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物治理工程筛选与排放计算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34
干散货码头扬尘污染防治技术绩效评估指标体系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干散货码头作业环节扬尘污染防治技术的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港口干散货码头装船作业、卸船作业、堆存作业、堆取作业、卸车作业、装车作业、转运作业等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环节所采用的湿式除尘/抑尘、干式除尘、封闭措施、防风抑尘、覆盖措施等污染防治技术的绩效评估。
本文件适用于同一作业环节采用的两种及以上扬尘污染防治技术的绩效评估。
干散货码头扬尘污染防治创新技术绩效评估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HJ 1107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码头》JTS 156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 149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干散货码头 Dry bulk terminal指供装载各种初级产品、原材料等散货船舶停靠、装卸作业的码头。
码头扬尘 Pier dust指码头各工业料堆(如煤堆、沙石堆以及矿石堆等)由于堆积、装卸、传送等操作以及风蚀作用等造成的扬尘。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指将与评估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评估方法。
4 基本原则指标体系构建原则4.1.1 科学性原则指标建立应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以量化的形式恰当反映评估对象不同评价指标的特性,以便于对扬尘污染治理技术做出客观的评估,避免人为或主观的影响。
每个指标、每级指标的命名、表示、设置也要有科学依据,指标的解释要有理有据,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4.1.2 适用性原则充分考虑不同生产作业环节所涉及的扬尘污染治理技术种类,并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确保评价指标适用于不同治理技术,同时使指标体系对每一个评估对象都是公平可比的,从而达到一套指标体系可以应用于港口干散货码头各个不同生产作业环节的目的。
电弧炉废气治理工程方案一、废气治理工程概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弧炉作为一种重要的冶炼设备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电弧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如果直接排放,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对电弧炉废气进行有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电弧炉废气治理工程展开详细的方案设计与分析。
二、废气组成分析电弧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同时还伴随着高温高湿度的特点。
具体组成如下:1. 二氧化硫(SO2):电弧炉冶炼过程中,由于原料中含有硫元素,经过高温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是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2. 氮氧化物(NOx):在电弧炉内,空气与高温炉渣和金属溶料接触,发生燃烧反应,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
3. 颗粒物:废气中还含有大量的颗粒物,主要是炉渣和金属溶液蒸发后凝结而成的颗粒。
以上有害物质的排放严重影响了环境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治理和处理。
三、废气治理工程方案设计1. 预处理阶段(1)废气采集系统设计:为了有效地治理电弧炉废气,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废气采集系统。
通过风机将废气从电弧炉炉膛中抽出,并通过管道输送到废气处理设备。
(2)废气净化系统设计: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因此需要安装除尘器和脱硫脱氮设备,对废气进行预处理,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影响。
2. 主要治理设备设计(1)除尘器设计:针对废气中的颗粒物,采用电除尘器进行处理。
电除尘器利用电场的作用使颗粒物带电,然后被导向集尘电极,最终以粉尘的形式沉积在电极上。
电除尘器具有除尘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是处理电弧炉废气的理想设备。
(2)脱硫脱氮设备设计:针对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采用湿法脱硫脱氮工艺进行处理。
通过在废气中喷洒石灰乳液或碱性溶液,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吸收和还原成硫酸盐和硝酸盐,然后通过后续处理将其转化为固体废物排放。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矿物能源,资源储量非常丰富,随着煤炭生产的不断扩展,煤矸石的产生量与日俱增。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煤矸石至少增加1.8亿t,累计堆放的煤矸石超过45亿t,占地2万hm 2以上,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1-3]。
煤矸石作为煤矿的副产物,主要成分为岩石,随煤炭开采或煤炭洗选产生后大多存放于工业场地附近区域,常年堆放就形成了煤矸石场。
煤矸石场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对自然环境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煤矸石淋溶后,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元素会进入地表水域[4-6],造成水域中有害元素增加;煤矸石在自燃区还排放自然硫、氯化铵、硫铵石、芒硝、水硫酸铝石、六水镁矾等矿物质[7-8],使得局部水域水质硬化,严重污染水源;随雨水的冲刷,煤矸石进入河道,堵塞河道湖泊,影响排洪或航运。
煤矸石经雨水淋溶[9]进入水系的同时,也会入侵土壤,对局部地区土壤产生污染,造成土壤酸碱化,破坏土壤生产力及植物生长环境,而且一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10](如砷、镉、铬、汞等),在生态系统中经食物链循环,最终进入人体代谢,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4,8]。
煤矸石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煤矸石自燃释放[11]的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在运输、堆放过程中造成的扬尘[8]。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煤矸石场分布情况、煤矸石处理现状的考察,分析了现阶段山西省几大矿区存在的煤矸石污染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根据对不同地区煤矸石场的监测以及现有资料,分析了煤矸石场污染物的产生量和不同治理措施下颗粒物浓度的差异,筛选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为预防煤矸石场颗粒物污染提供可行的措施与建议。
1研究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共收集了山西省42家煤矿的煤矸石处理情况,这42家煤矿分布于大同市、阳泉市、晋中市、吕梁市、晋城市、长治市及临汾市等地,基本涉及了山西省各个地市。
