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2018年《349药学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 格式:pdf
- 大小:454.23 KB
- 文档页数:7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学科、专业名称: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名称:350中药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第二部分:生物化学(150分)六、名词解释(5×4=20分)1.茚三酮反应(ninhydrin reaction)2.辅酶(coenzyme)3.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 4.前导链(leading strand)5.剪接体(spliceosome)七、是非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20×1=20分)1.蛋白质构象形成中内部氢键形成是驱动蛋白质折叠的主要相互作用力。
2.变性后蛋白质溶解度降低是因为中和电荷和去水膜所引起的。
3.酶反应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取决于酶蛋白本身。
4.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
5.EMP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TCA循环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6.只有葡萄糖才能沿EMP 途径被降解。
7.动物细胞中,线粒体外生成的NADH也可直接通过呼吸链氧化。
8.脂肪酸从头合成中将乙酰CoA从线粒体内转移到胞液中的化合物是苹果酸。
9.SAM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活性物质,它的重要作用是合成同型半胱氨酸。
10.尿嘧啶的分解产物β-丙氨酸能转化成脂肪酸。
11.反密码子GAA只能辨认密码子UUC。
12.在E.coli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是由DNA聚合酶Ⅰ切除RNA引物。
13.DNA复制在起始进行控制,一旦开始即进行下去直到整个复制子完成复制。
14.当细胞内cAMP的水平较高时促进乳糖操纵子的转录。
15.在酶的别构调节和共价修饰中,常伴有酶分子亚基的解聚和缔合,这种可逆的解聚/缔合也是机体内酶活性调节的重要方式。
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与代码: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3、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4、卫生毒理学100405、公共卫生(专业学位)105300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卫生综合353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最佳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1个正确的答案,每题4分,共152分。
)1.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 B.病人C.人群 D.健康人2. 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因素是(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宿主、环境和病因D.遗传、环境和社会3. 某病患病率是指( )A.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B.某病曾患病的总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C.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D.所有疾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4. 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有( )A.研究疾病的病因 B.研究人群的健康状况,做出“群体诊断”C.研究疾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 D.以上均是5. 某病的续发率是指( )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B.(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100%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患有该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6.关于调查表设计的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措词要准确、通俗易懂B.措词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1页。
考试科目:349 药学综合 共 5 页, 第 1页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 卷)********************************************************************************************招生专业与代码:105500药学(专业学位)、1008J6 药事管理学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349药学综合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本卷满分300分,由有机化学(150分)和生物化学(150分)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生物化学(150分)一、名词解释(6×5=30分)1.结构域2.编码链3.别构酶4.三羧酸循环5.电泳6.蛋白质互补作用二、是非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0×2=20分)1. 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其D-构型和L-构型普遍存在。
( )2. 沉降系数S 是蛋白质以及核酸分子量大小常用的表示单位。
