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 格式:doc
- 大小:216.00 KB
- 文档页数:20
____年区科学技术协会领导班子全年工作总结____年是区科学技术协会发展的关键之年。
在这一年,协会领导班子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绩。
以下是我对____年区科学技术协会领导班子全年工作的总结,总结如下:一、组织建设方面的工作:1.加强班子建设:协会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注重加强团队建设和领导力的培养。
定期召开班子会议,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并对工作进展进行及时评估和调整。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选拔、培养和培训选拔优秀的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定期举办干部培训班和学习交流会,加强干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3.加强协会工作制度建设: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健全工作纪律,加强对工作进展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1.加强科研项目的管理: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申报和评估工作,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加强对项目的跟踪和管理。
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协会领导班子积极引导会员单位进行科技创新,鼓励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加强与企业、院所和高校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运作。
3.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科技人才的整体素质。
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为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科普宣传方面的工作:1.加强科普宣传的平台建设:建设科普宣传平台,利用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科普信息,提高科普宣传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2.加强科普活动的组织:组织开展各类科普讲座、展览和实验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科普讲解,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度和科学素养。
注重科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
3.加强科普资源的整合:协会领导班子积极与科普资源单位进行合作,整合各类科普资源,开展联合科普活动。
借助科普资源的互补性,提高科普宣传的质量和水平。
第28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市、州级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21名)
单位名称
1、阿坝州科学技术协会
2、自贡市科学技术协会
3、眉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4、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5、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6、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绵阳市教育体育局、绵阳师范学院
7、广元市科学技术协会
8、巴中市科学技术协会
9、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协会、攀枝花市教育局
10、南充市科学技术协会
11、宜宾市科学技术协会、宜宾市教育局
12、甘孜州科学技术协会
13、凉山州科学技术协会
14、达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达州市教育局、达州市财政局
15、雅安市科学技术协会、雅安市教育局
16、内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内江市教育局
17、遂宁市科学技术协会、遂宁市教育局
18、德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德阳市教育局
19、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教育局
20、资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1、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安市教育局。
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扬2019年度内江市研发投入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1.13•【字号】内府办函〔2020〕36号•【施行日期】2020.1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扬2019年度内江市研发投入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内府办函〔2020〕3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有关单位: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引导激励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研发投入工作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各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明确责任、细化分工、精准施策,有关企事业单位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开拓创新,在科研攻关、孵化培育、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为激励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营造全市加大研发投入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决定对内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30个先进单位,龙飞等50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希望受到表扬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锐意进取,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新的起点上再创佳绩。
全市要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榜样,坚定发展信心,紧盯任务目标,继续推动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在加快建设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积极进取、奋勇争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1.内江市研发投入工作先进单位名单2.内江市研发投入工作先进个人名单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1月13日附件1内江市研发投入工作先进单位名单(30个)内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内江市科学技术局内江市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内江市税务局内江市市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内江市东兴区经济和信息化局隆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隆昌市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隆昌市税务局资中县经济和信息化局资中县统计局威远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威远县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威远县税务局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科技发展局国家税务总局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内江师范学院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德天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隆昌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英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隆桥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四川梓橦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附件2内江市研发投入工作先进个人名单(50名)龙飞内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三级主任科员刘韬四川省内江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霞内江市统计局投资社会科科长蔡宗沅国家税务总局内江市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缪恺内江师范学院科技与学科建设处知识产权与综合管理科