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定义(精)
- 格式:docx
- 大小:19.27 KB
- 文档页数:10
复混肥料第一节复混肥料概述一、复混肥料的定义复合肥料:氮、磷、钾三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由化学方法制成的产品。
混合肥料:氮、磷、钾三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由物理混合方法制成的产品。
复混肥料:氮、磷、钾三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由化学方法和(或)物理加工制成的产品。
复混肥料按其施用功能可分二类:通用型(或称广谱型)和专用型复混肥料。
通用型复混肥料,适用的地域及作物的范围比较广阔,但其中某一种或两种有效养分可能富裕过剩,造成浪费;而另外的有效养分又可能不足,成为作物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
专用型复混肥料仅适用于某一地域的某种作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在某特定的土壤、作物上施用该作物专用复混肥,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如麦类、稻类、黍类、豆类、瓜类、菜类、果类、烟叶类等。
在类与类之间有一定的专一性,在同类之间又有一定的通用性。
将除草、抗病虫害之农药及激素,或将稀土元素、腐殖酸、生物菌,科学地添加到复混肥中,或将磁性载体于复混肥中使其磁化,让复混肥料成为具有“肥”与“除草”、“杀虫”,或“生化”,或“磁性”等功能的结合。
这类产品很受用户欢迎,社会效益提高。
复混肥料按其物理状态(剂型)可分为固体复混肥料和流体(液体)复混肥料两大类。
根据加工方法和物性的不同,固体复混肥料又可分为粒状复混肥料和粉状复混肥料,而流体复混肥料则可分为清液复混肥料和悬浮液复混肥料。
世界上使用粒状复混肥料、流体复混肥料的国家很多。
因此,对这类肥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得到重视和较大发展。
固体粒状复混肥料,在中国按其氮、磷、钾总养分含量浓度分为三类: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复混肥料宜于长途运输。
它主要由高浓度基础肥料(尿素、磷铵、硝酸磷肥、重钙、氯化铵、氯化钾)配制而成,缺少Ca、Mg、S等(处重钙外)中、微量元素。
长期单一使用,土壤团粒结构和肥力会遭到破坏;补施或配施Ca、Mg、S等其他肥料,又繁化施肥手续。
复合肥是什么肥料复合肥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在一种化肥中,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肥料就称为复合肥料。
今天我们谈谈复合肥是什么肥料,并告诉你复合肥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一、复合肥是什么肥料复合肥其实就是含有不同养分的化学肥料,其中含有任何两种要素的复合肥料称二元复合肥;同时含有三要素的肥料称为三元复合肥。
通常将复合肥分为化成复合肥和混成复合肥。
1、化成复合肥是经过化学反应制成的,有较固定的化学组成,如磷酸铵、磷酸二氢氨或磷酸氢二氨。
2、混成复合肥是由两种和几种肥料按一定养分比例混合而成,制成的肥料是混合物。
二、复合肥的作用与功效1、复合肥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复合肥的营养元素种类较多,一次施用复合肥,至少同时可供应作物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能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相互促进的作用,保证作物养分平衡供应,从而提高施肥的增产效果。
因此使用复合肥是平衡施肥(配方施肥)技术的物质体现,可以克服农民长期偏施单一肥料的习惯,实际上是将作物营养平衡的理论和技术用肥料的形式交到了农民的手里。
2、复合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比单质肥显著复合肥同时含有几种养分,而且均匀地分布在肥料颗粒中,施到土壤中后,根系可以在土壤各部位同时吸收到氮、磷、钾等养分;施用单质肥料,即使养分与复合肥相等,也不能在土壤各部位同时均匀分布氮、磷、钾等养分,使根系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吸收到各种养分。
另外,复合肥一般都制成颗粒状,不易流失、挥发和固定,因而肥效稳而长。
三、复合肥料的主要种类1、氨化过磷酸钙氨化过磷酸钙是用氨水处理过磷酸钙制成的,含氮2%-3%,五氧化二磷13%-15%。
2、硝酸磷肥硝酸磷肥是硝酸分解磷矿石再经氰化而成的氟磷复合肥料。
硝酸磷肥含氮为24%,含五氧化二磷为12%。
3、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是用硫酸钾或氯化钾加生石灰生成氢氧化钾,再用磷酸中和而成的,目前多用于根外追肥,适宜浓度为0.2%-0.3%,每次每亩喷施溶液50-70千克。
什么是复合肥,复合肥有那些种类?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植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中两种以上肥料的统称,也叫作多元肥料,复合肥根据制造工艺可分为化成复合肥、配成复合肥、混成复合肥,根据含有养分元素的数量可分为二元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两种。
1、化成复合肥复合肥是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利用化学合成或化学提取分离等加工过程而制成的具有固定养分含量和配比的肥料,它们的养分含量和配比决定于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化合物的分子式化学组成。
化成复合肥一般不含有机成分,但有时含有一些杂质或水分,如含氮18%、磷46%的磷酸二铵,含氮11%、含磷44%的磷酸二铵,含氮13%、含钾44%的硝酸钾,含磷58%、含钾37%的偏磷酸钾等,一般简称为复合肥。
