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模型分析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95
线性规划(NLP)和二次规则(QP)。
其中LINDO、LINGO学生版可解决最多达300个变量和150个约束的规则问题,并且容易阅读、了解和修改。
(4)SPSS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
最早的SPSS统计软件系统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于1968年开发并于1975年在芝加哥成立SPSS公司。
SPSS采用Windows的窗口方式展示各种管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使用对话框展示各种功能选择项,只要具备一定的Windows操作技能,了解统计分析原理,便可以使用该软件做科学研究工作。
SPSS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
其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以及农业、林业、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和行业。
随着SPSS产品服务领域的扩大和服务深度的增加,SPSS公司已于2000年正式将英文全称改为“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第五章初等模型初等模型是指用较简单初等的数学方法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
对于数学建模,判断一个模型的优劣完全在于模型的正确性和应用效果,而不在于采用多少高深的数学知识。
在同样的应用效果下,用初等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可能更优于用高等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
本章利用初等数学的方法,通过几个实例给出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
5.1 椅子问题1.问题的提出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个事实,把椅子放在不平的地面上,通常只有三只脚着地,放不稳。
然而只需稍挪动几次,就可以使四只脚同时着地,放稳了。
这个看来似乎与数学无关的现象,你能用数学语言给以描述并用数学工具来证实吗?2. 问题的解决(1) 问题假设①椅子四条腿一样长,椅脚与地面接触处可视为一个点,四脚的连线呈正方形。
Workbench -Mechanical Introduction第五章模态分析简介Training Manual •在这一章中,将介绍模态分析。
进行模态分析类似线性静力分析。
–假设用户已学习了第4章线性静力结构分析部分。
•本章内容:–模态分析步骤–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步骤•本节所述的功能,一般适用于ANSYS DesignSpace Entra及以上版本的许可。
Training Manual模态系统分析基础•对于模态分析,振动频率ωi 和模态φi 是根据下面的方程计算的出的:2•假设:[][](){}0=−iiM K φω–[K] 和[M] 不变:•假设材料特性为线弹性的•利用小位移理论,并且不包括非线性的•不存在[C] ,因此无阻尼•无{F} , 因此无激振力•结构可以强迫振动也可以不强迫振动–模态{φ} 是相对值,不是绝对值A.模态系统分析步骤Training Manual •模态分析与线性静态分析的过程非常相似,因此不对所有的步骤做详细介绍。
用蓝色斜体字的步骤是针对模态分析的。
–附加几何模型–设置材料属性–定义接触区域(如果有的话)–定义网格控制(可选择)–定义分析类型–加支撑(如果有的话)–求解频率测试结果–设置频率测试选项–求解–查看结果…几何体和质点Training Manual •模态分析支持各种几何体:实体, 表面体和线体–,•可以使用质量点:•质点在模态分析中只有质量(无硬度)。
质点在模态分析中只有质量(无硬度)•质量点的存在会降低结构自由振动的频率。
•材料属性: 杨氏模量,泊松比, 和密度是必需的。
密度是必需的Training Manual。
Workbench -Mechanical Introduction第五章模态分析简介Training Manual •在这一章中,将介绍模态分析。
进行模态分析类似线性静力分析。
–假设用户已学习了第4章线性静力结构分析部分。
•本章内容:–模态分析步骤–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步骤•本节所述的功能,一般适用于ANSYS DesignSpace Entra及以上版本的许可。
Training Manual模态系统分析基础•对于模态分析,振动频率ωi 和模态φi 是根据下面的方程计算的出的:2•假设:[][](){}0=−iiM K φω–[K] 和[M] 不变:•假设材料特性为线弹性的•利用小位移理论,并且不包括非线性的•不存在[C] ,因此无阻尼•无{F} , 因此无激振力•结构可以强迫振动也可以不强迫振动–模态{φ} 是相对值,不是绝对值A.模态系统分析步骤Training Manual •模态分析与线性静态分析的过程非常相似,因此不对所有的步骤做详细介绍。
用蓝色斜体字的步骤是针对模态分析的。
–附加几何模型–设置材料属性–定义接触区域(如果有的话)–定义网格控制(可选择)–定义分析类型–加支撑(如果有的话)–求解频率测试结果–设置频率测试选项–求解–查看结果…几何体和质点Training Manual •模态分析支持各种几何体:实体, 表面体和线体–,•可以使用质量点:•质点在模态分析中只有质量(无硬度)。
质点在模态分析中只有质量(无硬度)•质量点的存在会降低结构自由振动的频率。
•材料属性: 杨氏模量,泊松比, 和密度是必需的。
密度是必需的Training Manual… 分析类型Training Manual •从Workbench的工具栏中选择“Modal”指定模型的分析类型。
•在Analysis Settings中:–提取的模态阶数:1到200(默认的是6)。
–指定频率变化的范围(默认的是0到1e+08Hz)。
数学建模软件的高级功能介绍第一章简介数学建模软件是一种专门用于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工具。
它不仅可以对数学模型进行建立和求解,还具备许多高级功能,可以提高建模过程的效率和精确度。
第二章数据分析和预处理功能数学建模软件提供了多种数据分析和预处理功能,例如数据可视化、数据清洗、数据归一化等。
