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630.36 KB
- 文档页数:8
19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控技术桑吉草(甘肃省夏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7100)摘要:羊场寄生虫病是羊养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旦出现寄生虫病不仅会影响羊的健康正常成长,严重情况下将会为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要加强对防控技术的利用,将疫病问题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关键词:羊场;寄生虫病;体外寄生虫病;体内寄生虫病羊养殖已经成为人们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方式,因为,在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社会市场中对羊肉的需求逐渐提升。
也因此,为我国羊养殖行业创造良好前景。
在羊的养殖过程中,会出现羊场寄生虫病问题。
一旦出现羊场寄生虫病,不仅会对羊的生长产生影响,同时影响羊肉品质,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所以,本文将针对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技术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1羊场寄生虫病防控的重要作用在羊的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羊场寄生虫病问题。
为将羊场寄生虫病问题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就需要做好防控工作。
通过防控工作的展开,可以避免羊场寄生虫病的产生,同时降低羊的患病几率。
通过防控可以为羊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促使羊的健康生长。
与此同时,使得羊肉制品质量得到保障,避免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总而言之,羊场寄生虫病防控工作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需要意识到防控工作的意义与价值,采取不同措施,做好疫病防控。
2羊场寄生虫病危害分析羊场寄生虫病通常情况下会被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体内寄生虫病与体外寄生虫病,寄生虫在羊的身上获取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
如果是较为单纯的寄生虫病,那么羊在患病后,其死亡率不高。
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羊的抵抗力,导致其他病原菌进入到羊的体内,从而患有其他疫病会提升羊的死亡率。
寄生虫病的产生,会影响饲料的利用率,同时羊群的生产能力会受到影响,出现明显下降[1]。
当羊场出现寄生虫病时,对羊的健康生长以及其正常发展都会带来一定制约。
如果母羊患有寄生虫病那么不仅配种率降低,同时受胎率将会下降,严重情况下会引发早产问题或者流产现象。
X u m u s h o u y i在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羊占的比重较大,尤其在我国青海地区,对羊的养殖已经成为牧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羊常见传染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会对羊的养殖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从青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羊常见传染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发生的情况进行研究,同时提出具体的防控策略,希望能够提高我国养羊行业的发展。
一、羊常见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的类型从我国青海地区的羊养殖的实际情况能够看出,一般在不同的时间,会出现不同的传染性疾病,同时寄生虫病也会在羊生长的不同阶段,对羊的生长产生影响。
笔者将羊常见传染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总结为以下几个:1、羊传染性口疮病羊口疮病是羊养殖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在我国青海地区,这种疾病经常发生。
总的来说口疮病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主要通过羊只受损的皮肤或者黏膜,进入到羊的身体中。
一般来说羊口疮病的发病时间较短,通常在感染后3天就能发病。
其主要症状是,在羊的口部以及唇部,会发生结痂或者感染。
在发病周围的皮肤上,会出现小红斑,并且会演化成为丘疹、结节。
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演化成为水疱或者脓疱,严重时会蔓延到整个脸部。
通过对病羊的观察能够得知,一旦羊只感染上了传染性口疮病,其会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降低的症状。
2、传染性腐蹄病在我国青海传染性腐蹄病也是影响羊饲养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
传染性腐蹄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发病初期其临床症状非常隐蔽。
从我国青海地区羊养殖的实际情况能够看出,传染性腐蹄病如果能够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导致羊的死亡。
但是却会影响到羊养殖的效果,通常来说如果能够加强对羊养殖中卫生的把控,加强对病菌的控制,能够有效降低传染性腐蹄病发生的可能。
二、青海地区羊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除了加强对羊寄生虫病的预防之外,我们还需要根据高原牧区的实际情况,来加强对羊寄生虫病的诊断。
对于已经发病的羊来说,我们需要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判断羊所感染的寄生虫病类型,随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