副科长刘武周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副研究员曾攀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林果研究所所长夏运红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罗龙国家税务总局内江市市中区税务局副股长刘佳内江市市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股长卢行勇四川东林矿山运输机械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刘婷四川兴明泰机械有限公司财务主管李静内江市东兴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赖朝凌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四川兴亿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长蓉四川菲德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周璇隆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四级主任科员张月隆昌市统计局一级科员黄世华隆昌华兴铁路配件有限公司部长王习华四川合一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德庞四川中乙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杰四川东博轨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长能四川省隆昌海燕橡胶有限公司环保工程师瞿敏四川省万林冷食品有限公司研发助理张莲四川华蜀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周树清四川石油射孔器材有限责任公司会计师罗成德四川维尔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清霞四川天视车镜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李彬资中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悦资中县统计局工业与能源统计股股长王永国家税务总局资中县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贺强中建材(内江)玻璃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兰东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程师冯绍强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欧阳寿林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孟凡荣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研发部副部长刘硕选内江盈德气体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老五黄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润清内江东工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长勇内江瑞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才勇四川省复立茶业有限公司评茶师柳芋苓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科技发展局副局长朱彬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科技发展局统计中心主任林海燕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股长刘克滔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股长杨勇国家税务总局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副局长胡和平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田斌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霖松四川梓橦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谢文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项目组开发主管。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表彰2007年度开办《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先进单位的决定川科协[2007]52各市、州委宣传部、科协,各县(市、区)委宣传部、科协及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科普法,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近四年来,在中国科协和有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省各市(州)、县(市、区)电视台及有关电视媒体开办《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的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我省已有174家市(州)、县(市、区)及有关电视媒体开办了《科普大篷车》电视科普栏目,其中市﹑州﹑县电视台143家。
《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以深入浅出的节目,宣传科技知识,深受各地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对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四川科普工作创新发展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鼓励先进,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决定对泸州市科协及有关电视媒体等335个单位授予2007年度开办《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先进单位,对中共甘孜州委宣传部﹑资阳市科协等24个单位授予2007年度开办《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组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为推动四川科普工作,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1. 开办《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先进单位名单2. 开办《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组织奖单位名单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开办《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先进单位名单﹙表彰名次不分先后﹚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四川省关工委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成都市金牛区科协成都市金牛区有线电视台成都市成华区科协成都市成华区文化广播电视局成都市青羊区科协成都市青羊有线电视台成都市武侯区科协成都市武侯区新闻中心成都市新都区科协成都市新都区电视台成都市青白江区科协成都市青白江区电视台成都市温江区科协成都市温江区新闻中心崇州市科协崇州市广播电视台邛崃市科协邛崃电视台彭州市科协彭州市广播电视台都江堰市科协都江堰市广播电视台大邑县科协大邑县广播电视台蒲江县科协蒲江县广播电视局郫县科协郫县电视台双流县科协双流县广播电视台自贡市科协自贡市电视台自贡硬质合金公司科协中国共产党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宣传部富顺县科协富顺县广播电视台荣县科协荣县广播电视台攀枝花市科协攀枝花市电视台攀枝花市仁和区科协攀枝花市仁和区有线电视中心盐边县科协盐边县广播电视台米易县科协米易县广播电视局攀煤集团公司科协中国共产党攀枝花矿务局委员会宣传部泸州市科协泸州市电视台泸州市纳溪区科协泸州市纳溪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泸州市龙马潭区科协泸州市龙马潭区党员电教中心泸州市江阳区科协泸州市江阳区委组织部电教中心泸县科协泸县广播电视台古蔺县科协古蔺县广播电视局合江县科协合江县电视台叙永县科协叙永县广播电视局绵竹市科协绵竹市广播电视台德阳市旌阳区科协中国共产党德阳市旌阳区委员会组织部德阳市旌阳区电视台广汉市科协广汉市电视台中江县科协罗江县科协罗江县广告责任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厂科协东方汽轮机厂新闻中心什邡市科协什邡市电视台绵阳市科协绵阳电视台绵阳市涪城区科协绵阳市涪城区委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绵阳市游仙区科协绵阳市游仙区广播电视局北川县科协北川羌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局三台县科协三台县广播电视台梓潼县科协梓潼县广播电视局盐亭县科协盐亭县广播电视台安县科协安县广播电视台平武县科协平武县广播电视局江油市科协江油市广播电视局广元市科协广元市广播电视局广元市朝天区科协广元市朝天区广播电视局广元市元坝区科协广元市元坝区广播电视局剑阁县科协剑阁县广播电视局青川县科协青川县广播电视台苍溪县科协苍溪电视台旺苍县科协旺苍广播电视台遂宁市科协遂宁市电视台遂宁市安居区科协遂宁市安居区广播电视局射洪县科协射洪电视台蓬溪县科协蓬溪县广播电视台大英县科协大英县广播电视台内江市科协内江市教育电视台内江市市中区科协内江市中区区委组织部内江市东兴区科协内江市东兴区区委组织部隆昌县科协隆昌县广播电视局威远县科协威远县广播电视台资中县科协资中县广播电视局乐山市科协乐山市电视台乐山市沙湾区科协乐山市沙湾区广播电视台乐山市五通桥区科协乐山市五通桥区广播电视台乐山市金口河区科协乐山市金口河区电视台峨眉山市科协峨眉山电视台马边县科协马边县广播电视台井研县科协井研县广播电视台沐川县科协沐川县广播电视局犍为县科协犍为县广播电视局夹江县科协夹江县广播电视局峨边彝族自治县科协峨边广播电视台仪陇县科协仪陇有线