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大作业暨期末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法律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法律的源泉?A)司法判决B)法律法规C)学术论文D)宗教经典答案:B)法律法规2. 法律的目的是什么?A)保护人权B)维护社会秩序C)促进社会发展D)以上皆是答案:D)以上皆是3. 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A)法律不能以追溯效力惩罚行为B)没有法律禁止的行为不可追究刑罚C)法律不能通过司法解释来确定刑罚内容D)行为不构成犯罪,不论法定犯罪还是非法定犯罪,都不可追究刑事责任答案:B)没有法律禁止的行为不可追究刑罚二、判断题1. 法律适用于所有的人,无论其职位、身份或财产状况。
答案:正确2. 民法的基本目的是保护人的合法权益。
答案:正确3. 刑法的基本目的是惩罚罪犯。
答案:正确4. 法律的效力从公布之日起生效。
答案:错误三、问答题1. 解释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答案:法律是一种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规则和规范,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社会发展。
法律的作用是对人们的行为和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
2. 解释罪刑法定原则,并说明其重要性。
答案:罪刑法定原则是指行为人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一原则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权,避免了滥用刑罚的可能性,确保刑事制裁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3. 举例说明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
答案:法律法规适用于广泛的社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刑法、民法、行政法、商法等。
例如,刑法适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民法适用于保护人的民事权益,行政法适用于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商法适用于调整市场经济活动。
四、案例分析案例一:小明在驾驶摩托车时违反交通规定,被交警处以罚款。
小明不服并起诉到法院,认为罚款数额过高。
根据法律法规,请分析小明能否起诉成功。
答案:根据交通管理法规定,交警有权对违反交通规定的行为人处以罚款。
小明在驾驶摩托车时违反交通规定,被交警处以罚款是合法的。
小明对罚款数额过高的争议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由法院进行审理并判决是否合理。
2020年大学《法律基础》期末考试288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民事诉讼第三人有上诉权。
()参考答案:×???2.民事纠纷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的,该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参考答案:×3.居民张某因污染起诉乙公司赔偿损失,关于张某所受损失是否与乙公司排放污水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A.张某B.乙公司C.法院D.张某与乙公司均应负举证责任参考答案:B4.原告起诉被告要求返还借款10万元,原告向法院提交了借条的复印件为据。
从证据分类来看,该证据属于什么种类的证据?()A.间接证据B.直接证据C.原始证据D.反证参考答案:B5.上级法院可以依职权改变级别管辖。
()参考答案:√6.A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其对该案没有管辖权,遂裁定移送到其认为有管辖权的B法院.B 法院经审查认为自己也没有管辖权,B法院此时正确的做法是?()A.立案审理B.裁定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C.将案件退还给A法院D.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参考答案:D7.甲公司与乙公司因合同发生纠纷,根据合同约定,发生纠纷后双方可以向甲公司住所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向乙公司住所地法院起诉。
以下关于本案管辖的说法,正确的是?()A.管辖协议无效B.合同履行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C.甲公司住所地和乙公司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D.只有被告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参考答案:C8.凡是法院适用一审程序作出的判决,当事人不服都可以提起上诉。