( )3. 从DNA 分子的三联体密码可以毫不怀疑的推断出某一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但氨基酸序列并不能准确的推导出相应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 )4. 在糖酵解途径中催化生成ATP 的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 )5. 脂肪酸进入脂肪组织后,或是分解供能,或是与游离的甘油一起合成脂肪贮存起来。
( )6. 谷氨酸在转氨作用和使游离氨再利用方面都是重要分子。
( )7. 所有成熟的tRNA 分子3’端都有CCA OH 结构,对于接受氨基酸的活性是必要的。
( )8. 在无细胞翻译系统中,以(AUG )n 为模板可以得到3种不同的多肽。
( )9. TATA 盒具有TATAAA 共有序列,能与通用转录因子 TATA 结合蛋白(TBP )相互结合,从而促进基因的转录,是每个基因转录都拥有的启动子序列。
( )10. 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
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招生专业与代码:105500药学(专业学位)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349药学综合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本卷满分300分,由有机化学(150分)和生物化学(150分)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有机化学(150分)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共45分)1.以下化合物中,与亲核试剂反应活性最强的是()A. B. C.D.2.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是()A.1,1-二甲基环戊烷B.顺-1,2-二甲基环丁烷C.螺[3,3]-庚烷-2-羧酸D.(2R,3R)-酒石酸3.下列结构化合物中是黄嘌呤的是()A. B. C. D.4.以下化合物中p K a 值最大的是()A. B. C. D.5.有些醛类化合物可以被一些弱氧化剂氧化,Fehling 试剂指的是()A.AgNO 3和NH 3(H 2O)生成的溶液B.CuSO 4溶液与NaOH 和酒石酸钾钠生成的溶液C.CuSO4溶液与NaOH和柠檬酸生成的溶液D.CuSO4与NH3水的溶液6.完成下列反应所用的氧化剂为()A.KMnO4/H+B.KMnO4/OH-C.K2Cr2O4/H+D.CrO3/吡啶7.下列化合物能与CH3-CH=CH2发生Diels-Alder反应,请将它们按反应速率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a b c dB.d b a cC.c b a dD.d a b c8.下列不能与苯肼反应生成脎的糖是()A.乳糖B.蔗糖C.葡萄糖D.麦芽糖9.按休克尔规则,下列化合物没有芳香性的是()A. B. C. D.10.能将C6H5COCH2CH(OMe)2还原为C6H5CH2CH2CH(OMe)2的是()A.LiAlH4B.NH2NH2/KOHC.Fe/HClD.Zn-Hg/浓盐酸11.苯(a)、呋喃(b)、吡咯(c)、噻吩(d)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次序是()A.a>b>c>dB.b>a>c>dC.d>c>b>aD.c>b>d>a12.1981年,化学家采用了一种高效、绿色并适合大规模生产的酯化试剂,把以下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化合物I进行酯化反应生成II,请问具有该优势的酯化试剂是()A.SOCl2B.DMAP+Et3NC.CH2N2D.H2SO413.利奈唑胺(linezolid)为人工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生素,用于治疗革兰阳性(G+)球菌引起的感染,以下对噁唑烷酮的绝对构型判断错误的是()A. B.C. D.14.有时候手性药物的对映异构体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生物活性,例如,Darvon是一个止痛药,而其对映异构体Novrad为非成瘾性中枢镇咳药。
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与代码: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3、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4、卫生毒理学100405、公共卫生(专业学位)105300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卫生综合353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最佳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1个正确的答案,每题4分,共152分。
)1.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 B.病人C.人群 D.健康人2. 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因素是(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宿主、环境和病因D.遗传、环境和社会3. 某病患病率是指( )A.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B.某病曾患病的总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C.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D.所有疾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4. 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有( )A.研究疾病的病因 B.研究人群的健康状况,做出“群体诊断”C.研究疾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 D.以上均是5. 某病的续发率是指( )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B.(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100%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患有该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6.