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专题三 词语运用
- 格式:ppt
- 大小:308.00 KB
- 文档页数:11
七年级上册词语(成语)的运用知识梳理答题技巧(一)选词填空。
1. 辨析词义的轻重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在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
我们辨析时就要注意区别。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其表现的程度就层层升级,依次加重。
再如:“陌生”与“生疏”,两个词都有“不熟悉”的意思。
但“陌生”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因初次接触而不熟悉;“生疏”则可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以前熟悉或曾经有过接触,因相隔时间长变得不熟悉了,或者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所以不熟悉。
2. 辨析词义的范围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围却有大有小,这种分别也是辨析近义词的一个标准。
例如:“边疆”“边境”“边界”范围是越来越小。
“边疆”指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国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
“边界”仅指一条界限,范围最小。
再如:“年纪”与“年龄”。
“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年龄”指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
如:(1)校园里的两棵银杏树,看上去它们的年龄足有千年。
(2)你这把年纪还带头干活,我们这些年青人哪敢怠慢?这里的例(1)的“年龄”就不能换成“年纪”。
3.辨析词义侧重点有些近义词虽指意义相似,但由于词素构成不同往往所指的侧重点不同,使用就有所不同。
例如:“景色”与“景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
再如:“诡辩”与“狡辩”都指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4.结合语境,区分词义汉语语意丰富,有时一个词语有多重意思,那就要结合语境来区分。
也就是说,同一语境中,根据上下文的因果、对比、修饰等关系来明确词语语意;(二)成语运用一看词义,忌重复赘余成语使用中的意义重复是指句中已含有与成语本身的意义相互重叠或重复的部分,进而造成使用失当。
专题0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精选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答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精选精练(全国通用)一、选择题1.(2022春·青海海东·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王芳经常帮助同学解决作业难题,这种可歌可泣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B.为了能顺利通过会计师资格考试,姐姐一年来目不窥园,终于如愿以偿。
C.他自小浪迹四方,以偷窃为生,练就了扒窃绝技,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D.这里有令人心跳的独石桥,有不可捉摸的山洞,有盘根错节、高耸入云的参天古树。
2.(2022春·江苏宿迁·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已经”“满”三个副词连用引发了读者美好的想象。
B.“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采用排比,表现木兰接连奔赴四个集市购物的匆忙。
C.古时,君王称亲近的大臣为卿,有的称“爱卿”。
古时“卿”也是夫妻或好朋友之间非常亲昵的称呼。
D.《山海经》记载了很多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如帝江、刑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是一部地理百科全书。
3.(2022春·广西贵港·七年级统考期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文明美德就像一弘清泉()着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
让文明美德之风吹遍校园,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美丽;让文明美德的新风吹遍社会,让我们的社会()出文明的火花。
让我们和文明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A.滋养慰藉绽放爆发B.滋润慰藉绽放迸发C.滋养慰劳开发迸发D.滋润慰劳开放爆发4.(2022春·广东阳江·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贩毒分子被缉毒警察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B.欣赏文章时,要细细咀嚼,才能的得知其中含意。
初中语文专题训练第三章:语文知识及运用之词语(包括成语)上篇专题精析一考纲解读《命题细则》第一部分的第三项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这一项对应着历年中考的第3题,我们简称为词语题。
二考题回顾本课堂所选例题均为中考真题,通过对几年的中考题的比较,我们不难确定考题的设置方向与范围。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2008年中考】①毋庸__________,杭州有着良好的治安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②谁来为这些弱势人群___________正义?③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走过我的身旁。
A.质疑声张泰然自若 B.置疑声张泰然自若C.置疑伸张悠然自得 D.质疑伸张悠然自得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2009年中考】A.杭州西溪湿地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水网密布,小桥玲珑,绿树婆娑,亭宇古朴,处处富有诗情画意。
(典范)B.为了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健全党内责任追究制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贵的暂行规定》。
(审查)C.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叹为观止)D.智者和愚者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天赋的差异,更在于面对困境,愚者往往束手无策....,而智者却能化解困难,走出一条新路。
(一筹莫展)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0年中考】A、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国家气象局加强了对天气的实时监控..和趋势分析。
B、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C、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花枝,比喻美丽的女子。
招展,迎风摆动。
2.: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4.: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5.: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6.: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7.: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胜,完、尽。
8.: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抓、捏。
9.: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
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10.: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迁,改变。
11.:不长庄稼的地方。