电视台蓬安县科协蓬安县广播电视局营山县科协营山县有线电视台南部县科协南部县广播电视台眉山市科协眉山市电视台洪雅县科协洪雅县广播电视事业局仁寿县科协仁寿县广播电视台彭山县科协彭山县广播电视台丹棱县科协丹棱县广播电视台青神县科协青神县广播电视台宜宾市科协宜宾市电视台兴文县科协兴文县广播电视台宜宾县科协宜宾县广播电视台南溪县科协南溪县广播电视台江安县科协江安县电视台长宁县科协长宁县广播电视台珙县科协珙县广播电视台筠连县科协筠连县有线电视台高县科协高县广播电视局屏山县科协屏山县有线电视台达州市科协中共达州市委远程办开江县科协开江县广播电视台大竹县科协大竹县广播电视台雅安市科协雅安市电视台雅安市雨城区科协雅安市雨城区有线电视台天全县科协天全县广播电视局荥经县科协荥经县广播电视台芦山县科协芦山县广播电视局石棉县科协石棉县广播电视台宝兴县科协宝兴县电视台名山县科协名山县广播电视台汉源县科协汉源县广播电视台巴中市科协巴中市广播电视局平昌县科协平昌县有线电视台南江县科协南江县广播电视台通江县科协通江县广播电视台资阳市科协资阳广播电视台简阳市科协简阳电视台乐至县科协乐至县广播电视台安岳县科协安岳县广播电视局小金县科协小金县广播电视局汶川县科协汶川县广播电视局宣传股马尔康县科协马尔康县广播电视局松潘县科协松潘县广播电视局金川县科协金川县广播电视局理县科协理县广播电视局九寨沟县科协九寨沟县广播电视台茂县科协茂县电视台甘孜州科协甘孜藏族自治州电视台得荣县科协得荣县广播电视局炉霍县科协炉霍县广播电视局巴塘县科协巴塘县广播电视局九龙县科协九龙县广播电视局雅江县科协雅江县广播电视局道孚县科协道孚县广播电视局泸定县科协泸定县广播电视局稻城县科协德格县科协理塘县科协色达县科协石渠县科协康定县科协丹巴县科协甘孜县科协新龙县科协白玉县科协乡城县科协凉山州科协凉山彝族自治州电视台甘洛县科协甘洛县广播电视局越西县科协越西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局冕宁县科协冕宁县广播电视局会东县科协会东县广播电影电视局木里县科协木里县文化广播电视局会理县科协会理县文化广播事业管理局盐源县科协盐源电视台德昌县科协德昌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普格县科协普格县广播电视局喜德县科协喜德县广播电视体育局宁南县科协宁南县广播电视事业局美姑县科协美姑县有线广播电视台雷波县科协雷波县广播电视局金阳县科协金阳县广播电视台广安市科协广安电视台华蓥市科协华蓥电视台武胜县科协武胜县广播电视局邻水县科协邻水县广播电视局岳池县科协岳池县广播电视台攀钢集团科协攀枝花市钢铁(集团)公司电视台成都机车车辆厂科协成都机车车辆厂电视台眉山车辆厂科协眉山车辆厂电视台资阳机车车辆厂科协资阳机车车辆厂电视台成都发动机厂科协成都发动机厂电视台二重机械集团公司科协二重有线电视台凉山州矿业科协拉拉铜矿电视台附件2:开办《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组织奖单位名单﹙表彰名次不分先后﹚中共甘孜州委宣传部中共泸州市委宣传部中共达州市委组织部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自贡市科学技术协会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协会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德阳市科学技术协会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元市科学技术协会遂宁市科学技术协会内江市科学技术协会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南充市科学技术协会眉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宜宾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达州市科学技术协会雅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巴中市科学技术协会资阳市科学技术协会阿坝州科学技术协会甘孜州科学技术协会凉山州科学技术协会。
2024年市科学技术协会本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2024年上半年,市科学技术协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科技发展大势,协会紧紧抓住“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核心要义,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协会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努力为市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工作总结在上半年的工作中,市科学技术协会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1.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在上半年,协会制定了市科技创新规划,围绕市科技发展战略,明确了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
2.组织科技项目评审协会积极配合市科技局,组织了多次科技项目的评审工作。
通过科学的评审机制和标准,确保科技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了科技创新的成功率和经济收益。
3.组织科技人才交流活动协会通过组织科技人才交流活动,加强了科技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科技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4.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协会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科技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资源,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推动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5.开展科技普及宣传协会开展了多次科技普及宣传活动,通过举办科技讲座、科技展览等形式,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质和科技意识,推动了全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6.加强组织建设协会加强了自身的组织建设,制定了科技人员培训计划和规范化管理办法,提升了协会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在上半年的工作中,市科学技术协会也存在一些问题:1.工作任务繁重,人力资源紧缺,影响了工作的推进和完成。
2.科技项目评审标准不够明确,评审流程不够规范,需要加强科学性和公正性。
3.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对接,提高科技成果的市场竞争力。
4.科技普及宣传工作力度不够,需要加强科技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科学管理9
内江市嵙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三个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
本刊讯内江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三个全力,,打造高水平^新平台建设。
一是全力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以 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为切入点,进一^齡全创新资源,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创新体系。
依托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和重点 骨干她,联网各级各鐽点实魏工程 实验室、技术(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省市科研、检测机 构,■合作_机构,财成中
介服务机构,加_成创新信息、紙设
备等互縣通体系0
二是全力推进離载体建设。
进一步打 造一批棚化、全要素、开贼的众创空间。
灿提髙运菅质M l效益,推动 孵■体提档升级、量质挑研究出台关 于加快馳孵化器建设与麵的雜文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用好用活用脖化
与■转化专项资金。
編有条件的企业自建或联建各类孵化载体。
支持高新财产业项目、各类企业研发平台、纖中介机构等向解化器集中,提高m创新能力和产业层
次。
三是全力加快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默推进六大難公共服奸台建设’大力营造利于難创新的良好氛围。
重点推进科技金融中心建设。
嫌知斯雛押融资’积极引进市外雛金臟务机构、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推动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
重点推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
在高新区探索技术交易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由技术交易职业经理人团队收集、对接、促成一体化服#力口速利在内江转移转化〇重点推进共享中心建设。
黯内江市现有创新资源,把创新券作为推动实验室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大型设备向社会公开的突破口,建立开放、包容、综合的资源共享中心。
(本刊通讯员)。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2023年已接近尾声。
在这一年里,内江市东兴区老科协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科协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老科协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2023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凝聚力2023年,老科协积极加强组织建设,通过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