羊常见寄生虫病包含类型较多而且比较复杂,这不仅对羊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还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加强对羊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一些地区或养殖场的羊群感染了寄生虫病而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给养羊业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本文以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为例,对羊常见寄生虫病展开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①调查对象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养殖状况,我们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对一年内没有接受过驱虫治疗的30只羊,以及其他60只羊,分别进行了编号标记。
此外,我们还在每月的10日到15日期间,通过直肠釆粪和静脉采血的方法,对虫卵的数量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对其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
②试验器材这些工具包括:玻璃容器、滤纸、滴管、离心机、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烧杯、培养皿、小木棍、铜筛或多层纱布、虫卵计数仪、解剖刀、搪瓷盘、镊子、手术剪、平皿和挑虫针。
2、调查方法①粪便检查在每个月的早晨,我们会收集羊的新鲜粪便,并将其标记在纸上,然后运送到实验室。
我们会使用沉淀法、饱和盐水漂浮法、毛蚴孵化法和贝尔曼氏法来评估它们的健康状况,并根据这些结果来决定评估标准。
将10g的粪便样本放入一个容器,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将容器的水加到10~20倍,在室温下静置20min,然后将上层的清液倾掉,重复这一步骤,直到上层的清液变得透明,最后将一定数量的沉淀物滴在显微镜下,以检测比重超过水的虫卵。
将10g的粪便样本放入烧杯中,加入10~20倍的饱和盐水,混合均匀,然后把混合液过滤到漂浮瓶中,使其略微超出瓶口,然后把载玻片放在瓶口,确保没有任何气泡,在室温下静置20min,最后快速把载玻片拿起来,翻转,以此来检测比重超过饱和盐水的虫卵。
从粪便样本中取出10g,放入烧杯中,按照上述沉淀方式,将其混合,然后倒入孵化瓶,再用30℃的温水加到瓶颈处,放置在25~28℃的环境中,让其受到充足的光照,每隔1h、3h、5h,对孵化过程的结果进行观察,为了更好地观察,应当使用黑色背景,并朝着光源,检查1cm水域内是否存在快速直线移动的小白点(如针尖大小、菱形、乳白色或半透明)。
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分析寄生虫病是牛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寄生虫病对牛羊的生长发育、生殖能力、健康状态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牛羊的生命安全。
开展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对于牛羊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寄生虫病的危害、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牛羊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寄生虫病的危害1. 对牛羊的健康造成影响:寄生虫会寄生在牛羊的消化道、呼吸道等部位,引起牛羊腹泻、厌食、消瘦、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牛羊的健康状况。
2. 影响牛羊的生长发育:寄生虫会占据牛羊的营养,导致牛羊的生长速度缓慢,影响生长发育。
3. 降低牛羊的生产性能:寄生虫会影响牛羊的生殖系统功能,导致牛羊生殖能力下降,减少牛羊的繁殖率和产仔率。
4. 传播人畜共患病:部分寄生虫能够感染人类,通过牛羊传播给人类,引起人畜共患病,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
上述危害表明,寄生虫病对牛羊养殖业的影响非常严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1)合理饲养密度:应根据牛羊的品种、年龄、体重等因素,合理确定饲养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的牛羊相互传染。
(2)合理饲养制度:定期进行牛羊的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保证牛羊的健康状态。
(3)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牛羊的生活环境,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2. 合理药物防治(1)选择有效驱虫药物:根据不同的寄生虫选择相应的驱虫药物,如多种驱虫药物混合使用,轮换使用等,避免寄生虫对药物产生抗药性。
(2)合理用药剂量: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用药,控制用药剂量,避免用药过量导致药物残留。
(3)定期进行驱虫:根据牛羊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当地的气候环境,制定定期的驱虫计划,定期对牛羊进行驱虫处理。
3. 合理饲养结构(1)合理饲草配比:合理配比牛羊的饲料,保证其膳食营养的均衡,提高牛羊的免疫力,抵抗寄生虫的侵害。
(2)合理饲喂时间和方式:控制饲料量和饲喂次数,避免过量饲喂导致牛羊消化不良,降低牛羊的免疫力。
羊驱虫正确操作方法羊驱虫是指对羊体内寄生的寄生虫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寄生虫对羊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正确的羊驱虫操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羊驱虫的正确操作方法:1.建立驱虫方案:根据当地的气候、寄生虫的流行情况、羊群年龄和季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羊驱虫方案。
羊的驱虫需要定期进行,一般为每3-4个月一次,以保持羊群的身体健康。
