就动机的影响做一探讨,以了解具体大学生成就动机、人格特征有什么影响。
方法: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以及成就动机量表(简称AMS)对常熟理工学校的15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结论:(1)追求成功的动机与N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避免失败的动机与P、N两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E维度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2)Ms、Mf均与L维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3)在人格特征对成就动机的回归分析中,神经质维度(N)与内外向维度(E)能够为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提供很好的预测,而精神质维度(P)和神经质维度(N)能够为避免失败的成就动机提供很好的预测。
关键词:大学生;艾森克人格问卷;成就动机量表;人格特征;追求成功成就动机;避免失败成就动机;大学生The relationship study between undergraduates’ Personali ty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Abstract:This study tries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the pursuit of successful achievement motivation,achievement motivation to avoid failure of the relationship such factors. Participants were 15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om Changshu City,Jiangsu XX University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s are as follow: (1) the motivation to succeed are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Neuroticism dimensions ,the motive of avoiding failure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sychoticism and Neuroticism dimensions which exist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Introversion-extroversion dimension,. (2) Ms,Mar,M and L dimensions hav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3) In the regression analysis,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n achievement motivation ,neu-roticism and the Introversion-extroversion dimensions are good predictor to thesuccessful achievement motivation ,while psychoticism dimension and neuroticism can provide a good forecast for the motive of avoiding failur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Personality; Th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 motive of avoiding failure; university student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成就动机关系的研究1.引言随着现代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学界对于人格定义的理解倾向于综合各个心理学派的各种习惯定义,因此,本次研究对人格的定义综合考虑人格外延的四个维度,并据此确定影响人格内涵的重要因素,即英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艾森克“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
人格特质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引言:人格特质是一个人独特的性格和行为方式。
它对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表现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人格特质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一、决策能力与职业选择人格特质中的决策能力对职业选择起着重要的影响。
具有高度决策能力的个体往往更容易在职业生涯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他们会在盘算风险与回报时进行充分的预估,并权衡不同选项之间的利弊。
相比之下,缺乏决策能力的人会容易陷入犹豫不决之中,导致机会的流失。
因此,在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培养和发展决策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人际关系与职场适应人格特质对个体的人际关系和职场适应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具有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人更具亲和力,能够与同事、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种能力有助于个体在职场上获得更多资源和机会,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
另一方面,缺乏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人可能会因为与他人产生冲突而受到职场排斥,从而限制个人的发展空间。
因此,提升人际关系能力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自我驱动与职业成就人格特质中的自我驱动是影响个体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有高度自我驱动的个体在职业生涯中更容易实现职业成就。
他们有较高的动力和独立性,能够自主规划和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种特质使他们更具竞争力,并有能力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相反,缺乏自我驱动的人可能会缺乏成就感,依赖他人进行决策和指导,导致职业发展受限。
因此,发展自我驱动能力对于个人的职业成就至关重要。
四、抗压能力与职业发展人格特质中的抗压能力是决定个体在职业生涯中能否应对挑战的关键因素。
具有较高抗压能力的个体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理智,迎接并解决问题。
对于职业发展而言,这意味着能够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困难,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相反,缺乏抗压能力的人可能会因为压力而感到焦虑和失序,导致职业发展受阻。
因此,培养和提高抗压能力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结论:人格特质对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人格特质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1.引言作为大学生,学业成就对我们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为什么有些同学在学业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而另一些同学却经常陷入学习难题中无法自拔呢?这背后可能存在着人格特质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格特质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2.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的关系2.1 内外向内向与外向是人格特质中的重要一环。
研究表明,外向的个体更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更好地利用社交资源。
这样的个体往往能够更容易地寻求帮助和资源,进而在学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
另一方面,内向的个体可能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这有助于他们在学业上保持高度的自律性和专注力。
2.2 确定性和开放性确定性指的是个体倾向于追求稳定、预测性和控制的特质,而开放性则与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创造性和适应性相关。
研究发现,确定性和开放性的结合对于学业成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确定性使得个体更加有序和计划性地进行学习,而开放性则使得他们乐于接受新的学习方法和知识,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
3.人格特质的培养尽管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培养和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提高学业成就。