()参考答案:×9.以下属于委托人特别授权的诉讼权利是?()A.管辖协议无效B.合同履行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C.甲公司住所地和乙公司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D.只有被告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参考答案:C10.当事人提起上诉后,一审判决效力如何?()A.失效B.暂不生效C.自动撤销D.生效,但二审可以改判参考答案:B11.刘某9岁的儿子刘甲将单某7岁的儿子单甲打伤,受害方起诉到法院要求赔偿.刘某.刘甲.单某.单甲各是何种诉讼地位?()A.单甲为原告.单某为法定诉讼代理人;刘甲为被告.刘某法定诉讼代理人B.单甲为原告.单某为法定诉讼代理人;刘甲为被告.刘某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C.单某.单甲为共同原告;刘甲.刘某为共同被告D.单甲为原告.单某为法定诉讼代理人;刘甲.刘某为共同被告参考答案:D12.孙某的大儿子张甲与二儿子张乙为遗产继承诉讼至法院,在诉讼中张某的女儿孙丙得知后也要求参加诉讼继承遗产,孙丙的诉讼地位是?()A.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B.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C.共同原告D.共同被告参考答案:C13.当事人对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都可以提起上诉。
2020年大学《法律基础》期末考试288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原审被告在二审程序中临时增加反诉的,二审法院如何处理?()A.上诉请求合并审理并作出判决B.告知另行起诉C.调解,调解不成裁定发回重审D.调解,调解不成告知另行起诉参考答案:D2.孙某的大儿子张甲与二儿子张乙为遗产继承诉讼至法院,在诉讼中张某的女儿孙丙得知后也要求参加诉讼继承遗产,孙丙的诉讼地位是?()A.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B.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C.共同原告D.共同被告参考答案:C3.以下不属于司法行政机关职能的是()A.社区矫正B.法律援助C.司法鉴定D.侦查职能参考答案:D4.实行不告不理是纠问式诉讼模式的主要特征()参考答案:×5.弹劾式诉讼模式的主要特征有()A.司法机关主动追究犯罪B.实行书面审理C.实行法定证据制度D.原被告诉讼地位平等参考答案:D6.法院适用再审程序所作出的判决均为生效判决。
()参考答案:×7.某中院再审某基层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应当适用何程序?()A.简易程序B.普通程序C.小额程序D.二审程序参考答案:D8.以下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
B.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州盟设高级人民法院。
C.基层人民法院受理除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外的所有第一审案件。
D.在具体案件的审判中,上级人民法院可以对下级人民法院发布指示或者命令。
参考答案:ABCD9.二审程序中,上诉人撤回上诉后,二审程序终结。
()参考答案:×10.公安机关是唯一的侦查机关()参考答案:×11.原告提出的证据均为本证。
()参考答案:×12.原告起诉被告要求返还借款10万元,原告向法院提交了借条的复印件为据。
从证据分类来看,该证据属于什么种类的证据?()A.间接证据B.直接证据C.原始证据D.反证参考答案:B13.上级法院可以依职权改变级别管辖。
法律基础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属于(B )A.行政法律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行政措施2、行政主体向违反行政法规定的相对方收取排污费的行政行为,在性质上属于(A)A.行政征收B.行政征用C.行政没收D.行政征购3、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的(A )A.三H内提出五日内提出C.七日内提出D.十日内提出4、下列何项属于行政行为(C )A.某县民政局建办公楼的行为B.某县民政局起诉建筑公司违约的行为C.某县民政局越权处罚违法的建筑公司的行为D.某县民政局依建筑合同奖励建筑公司的行为5、张某因不服税务局查封财产决定向复议机关中请复议,要求撤销查封决定,但没有提出赔偿请求。
复议机关经审查认为该查封决定违法,决定予以撤销。
对于查封决定造成的财产损失,复议机关正确的做法是什么(A )A.解除查封的同时决定被屮请人赔偿相应的损失;B.解除查封并告知屮请人就赔偿问题另行申请复议;C.解除查封的同时就损失问题进行调解;D.解除查封的同时要求申请人增加关于赔偿的复议屮请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是(C )A.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C.违法责任原则 D.公平责任原则7、《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行政主体违法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并导致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倍。
A. 5B. 10 倍C. 15 倍D. 20 倍8、在行政诉讼屮,下列选项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内的案件的是(D )A.拒绝颁发适航证B.拒绝颁发食品卫生许可证C.拒绝颁发职务证书_D.拒绝了以公证9、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以行政机关制定发布行政法规、规章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侵犯其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B )A.应予受理B.裁定不了受理C.依法判决D.裁定驳回起诉10、具有下列(D )情形么一,法院可以变更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
2020年大学《法律基础》期末考试288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凡是法院适用一审程序作出的判决,当事人不服都可以提起上诉。
()
参考答案:×
2.民事诉讼第三人有上诉权。
()
参考答案:×???