调查时间为2010年1月—2013年12月。
调查的42家煤矿中,有8家煤矿对煤矸石进行了资源利用,因而未建煤矸石场。
企业设置空气颗粒物指标的文件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空气颗粒物作为主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空气污染防治的力度,企业也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设置合理的空气颗粒物指标。
本文将探讨企业设置空气颗粒物指标的必要性、方法及实施与管理,以期为我国空气污染防治提供有益借鉴。
二、空气颗粒物指标概述1.颗粒物的分类与来源空气颗粒物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等。
其中,PM10是指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颗粒物来源广泛,包括工业排放、燃煤、机动车辆尾气、扬尘等。
2.空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空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颗粒物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深度越深,对人体肺功能、心血管系统等造成的影响越大。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颗粒物环境中,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损伤等。
三、企业设置空气颗粒物指标的方法1.依据国家法规与标准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空气污染防治的法规和标准,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
根据国家规定,企业应设置颗粒物排放限值,并逐步实现减排目标。
2.参考国际通行做法在国际上,企业可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等相关机构的建议,制定空气颗粒物排放标准。
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在空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经验,如美国、欧盟、日本等。
3.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工艺、设备状况、原料来源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空气颗粒物减排措施。
同时,充分考虑企业所在地区的环境容量、气象条件等,确保空气颗粒物治理效果。
四、企业空气颗粒物指标的实施与管理1.监测与数据分析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对厂界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掌握空气颗粒物排放情况。
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内部管理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依据。
2.内部培训与宣传教育企业应对员工进行环保培训,提高员工对空气颗粒物污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和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HJ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TJ 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使用于本标准。
3.1 环境空气敏感区指评价范围内按GB 3095规定划分为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以及对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
3.2常规污染物指GB 3095中所规定的二氧化硫(SO2)、颗粒物(TSP、PM10)、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等污染物。
3.3特征污染物指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除常规污染物以外的特有污染物。
主要指项目实施后可能导致潜在污染或对周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产生影响的特有污染物。
3.5大气污染源分类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分为点源、面源、线源、体源四中类别。
点源:通过某种装置集中排放的固定的点状源,如烟囱、集气筒等。
面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低矮密集的方式自地面或近地面的高度排放污染物的源,如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储存堆、渣场等排放源。
线源:污染物呈线装排放或者由移动源构成线装排放的源,如城市道路的机动车排放源等。
体源:由源本身或附近建筑物的空气动力学作用使污染物呈一定体积向大气排放的源,如焦炉炉体、屋顶天窗等。
3.5大气污染分类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物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其中粒径小于15um的颗粒物亦可划为气态污染物。
3.6排气筒指通过有组织形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各种类型的装置,包括烟囱、集气筒等。
3.7简单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见图1。
2022年四川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大气布点方法有多种,其中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______,网格布点法则多用于______地区。
2、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BOD5时,水样的稀释倍数可以根据水样的TOC值、______或______来确定。
3、在生化处理过程的设计、运转和控制过程中,保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条件是控制BOD5∶N∶P为______。
4、响度的单“宋”(sone),1sone的定义是声压级为______dB,频率为 ______Hz,且来自听者正前方的平面波的强度。
5、遥感主要包括信息的采集、接收、______、______、______和应用等过程。
6、______是指从众多有毒污染物中通过数学优先筛选出来的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
7、固体废物的采样方法有______、______和废渣堆采样法。
8、精密度是指______,它反映的是______误差的大小。
二、判断题9、对于空气中不同存在状态的污染物,其采样效率的评价方法都是相同的。
()10、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速率的计算公式为:排放速率等于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实测浓度与标准状态下干排气流量乘积。
()11、用测烟望远镜法观测烟气林格曼黑度时,连续观测的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12、测定水中悬浮物,通常采用滤膜的孔径为0.45微米。
()13、5天培养法能测定BOD的最大值为6000mg/L。
()14、氰化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
()15、工业废水应在企业车间的排放口采样。
()16、受污染河流的多污带中溶解氧含量很低,但其氧化还原电位却较高。
