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CO成本管理模块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71
SAP物料标准成本计算配置及操作手册SAP物料标准成本计算配置及操作手册Business Solution在计算物料标准成本前,需要计算好作业类型的计划价格,具体可以参见《SAP_CO_CCA-SAP作业类型计划成本计算配置及操作手册》。
本文示例的是单个物料的估算,如果希望批量估算,可以使用CK40N,同时可以设置为定时的后台作业,可以设置同时发布物料的价格。
在计算前需要确定物料是否采用成本计算的批量设置。
Configure成本控制范围等相关配置-略参见相关文档。
Define Cost Component Structure-OKTZOKTZ最后需要将成本组件结构分配给公司代码和工厂等。
OKKN在评估变式中,可以设置产品结构中的物料及作业类型等取什么价格。
同时设置针对工厂的设置,后续可以看到针对工厂的设置起作用。
Operation创建物料-产品-MM01创建物料-材料-MM01 为材料分别设置计划成本01.MM01创建作业类型-机器准备-KL01需要关注对应的成本要素、允许的成本中心类型等。
KL01创建作业类型-机器加工-KL01创建作业类型-人工-KL01作业类型计划价格-KP26 重点是每个作业类型的计划价格。
KS01工作中心-CR01需要提前维护好计划作业价格,需要关注成本中心、每个作业对应的作业类型。
CR01BOM(产品结构)-CS01 CS01需要指定成本核算相关。
工艺路线-CA01创建成本估算-不带批量-CK11N估算时,只能针对当前日期以后的物料进行估算时才能保存计算结果,所以一般需要在月底前一天估算和发布。
CK11N虽然物料114在产品结构中是固定数量,但是还是按照单位用量参与成本计算,这是因为前面计算的批量没有设置。
切换到成本组件视图。
可以看到成本组件是依据成本组件结构中设置的成本要素进行归集的。
保存计算结果。
价格更新-CK24在执行前需要维护好“Marking Allowance”,如果希望价格作为后续使用,可以在标记后切换到“Release”模式,对物料的价格进行发布。
CO操作手册周清湘目录1. 创建次级成本要素 (1)2. 创建成本要素组 (3)3. 创建作业类型 (3)4. 创建作业类型组 (5)5. 创建成本中心 (6)6. 更改计划作业价格 (7)7. 成品标准价格核算 (8)8. 成品标准价格更新 (10)9. 成品标准价格核算删除 (11)10. 批量核算成品标准成本 (12)11. 删除成本核算运行 (17)12. 成本中心费用录入 (18)13. 成本中心费用查看 (18)14. 成本中心费用分配 (19)15. 成本中心费用分摊 (19)16. 成本中心费用分割 (19)17. 成本中心价格计算 (20)18. 生产订单作业类型重估 (20)19. 生产订单在制品计算 (23)20. 生产订单结算 (24)1. 创建次级成本要素路径:会计->控制->成本要素会计->主数据->成本要素->单个处理->创建次级-KA06字段类型描述/操作成本要素必输外部编号:643101有效起始日必输输入生效的起始日期输入以上数据按回车进入下一屏:字段类型描述/操作名称必输输入成本要素的名称描述可选根据需要输入成本要素类别必输输入43输入以上数据,确认无误后保存即可。
2. 创建成本要素组路径:会计->控制->成本要素会计->主数据->成本要素组->创建-KAH1注:在定义成本构成结构和定义分割结构中要用到成本要素或组,以后业务的改变可能需要新增成本要素,这就需要修改后台配置;为了不频繁修改后台配置,我们把成本要素归组,在后台配置的时候配置为成本要素组,在以后变动的时候只需在前台把成本要素加入到相应的组中即可。
3. 创建作业类型路径: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作业类型->单个处理->创建-KL01字段类型描述/操作活动类型必输外部编号:SQ0001 有效起始日必输输入生效的起始日期输入以上数据,确认无误后按回车进入下一屏:字段类型描述/操作名称必输输入作业类型的名称描述可选根据需要输入作业单位必输根据业务需要输入对应的单位,这里输入:H成本中心类型必输生产型成本中心用于作业计划,输入:F作业类型类别必输选择:1 手工输入手工分配,这个数据自动带入KP26成本要素分配必输根据作业类型的用途输入对应的成本要素:643101(43类型)价格标志可选选择:1 根据计划作业自动计算实际作业类型可选选择:1 手工输入手工分配实际价格标志可选选择:5 实际价格自动根据计划作业;KSII后KSBT查看输入以上数据,确认无误后,点击保存即可。
XXX股份有限公司ERP项目业务蓝图成本管理(CO)分册文件XX业务蓝图—CO 作者XXX R/3版 4.7时间2XXX-XX-XX 地点XX市版本 3.0文档简介“XX公司SAP ERP项目业务蓝图设计”(以下简称“业务蓝图设计”)之成本管理(CO)部分,是A咨询公司SAP顾问和XX公司有限公司FICO项目小组在通过对XX公司有限公司进行业务调研、了解的基础上,并且与XX公司财务部及制造总部、锻造部、金工一部、金工二部、金工三部、滚子轴承部、热处理部、总装车间等部门和产品保证部、技术处、发展部等业务主要负责人进行讨论,结合XX公司未来业务管理发展的要求和SAP R/3系统的功能,并经过XX公司有关领导讨论审核通过而制定的业务操作流程。
本“业务蓝图设计”将作为XX公司业务流程在SAP系统中实现的业务流程指导,对将来XX公司成本管理(CO)的业务操作流程进行详细描述。
每一业务操作流程都用流程图表示并辅以文字说明。
图标定义修订总体确认目录1.CO-TB-01:成本中心维护流程 (15)2.CO-TB-02:成本要素维护流程 (17)3.CO-TB-03:作业类型维护流程 (20)4.CO-TB-04:费用分摊流程 (23)5.CO-TB-05:生产成本估算流程 (26)6.CO-TB-06:生产成本核算流程 (29)7.CO-TB-07:期末处理流程 (32)8.CO-TB-08:特性值维护流程 (34)9.CO-TB-09:成本中心预算计划流程 (36)流程综述1.未来的成本管理业务概览•费用按成本中心(按部门)核算,费用输入按实际发生部门进行统计。