2.对新引进的羊进行隔离检疫:新引进的羊可能携带病原体和寄生虫,因此应将其与已有的羊隔离开来,并进行检疫。
对于未经任何治疗的新羊,应根据需要进行防治措施,以防止寄生虫传播。
3.粪便样品检测:定期进行粪便样品检测可以了解羊群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调整驱虫方案,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4.选择驱虫药物: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是羊驱虫的关键。
常见的驱虫药物包括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
内服药物通常是给羊口服,而外用药物则是喷洒、涂擦或注射等方式使用。
选择药物时应注意疗效、安全性、残留期等因素,并根据药物说明书的指导进行使用。
5.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驱虫药物时,应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正确使用。
药物使用前后应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使用药物后,应注意观察羊的反应,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羊应及时处理。
6.环境卫生的管理:保持羊栏的清洁和卫生是预防羊群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清理羊栏,处理粪便和废弃物,及时消毒,减少寄生虫的孳生地和传播途径。
7.合理饲养和营养管理:健康的羊群能够更好地抵御寄生虫的侵袭。
因此,合理的饲养和营养管理对于预防和控制羊群的寄生虫感染非常重要。
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维持良好的饲养条件,增强羊的免疫力,有助于防止寄生虫感染。
总之,正确的羊驱虫操作方法包括建立驱虫方案、隔离检疫新引进的羊、粪便样品检测、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注意药物使用事项、管理环境卫生、做好饲养和营养管理等措施。
只有综合应用这些方法,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羊群寄生虫的感染,维持羊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常见的羊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蛔虫病、绦虫病、房宿丝虫病、疥疮和羊流行病性腹泻等。
1. 蛔虫病
蛔虫病主要由羊蛔虫引起,一般通过粪便检查或肝胆管镜检查可以活体诊断。
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
- 定期进行驱虫,可选用多种驱虫药物,如百虫清、多菌灵等。
- 确保羊圈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环境。
- 不随意投放生育前未经处理的蛋。
3. 房宿丝虫病
房宿丝虫病是由羊房宿丝虫引起的疾病,通过皮肤刮片或血液检查可以活体诊断。
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
- 排干湿地,改善羊圈生活条件。
- 隔离患病和感染的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定期洗浴和喷洒杀虫剂,减少感染。
5. 羊流行病性腹泻
羊流行病性腹泻是由羊肠病毒引起的疾病,通过粪便检查或血液检查可以活体诊断。
防治措施包括:
- 加强羊圈清洁、消毒,避免感染环境。
- 合理饲养管理,保持羊圈通风、干净。
常见的羊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包括粪便检查、肝胆管镜检查、皮肤刮片检查和血液检查等。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定期驱虫、隔离患病羊、消灭虫体、保持清洁卫生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寄生虫病,预防和控制方法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西滩乡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西北部,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典型牧区。
由于当地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草原植被茂盛、草原草种质量好,适宜羊养殖。
因此,羊养殖业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
目前,西滩乡的羊养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养殖户普遍采用户外饲养的方式。
养殖羊种以藏系细毛羊为主,个体体重在35~50公斤之间。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主要靠天然草场提供饲料,少量补充草料以及玉米麸等饲料作为辅助饲料。
羊寄生虫病长期以来一直是门源县西滩乡羊养殖的主要疾病之一。
寄生虫病会影响羊的生长发育、肉质品质,甚至危及羊的生命。
门源县西滩乡的羊寄生虫病主要有肺线虫病、肠道寄生虫病等,其中以肺线虫病为主,尤其是在羔羊中发病率较高。
此外,有些养殖户在饲喂草料时不注意清洁,或者水源不卫生,也可能导致羊感染寄生虫病。
为了解决羊寄生虫病问题,门源县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在农村开展驱虫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发放驱虫药物,提高养殖户自我防治能力。
同时,当地兽医部门也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加强对羊寄生虫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
为了进一步掌握西滩乡羊寄生虫病的发生流行现状,开展了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在明确寄生虫种类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希望对更好的控制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样本采集(1)粪便样本采集羊粪便样本的采集是进行羊养殖疾病检测和诊断的重要步骤之一。
以下是一般的羊粪便样本采集方法:首先,选择要采集样品的羊只,最好是在粪便一次排出的时候进行采集,以保证样品的准确性。
