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电磁兼容(EMC)的解决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10.57 KB
- 文档页数:3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一、引言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在电子设备、系统或者系统间的电磁环境中,能够互相协调共存,不产生电磁干扰,同时也不受到电磁干扰的能力。
本文旨在提供一种电磁兼容解决方案,以确保设备和系统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运行。
二、背景随着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广泛应用,电磁干扰问题日益突出。
电磁干扰可能导致设备性能下降、通信中断、数据丢失等问题,严重影响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开辟一种有效的电磁兼容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三、解决方案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设备和系统的电磁兼容性:(1)合理布局:合理布局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避免电磁干扰的发生和传播。
可以通过使用屏蔽罩、隔离墙等措施来减少电磁辐射和敏感度。
(2)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导电涂层等,以减少电磁辐射和敏感度。
(3)优化电路设计:采用合适的滤波器、抑制器等电路设计,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和影响。
2. 测试阶段在测试阶段,需要进行以下测试来评估设备和系统的电磁兼容性:(1)辐射测试:通过辐射测试,评估设备的电磁辐射水平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可以使用电磁辐射测试仪器来进行测试。
(2)敏感度测试:通过敏感度测试,评估设备对外部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
可以使用电磁兼容测试仪器来进行测试。
(3)传导测试:通过传导测试,评估设备对传导干扰的反抗能力。
可以使用传导干扰测试仪器来进行测试。
3. 优化措施根据测试结果,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来提高设备和系统的电磁兼容性:(1)调整布局:根据测试结果,调整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的布局,以减少电磁辐射和敏感度。
(2)优化材料选择:根据测试结果,选择更合适的材料,以提高电磁屏蔽性能。
(3)改进电路设计:根据测试结果,改进电路设计,加强抑制器、滤波器等的性能,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和影响。
四、总结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测试,以及相应的优化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设备和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
87. 如何在电机控制系统中解决EMC问题?87、如何在电机控制系统中解决 EMC 问题?在当今的工业和科技领域,电机控制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从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家居设备,从电动汽车到航空航天领域,都离不开电机控制系统的身影。
然而,随着电子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电磁兼容性(EMC)问题逐渐成为了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中的一个关键挑战。
如果不能妥善解决 EMC 问题,电机控制系统可能会出现误动作、性能下降甚至故障,同时还可能对周围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那么,如何在电机控制系统中有效地解决EMC 问题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 EMC 问题以及它在电机控制系统中是如何产生的。
EMC 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在电机控制系统中,EMC 问题主要源于电机的运行过程。
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如磁场、电场等。
同时,电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等操作也会引起电流和电压的快速变化,从而产生电磁脉冲。
此外,电机控制系统中的电力电子器件,如变频器、驱动器等,在开关过程中也会产生高频噪声。
这些电磁干扰源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和处理,就会通过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传播途径,对系统内部的其他电路以及周围的电子设备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电机控制系统中的 EMC 问题,我们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
在硬件方面,合理的电路设计是关键。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和器件。