同时,我们注重吸纳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加入老科协,不断壮大队伍。
目前,我协会共有会员XX人,其中党员XX人。
2. 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服务社会发展(1)组织科普讲座:今年,我们共举办了XX场科普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社区居民、青少年等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2)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度。
(3)参与科普项目:老科协会员积极参与各类科普项目,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 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余热(1)开展科技培训:我们针对农村实际需求,举办了XX场农业科技培训,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
(2)推广农业技术:老科协会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助力乡村振兴。
(3)参与农村治理:老科协积极参与农村治理,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
4. 加强交流合作,扩大影响力(1)加强与市、县(区)老科协的联系,共同开展活动,扩大老科协的影响力。
(2)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合作,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3)积极参加各类交流活动,展示老科协风采。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组织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会员结构有待优化。
2. 科普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创新力度不足。
3. 资金来源有限,影响工作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强组织建设,优化会员结构,提高协会凝聚力。
2. 创新科普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高科普效果。
3. 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确保工作开展。
4. 加强与各方合作,扩大老科协影响力。
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四川省获奖名单学生科技竞赛项目获奖等级申报者学历项目标题所属学科指导教师学校名称一等奖吴长庚高二新型雾化除油烟装置的探究工程学宣耀文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一等奖王路维高二基于人的行为习惯的考勤机智能控制节电系统工程学蒋燕成都市玉林中学一等奖祝楠高二积极心理学在灾后中学生心理重建中的应用社会科学王宁霞、张万辉、陈建英绵阳东辰国际学校二等奖姜嘉宇小六对部分6-12岁"啃指族"的调查医学与健康学黄志娟、王敏、吴秋君雅安市雨城区兴贤小学二等奖张贤依初二植物睡眠运动的观察与研究植物学罗南弟、钟晓河富顺第二中学二等奖王浩然高二从农村雷击灾害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的不足地球与空间科学罗芳秀成都市第七中学二等奖杨金玥沈前成汪漠霖高一一种环保及智能检测的教室手机屏蔽器工程学文宗、汤洋成都市第七中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成都第七中学二等奖王若舟谢雨桐肖力克熙高一可变力矩且手柄与桨叶同向船桨的研究工程学张铮、杨洪成都市石室中学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二等奖杨宏奕高二利用洋葱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五福桥段沙河分支小河水环境环境科学徐琛成都七中二等奖张旭初三多细胞绿藻对蓝藻过度生长的抑制作用环境科学张晓容、李强、王志忠峨眉山市第一中学二等奖徐境高二踩踏缓冲式发电地砖的研究工程学唐晓梅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二等奖石洁小五蟹螺木雅藏族“晒佛节”文化调查及研究社会科学黄刚石棉县蟹螺乡中心小学三等奖杨昶付超玥杨璐铭高二“5.12”地震塌方区土壤种子库受损研究植物学张晓华、杨洪、汤洋成都市石室中学成都第七中学成都石室中学三等奖吉达依卓洪次歪吉阳小五新型木梭工程学胡一平杨肇章杨震西昌市第二小学优秀科技实践活动获奖名单获奖等级活动方案名称实践单位指导单位指导教师一等奖藏茶川藏茶马古道藏汉一家亲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四小学雅安市科协李斌谢建明孙豪谦二等奖内江垃圾现状及其对水体污染的调查实践活动四川省内江市第十小学校四川省内江市科学技术协会钟江熊华君雷毅二等奖遨游纸张世界走进低碳生活---校园节纸行动科技实践活动四川省达县第四中学四川省达县第四中学任金权李终胜龚宗轩二等奖《让我们设计的小车动起来》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马祖小学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马祖小学洪国彬刘昌全二等奖野菜的利用和保护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香山初级中学校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香山初级中学生物组付本琼阮开云万启容三等奖玫瑰花的扦插繁殖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况场镇中心小学校泸州市江阳区科学技术协会王薇张朝春郭敏三等奖“合理引导、有效控制私家车使用”科技实践活动四川省成都市棕北小学四川省成都市棕北小学林家锐李双君任然三等奖夜间会车需文明,灯光似小隐患大——成都市北站小学“夜间文明会车”的调查与反思成都市北站小学校成都市北站小学校罗坤梅堵妮欧阳丽莎少儿优秀科技幻想绘画获奖名单获奖等奖作品名称作者学校名称指导教师一等奖纳米线减肥发电衣齐灵灵四川省内江市第十小学校田建一等奖灭菌机器人马海瑞四川省德阳市实验小学张刚一等奖植物空气净化翼李浩泽成都市张家巷小学袁舒一等奖《古墓丽影》陈韵燃简阳市草池镇中心小学刘平一等奖美味的疫苗蒋子羊四川省内江市第十小学校田建一等奖《我驾“瓢虫”去治树》胡雅文四川省宜宾市忠孝街小学校廖正林一等奖奇妙的悬浮鞋沈子琪四川省内江市第十小学校田建一等奖智能餐桌李知恒四川省内江市第十小学校田建一等奖智能老人陪护机器人税悦四川省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杨晓静一等奖彝乡新型织布机魏子琦四川省西昌市第二小学罗燕二等奖海藻加气机刘睿可内江市第八小学张凯二等奖环保奶牛孙伯言四川省达州市达县实验小学魏端二等奖超级树叶能量转化炉谢明宏四川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陈冠夫二等奖五彩稻谷树杨玥四川省南江县下两中学谌晓丽二等奖真实的虚拟陈倩璞四川省内江市实验小学阎蔚二等奖酷!星际旅行黄浩然四川省内江市第十小学校田建二等奖海底垃圾清洁器姚安芝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小学周红炜二等奖新型极地修补臭氧制冰机马一文成都师范银都小学陈冠夫二等奖生态防滑坡李思七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四小学校覃琳二等奖盲人导向仪袁伟池四川省达县南坝小学王东二等奖深海矿产探测器刘峻彤四川省内江市第二小学冷枫二等奖耳麦式高原制氧机刘京朋四川省内江市第十小学校田建二等奖纳米除菌机器人李雨宸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七小学校李家峰二等奖转盘式停车场周洁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实验小学汪倩羽二等奖织布的蜘蛛罗鑫磊四川省内江市实验小学张静三等奖垃圾能源转化机彭雷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汤霞三等奖滑轮清洁朱彦怡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四小学校覃琳三等奖太空垃圾处理场贺俊皓四川省内江市实验小学张静三等奖地下王国张云艳四川省西昌市第二小学蔡芸三等奖回到侏罗纪袁欣奕四川省内江市实验小学张静专项奖低碳科技创新奖项目名称作者学校基于考勤信息的安全用电、节电智能控制系统王路维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一种环保智能式教室手机屏蔽器杨金玥成都市第七中学沈前成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汪漠霖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项目名称作者学校基于考勤信息的安全用电、节电智能控制系统王路维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新型雾化除尘装置的探究吴长庚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华东理工大学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项目名称作者学校新型雾化除尘装置的探究吴长庚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广东科学中心专项奖项目名称作者学校“5.12”地震塌方区土壤种子库受损研究杨昶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付超玥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杨璐铭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中鸣数码科技奖项目名称作者学校新型雾化除尘装置的探究吴长庚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星光创新思维奖项目名称作者学校一种环保智能式教室手机屏蔽器杨金玥成都市第七中学沈前成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汪漠霖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科技辅导员科技项目获奖名单获奖等级项目名称作者所在单位一等奖金属冷热形变演示器石美然四川省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