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为后续的数学建模工作提供有效的输入。
第三章模型建立和参数调整功能数学建模软件具备动态建模和静态建模的能力。
在动态建模过程中,软件能够根据实时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调整模型参数,实现对实际情况的实时反馈。
在静态建模过程中,软件提供了参数调整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手动调整模型参数,以获得更精确的模型。
第四章模型求解和分析功能数学建模软件提供了多种模型求解算法,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求解算法,并优化模型求解过程。
同时,软件还提供了对模型求解结果的分析功能,用户可以对模型的可行性、鲁棒性进行评估。
第五章优化和优化算法功能数学建模软件还具备优化和优化算法功能。
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以对模型进行参数优化、约束优化等操作,以达到最佳解的目标。
软件提供了常用的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优化。
第六章模型可视化和报告功能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展示模型结果,数学建模软件提供了多种模型可视化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绘制图表、绘制3D模型等方式,直观地展示模型的结果。
同时,软件还提供了报告功能,用户可以将模型结果导出为报告,方便与他人共享和交流。
第七章模型验证和验证功能数学建模软件提供了模型验证和验证功能。
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以对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软件提供了多种验证方法和工具,例如交叉验证、误差分析等,用户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验证。
第八章高级模型和定制功能为了满足用户更高级和定制的需求,数学建模软件还提供了高级模型和定制功能。
管理制度模型分析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管理制度模型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管理制度模型的分析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管理制度模型的深入分析可以找出现有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益,为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文旨在对管理制度模型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不同管理制度模型的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以此为基础,提出适合企业实际的管理制度模型,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管理制度模型的基本内涵2.1 管理制度模型概述管理制度模型是指企业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针对不同管理领域,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企业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明确,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风险。
2.2 管理制度模型的基本构成要素管理制度模型主要由目标、内容、程序、监控和评估等要素组成。
其中,目标是管理制度模型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内容是管理制度模型的具体规定和条款,程序是管理制度模型的操作流程和方法,监控是对管理制度模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跟踪,评估是对管理制度模型执行效果的评价和反馈。
2.3 管理制度模型的分类根据管理制度模型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战略管理制度模型、组织管理制度模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型、财务管理制度模型等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的管理制度模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三章管理制度模型的分析3.1 战略管理制度模型的分析战略管理制度模型主要是指企业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
这种管理制度模型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执行计划等,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战略行为,提高企业的战略实施效果。
Workbench -Mechanical Introduction第五章模态分析简介Training Manual •在这一章中,将介绍模态分析。
进行模态分析类似线性静力分析。
–假设用户已学习了第4章线性静力结构分析部分。
•本章内容:–模态分析步骤–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步骤•本节所述的功能,一般适用于ANSYS DesignSpace Entra及以上版本的许可。
Training Manual模态系统分析基础•对于模态分析,振动频率ωi 和模态φi 是根据下面的方程计算的出的:2•假设:[][](){}0=−iiM K φω–[K] 和[M] 不变:•假设材料特性为线弹性的•利用小位移理论,并且不包括非线性的•不存在[C] ,因此无阻尼•无{F} , 因此无激振力•结构可以强迫振动也可以不强迫振动–模态{φ} 是相对值,不是绝对值A.模态系统分析步骤Training Manual •模态分析与线性静态分析的过程非常相似,因此不对所有的步骤做详细介绍。
用蓝色斜体字的步骤是针对模态分析的。