12.: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13.: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14.: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答案:1.花枝招展,2.咄咄逼人,3、人声鼎沸,4、不求甚解,5、混为一谈,6、花团锦簇7、美不胜收,8、拈轻怕重,9、麻木不仁,10、见异思迁,11、不毛之地,12、怪诞不经,13、大相径庭,14、神采奕奕)二、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荒园,(少有人来),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3.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长草木的地方)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4.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5.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起来。
(答案:1.人迹罕至2.殉职3.不毛之地4.大相径庭5.神采奕奕)三、解释下列词语。
(1)贮蓄: 。
(2)安适: 。
(3)吝啬: 。
(4)憔悴: 。
(5)鉴赏: 。
(6)殉职: 。
(7)怂恿: 。
(8)怅然: 。
(9)缥缈: 。
(答案:(1)储存,积聚(2)安静而舒适(3)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4)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5)鉴定和欣赏(6)为公务而牺牲生命(7)鼓动别人去做某事(8)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9)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四、选择题。
专题02 七(上)词语运用检测卷(解析版)一、词语判断1.(2020·广东七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外国记者咄咄逼人....的提问,我国新闻发言人给予了机智的回答。
B.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就要让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C.自从开渠引水之后,从前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肥沃的农田。
D.对于一些重要的文章,他总是不求甚解....,反复仔细地阅读。
【答案】D【解析】A.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符合语境;B.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符合语境;C.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荒凉、贫瘠。
符合语境;D.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不符合语境;故选D。
2.(2019·河南七年级期末)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父母师长无时无刻....都在关心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B.阳春三月,游览园林固有情趣;可穿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目不窥园....,亦别有风味。
C.一到活动课,操场上就人声鼎沸,气冲斗牛....,显示出青春的活力。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答案】D【解析】A.无时无刻,没有时刻。
常与否定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
此题要改成“每时每刻”;B.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此题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C.气冲斗牛,气:气势。
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
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运用语境错误;D.孜孜不倦,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2 不知疲倦。
使用正确;故选D 。
3.(2020·内蒙古七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专题03雨的四季-刘湛秋知识讲解1.作者简介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
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2.理解词语静谧:安静。
谧,安宁、平静。
高邈:高而远。
邈,遥远。
造访:拜访。
多用于书面。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莅,到。
粗犷:粗野豪放。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3.课文主题作者通过细致描写四季的雨的景象、雨的音响、雨的气息,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mì)花苞(bāo)高邈(miǎo)咄咄逼人(duō)B.甘露(lù)干涩(sè)粗犷(kuàng)毫不掩饰(shì)C.凄冷(qī)莅临(wèi)吝啬(lìn)干净利落(luò)D.池畦(wā)草垛(duò)萌发(méng)倾盆瓢泼(piáo)【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A.正确;B.有误,“粗犷”的“犷”应读作“guǎng”;C.有误,“莅临”的“莅”应读作“lì”;D.有误,“池畦”的“畦”应读作“qí”。
故选: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娇媚睫毛敝开绿茵茵B.屋檐化妆干躁彩棱镜C.端庄诱惑浇灌戴斗笠D.资容铃铛造访交响曲【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汉字的正确书写。
专题三词语运用一、教材重点成语分类梳理编者按:本部分依据成语使用易错类型梳理教材及全国中考高频成语,逐类逐词梳理训练。
成语释义梳理中,楷体部分为词典意思,括号里的内容为易错提示。
要求:请根据释义,判断下列句中成语使用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二)望文生义1. 本色当行:指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①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②此曲一直是宾白,令人忘其为曲,元代戏曲本色当行....的艺术大抵如此。
【】2. 屏气敛息: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时止住了呼吸。
【链接】屏息凝神:忍住呼吸,全神贯注地注视着。
【链接】屏息敛声: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①几人立即意识到了不对,停止了戏耍,均屏气敛息....地注视着远处沙漠边缘。
【】②游泳的时候要屏气敛息....,不然被水呛到会很危险。
【】③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④影院的观众都屏息敛声....,或点头,或沉思,各种表情不一而足。
【】3. 不见天日:比喻政治黑暗;比喻行为不轨,见不得人;比喻与世隔绝。
①这种不见天日....的阴天真舒服。
【】②他肯定是做了一些不见天日....的事情,不然不会整日东躲西藏的。
【】4.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强调事先没有约定)①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时,社会各界不约而同....地举行各类纪念活动,祭奠那些逝去的生命。
【】②我们说好在早上见面,两人不约而同....地准时见了面。
【】5. 不二法门:独一无二的门径。
(指最好的方法)市教育局出台“减负”规定后,实施高效课堂就成为各校破解“减负提质”难题的不二法门....。
【】6.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对于这些谣言,我保持缄默,过不了多久它们就会不攻自破....的。