二等奖“识桥绘桥造桥”科技实践活动方案李斌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四小学二等奖燃气爆炸便捷实验器凌受仁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二等奖多用途滚动式杠杆叶宏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实验学校二等奖3X+1猜想嵌套表和演示器李中平四川省达县中学二等奖库仑定律演示仪李建民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二等奖多功能便携检测器沈昌生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三等奖泸州城区植物过冬情况调查蒋坤苹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小街子小学三等奖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演示仪(二)陈万明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三等奖交变电流产生和变化规律引导实验——摇摇亮尹崇荣四川省泸州市泸州老窖天府中学三等奖多功用测电笔苟斌四川省阆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三等奖大气的秘密程光伟四川泸州天立学校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姓名所在单位李斌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四小学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省级优秀组织奖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优秀基层组织奖(市、州级)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达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巴中市科学技术协会、雅安市科学技术协会、绵阳市教育局。
市科协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打算市科学技术协会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一、组织开展科技活动1.1 举办科技论坛在2024年上半年,市科协组织了多场科技论坛,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升了我市科技创新的水平。
1.2 开展科技展览市科协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展览活动,展示了我市在各个领域的科技成果和创新成果,推动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1.3 举办科技培训为了提高科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市科协组织了多场科技培训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开设了多个专业领域的课程,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和参与。
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2.1 指导科技项目申报市科协积极推动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针对相关领域的科技项目,提供咨询和指导,加强与各部门的合作,促进项目的申报和立项。
2.2 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市科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组织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对接洽谈,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持。
2.3 创新创业支持市科协积极组织创新创业活动,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包括创业培训、科技资源对接、创业项目孵化等,助力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三、加强科普宣传教育3.1 举办科普宣传活动市科协组织多场科普宣传活动,包括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等,使科普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邀请专业人士讲解科普知识,提高市民的科学素养。
3.2 推广科普资源市科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科普资源,包括制作科普视频、开设科普网站等,让更多人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普宣传的效果。
3.3 加强科普教育培训市科协开展科普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科普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播科普知识,提高科普宣传的水平和质量。
市科协2024年下半年打算:一、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1.1 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为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2024年市科学技术协会年度工作总结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任职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的工作岗位上,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各位领导和全体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协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此,我将对____年度的工作进行一份总结。
一、组织建设协会通过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工作效能和凝聚力。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分工,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协会还加强了内部培训和学习交流,不断提升成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同时,我们积极发展会员,加强与其他组织和机构的合作,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二、学术交流与指导协会在____年度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与指导活动。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研讨会、论坛和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和经验,倡导创新思维和学术合作。
同时,协会还开展了调研和指导活动,深入企事业单位,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科技项目管理协会在科技项目管理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和市政府的科技发展政策,加大了科技项目的申报和引导力度。
对于入选的项目,我们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果。
同时,协会还加强了与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合作,推动科技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提高科技项目的质量和影响力。
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协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们积极推动科技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同时,我们加强了科技创新服务,提供优质的科技咨询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创新难题。
协会还建立了各类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器,在政府的支持下,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五、科普宣传和社会服务协会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社会服务,在广大市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科普讲座和展览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同时,协会还参与了各类公益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市科学技术协会2023年工作总结报告一、背景介绍市科学技术协会是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织,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为推动我市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报告对2023年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进行总结,总结我们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反思存在的问题,为未来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作回顾1. 组织科普活动在2023年,市科学技术协会积极组织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