关于调查表设计的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措词要准确、通俗易懂B.措词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1页7.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点在于( )A.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盲法8. 在一所医院的200名吸烟男医生中,有50人自动戒烟,150人继续吸烟,研究者进行了20年的随访观察,以确定两组肺癌的发生与死亡情况,这种研究属于( )A.实验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描述性研究9. 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OR值为0.3(P<0.01),最可能的解释是( )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 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10. 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11. 目前进行疾病预后研究的主要方法是( )A.现况调查 B.病例对照研究 C.生存分析 D.生态学研究12. 循证医学就是( )A.系统评价 B.Meta分析C.临床流行病学 D.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13. 综合描述疾病“三间分布”,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 )A.出生队列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移民流行病学 D.血清流行病学14. 参数是指( )A.参与个体数 B.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15. 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均数为480万/mm3, 标准差为41万/mm3,产生此标准差的原因主要是( )A.个体差异 B.抽样误差 C.测量误差 D.以上都不对16.对于t分布来说,固定显著性水平的值,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的临界值将会怎样变化?(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17. 直方图可用于( )A. 2001年5种疾病发病率比较B. 10个年龄组患病率比较C. 身高和患病率的关系分析D. 描述O型血者血红蛋白含量分布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2页18. 下列有关配对设计的差值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简称配对t检验)与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简称成组t检验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对于配对设计的资料,如果作成组t检验,不但不合理,而且平均起来统计效率降低B. 成组设计的资料用配对t检验起来可以提高统计效率C. 成组设计的资料,无法用配对t检验D. 作配对或成组t检验,应根据原始资料的统计设计类型而定19. 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是( )A.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排序B.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排序C.把x1和x2的差数从小到大排序 D.把x1和x2的差数的绝对值从小到大排序20. 作某疫苗的效果观察,欲用“双盲”试验,所谓“双盲”即( )A.试验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B.观察者和试验对象都不知道谁接受疫苗谁接受安慰剂C.两组试验对象都不知道自己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D.以上都不是21. 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b的绝对值越大( )A.所绘制散点越靠近回归线 B.所绘制散点越远离回归线C.回归线对x 轴越平坦D.回归线对x 轴越陡22. 四格表如有一个实际数为0,则( )A.不能作校正χ2检验 B.必须用校正χ2检验C.还不能决定是否可作χ2检验 D.肯定可作校正χ2检验23. 估计样本含量的容许误差是指( )A.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B.总体参数值之差C.测量误差 D.样本统计量值和所估计的总体参数值之差24.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A. 随机化、双盲法、设置对照B. 重复、随机化、配对C. 齐同、均衡、随机化D. 随机化、重复、对照、均衡25. 下列关于生存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存率指病人经历k个单位时段后仍存活的概率B.生存率即累积生存概率C. 生存率表示年初人口往后活满一年的机会大小D.k年生存概率通常不小于k年生存率26. 对于同一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献中见到不同的报道结果,现欲获得一综合性结论,应当选用( )A. 析因分析B.相关分析C.meta分析D.非参数检验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3页27. 对于环境污染物发生生物放大作用的条件,描述错误的是( )A. 环境化学物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B. 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容易分解和排泄C.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其造成致命性损害D. 生物放大可以通过食物链进行28. 下列哪种紫外线辐射与维生素D合成有关( )A. UVAB. UVCC. UVID. UVB29. 我国提出清洁空气中,重、轻离子的比值比应( )A.小于50 B.51~100 C. 101~150 D. > 30030. 水体富营养化与下列哪项污染有关( )A. 化学农药B. 汞、镉等重金属C. 氮、磷等矿物质D. 放射性废弃物31. 亚硝酸盐中毒最典型症状为( )A. 