3.现代刑事诉讼模式的类型有()
A.当事人主义模式
B.职权主义模式
C.混合主义模式
D.纠问式模式
参考答案:ABC
4.弹劾式诉讼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A.司法机关主动追究犯罪
B.实行书面审理
C.实行法定证据制度
D.原被告诉讼地位平等
参考答案:D
5.法院适用再审程序所作出的判决均为生效判决。
()
参考答案:×
6.某中院再审某基层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应当适用何程序?()
A.简易程序
B.普通程序
C.小额程序
D.二审程序
参考答案:D
7.当事人对某案再审判决仍不服,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救济?()
A.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
2020年大学《法律基础》期末考试288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被告朱某在诉讼中,明知受诉法院对案件享有管辖权而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
被告朱某的行为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什么原则?()A.诚实信用原则B.辩论原则C.诉讼权利平等原则D.处分原则参考答案:A2.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A.原告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B.有明确的被告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理由D.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参考答案:ABCD3.A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其对该案没有管辖权,遂裁定移送到其认为有管辖权的B法院.B 法院经审查认为自己也没有管辖权,B法院此时正确的做法是?()A.立案审理B.裁定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C.将案件退还给A法院D.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参考答案:D4.委托人在授权委托书中写明的授权范围为”全权代理”的,代理人可以提起上诉.申请撤诉.与对方和解。
()参考答案:×5.民事诉讼第三人有上诉权。
()参考答案:×???6.孙某的大儿子张甲与二儿子张乙为遗产继承诉讼至法院,在诉讼中张某的女儿孙丙得知后也要求参加诉讼继承遗产,孙丙的诉讼地位是?()A.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B.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C.共同原告D.共同被告参考答案:C7.以下关于公开审判的表述,正确的是?()A.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也不开庭审理B.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判决也不公开C.法院调解不公开进行D.涉及商业秘密案件不公开审理参考答案:C8.原告起诉被告要求返还借款10万元,原告向法院提交了借条的复印件为据。
从证据分类来看,该证据属于什么种类的证据?()A.间接证据B.直接证据C.原始证据D.反证参考答案:B9.在诉讼中当事人可以任意处分其诉讼权利,不受限制。
()参考答案:×10.原告提出的证据均为本证。
()参考答案:×11.民事纠纷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的,该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2020年大学《法律基础》期末考试288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甲公司与乙公司因合同发生纠纷,根据合同约定,发生纠纷后双方可以向甲公司住所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向乙公司住所地法院起诉。
以下关于本案管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管辖协议无效
B.合同履行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
C.甲公司住所地和乙公司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
D.只有被告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
参考答案:C
2.张某诉刘某返还借款50万元本金一案,在审理中法官发现50万元借款属实,同时双方在合同中还约定了到期给付利息2万元,且不违反法律规定,遂判决刘某返还张某本金50万元.并给付利息2万元。
该判决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什么原则?()
A.处分原则
B.辩论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参考答案:A
3.原审被告在二审程序中临时增加反诉的,二审法院如何处理?()
A.上诉请求合并审理并作出判决
B.告知另行起诉
C.调解,调解不成裁定发回重审
D.调解,调解不成告知另行起诉
参考答案:D
4.当事人提起上诉后,一审判决效力如何?()
A.失效
B.暂不生效
C.自动撤销
D.生效,但二审可以改判
参考答案:B
5.凡是法院适用一审程序作出的判决,当事人不服都可以提起上诉。
()
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法律基础》期末考试288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原告起诉被告要求返还借款10万元,原告向法院提交了借条的复印件为据。
从证据分类来看,该证据属于什么种类的证据?()A.间接证据B.直接证据C.原始证据D.反证参考答案:B2.孙某的大儿子张甲与二儿子张乙为遗产继承诉讼至法院,在诉讼中张某的女儿孙丙得知后也要求参加诉讼继承遗产,孙丙的诉讼地位是?()A.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B.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C.共同原告D.共同被告参考答案:C3.当事人对某案再审判决仍不服,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救济?()A.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B.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C.向检察院申请监督D.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参考答案:A4.二审程序中,上诉人撤回上诉后,二审程序终结。