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属于某一类费用而不在对应的费用中心发生的费用于期末用分配循环调整,例如属于管理费用而在销售、制造部门发生的费用的分配循环调整。
•三大费用的归集由成本中心完成。
•费用按年、月分成本中心进行预算、上报、审批,预算我们以部门为单位做整体预算,可以比较预算与实际发生的费用的差异。
SAP 产品成本计算流程SAP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有三种,按期间计算成本,按工单计算成本,按销售单(sales order)计算成本。
其中,按工单计算成本最为常见,很多公司采用,我们也以此为例说明SAP产品计算的流程。
一、 SAP产品成本计算与常规成本计算的不同点:1.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是月底一次性计算,但SAP提供在工单建立时就可计算出目标成本。
公司日常业务操作,比如发料,报工时等,成本会立即计入工单之中,即时性较好,标准术语叫Simultaneous Costing.2.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M)科目转到在产品(WIP),收料时再转到半成品或产成品科目。
SAP不同,发料时先计入损益科目,月底结算如果工单没有全部收货,或技术上做完成处理,表法工单没有完成,WIP被计算出来,否则表示工单完成,没有WIP, 就只有差异了。
公式如下:WIP = GR of MO – Delivery cost of MO二、成本计算流程1. Product cost planning通过成本计划,物料的标准成本被计算出来,以此作为物料价格和存货计价的参照2. 产品成本计算涉及的日常操作1)Goods issue to production order向工单发料工单发料在FI模块中会产生如下凭证:DR: 物料消耗科目(P&L)CR: 存货( 如RM)物料消耗科目因为属于P&L,因此在CO中属于 Primary cost element,发料会产生CO文件,如下所示:DR: 物料消耗科目 - 工单 (工单作为成本分配对象 true cost assignment object)注意这一规律,如果数据从FI传递到CO,则在CO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 entry). CO凭证可用KSB5查看。
2) Activity Confirmation 报工时生产性成本中心(Product cost center)会向工单提供作业,比如人工、机器工时等。
SAPCO模块基础培训1. 简介SAPCO模块是SAP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管理成本、控制项目和预算。
本文档将为您提供关于SAPCO模块的基础培训,帮助您了解该模块的功能和使用方式。
2. SAPCO模块概述SAPCO模块,即成本管理模块,是SAP ERP系统中的一个核心模块,用于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控制和分析。
该模块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控制和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SAPCO模块的功能3.1 成本元素的管理SAPCO模块可以帮助企业管理成本元素,包括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内部订单等。
通过SAPCO模块,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各个成本元素的成本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2 成本核算和分配SAPCO模块可以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配。
通过配置合适的成本分配规则,企业可以将成本合理地分摊到相关的成本对象上,实现成本的准确核算。
3.3 项目管理和控制SAPCO模块还可以用于项目的管理和控制。
企业可以通过SAPCO 模块对项目进行预算管理、进度跟踪和成本控制,确保项目按计划执行并控制项目的成本。
3.4 报表和分析SAPCO模块提供了丰富的报表和分析工具,帮助企业进行成本分析和绩效评估。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生成各种类型的报表,例如成本中心报表、利润中心报表和内部订单报表等,来分析和评估企业的成本和绩效。
4. SAPCO模块的使用4.1 成本中心管理成本中心是SAPCO模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管理和控制企业内部的各个成本单元。
通过SAPCO模块,企业可以创建和维护成本中心,设置成本中心的预算和成本分配规则,以及监控成本中心的预算执行情况。
4.2 利润中心管理利润中心是SAPCO模块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用于对企业的业务利润进行管理和分析。
通过SAPCO模块,企业可以创建和维护利润中心,设置利润中心的预算和成本分配规则,以及监控利润中心的预算执行情况。