恶心呕吐B. 心律不齐C. 头晕D. 紫绀32. 下述哪项不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 )A.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B. 地区性明显 C. 潜伏期短 D.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33. 控制粉尘危害的最根本措施是( )A. 加强宣传教育B. 落实防尘管理制度C. 用工程技术减低或消除粉尘危害D. 维护管理防尘设备34.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不包括( )A.接触明确的致癌因素 B.潜伏期较长C.有一定的好发部位D.有一定的病理类型35. 慢性汞中毒的典型表现之一是( )A. 口腔炎B. 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C. 外周神经炎D. 脑水肿36. 人耳能够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 20Hz~2 000HzB. 20Hz~5 000HzC. 20Hz~10 000HzD. 20Hz~20 000Hz37. 制定化学毒物卫生标准最重要的毒性参考指标是( )A. LD50B. LD0C. LD100D. LOAEL或NOAEL38. 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对以DNA为靶位的诱变( )A. 烷化剂作用B. 碱基类似物取代作用C. 嵌入剂作用D. 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作用考试科目:卫生综合共7页,第4页二、名词解释(英文名词请先译为中文,再进行解释。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 学科、专业名称: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方向:6. hnRNA是下列那种RNA的前体()A.tRNA B.rRNA C.mRNA D.SnRNA7. 加入下列试剂不会导致蛋白质变性的是()A.尿素(脲)B.盐酸胍C.十二烷基磺酸SDS D.硫酸铵8. DNA复制时不需要下列哪种酶.()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RNA引物酶C.DNA连接酶D.RNA指导的DNA聚合酶9.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按抑制类型应属于()A.反馈抑制B.非竞争性抑制C.竞争性抑制D.底物抑制10. 有关转录的错误叙述是()A.RNA链按3′→5′方向延伸B.只有一条DNA链可作为模板C.以NTP为底物D.遵从碱基互补原则11. DNA变性后,下列那一项变化是正确的()A、对260nm紫外吸收减少B、溶液粘度下降C、磷酸二酯键断裂D、核苷键断裂12. 阻遏蛋白结合的位点是()A.调节基因B.启动因子C.操纵基因D.结构基因13. 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A.a→a3→b→c1→c B.b→a→a3→c1→cC.b→c1→c→aa3 D.c1→c→b→a→a314. 戊糖磷酸途径不产生()A.NADPH B.CO2和水C.葡萄糖-1-磷酸D.NADH15. 将体内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联系起来的是()A.糖酵解B.TCA 循环C.乙醛酸循环D.β-氧化16. 合成DNA的原料是( )A.dATP、dGTP、dCTP、dTTP B.ATP、dGTP、CTP、TTPC.ATP、UTP、CTP、TTP D.dATP、dUTP、dCTP、dTTP17. 酶原指的是( )A.没有活性的酶的前身B.具有催化作用的酶C.温度高时有活性的酶C.pH高时有活性的酶18. 转氨酶的辅酶是( )A.磷酸吡哆醛B.焦磷酸硫胺素C.生物素D.四氢叶酸19.质粒的重要特性不包括( )A.复制细菌染色体DNAB.自我复制C.携带特殊遗传信息D.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20. 嘌呤核苷酸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A、尿素B、酮体C、尿酸D、乳酸九、问答题(共70分)1.简述原核与真核生物核糖体组分的区别。
考试科目:349药学综合 共 7 页 第 页
1
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
******************************************************************************************** 学科、专业名称:药事管理学、药学(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本卷满分300分,由有机化学(150分)和生物化学(150分)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有机化学(150分)
一、选择题(含多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甲苯进行Friedel-Crafts 反应时,应选择下列哪个作为溶剂 ( )
A. 苯甲醚
B. 硝基苯
C. 溴苯
D. 苯胺
2. HCN 不与烯烃的双键加成的原因是 ( )
A. 它是亲核试剂
B. 它是弱酸
C. 它是亲电试剂
D. 含有不饱和健
3.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 )
A. 苯甲酸
B. 苯酚
C. 对硝基苯甲酸
D. 对硝基苯酚
4. 下列化合物属于非苯芳烃的是 ( )
5. 下列化合物偶极矩最大的是 ( )
A. C 2H 5Cl
B. CH 2=CHCl
C. C 6H 5Cl
D. CCl 2=CCl 2
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呋喃,吡咯,噻吩都比苯更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B. 吡咯的碱性比吡啶弱
C. 芳香性的顺序是呋喃>吡咯>噻吩
D. 苯中含有少量噻吩,可用浓硫酸除去
7. 下列糖类化合物溶于水后有变旋现象的是 ( )
A. 蔗糖
B. 麦芽糖
C. 葡萄糖苷
D. 果糖
8. 下列碳负离子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序是 ( )
A. a>b>c>d
B. d>c>b>a
C. c>a>b>d
D. b>a>c>d
9. 下列物质中,含有腺嘌呤和鸟嘌呤组分的是( )
A. 蛋白质
B. DNA
C. RNA
D. 糖
10. 下列结构化合物中,既有顺反异构又有光学异构体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