2、配成复合肥配成复合肥是采用两种或多种单一肥料在化肥生产厂家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重新造粒而成的含有多元素的复合肥,配成复合肥在加工过程中发生部分化学反应,复合肥的养分元素比例按照农艺配方的需求相对比较稳定,有固定的比例,我国从国外进口的复合肥大多数为配成复合肥,如15—15—15,10:10:10肥料,我国目前有很多这样的配成复合肥厂,不同规模的厂家采用的原料不同,如秦皇岛的中阿化工集团是以磷酸、液氨作为氮磷的原料以氯化钾(或硫酸钾)作为钾的原料,生产浓度为15:15:15的高浓度复合肥。
大部分复合肥厂家以尿素、硫铵、氯化铵作为氮源,有的采用其中一种,有的将三种氮肥搭配使用。
钾原料一般都采用氯化钾、生产西瓜、果树等专用肥料采用硫酸钾,北方的厂家都采用普钙、一铵作用为磷源,南方则以钙镁磷肥作为磷源。
中小型复合肥厂生产的配成复合肥一般都为中浓度(NPK总养分30—36%)和低浓度(NPK总养分25%)的三元复合肥或氮磷二元复合肥(NP总量为20%)。
根据农作物的需要配成复合肥的氮磷钾比例不同,常制成不同作物的专用肥如小麦专用肥、玉米专用肥,配成复合肥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关系不密切。
复合肥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复合肥,又称多元肥,是由多种营养元素以固定比例配合而成的一种肥料。
它比单一肥料具备优点更加明显,既节约了使用时间,有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二、分类特点:一般来说,复合肥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成分相对稳定的氮、磷、钾复合肥,另一种则是增加了微量元素、植物激素等成分的高效复合肥。
复合肥具有吸水迅速、肥效持久、施用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三、产业链:复合肥产业链包括生产原料、生产加工、销售和施用环节产业链主要环节如下:原料提供商→生产厂家→经销商/代理商→农业生产者四、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逐渐稳定,复合肥在农业种植和肥料生产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复合肥的卓越性能和发展前景招引了追风捕影的投资者,国内疯狂投资,生产技术稳步提升。
五、行业政策文件:《农业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十二五规划》、《农业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
六、经济环境:复合肥行业市场逐渐饱和,产量渐趋稳定,但市场仍有稳定增长态势。
伴随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复合肥市场前景广阔。
此外,我国农民数量众多且分散,复合肥市场潜力很大。
七、社会环境:城市化率增加导致农业土地收缩,市场竞争加剧,复合肥行业的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如劳动力成本上涨、老年化等社会问题。
八、技术环境: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高科技手段在农业应用日益普及,也将有助于提高复合肥的产量和质量。
九、发展驱动因素:政策扶持、市场需求、科技进步、高效施肥模式的采用等因素都推动着复合肥行业的快速发展。
十、行业现状:目前我国复合肥行业的规模达到了230亿元左右,复合肥产量约占全国肥料的35%。
十一、行业痛点:目前,复合肥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技术不成熟、价格波动大等问题。
十二、行业发展建议:积极开发新技术,研发出适应高产和生态农业需求的复合肥;加大市场竞争,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进行;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复合肥有几种类型一、复合肥分类1、根据制造工艺分类(1)化成复合肥料:指的是通过化学方法制成的复合肥料。
(2)配成复合肥料:指的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肥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后重新造粒制成的复合肥料。
(3)混成复合肥料:指的是将几种肥料仅仅只是通过机械混合而制成的复合肥料(不发生化学反应)。
2、根据用途分类(1)水稻专用肥:指以尿素、磷铵和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肥料,氮、磷、钾的有效含量在25%及以上。
(2)烟草专用肥:指以尿素、磷铵、硫酸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肥料,氮、磷、钾有效含量在36%及以上。
(3)硫酸钾果树肥:指以尿素、磷铵、硫酸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肥料,氮、磷、钾有效含量在36%及以上。
(4)茶叶专用肥:指以尿素、磷铵、硫酸钾和适量的镁、硼等中微量营养元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肥料,氮、磷、钾有效含量在25%及以上。
(5)无公害蔬菜肥:指以尿素、磷铵、硫酸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肥料,氮、磷、钾有效含量在35%及以上。
(6)毛竹专用肥:指以尿素、磷铵和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肥料,氮、磷、钾有效含量在28.5%及以上。
(7)高浓度复混肥:指以尿素、磷铵、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肥料,氮、磷、钾有效含量在45%及以上。
二、复合肥定义1、复合肥指的是在一种化学肥料中,同时含有氮、磷、钾等3种主要营养元素中的2种或2种以上的肥料。
