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教学实验总课题组
- 格式:rtf
- 大小:55.65 KB
- 文档页数:2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实验总课题组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课题实验专项研究报告(二)——让他们在愉快中学习与成长总课题专家组周忠继、顾明远、周满生、王珠珠、刘雍潜、钱培德、谢锡金梁宁建、许庆豫、杨季文、袁爱玲、倪文锦、祁永华、岑绍基、林小苹(排名不分先后)执笔人:林小苹纲要前言1.实验理念1.1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1.2知识观与学习观的更新1.3教学实验过程设计创新2.实验研究概述2.1纵横信息数字化教学设计实验研究实验设计:设计一:愉悦情景式实验设计设计二:童趣活泼型的游戏活动设计优秀实验设计实例列举a.数码鼠家的新年partyb. 奔月探险2.2纵横信息数字化幼儿活动实验研究实验设计:A.小朋友爱上了纵横乐园——在游戏与活动中成长B.异地异师异友合作学习——我们都是好朋友实验分析:C.测试数据列举与分析2.3纵横信息数字化优化语文学习实验研究实验设计:3.1 加速汉字加工速度和启动内隐学习效应3.2启动看图作文,发展形象思维实验分析A.测试数据列举与分析3.实验总结3.1 鸣谢3.2 问题分析3.3 展望参考文献结语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课题实验专项研究报告(二)——学习者在愉快中学习与成长总课题专家组周忠继、顾明远、周满生、王珠珠、刘雍潜、钱培德、谢锡金许庆豫、杨季文、袁爱玲、倪文锦、梁宁建、祁永华、岑绍基、林小苹(排名不分先后)执笔人:林小苹前言现代化教育赋予了中国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历史机遇与重要使命,也赋予了培养民族性和时代性人格结构与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信息素养作为认知技能之一,已成为信息社会每个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以及现实生活的基本能力要求,这已达成共识。
以培养人的快乐学习,主动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人的潜能全面发展为实验宗旨的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实验,是一项利国、利民、利教的公益性协作研究项目,她肩负着民族与时代赋予的使命,凝聚着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与智慧,实践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63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公益群体协作研究项目启用稿总课题专家组总课题专家组名录(排名不分先后)总课题语文专家组名录(排名不分先后)诚挚友情邀请目录1.立项背景2.总课题组3.课题立项4.研究宗旨5.研究内容6.本码特点7.操作定义8.分段目标9.管理原则10.选题指南11.研究方法12.子题组织13.申报方案14.奖励机制15.预期成果16.成果共享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公益群体协作研究项目总课题专家组周忠继、顾明远、周满生、王珠珠、刘雍潜、钱培德、谢锡金、梁宁建、倪文锦、许庆豫、杨季文、袁爱玲、祁永华、岑绍基、林小苹(排名不分先后)执笔:林小苹总课题特邀语文等专家组苏立康、崔峦、陈金明、伊道恩、张定远、钱梦龙、顾之川、孟素琴、吴立岗、许汉、周励群(排名不分先后)2006年8月起草2007年8月通过2009/8/1第三次提议修订2010年3月第四次修订2010年5月第五次修订一、立项背景1. 新世纪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全球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关系到现代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能否迅速提高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满足人们对新知识和新环境挑战的需要,应创设快捷便利的传播信息的条件,开放互动的学习机制,实现充分的信息流动,从而使人们在不断的学习和培训中提升自身能力。
而这方面,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的普及尤为关键。
2.香港爱国实业家周忠继先生,是香港苏浙沪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
1984年,他开始潜心研究纵横汉字输入编码(简称纵横码)。
1992年,周忠继先生与苏州大学纵横汉字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发第一代系统软件,经由国家“211工程”7所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导师联合鉴定为“国内外领先水平”项目,并两次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纵横码利用0-9 十个数字作为码元,以汉字四角位“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为取码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