例如,在选择电容器时,应考虑其电容值、耐压值、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等效串联电感(ESL)等参数,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滤波和抑制高频噪声。
在选择电感时,要注意其电感量、饱和电流和直流电阻等参数,以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要优化电路板的布局和布线。
电源线和地线应尽量加粗,以减小电阻和电感,提高电源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信号线应尽量远离电源线和功率线,避免交叉和平行布线,以减少信号之间的串扰。
常见电磁兼容(EMC)问题及解决办法通讯类电子产品不光包括以上三项:RE,CE,ESD,还有Surge--浪涌(雷击,打雷)医疗器械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ESD--静电,EFT--瞬态脉冲抗干扰,CS--传导抗干扰,RS--辐射抗干扰。
针对于北方干燥地区,产品的ESD--静电要求要很高。
针对于像四川和一些西南多雷地区,EFT防雷要求要很高。
如何提高电子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性:1、下面的一些系统要特别注意抗电磁干扰:(1)微控制器时钟频率特别高,总线周期特别快的系统。
(2)系统含有大功率,大电流驱动电路,如产生火花的继电器,大电流开关等。
(3)含微弱模拟信号电路以及高精度A/D变换电路的系统。
2、为增加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采取如下措施:(1)选用频率低的微控制器:选用外时钟频率低的微控制器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同样频率的方波和正弦波,方波中的高频成份比正弦波多得多。
虽然方波的高频成份的波的幅度,比基波小,但频率越高越容易发射出成为噪声源,微控制器产生的最有影响的高频噪声大约是时钟频率的3倍。
(2)减小信号传输中的畸变微控制器主要采用高速CMOS技术制造。
信号输入端静态输入电流在1mA左右,输入电容10PF左右,输入阻抗相当高,高速CMOS 电路的输出端都有相当的带载能力,即相当大的输出值,将一个门的输出端通过一段很长线引到输入阻抗相当高的输入端,反射问题就很严重,它会引起信号畸变,增加系统噪声。
当Tpd>Tr时,就成了一个传输线问题,必须考虑信号反射,阻抗匹配等问题。
信号在印制板上的延迟时间与引线的特性阻抗有关,即与印制线路板材料的介电常数有关。
可以粗略地认为,信号在印制板引线的传输速度,约为光速的1/3到1/2之间。
微控制器构成的系统中常用逻辑电话元件的Tr(标准延迟时间)为3到18ns之间。
在印制线路板上,信号通过一个7W的电阻和一段25cm长的引线,线上延迟时间大致在。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各种电子设备在相互连接和共存的情况下,能够在无干扰和无辐射的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些解决方案。
一、电磁屏蔽技术1.1 金属屏蔽:利用金属材料对电磁波进行屏蔽,如使用金属外壳、金属屏蔽罩等。
1.2 电磁屏蔽涂料:在电子设备表面涂覆电磁屏蔽涂料,以提高设备的屏蔽性能。
1.3 电磁隔离设计:通过合理的电路布局和屏蔽结构设计,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
二、电磁干扰抑制技术2.1 滤波器设计:在电子设备的电源线路、信号线路等关键位置添加滤波器,以阻止电磁干扰信号的传播。
2.2 接地设计:合理的接地设计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如采用单点接地、分层接地等方法。
2.3 电磁屏蔽设计:在电子设备内部采用屏蔽隔离措施,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
三、电磁辐射控制技术3.1 电磁辐射测试:通过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辐射测试,了解辐射源和辐射路径,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2 电磁辐射限制:根据不同的电子设备,制定相应的辐射限制标准,确保设备的辐射水平在合理范围内。
3.3 电磁辐射抑制:采用电磁屏蔽、滤波器等措施,减少电磁辐射的产生和传播。
四、电磁感应抑制技术4.1 电磁感应测试:通过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感应测试,了解感应源和感应路径,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2 电磁感应限制:根据不同的电子设备,制定相应的感应限制标准,确保设备的感应水平在合理范围内。
4.3 电磁感应抑制:采用电磁屏蔽、隔离设计等措施,减少电磁感应的产生和传播。
五、电磁兼容测试技术5.1 电磁兼容测试方法:制定合理的测试方法,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测试,评估设备的兼容性能。
5.2 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设备类型,制定相应的兼容性测试标准,确保设备的兼容性能达到要求。
EMC电磁兼容整改一般来说主要的整改方法EMC电磁兼容整改一般来说主要的整改方法有如下几种:一、EMC电磁兼容整改之减弱干扰源在找到干扰源的基础上,可对干扰源进行允许范围内的减弱。
二、EMC电磁兼容整改之电线电缆的分类整理在电子设备中,线间耦合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也是造成干扰的重要原因,因为频率的因素,可大体分为高频耦合与低频耦合。
因耦合方式不同,其整改方法也是不同的,下边分别讨论:EMC电磁兼容整改之低频耦合:低频耦合是指导线长度等于或小于1/16波长的情况,低频耦合又可分为电场和磁场耦合,电场耦合的物理模型是电容耦合,因此整改的主要目的是减小分布耦合电容或减小耦合量。
EMC电磁兼容整改之高频耦合:高频耦合是指长于1/4波长的走线由于电路中出现电压和电流的驻波,会使耦合量增强。
三、EMC电磁兼容整改之改善地线系统EMC电磁兼容整改理想的地线是一个零阻抗,零电位的物理实体,它不仅是信号的参考点,而且电流流过时不会产生电压降。