其次,用清水和肥皂彻底清洗采集羊的臀部、肛门和周围的毛发,并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以避免样品被污染。
再次,拿一次性手套,将干净的样品容器打开,用勺子或者刮刀将样品采集到容器中。
采样量应控制在2~3g左右,越新鲜的样品越好。
第四,将容器盖好,标注好样品的相关信息,比如采集日期、采集的羊只编号等。
最后,要注意采集样品的卫生和安全,避免传染疾病。
羊寄生虫病的驱虫用药措施摘要:羊寄生虫病大体分为体表寄生虫病和体内寄生虫病,不论体表寄生虫还是体内寄生虫对羊都有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生产性能下降、痒、脱毛、异食等临床表现,常给养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寄生虫对羊造成危害,对羊寄生虫驱虫时机的掌握及用药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羊、寄生虫、驱虫用药、措施一、前言随着我国养羊规模的扩大,羊寄生虫病已经成为危害养羊业的主要疾病。
寄生虫感染可使育肥羊的生长速度大幅度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15%~35%,对养羊业影响极大。
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关键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羊群,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择广谱、高效、低毒、廉价驱虫药;②粪便深埋,特别是驱虫后2~3天的粪便;③驱虫时间应视羊群被寄生虫感染情况而定。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冬季注意补饲,适当增加营养,羊群定期药浴,供给清洁饮水,羊舍要保持通风、干燥。
预防性驱虫,一般采用1年3次驱虫的方法。
现将常用的防治药物介绍如下。
二、寄生虫种类由于羊寄生虫病的种类较多,有时单一危害羊,有时多种寄生虫同时侵害羊,如有的羊患有肝片吸虫同时又患有疥癣病,为了有效的控制寄生虫,达到驱虫目的,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通过检查其粪便中是否有成虫或虫卵(虫卵检查需经化验),然后根据感染寄生虫的种类及不同的发育期合理进行用药,这样可将寄生虫消灭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以达到良好的驱虫效果。
三、驱虫用药措施1、丙硫咪唑(阿苯达唑、抗蠕敏)丙硫咪唑对羊群常见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肝片吸虫和绦虫均有效,但对线虫、吸虫要使用较大剂量。
此外,该药杀灭囊尾蚴的作用强、毒副作用小,为治疗囊尾蚴的良好药物。
粉剂、片剂可内服或混饲,粉剂亦可配成灭菌油悬液肌肉注射。
预防性驱虫的剂量为10~15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对吸虫、绦虫、线虫都有驱杀作用。
驱胃肠道线虫的剂量为10~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驱吸虫的剂量为10~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驱绦虫的剂量为10~16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分析寄生虫病是影响牛羊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导致牛羊生长发育不良、毛色暗淡、体重下降、生产性能减低等问题,从而影响牛羊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及时有效地防治寄生虫病对于牛羊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药物防治药物防治是目前牛羊养殖业中最常用的寄生虫病防治手段。
在进行药物防治时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药物,并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针对性防治。
应该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的药物,以减少寄生虫对某一种药物的抗药性。
在使用药物防治的过程中,还要严格遵守药物使用的剂量和频次,以避免药物残留对牛羊产品的影响。
还应该注意在使用药物防治时避免盲目使用和滥用药物,避免对环境和动物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确保防治效果,可以采用药物防治和其他防治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综合使用化学药物、中草药和生物制剂等手段,提高防治效果。
二、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是预防牛羊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保持牛羊圈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饲料残渣,减少寄生虫卵的传播。
要合理安排牛羊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饲养,减少寄生虫传播的机会。
要保证牛羊饲料的质量和适口性,从源头上提高牛羊的自身抵抗力。
在饲养过程中,还应该合理安排牛羊的饲养环境,避免湿润潮湿的环境,以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
要定期对牛羊进行体检和粪便检查,及时发现寄生虫病的病变和传播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寄生虫病防治手段,它主要通过引入天敌或者天敌的天敌,以降低寄生虫种群数量,达到防治寄生虫病的目的。
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化学药物的依赖,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种群数量,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
目前,生物防治技术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进行生物防治技术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天敌或者天敌的天敌,并合理地投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