其中含有两种主要营养元素的称之为二元复合肥料,含有三种主要营养元素的称之为三元复合肥料。
2、复合肥料通常使用N-P2O5-K2O来表明相应的百分含量,比如说15-15-15,说明该肥料中的氮含量为15%,磷含量为15%,钾含量为15%。
如果在K2O的含量后面标有S,说明该肥料中还含有K2SO4。
复合肥料定义:同时具有氮、磷、钾三种养分或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
复合肥料是由化学方法或(和)混合方法制成的含作物营养元素氮、磷、钾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
其作用是满足不同生产条件下农业需要的多种养分的综合需要和平衡。
大量用于现代农业。
它们的规格按N-P2O5-K2O的含量百分比进行标记,如15-15-15表示该复合肥料含有N、P2O5、K2O各15%。
复合肥料也可含有一种或几种中量和(或)微量营养元素,如12-12-12-5(S)表示复合肥料含有N、P2O5、K2O各12%,还含有S5%。
在美国,复合肥料与掺混肥料是同义词。
在欧洲一些国家两者含义不同,复合肥料在其生产过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如磷酸铵类肥料、硝酸磷肥、硝酸钾和磷酸钾等;掺混肥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机械混合。
根据制造方法一般将复合肥料分为化合复合肥料、混合复合肥料、掺合复合肥料3种类型。
化合复合肥料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复合肥料。
一般属二元型复肥,无副成分。
如磷酸铵、硝酸磷肥、硝酸钾和磷酸钾等是典型的化合复肥。
混合复合肥料通过几种单元肥料,或单元肥料与化合复肥简单的机械混合,有时经二次加工造粒而制成的复合肥料,叫混合复合肥料。
如:尿素磷铵钾、硫磷铵钾、氯磷铵钾、硝磷铵钾等三元复肥。
掺合复合肥料将颗粒大小比较一致的单元肥料或化合复肥作基料,直接由肥料销售系统按当地的土壤和农作物要求确定的配方,经称量配料和简单的机械混合而成。
如由磷酸铵与硫酸钾及尿素固体散装掺混的三元复肥等。
发展概况由于农业的需要,复合肥料特别是高浓度复合肥料是化肥品种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数国家的早期化肥工业以生产单元肥料(含一种营养元素的肥料)为主。
美国在20世纪早期,就以过磷酸钙为基础,与秘鲁鸟粪、智利硝石、钾盐和一些有机废物一起混合(有时造粒)使用。
现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肥总消费量中的40%~50%的N、80%~85%的P2O5和85%~90%的K2O是以复合肥料的形式提供的。
复合肥执行标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肥料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而复合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已经逐渐成为农民们的首选。
然而,对于复合肥的质量和标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规范复合肥的生产和使用,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国家已经出台了《复合肥执行标准》。
一、复合肥的定义复合肥是指在肥料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和其他营养成分的肥料。
复合肥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化工复合肥,另一种是生物复合肥。
化工复合肥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而生物复合肥则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或有机物质转化而成的。
二、复合肥的分类根据复合肥中所含的营养元素不同,可以将复合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按照氮、磷、钾三大元素的含量比例,可以将复合肥分为氮磷钾复合肥、氮磷复合肥、氮钾复合肥、磷钾复合肥等。
此外,根据肥料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还可以将复合肥分为有机微量元素复合肥、无机微量元素复合肥等。
三、复合肥的生产复合肥的生产需要遵守一定的生产工艺和标准。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包括氮、磷、钾等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
然后,根据不同的配比比例进行混合,加入适量的助剂和添加剂,进行混合、压制、干燥等工艺流程,最终得到成品复合肥。
四、复合肥的使用复合肥的使用需要遵守一定的使用标准。
首先,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复合肥品种和使用量。
其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肥料的施用方法和时间,避免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需要注意肥料的贮存和保管,避免肥料受潮、变质等情况。
五、复合肥的执行标准为了保障复合肥的质量和安全,国家已经出台了《复合肥执行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复合肥的各项指标和质量要求,包括氮、磷、钾、微量元素等各项营养元素的含量、PH值、水分含量等。
同时,该标准还规定了复合肥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以及产品标识、包装和贮存要求等。
六、复合肥的优点和不足复合肥相比于传统肥料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复合肥可以满足不同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复合肥料是指同时含有两种或多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如同时含有氮和磷的二铰。