3.1 培养外向特质对于内向的学生来说,培养外向特质是十分关键的。
他们可以主动加入社团、参与团队项目,并积极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
此外,利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他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料和相关信息,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2 培养确定性和开放性的平衡对于那些过于确定性的人,可以尝试接触新的事物和经历,以扩大视野并开拓思维。
参与创新性的活动和项目,例如创业实践或参与学术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开放性特质。
同时,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以提高学业成就的预测性。
4.建立支持体系除了培养自身的人格特质外,大学生还可以依靠外部的支持体系来提高学业成就。
4.1 寻求指导和支持大学生应主动寻求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和支持。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格类型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它在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格类型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差异。
在教育领域中,人格类型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格类型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的研究结果和理论观点。
首先,人格类型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研究表明,不同的人格类型在学习和表现方面存在着差异。
例如,外向型的人更喜欢社交活动,可能更容易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学业成就。
相反,内向型的人更注重个人内省和独立思考,可能更能专注于学习任务,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此外,研究还发现,开放型的人更善于接受新的观念和经验,可能更有创造力和创新性,这对于学术研究和学业发展可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人格类型对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选择也有影响。
不同的人格类型对学习的动机和策略有着不同的偏好。
例如,外向型的人可能更喜欢与他人合作学习,通过社交交流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而内向型的人可能更倾向于独立学习,通过自我反思和思考来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研究还发现,外向型的人更善于利用外部奖励来激励学习,而内向型的人更注重内部的自我激励和目标导向。
另外,人格类型还与学习风格和学习环境的匹配有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偏好,而这些与人格类型密切相关。
例如,感觉型的人更注重具体的细节和实际经验,可能更适合在实践中学习。
而直觉型的人更善于把握整体和抽象的概念,可能更适合在理论和概念层面上进行学习。
此外,人格类型还与学习环境的匹配有关。
例如,外向型的人可能更适应充满活力和社交氛围的学习环境,而内向型的人可能更适应安静和独立的学习环境。
最后,人格类型对学业成就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调节。
例如,个体的智力水平、社会支持和家庭背景等都可能对人格类型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因此,在研究人格类型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到这些潜在的调节变量。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其成就目标影响的研究
前言: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有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它是人的行为的深层动力,在个人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格特征对成就动机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奥苏伯尔和柯克的《自我心理学与心理失调》一书就儿童期人格特征对成就动机的影响作了陈述,指出儿童期的依赖性对成就动机的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到了青年期。
心理学家还就能力、自我观念、焦虑等与成就动机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
如格布哈德大学生解决抽象问题的研究发现,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尚不足以影响动机水平,还要看个人的能力和自信心。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要长期的为人生理想进行奋斗,成就动机是绝对需要的。
平崔克(pintrich,2000)将趋近-回避状态引入掌握目标中,进而把成就目标动机分为四种,即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回避目标。
单纯的研究动机和单纯的研究人格都是心理学中的热门课题。
曾有学者研究过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也有学者研究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人格特质和成就动机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格作为人的心理机制,直接制约人的智力和能力,并通过调节环境影响学习动机,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学习的关系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动机的培养和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的积极特征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由此推测,大学生人格特征会对动机产生较大影响。
研究方法:
1、被试和器材
随机抽取福建师范大学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生源地的73名,有效数据70份。
、艾森克人格测试(EPQ)、成就动机量表。
2、实验步骤
利用spss分别对艾森克人格测试中的P、N、E、L维度与成就动机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
结果:
一:相关分析
N量表与掌握回避、成绩回避目标有很高的相关性。
P量表分数与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成负相关。
E量表与掌握趋近,成绩趋近,掌握回避目标,特别是成绩趋近目标有很高的相关性。
二:回归二:回归分析
回归
P分数对成绩趋近目标、掌握趋近目标有决定性作用。
P量表分数与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成负相关。
对此做如下分析:p 分数越低,表现为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感觉敏锐。
这种人格特质也决定了其成绩趋近和掌握趋近目标的特征的形成。
N分数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有决定性作用。
N分高,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往往又有抑郁或几种心身障碍。
情绪过分,对各种刺激的反应都过于强烈,动情绪后难以平复,以至进攻。
概括的说,是一种紧张的人,好抱偏见,以致错误。
这类型的人往往在学习上趋近于选择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
E分数对成绩趋近目标、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有决定性作用。
结结论
讨论
从以上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
P量表分数与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成负相关。
对此做如下分析:p分数越低,表现为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感觉敏锐。
这种人格特质也决定了其成绩趋近和掌握趋近目标的。
N分高,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往往又有抑郁或几种心身障碍。
情绪过分,对各种刺激的反应都过于强烈,动情绪后难以平复,以至进攻。
概括的说,是一种紧张的人,好抱偏见,以致错误。
这类型的人往往在学习上趋近于选择掌握回避目标和
成绩回避目标。
E分高为外向:爱社交,渴望兴奋,喜欢冒险,行动常受冲动影响,反应快,乐观,情绪倾向失控,作事欠踏实。
这类型的人往往在学习上趋近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特别是成绩趋近目标有很高的相关性。
在本次研究结果与前人相关研究的结果在许多方面是相一致的,表明大学的人格特质对其成就目标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与讨论,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精神质量表的分数与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呈负相关。
(2)神经质量表的分数与掌握回避目标、成绩回避目标呈正相关。
(3)外向量表与掌握趋近,成绩趋近,掌握回避目标,特别是成绩趋近目标有很高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