我们开展了科普讲座、实验室开放日、科技展览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参与。
特别是在学校以及社区举办的科普讲座和科技展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师生的科学素养。
2. 支持科研项目市科学技术协会在2023年积极支持本地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培育。
我们设立了科研项目资助计划,为科研人员提供经费支持和技术指导。
通过资助项目,我们鼓励科研人员的创新研究,为我市的科技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3. 举办科技交流活动为促进科技界的交流与合作,市科学技术协会举办了多场科技交流活动。
我们邀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来我市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组织了科技创新论坛,搭建了科技交流平台。
这些活动为本地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促进了本地科技创新的发展。
4. 加强科学普及宣传市科学技术协会在2023年加强了科学普及宣传工作。
我们通过制作科普视频、发起科学写作比赛等方式,将科学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群。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科学书籍的出版和科普文章的发表,提高了科学普及的质量和影响力。
5.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为了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市科学技术协会在2023年建立了科技创新平台。
该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实验器材、技术服务和创新资源等支持,为他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个平台的建立对我市科技创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2023年的工作中,市科学技术协会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1. 资金支持不足虽然我们设立了科研项目资助计划,但是由于资金限制,我们无法支持更多的科研项目。
2024年市科协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要点市科协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24年上半年,市科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和科普教育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工作水平1. 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工作素质和能力。
2. 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详细分工,加强协同合作。
二、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1.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组织开展科技创新论坛和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和创新成果的转化。
3. 组织科技创新项目评审和资助,支持优秀科研项目的实施。
4. 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三、加强科普教育,提升科学素养1. 组织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提升市民科学素质。
2. 组织科普讲座和展览,宣传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
3. 加强科普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提供多样化的科普教育内容。
4. 鼓励青少年参与科普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1. 建设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提供科技信息查询和服务。
2. 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
3.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保护科技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五、加强党建工作,凝聚工作力量1. 深化党建工作,推动党的组织和党员先进性建设。
2.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养。
3. 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科普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24年下半年工作要点一、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企业发展1. 加强技术创新支持,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
2. 加强技术创新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推行。
3.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4. 加强科技成果的评价和推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二、推进科普教育,提升科学素养1. 组织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市民科学素质。
2024年市科学技术协会年度工作总结范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4年工作总结一、总体工作概述2024年,市科学技术协会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科技创新战略,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深化会员服务,提升协会影响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并服务于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工作成果。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协会全体干部职工切实履行职责,勇于担当,科学决策,精心组织,真抓实干,为市科学技术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会员服务工作在2024年,我们注重加强与会员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围绕会员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定期开展会员交流活动。
组织了一系列的会员座谈会、研讨会、项目对接会等交流活动,为会员单位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深入探讨的平台,促进了会员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办理会员单位入会手续。
对于符合会员资格的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我们及时审查并办理入会手续,增加了会员单位的数量,扩大了协会的影响力。
3.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
建立了专家咨询团队,为会员单位提供科技项目申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会员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4.举办技术培训和交流会。
组织了多场技术培训和交流会,提升了会员单位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三、科技项目管理与支撑服务2024年,协会充分发挥科技项目管理与支撑服务的职能,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
1.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项目,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2.组织申报科研项目。
积极推动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帮助会员单位制定项目方案,解决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问题,提升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3.开展科技创新服务。
为会员单位提供科技信息查询、专利申请、技术转移等服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
2024年市科学技术协会本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样本2023年上半年,市科学技术协会紧密围绕全市科技发展大局,牢牢把握服务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主线,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以下是我们对本年上半年工作的总结,分为六个部分。