()参考答案:×5.原审被告在二审程序中临时增加反诉的,二审法院如何处理?()A.上诉请求合并审理并作出判决B.告知另行起诉C.调解,调解不成裁定发回重审D.调解,调解不成告知另行起诉参考答案:D6.凡是法院适用一审程序作出的判决,当事人不服都可以提起上诉。
()参考答案:×7.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原告起诉的条件?()A.有明确的被告B.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主张C.有明确的诉讼请求D.属于法院主管参考答案:B8.法院适用再审程序所作出的判决均为生效判决。
()参考答案:×9.居民张某因污染起诉乙公司赔偿损失,关于张某所受损失是否与乙公司排放污水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A.张某B.乙公司C.法院D.张某与乙公司均应负举证责任参考答案:B10.弹劾式诉讼模式的主要特征有()A.司法机关主动追究犯罪B.实行书面审理C.实行法定证据制度D.原被告诉讼地位平等参考答案:D11.上级法院可以依职权改变级别管辖。
()参考答案:√12.A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其对该案没有管辖权,遂裁定移送到其认为有管辖权的B法院.B 法院经审查认为自己也没有管辖权,B法院此时正确的做法是?()A.立案审理B.裁定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C.将案件退还给A法院D.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参考答案:D13.甲公司与乙公司因合同发生纠纷,根据合同约定,发生纠纷后双方可以向甲公司住所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向乙公司住所地法院起诉。
2020年大学《法律基础》期末考试288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委托人在授权委托书中写明的授权范围为”全权代理”的,代理人可以提起上诉.申请撤诉.与对方和解。
()参考答案:×2.被告朱某在诉讼中,明知受诉法院对案件享有管辖权而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
被告朱某的行为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什么原则?()A.诚实信用原则B.辩论原则C.诉讼权利平等原则D.处分原则参考答案:A3.凡是法院适用一审程序作出的判决,当事人不服都可以提起上诉。
()参考答案:×4.开庭当天,被告刘某因突发急病赴医院检查,未能出庭参加诉讼,此时法院应当如何处理?()A.裁定中止诉讼B.决定延期审理C.作出缺席判决D.拘传被告刘某出庭参考答案:B5.原告提出的证据均为本证。
()参考答案:×6.居民张某因污染起诉乙公司赔偿损失,关于张某所受损失是否与乙公司排放污水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A.张某B.乙公司C.法院D.张某与乙公司均应负举证责任参考答案:B7.原告起诉被告要求返还借款10万元,原告向法院提交了借条的复印件为据。
从证据分类来看,该证据属于什么种类的证据?()A.间接证据B.直接证据C.原始证据D.反证参考答案:B8.原审被告在二审程序中临时增加反诉的,二审法院如何处理?()A.上诉请求合并审理并作出判决B.告知另行起诉C.调解,调解不成裁定发回重审D.调解,调解不成告知另行起诉参考答案:D9.A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其对该案没有管辖权,遂裁定移送到其认为有管辖权的B法院.B 法院经审查认为自己也没有管辖权,B法院此时正确的做法是?()A.立案审理B.裁定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C.将案件退还给A法院D.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参考答案:D10.二审程序中,上诉人撤回上诉后,二审程序终结。
()参考答案:×11.以下属于代理人法律特征的是?()A.立案审理B.裁定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C.将案件退还给A法院D.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参考答案:B12.以下属于委托人特别授权的诉讼权利是?()A.管辖协议无效B.合同履行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C.甲公司住所地和乙公司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D.只有被告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参考答案:C13.民事诉讼第三人有上诉权。
《法律基础》大作业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授权性法律规范----是指授于公民、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可以自行抉择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2、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所进行的监督。
3、指定代理-----是按照人民法院或有关单位的指定发生代理权的代理。
4、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第一,维护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法治。
第二,维护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法治。
因为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使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用自己的法律和制度来保障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实现。
第三,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