–附加几何模型–设置材料属性–定义接触区域(如果有的话)–定义网格控制(可选择)–定义分析类型–加支撑(如果有的话)–求解频率测试结果–设置频率测试选项–求解–查看结果…几何体和质点Training Manual •模态分析支持各种几何体:实体, 表面体和线体–,•可以使用质量点:•质点在模态分析中只有质量(无硬度)。
质点在模态分析中只有质量(无硬度)•质量点的存在会降低结构自由振动的频率。
•材料属性: 杨氏模量,泊松比, 和密度是必需的。
密度是必需的Training Manual… 分析类型Training Manual •从Workbench的工具栏中选择“Modal”指定模型的分析类型。
•在Analysis Settings中:–提取的模态阶数:1到200(默认的是6)。
–指定频率变化的范围(默认的是0到1e+08Hz)。
SWOT模型的分析和改进目录第一章前言1第二章 SWOT模型的简介2第三章 SWOT分析的原理3 3.1 SWOT模型形成的基础和根据33.2 SWOT模型分析过程中的隐含假定33.2.1外区分假定43.2.2 利害区分假定43.2.3 静态分析的假定4第四章SWOT分析的过程4 4.1了解行业环境基础,即行业背景44.2识别行业中的关键成功因素54.3罗列行业中的关键成功因素5第五章SWOT的局限85.1 SWOT对企业制定长期战略提供参考存在缺陷。
85.2 SWOT的隐含假定的局限性95.2.1外区分的假定95.2.2利害区分假定的局限105.2.3 静态分析的局限性115.3 SWOT模型很难将几个复杂的情况表现出来115.4 SWOT模型难于将已知的优劣情况量化处理。
12第六章改进方案126.1权重比例136.2引入代表领先程度的量——领先系数146.2.1领先系数的含义156.2.2 领先系数的数学计算166.3机遇趋进程度和紧迫程度166.3.1机遇趋进程度和紧迫程度含义176.3.2对机遇趋进程度和紧迫程度的分析过程176.4改进SWOT结构18第七章案例分析20结语23参考文献24辞25第一章前言本文介绍SWOT 模型的产生背景,隐含假设,模型的缺陷和改进方案。
本文的创新点有二:一是在SWOT模型中用数量标出了各个元素的重要程度。
二是在于改进方案提出了一个衡量领先程度的系数——领先系数。
该系数的建立体现了博弈论(game theory)思想。
模型的改进一定程度的解决了SWOT模型因为其缺陷而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使其更能适应现今商业环境。
文中从SWOT模型的产生的理论根据中分析处了SWOT模型的隐含假设:外区分利害区分静态分析假定,并根据SWOT模型的产生依据介绍了模型的分析原理和分析步骤。
SWOT模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1.结构化:在形式上,SWOT模型表现为构造SWOT结构矩阵,并对矩阵的不同象限赋予了各自的特殊意义SWOT模型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全面;2.系统性:在容上,SWOT模型的主要理论基础也强调从结构分析入手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部资源进行分析。
计算机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介绍第一章背景介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论是金融、营销、医疗还是科学研究,数据分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章将介绍计算机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的背景及其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
第二章数据采集与清洗数据分析的第一步是数据的采集与清洗。
计算机软件通常提供各种数据采集工具,可以从多个来源收集数据,包括数据库、文档、网络等。
同时,软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清洗功能,去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值以及修复错误数据。
第三章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计算机软件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数据规范化、数据变换、数据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以优化数据集并提高后续分析的效果。
第四章探索性数据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EDA)是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步骤。
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功能,用户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统计特征和相关关系。
这些功能包括数据可视化、绘制统计图表、计算描述性统计量等,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集。
第五章数据建模与分析数据建模与分析是数据分析的核心步骤。
在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建模方法,并对数据集进行建模与分析。
例如,软件提供了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时间序列分析等功能,帮助用户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第六章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是当前热门的数据分析方法。
计算机软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库,用户可以使用这些算法进行模式识别、分类预测、异常检测等任务。
此外,软件还提供了模型评估和优化的功能,帮助用户选择最佳模型并提高预测准确性。
第七章数据可视化与报告数据可视化和报告是数据分析成果的展示形式。
计算机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图表、图像、地图等,帮助用户将分析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
此外,软件还支持自动生成报告和动态展示,方便用户与他人分享分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