在具体的电气电子设备中,这种理想地线是不存在的,当电流流过地线时必然会产生电压降。
据此可根据地线中干扰形成机理可归结为以下两点:1.减小低阻抗和电源馈线阻抗。
2.正确选择接地方式和阻隔地环路,按接地方式来分有悬浮地、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
如果敏感线的干扰主要来自外部空间或系统外壳,此时可采用悬浮地的方式加以解决,但是悬浮地设备容易产生静电积累,当电荷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静电放电,所以悬浮地不宜用于一般的电子设备。
单点接地适用于低频电路,为防止工频电流及其他杂散电流在信号地线上各点之间产生地电位差,信号地线与电源及安全地线隔离,在电源线接大地处单点连接。
单点接地主要适用于频率低于3MHz的情况。
多点接地是高频信号唯一实用的接地方式,在射频时会呈现传输线特性,为使多点接地的有效性,当接地导体长度超过最高频率1/8波长时,多点接地需要一个等电位接地平面。
多点接地适用于300KHz以上。
电机EMC整改方案1. 引言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指的是在同一电磁环境中,不同的电气设备能够相互协调地工作,同时不对环境和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电机的EMC问题是指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电磁辐射和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的问题。
为了解决电机的EMC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成为必要。
2. 问题确认在对电机的运行测试和现场观察之后,我们确认电机的EMC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2.1. 电磁辐射电机在运行时可能会产生辐射电磁波,对周围的其他设备和设施产生干扰或者损害。
2.2. 受到外界干扰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受到来自其他电气设备或者电磁场的干扰,导致工作不稳定或者功能失效。
3.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电机的EMC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措施:3.1. 电机外壳设计优化电机外壳的设计,采用抗干扰材料和屏蔽结构,减少电磁辐射。
3.2. 过滤器的增加对电机的电源线路增加合适的滤波器,减少输入电源对电机的干扰,提高电机的抗干扰能力。
3.3. 接地措施的改进加强电机的接地措施,确保电机的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减少外界干扰对电机的影响。
3.4. 线路布局优化优化电机线路布局,避免线路之间的交叉和并行,减少互相干扰的可能性。
3.5. 电机控制系统的改进改进电机的控制系统,提高抗干扰能力,并且增加相关的故障检测和处理功能,确保电机在受到干扰时能够正确运行。
3.6. EMC测试和评估进行电机的EMC测试和评估,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实施计划为了有效地实施整改措施,我们制定以下实施计划:4.1. 设计和制造阶段在电机的设计和制造阶段,根据整改措施对电机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制造调整,确保电机符合EMC要求。
4.2. 现场安装阶段在电机的现场安装阶段,根据整改措施对电机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并确保电机的接地措施符合要求。
4.3. 调试和测试阶段在电机的调试和测试阶段,对电机进行EMC测试和评估,确保电机的EMC性能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电磁兼容的技巧和方法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不同电子设备之间或者同一电子设备中各个电磁部件之间互不干扰的能力。
在今天的电子设备密集且高度互联的环境中,电磁兼容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确保各种设备能够良好地工作并相互配合,人们需要采取一些技巧和方法来提高电磁兼容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磁兼容的技巧和方法:1. 设备设计方面- 合理的电磁屏蔽设计:在电子设备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采取合理的电磁屏蔽措施,如金属外壳、屏蔽罩等,以降低电磁辐射和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 可控的接地设计:合理的接地设计可以提高电磁兼容性。
例如,应将设备的数字地、模拟地和功率地分离,减少接地回路的磁耦合。
- 合理的布线设计:电子设备内部的布线应考虑电磁兼容性,减少传导和辐射干扰。
例如,尽量减少回路的交叉和环结构,降低电磁辐射。
- 合适的滤波器:适当使用滤波器可以降低电源线和信号线上的噪声。
如电源线上的电磁滤波器和信号线上的滤波电容等。
2. 电磁测试方面- 辐射测试:辐射测试可以通过测量设备发出的电磁辐射强度来评估电磁兼容性。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室内测量、室外测量、半吋/全吋天线测量等。
- 传导测试:传导测试可以通过测量设备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来评估电磁兼容性。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辐射干扰电压测试、电源线耦合测试、传导耦合测试等。
3. 电磁兼容性解决方案- 使用屏蔽材料:在电子设备设计中采用屏蔽罩、金属箱体等屏蔽材料可以有效阻隔电磁辐射和抗电磁干扰。