4.3 内部订单管理内部订单是SAPCO模块中用于对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sap几个模块介绍SAP是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公司之一,提供全面的企业资源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解决方案。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SAP模块。
1. FI财务会计模块FI财务会计模块是SAP中最核心的一个模块,它涵盖了所有的财务处理,例如总账、应收、应付、固定资产会计等。
FI模块可以与SD(销售和分销)模块、MM(物料管理)模块、PP(生产计划)模块等连接,使企业能够优化其财务管理流程。
而且,FI模块是决定企业盈利和亏损的基础,许多企业都将其作为最首要的模块。
2. CO成本管理模块CO成本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企业的成本,帮助企业评估和控制各种成本,如制造成本、销售和分销成本、管理成本等。
CO模块可以与FI模块相互连接,提供跟踪和控制成本的能力,并让企业能够进行精确的成本分析。
CO模块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核算、预算编制、报表分析等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3. SD销售和分销模块SD模块是用于销售和分销的模块,它能够帮助企业处理从销售预测到订单处理和发货的全部内容。
SD模块还提供了销售统计和销售回访的功能,并可以通过FI模块和MM模块连接进行应收和库存管理。
SD模块可以跟踪和管理销售、供应和商业伙伴相关的信息,可以提高企业的销售效率和管理效果。
4. MM物料管理模块MM物料管理模块是SAP中最基本的一个模块之一。
该模块为企业提供有关物料(如原材料、零件、成品等)采购、管理和控制的工具。
MM模块可以从供应商订购物品,并跟踪整个物料的采购流程,从而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供应链顺畅。
这个模块还可以处理不同文化和货币的交易,并将财务数据传输到FI模块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5. HR人力资源管理模块HR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是用于管理企业人员信息的模块。
它包括招聘管理、员工档案、薪酬管理、培训和发展、绩效管理和离职管理等功能。
HR模块能够帮助企业灵活处理员工信息,提高企业绩效管理和员工情感,以及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合规性。
CONTENT1成本要素会计(Cost Element Accounting) (2)1.1主成本要素(Primary Cost Element) (2)1.2次成本要素(Secondary Cost Element) (4)1.3成本要素主文档数据维护(Master Data of Cost Element) (5)1.4成本要素的时间基准字段(Time Based Fields for Cost Element) (6)1.5主要次成本要素介绍 (7)1.6成本要素群组(Cost Element Group) (7)1.7当用交易代码介绍 (8)1成本要素会计(Cost Element Accounting)成本要素(Cost Element)可以视为成本控制模块内的会计科目(相对于FI模块内之总帐会计科目)。
依据SAP的设计,所有的损益表科目使用者都必须在成本控制模块内建立相对应的成本要素,才能使其它模块内有关损益交易能够实时地反映在成本控制模块内;而资产负债表科目则不能建立相对应的成本要素,只有应收/应付、材料库存、固定资产等科目的交易会反映在利润中心模块内(使用者可以选择以及时on-line或人工定期periodly方式转入)。
SAP将成本要素分为主成本要素、次成本要素二大类。
1.1主成本要素(Primary Cost Element)主成本要素是指损益表科目内与成本/费用/收入有关的会计科目。
使用者必须先行在总帐会计科目表内建立会计科目,才能在CO模块内建立相对应的成本要素,如此其它模块有关成入/费用/收入的交易才能反映到CO模块内。
使用者可以选择由系统于建立总帐会计科目时,自动产生相应的成本要素,或是以人工的方式自行建立。
现行WLBG-SAP是采用人工建立成本要素。
依据成本要素的使用目的,SAP将主成本要素分为五种类型。
类别类型功用01 一般主成本要素(General Primary CostElements)记录成本/费用的发生(包含生产成本-材料,生产成本-工资,生产成本-成品产出,生产成本-结转差异,原物料(半成品,产成品)差异,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它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03 预提类成本要素-成本要素百分比法(Imputed CostElements, Cost Element Percentage Method)用于记录预提费用22 外部结转类成本要素(External Settlement) 将成本/费用结转至CO模块以外的标的(包括生产成本-----异常工单结转)11 收入成本要素(Revenue Elements) 记录收入的发生(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12 收入调整成本要素(Sales Deductions) 记录销货退回/折让的发生(包括主营业务退,主营业务折让等)1.2次成本要素(Secondary Cost Element)次成本要素只能供CO内部作业使用,例如部门间成本分摊(Assessment)、内交作业(Transfer Price)、间接活动分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