一、组织建设方面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召开“七一”表彰会,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科技信仰,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开展“科技人员之家”建设,为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3.组织开展“行业技术专家培训班”,提高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科技创新方面1.组织开展科技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引导科技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2.推动创新创业中心的建设,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3.组织开展科技成果交流会和科技论坛,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4.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三、科技合作方面1.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邀请外国科学家来访我市,并派遣我市科技代表团出访。
2.组织开展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应用型技术。
3.推动与周边城市的科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四、科技服务方面1.完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科技政策宣讲、技术咨询等服务。
2.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班,面向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和创新知识的培训。
3.加强科技普及宣传工作,组织开展科技知识讲座和科普活动,提高市民科学素质。
五、项目管理方面1.加强对科技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按时完成,达到预期目标。
2.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和科研成果产出。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保护科研成果的合法权益。
六、队伍建设方面1.制定和实施科技人员激励政策,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组织开展科技人员交流培训活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加强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表彰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
单位和先进单位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公布日期】2007.01.26
•【文号】科协发普字[2007]7号
•【施行日期】2007.01.26
•【效力等级】团体规定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正文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表彰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
先进单位的决定
(科协发普字[2007]7号)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科普法》,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全国各级科协、学会围绕“节约能源,你我共参与”和“预防疾病,科学生活”的主题,于2006年9月17日前后组织开展了全国科普日活动。
各地在活动中充分发挥《科学素质纲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作用,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围绕提高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为鼓励和表彰各地、各单位在全国科普日活动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科协对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申报的材料进行了认真评审,决定授予北京市科协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为200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授予中华预防医学会等201个单位为200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
附件:1.200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名单
2.200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名单
二○○七年一月二十六日附件1
附件2。
内江市科学技术协会2017年部门决算编制说明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一)主要职能。
内江市科协的主要机构职能是:1.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推动自主创新,促进学科发展;2.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3.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捍卫科学尊严,推广先进技术,开展城乡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4.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合法权益。
促进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营造健康学术氛围。
5.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参与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制定和有关社会事务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6.表彰奖励优秀学术论文、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举荐人才;7.开展科学论证、科技服务,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认证等任务;8.开展民间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科学技术合作,创造条件发展同国内外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9.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10.兴办符合科学技术协会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11.承办市委、市政府和省科协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7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聚焦创新要素,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是开展全国、全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创建工作。
推荐我市高新龙头企业-四川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汇宇制药有限公司参加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创建活动,推荐四川千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省第六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
二是探索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新机制。
引导金融资本支持企业研发,缓解企业研发融资困难,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在全市率先提出建立科技研发基金的建议方案。
三是推进企事业单位产学研结合,组织召开了部分企事业单位工作座谈会。
2.聚焦小康目标,助力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一是“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深入实施。
经过初评、筛选、公示等程序,推荐出4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名农村科普带头人,2个科普示范社区申报2017年省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
二是“精准扶贫”深入开展。
组织动员各市级学会、科协组织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制定联系村精准扶贫规划,扎实推进“科技扶贫”项目。
1月6日,市科协深入到资中县归德镇楠木厅村,走访慰问对口帮扶贫困户7户。
3月,下派党员刘馨遥到资中龙江镇白阳村任第一书记。
5月10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高宏率队到我会派驻“第一书记”的资中县龙江镇白阳村开展帮扶慰问工作。
7月12日,深入联系贫困村资中县归德镇楠木厅村,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现场协调解决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7月19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高宏带领资中县龙江镇白阳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及返乡创业村民、致富能手、养殖大户等到市农科院调研。
9月28日,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宋一带领科协办公室相关同志深入到市科协派驻第一书记村资中县龙江镇白阳村,看望慰问派驻的第一书记,指导该村帮扶工作。
据统计,今年帮扶村资中县归德镇楠木厅村获得基地建设补助资金10万元。