- 使用滤波器:合适地使用电源滤波器可以降低电源线上的噪声,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 合适的接地:合理的接地可以减少接地回路的耦合,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
- 电磁兼容性测试:定期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的良好工作。
4. 法规标准方面- 合规标准遵循:电子设备的设计和生产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标准,并通过相应的合规测试来证明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解决方案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缩写为EMC)是指各种电子设备在相互之间和与外界电磁环境之间能够共存并正常工作的能力。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磁兼容解决方案,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电磁兼容问题。
一、电磁屏蔽技术1.1 电磁屏蔽材料的选择:合适的电磁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
常用的电磁屏蔽材料包括导电材料、磁性材料和吸波材料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要考虑其导电性、磁性和吸波性能等因素。
1.2 电磁屏蔽结构设计:电磁屏蔽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和干扰源的位置。
常用的屏蔽结构包括金属盒子、金属屏蔽罩和金属屏蔽板等。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
1.3 电磁屏蔽效果测试:为了验证电磁屏蔽的效果,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电磁屏蔽效果测试仪器的使用和电磁屏蔽效果的测量等。
测试结果可以帮助人们评估电磁屏蔽的效果,并对其进行改进。
二、地线设计2.1 地线的作用:地线是电子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提供电流的回路和电磁辐射的消除路径。
合理的地线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和提高电磁兼容性。
2.2 地线的布线方式:地线的布线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和层次接地等。
不同的布线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电子设备和电磁环境。
合理的布线方式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
2.3 地线的阻抗匹配:地线的阻抗匹配是地线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合理的阻抗匹配可以提高地线的传输效率和抑制电磁干扰的能力。
三、滤波器的应用3.1 滤波器的种类:滤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磁兼容解决方案,可以用于抑制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不同的滤波器适用于不同的电磁频段和干扰源。
3.2 滤波器的参数选择: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参数是滤波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电子设备的EMI与EMC问题解决方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与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
这些问题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故障。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子设备EMI与EMC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了解EMI与EMC的原因和影响1. EMI的原因:电子设备中的各种信号电路会产生互相干扰的电磁场,从而产生电磁波辐射,导致EMI问题。
2. EMC的影响:EMI问题可能会导致信号传输的错误、数据丢失、仪器测量不准确等影响设备性能的问题。
二、采取措施减少EMI问题1. 采用屏蔽技术:在电子设备的关键部件或线路周围设置屏蔽罩,以减少电磁波的辐射和接受。
这可以通过使用屏蔽材料和接地技术来实现。
2. 优化线路布局:合理排布电路,避免信号线与电源线之间的互相干扰,减少EMI问题的发生。
同时,使用分离地面平面和分层布局也可以有效降低EMI问题。
3. 控制信号的频率和功率:降低电子设备内部信号线路的频率和功率,可减少电磁波辐射。
这可以通过电路设计和合理选择相关元件来实现。
三、提高设备的EMC性能1. 通过滤波器控制电磁波干扰:在设备中添加滤波器,可有效降低电磁波的干扰。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电源滤波器、信号滤波器等。
2. 使用合适的接地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EMI问题。
通过使用大地板、接地导线等,可将设备的电磁辐射能量导入地面。
3. 注意设备的散热设计: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内部电路的不稳定工作,进而影响EMC性能。
因此,设备的散热设计应得到重视。
四、进行EMC测试和认证1. 进行EMI测试:通过使用专业的EMI测试仪器,对电子设备进行辐射和传导测量。
这可以帮助确定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
马达电磁兼容(EMC)的解决方法
马达,特别是带电刷的马达,会产生大量的噪声。