【】7.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教案:专题三词语运用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专题三“词语运用”包含了大量的成语和词语,这些成语和词语富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成语和词语的含义,掌握它们的正确运用方法,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成语和词语基础,他们对成语和词语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成语和词语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用不够灵活,容易望文生义,误用成语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成语和词语的含义,掌握它们的正确运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成语和词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成语和词语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成语和词语的含义,掌握它们的正确运用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成语和词语,避免误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成语和词语。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了解成语和词语的正确运用方法。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成语和词语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成语和词语,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成语和词语案例,让学生阅读,了解它们的含义和正确运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成语和词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成语和词语。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检查他们对成语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成语和词语的来源、演变等,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专题二词语运用专项突破(二) 部编版教材七~九年级成语汇总七年级上册[繁花嫩叶] 花儿繁茂叶子嫩绿,形容生命力旺盛。
[呼朋引伴]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引:牵引,招引。
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花枝招展] 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喜出望外] 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翻来覆去] 原指来回翻身,现用来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各得其所]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人迹罕至] 罕:少。
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人声鼎沸] 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
[截然不同] 意思是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疲倦不堪] 倦:疲倦,劳累。
不堪:不能忍受。
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小心翼翼] 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
[不求甚解] 指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
现多含贬义,形容用心不专。
[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成是相同的事物。
[恍然大悟] 人对某事情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朗。
[油然而生] 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 形容花朵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 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威风凛凛] 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众目睽睽] 形容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煞有介事] 指装模作样,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多指大模大样,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
[废寝忘食]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非常勤奋专心。
[饥肠辘辘] 辘辘:形容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
形容十分饥饿。
[踉踉跄跄] 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拈轻怕重]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
[漠不关心] 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麻木不仁] 肢体麻痹,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专题三语病的辨识、修改与标点符号、语法知识语病的辨识与修改1.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
(删去“一直”或“始终”)B.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删去“通过”或“使”)C.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还很健壮。
(把“健壮”改为“充沛”)D.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把“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博物馆里,有时参观者会出现喧哗、在展厅里吃东西、乱丢垃圾和不文明行为,对博物馆里的其他参观者和展品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B. 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惠存着。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 收到您的拙作,我心里十分高兴,连夜拜读,如在海滩上捡到一颗珍珠,颇有收获。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莎莉文小姐到来后,海伦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眼神。
B. 只有每天坚持读一点好书,就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
C.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
D. 2022年1月1日,我市大约有一万左右的市民参加了元旦健身长跑活动。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市长亲自率队检查防汛工作,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措施。
B. 中国把技术发展作为优先事项,摆脱对西方技术的依赖。
C. 随着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被连根拔起,黑恶分子被绳之以法,全省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了约7.9%左右。
D. 国家网信办将继续扩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覆盖范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平台。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B.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目前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形金饰品等重要文物超过一千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