复混肥料是复合肥料中的一种,是指通过几种单元肥料(只含有一种营养的肥料即是单元肥料,如只含有氮素营养的尿素),或单元肥料与化学复合肥料简单机械混合,有时经过二次加工而制成的复合肥料。
复合(混)肥料的有效成分,一般习惯用N―P2O5 K2O相应的百分含量来表示。
例如,16―48―0是表示该肥料中含N16%,含P2O5 48%,不含钾,是氮磷复合(混)肥料;15―15―15是表示肥料中含氮、磷、钾各15%,是三元肥料。
复合(混)肥料中几种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百分数的总和,称为复合(混)肥料的总养分含量。
总养分含量大于等于40%的复合(混川巴料,常称为高浓度复合(混)肥料,大俯等于30%的为中浓度复合(混)肥料,三元肥料中总养分浓度大于等于25%、二元肥料中总养分浓度大于等于20%的称为低浓度复合(混)肥料。
复合(混)肥料与单元肥料相比,具有养分种类多、养分含量高、贮存运输施用费用低、养分配比多样化等优点,是未来肥料发展的方向。
初中化学复合肥定义初中化学复合肥定义复合肥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化肥分别加工成含有多种养分的混合肥,具有多种适应性和不同的养分含量和比例。
这类肥料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并且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学习了有关原子和元素的基本知识,可以理解化肥是由一些特定的元素组成的,而这些元素通常会被称为NPK元素。
NPK分别代表氮、磷、钾,这些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健康非常重要。
氮是植物制造蛋白质和生长所必需的元素,磷则是植物发育和生殖的关键元素,而钾则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
除了NPK元素之外,植物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比如铜、锌和铁等。
这些微量元素虽然含量极少,但仍然对于植物的健康生长来说非常重要。
复合肥则是一种将这些必要的元素混合在一起,以满足作物的各种需求的肥料。
复合肥通常被称为NPK复合肥,因为其通常包含氮、磷、钾这三个元素。
同时,不同类型的复合肥还可以包含多种微量元素,以满足不同作物的需求。
复合肥的制作过程如下:首先,需要将氮、磷、钾等元素分别提取出来,并且加工成适当的形式,比如氨气、三磷酸、硫酸钾等。
然后,将这些元素按照各自需要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包含多种元素和适量微量元素的复合肥。
复合肥的优点包括:1. 可以提供多种营养成分,使作物更加健康和茂盛。
2. 具有较高的肥效,可以让作物在短时间内吸收更多的养分。
3. 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和逆境能力,让其更加适应各种环境。
4. 复合肥更加方便存储和使用,可以减少储存和运输肥料所需的费用。
5. 复合肥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它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和污染。
总的来说,复合肥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有用的肥料,可以有效地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且对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初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复合肥的定义和制作过程,了解到肥料的基本知识,并且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复合肥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优缺点 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那么你对复合肥料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复合肥料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复合肥料的简介 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肥料利⽤率,促进作物的⾼产稳产有着⼗分重要的作⽤。
但它也有⼀些缺点,⽐如它的养分⽐例总是固定的,⽽不同⼟壤、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和⽐例是多样的。
因此,使⽤前最好进⾏测⼟,了解⽥间⼟壤的质地和营养状况,另外也要注意和单元肥料配合施⽤,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复合肥料的特点 复合肥⽣产多使⽤测⼟配⽅测出⼟壤的养分情况,测⼟配⽅施肥是以⼟壤测试和肥料⽥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数量、施肥时期和施⽤⽅法。
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员指导下科学施⽤配⽅肥。
测⼟配⽅施肥技术的核⼼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壤供肥之间的⽭盾。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作物的需要;达到提⾼肥料利⽤率和减少⽤量,提⾼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节⽀增收的⽬的。
复合肥料选购标准 按肥科学 市场上销售复合肥料有相当部分不符合国家DB15063-94标准。
国家标准规定,复混肥(复合肥)有效养分含量,⾼浓度氮磷钾总量≥40%,低浓度氮磷钾含量≥25%,不包括微量元素和中量元素;⽔溶性磷含量≥40%,⽔分⼦含量低于5%;粒径为1~4.75毫⽶等。
所以选购复合肥时除了看商标和养分含量外,还需注意⼚家和产地。