电器要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必须对这些噪声进行处理。
解决电磁兼容的手段无非是电容、电感(扼流圈)、电源滤波器和接地。
不幸的是,电磁兼容问题通常是在产品已彻底完成设计并组装完毕时发现。
这时考虑电磁兼容是十分困难的。
制造商不仅面临着时间上的紧迫而且项目预算已经用完,责任工程师已经调到其它项目上,不能随时解决有关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时机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而不是产品开发周期最终阶段。
许多试验是可以在产品装入最终机壳之前进行的。
电容
电容通过向噪声源的公共端提供一条阻抗很低的通路来将电压尖峰旁路掉。
尖峰电压主要是由马达电刷产生的。
电容可以接在马达的每根引线与地之间,也可以接在两根引线之间。
如果尖峰噪声是共模的,则跨接在引线之间的电容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但是这种由电刷产生的随机噪声通常是差模的。
尽管这样,在电刷与地之间接入电容会有很大效果。
电容安装什么位置或怎样连接主要取决于所面临的噪声的种类。
电压尖峰是由电刷与换向片触点的断开产生的。
尖峰的幅度可以通过将电刷材料换成较软的材料或增加电刷对换向片的压力来减小。
但是这会缩短电刷的寿命周期和其它一些问题。
要使电容具有较好的滤波效果,它与噪声源的公共地之间的联线要尽量短。
自由空间中的导线的电感约为每英寸1nH。
如果电刷产生的噪声频率为50~100MHz,与电容连接的导线的长度为4~6英寸,那么即使不考虑电容的阻抗,仅导线电感的阻抗也已经有:
XL=2πf L=3.77
总阻抗还需要加上电容(0.1μF)的阻抗,XC=1/2πf C=0.159Ω。
从结果可以看出,单看电容的阻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旁路型滤波器。
但是由于引线电感的影响,已经根本不起滤波器的作用了。
如果将导线的长度缩短为1英寸,则电感的阻抗仅为0.628Ω,这时滤波电容的效果提高了20%。
用马达外壳做接地端时,壳体上的漆必须去掉,以便导线能够良好的与地接触。
依靠连接螺钉的4、5个螺纹来连接不是一个好办法。
即使产品的外壳是金属的,将滤波器件直接安装在噪声源上,而不是靠近噪声源或外壳的某个位置,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这消除额外的引线长度,使噪声回到噪声源的阻抗最小,具有最佳的滤波效果。
电源线滤波器
在许多产品中,电源线滤波器都必要的。
电源线滤波器安装正确时,是一种简捷的解决干扰的方法。
电源线滤波器保证了电网免受产品内部噪声的污染。
但
是,与其它滤波器件一样,使用电源线滤波器的关键点也是保证连接到噪声源公共端的导线尽量短。
电源线滤波器中有可以滤除差模和共模噪声的电感和电容。
这种滤波器是滤除电源线干扰的简单而又经济的方法。
电源线滤波器要安装在电源线入口处。
在有些产品中,滤波器安装在产品的中部,这会使产品内部产生的辐射干扰耦合到电源输入端,使滤波器完全失效。
记住以下三点,你的产品就有更大的可能符合电磁兼容标准:
使用电源线滤波器;
良好的系统地线;
滤波器的衰减频率低到150kHz;
很难从滤波器产品样本上选择到合适的电源线滤波器。
工业标准规定在50Ω输入/输出条件下测量滤波器的特性。
在现实中,没有一个恰好为50Ω的环境。
进行传导发射测试时,在电源线的输入端要接入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
这为所有的测试机构提供了一个标准的试验方法。
LISN的作用主要是为滤波器的输入端在测试频率范围内提供稳定的50Ω阻抗。
滤波器输出端的阻抗由家用电器产品本身决定,这绝不会恰好为50Ω。
如果恰好为50Ω,你就可以利用滤波器样本上的数据来确定哪个滤波器的性能更好。
在实际中,通常要通过试验来确定一只最合适的滤波器。
作为一个原则,当实际阻抗条件不清楚时,可以将滤波器样本中给出的数据减小20dB使用,以保证在实际产品中的效果。
两线电器上,滤波器的性能不如在三线电器上好。
滤波器有两种滤波机理,这就是串联和旁路。
在两线系统中,只有串联滤波(电感)和线-线间滤波电容起作用,线-地电容不起作用。
电感器件
减小噪声的另一个方法是在电刷上直接放置一个电感器件。
电感的作用是防止当电刷通过换向片间隙时流进电刷电流的突然变化。
电感的电感量大约为10~25μH。
串联在电路中的扼流圈可以和到地的旁路电容组合起来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这可以增强单个电感或电容的滤波效果。
这对抑制传导噪声很有好处。
单个电容和LC滤波器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
LC滤波器比单个电容具有更宽的滤波带宽,因此对电刷产生的宽带噪声具有更大的效果。
以上介绍的滤波技术能够消除传导干扰,但是尖峰产生的辐射干扰也是需要抑制的。
这可以通过屏蔽来实现。
接地
接地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
滤波器如果不接好地,就达不到设计的性能。
对于旁路电容,如果接地阻抗过大,就起不到良好的旁路作用。
这里的阻抗过大是指阻抗超过数mΩ。
地线是消除噪声的路径。
如果使用了性能良好的滤波器件,但是没有提供良好接地路径,器件的滤波效果将大打折扣。
在非金属机箱中,没有将所有器件连接起来的接地板,这时滤波是十分困难的。
要获得一个良好的地线,可以将产生噪声的器件限制在一块公
共地线板上。
设计人员要注意,导线束的状态必须与最终产品中的导线束状态很接近。
对地线的处理十分重要。
如果没有良好的地线,滤波器和其它电磁兼容器件都不能有效地工作。
另外,建议对实际电路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包括马达绕组,以便了解个别滤波器件是怎样影响噪声的。
这并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只要了解阻抗与滤波器件之间的简单关系就可以了。
由于马达产生的噪声在幅度和频率上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要使产品的干扰发射与规定的极限值之间有较大的富裕量。
还有,即使使用同一种器件,器件之间的差异性要比想象的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