()17、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校准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18、空白试验是指除用纯水代替样品外,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同时应与样品测定分开进行。
()三、选择题19、对于大气环境监测,对于TSP、SO2的监测,满足日均浓度测定的有效监测是()。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_T2.2-93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2-93⼤⽓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Atmosphere environment为贯彻《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的⽅法与要求。
1.2适⽤范围本标准适⽤与建设项⽬的新建或改、扩建⼯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或区域性的⼤⽓环境影响评价亦应参照使⽤。
2 引⽤标准GB 3095 ⼤⽓环境质量标准TJ 36-79 ⼯业企业设计卫⽣标准HJ/T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3 符号本标准使⽤的主要符号的意义见表1。
序号符号意义单位1 c 地⾯浓度 mg/m32 c0i⼤⽓环境质量标准 mg/m33 c m最⼤地⾯浓度 mg/m34 c L⼩风时地⾯浓度 mg/m35 C f熏烟时地⾯浓度 mg/m36 c p尘粒⼦的地⾯浓度 mg/m3或⼤⽓定压⽐热 J/(g?K)7 c s⾯源或⽆组织排放源的地⾯浓度 mg/m38 c a⾮正常排放条件下的地⾯浓度 mg/m3-9 c 长期平均浓度 mg/m310 D 排⽓筒出⼝内直径 m11 d 尘粒⼦直径µm12 f 地转参数13 f ijk有风时风向⽅位、稳定度、风速联合频率14 f Lijk静风或⼩风时风向⽅位、稳定度和风速联合频率15 g 重⼒加速度 m/s216 H 排⽓筒距地⾯⼏何⾼度 m17 Hc 逼近⼭体时烟⽻的临界⾼度 m18 He 排⽓筒有效⾼度 m19 ΔH 烟⽓抬升或下沉⾼度 m20 H ⾯源的平均排放⾼度 m21 h 混合层⾼度 m22 h f熏烟时混合层⾼度 m23 h o太阳⾼度⾓ deg24 I i评价指数25 K ij第j类(个)源i种污染因⼦的污染分担率26 L 莫宁-奥布霍夫长度 m27 L b试验站距评价项⽬主排⽓筒距离 Km28 L c排⽓筒距海岸线的上风⽅距离 m29 n o烟⽓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30 n1烟⽓热释放指数31 n2烟⽓⾼度指数32 P 风速⾼度指数33 P i等标排放量m3/h34 P130min取样时间的横向稀释系数35 P.S 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36 Q 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kg/h,t/h,t/a37 Q i第i个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kg/h,t/h,t/a38 Q j第j个⽹格内的单位⾯积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m2)39 Q v实际排烟率m3/s40 Q h烟⽓热释放率 kJ/s41 S ⾯源⾯积 km242 T烟⽻扩散时间 s或绝对温度 K43 t 烟⽻或烟团扩散时间 s44 t 烟团排放初始时间 s45 T L拉格朗⽇时间积分尺度 s46 ΔT 烟⽓出⼝温度与环境⼤⽓温度差 K47 ΔT L陆地上与⽔⾯上的⽓温差 K48 U 排⽓筒出⼝处的平均风速 m/s49 U10距地⾯10m⾼处的10min的平均风速 m/s50 U* 摩擦速度51 X 沿平均风向的坐标轴或评价区东西向坐标轴52 X m⼀次最⼤地⾯浓度处距排⽓筒的距离 m53 X f熏烟时距排⽓筒的最近距离 m54 Y 在⽔平⾯上与X轴垂直的坐标轴55 Z 铅直⽅向的坐标轴56 Z0地表⾯粗糙度 m57 α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58 α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59 β拉格朗⽇和欧拉时间尺度⽐60 γ探空⽓温曲线斜率61 γ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62 γ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63 γd⼲绝热递减率64 σx 平均风向(X ⽅向)扩散参数 m 65 σy 垂直于平均风向的⽔平横向(Y ⽅向)扩散参数 m66 σz 铅直⽅向(Z ⽅向)扩散参数 m67 σu 脉动速度标准差(X ⽅向) m/s68 σv 脉动速度标准差(Y ⽅向) m/s69 σW 脉动速度标准差(Z ⽅向) m/s70 σyf 熏烟时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扩散参数 m71 σy τ1 对应取样时间为τ1时的横向扩散系数 m72 σy τ2 对应取样时间为τ2时的横向扩散系数 m 73 Φ(s), Φ(P)概率函数74 ρa ⼤⽓密度 g/m 375 Δθ/ΔZ 位温梯度 76 Г(η,τ)不完全伽马函数77 ?当地纬度 deg78 λ当地经度 deg79δ太阳倾⾓ deg4 总则4.1 评价⼯作的分级4.1.1 根据评价项⽬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的⼤⽓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将⼤⽓环境影响评价⼯作划分为⼀、⼆、三、级。
废气排气筒采样孔如何设置排气筒符合规范的采样孔是环境监测、验收、监管等环保工作的基础,也是保障测试数据准确性、代表性的重要措施。
在某市VOCs2.0的企业方案评估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企业的排气筒采样孔的设置十分不规范,在弯管处设置采样孔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寻找选择合适合规的采样位置,成为了环保废气治理工程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那究竟如何选择采样孔的位置呢?1.手工监测——采样位置要求《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国标/T16157)对于手工监测有明确的纲领性规定:对于颗粒物采样和流量的测定,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具体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取其当量直径,当量直径的计算方法D=2AB/(A+B),A、B是矩形烟道的边长)。
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上3下6”。
对于气态污染物采样,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
此外安全是前提,采样位置应对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最后,标准中也提到,当烟道布置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也可以,此时在采样时应增加采样线和测点。
2.手工监测——不满足要求时的应对措施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重点对烟气不满足要求时的应对措施做了进一步的细化,细化内容如下:首先,把安全提到了第一条,再次强调位置的选择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其次,对于颗粒物采样和流量测定,重申了“上3下6”的要求,补充要求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最好在5m/s以上,对于气态污染物的要求则跟《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国标/T16157)相同;再次,细化了不满足要求时的应对措施,强化了可操作性,即“可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和采样频次”;最后,提出了采样平台的面积、承重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