此外,复合肥中的钾有两种,⼀种为氯化钾,另⼀种为硫酸钾。
氯化钾含有氯,对忌氯作物不宜施⽤。
凡复合肥料袋上没有标“S”符号者其钾皆为氯化钾,忌氯作物如葡萄、马铃薯、烟草、甜菜等千万不能施⽤,⼀定要选⽤肥料袋上标有“S”符号的复合肥,即由硫酸钾组成的复合肥。
复合肥使用说明一、什么是复合肥复合肥是指将多种营养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肥料。
它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多种养分,具有营养均衡、效果明显、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复合肥的分类根据营养元素的组成和含量,复合肥可以分为氮磷钾型复合肥和复合微量元素肥料两大类。
1. 氮磷钾型复合肥:主要含有氮、磷、钾三种主要营养元素,其中氮(N)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磷(P)是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元素,钾(K)则能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2. 复合微量元素肥料:除了含有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外,还添加了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锰、锌、铜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三、复合肥的使用方法1. 施肥时间:一般来说,复合肥的施肥时间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
通常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 基肥:在作物种植前或播种后,将复合肥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通过犁地或耙地等方式与土壤混合。
这样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 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的需要和土壤的养分状况,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追肥。
一般追肥的时间为作物进入生长旺期时,以保证作物的养分供应。
2. 施肥方法:复合肥的施肥方法主要有撒施和穴施两种。
- 撒施:将复合肥均匀撒在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表面,然后用锄头轻轻翻松土壤,使肥料和土壤混合。
- 穴施:根据作物的栽培方式,在作物栽植时挖坑或沟渠,将复合肥放入坑中或沟渠中,然后将土壤覆盖,使肥料与土壤接触。
3. 施肥量:复合肥的施肥量要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期和土壤的养分状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参考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推荐用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复合肥的注意事项1. 避免过量施肥:过量施肥会导致作物吸收不良,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施肥时要掌握适量原则,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来确定施肥量。
2. 防止肥料流失:部分复合肥中的氮元素容易溶解在水中,一旦遇到大量降雨或灌溉,容易被淋洗掉,导致肥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第七章复合肥料第一节复合肥料的意义及其发展动向复合肥料:是指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氮、磷、钾主要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按其制造方法一般可分为化合复合肥料、混合复合肥料、掺合复合肥料三种类型。
(一)、化合复合肥料:在生产工业流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而制得的复合肥料,一般属二元型复肥。
无副成分如:磷酸铵、硝酸磷肥、硝酸钾、磷酸钾等。
(二)、混合复合肥料:通过几种单元肥料或单元肥料与化合复肥的机械混合,有时经二次加工造粒而制成复合肥料称之。
大都属于三元型复肥,含有副成分。
如:尿素磷铵钾、硫磷铵钾、氯磷铵钾、硝磷铵钾等。
(三)、掺合复合肥料:将颗粒大小比较一致的单元肥料或化合肥料作基础肥料,直接由肥料销售系统按当地土壤和农作物要求,确定的配方,经称量配料和简单机械混合而成。
掺合复合肥料是本世纪50年代在美国开始的,1976年美国化肥总售量中40.1%是颗粒掺合复合肥料。
它与混合复肥的基本区别在于二次加工不在生产厂中完成,肥料的养分含量和比例可按当地生产要求做较大幅度调节,一般是随混随用,不长期存放,掺合复肥要比混合复肥降低成本10%左右,美国散装,而发展中国家需袋装。
复合肥料的有效成分用N-P2O5-K2O的含量百分数表示。
如含N12%,P2O552%的磷酸一铵表示为12-52-0,含N13%,K2O 44%的硝酸钾,表示为13-0-44几种营养元素含量百分数总和称为复合肥料的总养分含量。
总养分含量≥40%称为高浓度复合肥料。
≥30%为中浓度复合肥料。
三元肥料≥25%,二元肥料≥20%为低浓度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与单元肥料相比有以下优点:1、养分种类多,含量高,能均衡地、长时间低同时供应养分,元素之间相互作用提高效果。
2、可以大量节省包装、贮存、运输及施用等费用,有效成分含量高,副成分少,可降低包装、运输成本。
如每贮运1吨磷酸铵,约等于贮运过磷酸钙及硫铵3-4吨,物理性状良好,吸湿性小,不易结块,施用方便,便于机械施肥,可减轻施肥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