这就决定了它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四,是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法治。
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
2、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应当具备哪些有效条件?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第56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法律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自然人只有具备了民事权利能力,才能参加民事活动。
《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大作业暨期末考试
案例分析题:
一、案情:
四川省泸州市某公司职工黄永彬和蒋伦芳1963年结婚,但是妻子蒋一直没有生育,后来只得抱养了一个儿子。
由此原因给家庭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1994年,黄永彬认识了一个名叫张学英的女子,并且在与张认识后的第二年同居。
黄的妻子蒋发现这一事实以后,进行劝告但是无效。
1996年底,黄永彬和张学英租房公开同居,以“夫妻”名义生活,依靠黄的工资(退休金)及奖金生活,并曾经共同经营。
2001年2月,黄到医院检查,确认自己已经是晚期肝癌。
在黄即将离开人世的这段日子里,张学英面对旁人的嘲讽,以妻子的身份守候在黄的病床边。
黄永彬在2001年4月18日立下遗嘱:“我决定,将依法所得的住房补贴金、公积金、抚恤金和卖泸州市江阳区一套住房售价的一半(即4万元),以及手机一部遗留给我的朋友张学英一人所有。
我去世后骨灰盒由张学英负责安葬。
”4月20日黄的这份遗嘱在泸州市纳溪区公证处得到公证。
4月22日,黄去世,张根据遗嘱向蒋索要财产和骨灰盒,但遭到蒋的拒绝。
张遂向纳溪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依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判令被告蒋伦芳按遗嘱履行,同时对遗产申请诉前保全。
从5月17日起,法院经过4次开庭之后(其间曾一度中止,2001年7月13日,纳溪区司法局对该公证遗嘱的“遗赠抚恤金”部分予以撤销,依然维持了住房补贴和公积金中属于黄永彬部分的公证。
此后审理恢复),于10月11日纳溪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认为:尽管继承法中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而且本案中的遗赠也是真实的,但是黄永彬将遗产赠送给“第三者”的这种民事行为违反了民法通则第七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因此法院驳回原告张学英的诉讼请求。
张学英一审败诉后提起上诉。
2001年12月28日上午,泸州市中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并当庭驳回张学英的上诉。
泸州市中院认为,按有关政策规定,抚恤金是死者单位对死者直系亲属的抚慰,黄死后的抚恤金不是他的个人财产,不属遗赠财产的范围;黄的住房补助金、公积金属夫妻共同财产,而黄未经蒋同意,单独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处理,侵犯了蒋的合法权益。
故法院依法驳回张学英的上诉,维持原判。
二、问题:
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
本案例中涉及到了哪几项法律?
你对该事件怎么看?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可以从法律角度谈,也可以从道德角度谈。
不超过600字。
答:
1、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1、宪法
2、行政法
3、经济法4 、民商法5 、劳动法6 、环境法7 、诉讼法8 、刑法9 、军事法。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为最高法律,然后以宪法为中心分出了民法刑法诉讼法三大类,民法又包括了婚姻法继承法等等一系列的法律
2、本案主要涉及到了婚姻法继承法。
3、民事诉讼是不告不理原则,告什么审什么。
本案是继承纠纷,而将继承以外的婚姻关系作为本案的审理对象是不符合民诉法原则的。
公序良俗不等于道德法律化,将道德问题上升为法律问题往往需要慎之又慎。
我们不能因为痛恨“二奶”行为,就无情地剥夺“二奶”的合法民事权利。
情与法毕竟不是同一集合,总要有冲突的时候和地方。
但是不论公众压力如何,法律职业者应有高度清醒的头脑来识别事物的性质。
就本案来说,继承是一个问题,“二奶”非法同居侵害配偶权又是另一个问题,理应按照不同的法律规范来解决。
在遗嘱中虽然黄永彬由于客观原因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财产,但并没有妨碍他真实意思的表示,即将自己的财产按比例分别赠与妻子与“二奶”的意愿。
法院可以在扣除黄永彬无权处理的部分财产后,将其有权处理的部分按其遗嘱所述的比例,在适当考虑其妻利益的前提下,分给“二奶”张学英。
遗赠是《继承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法律权利,黄永彬当然可以立遗嘱将其个人的财产赠给法定继承以外的人。
需要指出的是,既然以法律来谈问题,就不要使用“二奶”这种非法律用语。
在本案中,张学英作为受遗赠人,其主体资格完全合乎《继承法》的规定。
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首先,本案中死者和第三者系非法同居关系,是违法的,按照新《婚姻法》中的有关规定,构成事实上的重婚罪,而重婚行为与死者是否有权处分其合法个人财产没有直接的联系。
其次,二人的违法行为又对死者的妻子构成婚姻侵权关系,是对死者妻子的精神利益的侵害,但是精神上的侵害也不能当然地直接地和本案中的财产遗赠相联系。
对这两个关系的审理和判决中,应该适用于《婚姻法》、《继承法》和《民法通则》等法律。
第三,死者在遗嘱中所提到的遗赠财产,有一部分是死者个人的合法财产,对这一部分合法财产,死者当然有权进行处分。
另一部分是夫妻共有财产,对夫妻共有财产,死者只能处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
在这里,法院的审理没有明确的区分出夫妻共有财产中,属于死者的部分,而是在判决中全部作为其配偶一方的财产认定,有失偏颇。
第四,第三者对遗赠财产的取得权,应是其合法权益,本应得到承认。
但是,由于她的违法行为,导致她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要求受到了道德评判标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