向贫困群众和村民发放晚熟塔罗科血橙种苗1500株,开展塔罗科血橙幼苗管理技术培训班、塔罗科血橙盛产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农户1800余人次。
同时,对新的脱贫工作任务拟定了脱贫规划,为完成51户147人脱贫任务,加大帮扶力度,加强项目建设。
据统计,到户产业帮扶资金10.78万元,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修建安全住房。
村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建设即将完成,硬化通社道路1.1公里。
落实集体经济现代化养猪场建设,该养猪场计划投入资金123.37万元。
其中:一村一品帮扶资金11.13万元、硬化1.1公里社道资金35万元、活动场地硬化5万元、发展集体经济投入30万元、社会自筹31.46万元,制定倒排工期表,实行工作任务倒逼。
三是农技协不断发展壮大。
新成立资中县麻竹专业技术协会、威远县用材林产业协会、威远县川砂仁产业协会、威远县中药材产业协会等农技协。
组织专题培训54次,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和农户3400余人(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1余项。
3.聚焦全民科普,助力科学素质提升迈上新台阶(1)主题科普活动广泛开展。
一是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科技咨询服务16场(次),展出科技成果、科普知识展板105余块,播放科教影视作品36余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7500余份,直接受益群众达1.6万余人(次)。
二是通过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学校、企业,为科技知识普及贡献力量。
三是推动科技馆集中开放展览,引导群众参观科技馆、规划展览馆等场所,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四是组织老专家先后到杨家镇中心学校、太安乡中心学校开展医疗卫生知识、心理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
五是组织老专家,为东兴区小河口镇500名基层群众开展专家义诊,发送医疗健康科普资料28种,252O余份。
(2)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屡创佳绩。
一是举办内江市第三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经市级评委评选出一等奖452件,二等奖630件,三等奖1137件,推荐送省参赛作品100余件。
二是参加四川省第三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获省一等奖5件、二等奖26件、三等奖47件。
三是参加第15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
我市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 6个,三等奖11个的优异成绩。
四是举办内江市“比拼科学素质、争做科学达人”科技创新知识竞赛。
经过激烈角逐,东兴区代表队获得一等奖,隆昌县、市直小学代表队获得二等奖,市中区、威远县、资中县代表队获得三等奖。
(3)科普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科技馆建设稳步推进。
二是中国流动科技馆成功巡展。
三是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
4.聚焦建家交友,助力科技人才成长取得新实效(1)成功召开省老科协组织工作会。
召开四川省老科协组织工作会议。
此次会议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及省老科协曾清华、张宗源等领导和参会代表的高度赞扬。
(2)促进学术交流。
一是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内江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征集工作,共征集到科技论文165篇。
二是开展省级学会及专家“科技甜城行”活动。
三是并举办专题讲座,提高各类学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能力。
(3)开展建家交友活动。
一是与市人才办共同起草《关于做好2017年春节前市领导走访慰问优秀人才(专家)的建议方案》,积极协调对接联系落实慰问工作。
二是市领导带头示范,每名市领导走访慰问优秀人才2名,由市科协及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分别陪同慰问,每名科技人才慰问标准为1000元慰问金和800元的慰问品。
二、部门概况内江市科学技术协会下属二级单位2个,其中公益一类事业单位1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1个。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说明2017年内江市科协本年收入合计506.4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86.82万元,占96.12%;其他收入19.67万元,占3.88%。
(图1:收入决算结构图)(饼状图)2017年内江市科协本年支出合计511.7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67.3万元,占71.77%;项目支出144.46万元,占28.23%。
(图2:支出决算结构图)(饼状图)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513.49万元。
与2016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减少72.85万元,下降12.43%。
收入决算结构图支出决算结构图(图3: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柱状图)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492.69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6.27%。
与2016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增加19.12万元,增长4.04%。
(图4: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变动情况)(柱状图)(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492.69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1.31万元,占44.92%;教育支出1.92万元,占0.39%;科学技术支出192.05万元,占38.9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03万元,占10.16%;医疗卫生支出12.04万元,占2.44%;住房保障支出15.34万元,占3.11%。
(图5: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饼状图)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1.一般公共服务(类)群众团体事务(款)行政运行(项):支出决算为221.31万元,完成预算99.49%,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用于采购公务车保险结余。
2.教育支出(类)进修及培训(款)培训支出(项):支出决算为1.92万元,完成预算100%。
3.科学技术支出(类)技术研究与开发(款)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支出决算为5万元,完成预算100%。
4.科学技术支出(类)科学技术普及(款)机构运行(项):支出决算为47.59万元,完成预算100%。
5.科学技术支出(类)科学技术普及(款)科普活动(项):支出决算为46.46万元,完成预算100%。
6.科学技术支出(类)科学技术普及(款)学术交流活动(项):支出决算为21万元,完成预算100%。
7.科学技术支出(类)科学技术普及(款)其他科学技术普及支出(项):支出决算为32万元,完成预算100%。
8.科学技术支出(类)科技重大项目(款)重大研发计划(项):支出决算为40万元,完成预算100%。
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项):支出决算为26.3万元,完成预算100%。
1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事业单位离退休(项):支出决算为0.09万元,完成预算100%。
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支出决算为23.64万元,完成预算100%。
1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类)医疗保障(款)行政单位医疗(项):支出决算为6.91万元,完成预算100%。
1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类)医疗保障(款)事业单位医疗(项):支出决算为3.31万元,完成预算100%。
1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类)医疗保障(款)公务员医疗补助(项):支出决算为1.82万元,完成预算100%。
15.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支出决算为15.34万元,完成预算100%。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348.2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280.40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60.69万元、津贴补贴33.44万元、奖金5.62万元、绩效工资24.0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23.64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21.6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43.39万元、抚恤金16.91万元、生活补助0.62万元、住房公积金23.94万元、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6.4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