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颜面部痤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56.81 KB
- 文档页数:2
红蓝光痤疮光动力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护理呼吸科疾病临床护理对策分析摘要】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多发病,各年龄段均有发生,病程长、容易反复。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胸疼、精神紧张,严重时可引起咳血、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并给予心理护理、病情监测护理、机械通气护理、排痰湿化护理、药物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等临床护理,可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
【关键词】呼吸科临床护理对策一、影响呼吸科疾病临床护理因素分析(一)医护人员方面1、专业基础还不够扎实目前,从事医疗相关专业的人员必须要经过相应的从业资格证才能上岗,而且大多数医院对于医护人员学历资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很多新上岗的医护人员都经过了在院校比较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但是医护人员在学校学习的仅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方面的课程,缺少有针对性的比如针对呼吸疾病相关护理知识的学习;加之医护人员工作繁重,外出进修学习及接受新知识的时间有限,不能及时掌握一些呼吸疾病护理健康教育新知识,使医护人员知识老化,致使其实施健康教育能力提高较慢而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因此遇到一些情况的时候感到无从下手。
另外我国整体护理制模式偏重于重复性、技术性操作,只对患者进行治疗性护理,未将患者看成一个整体,缺乏主动为患者健康教育的意识。
2、主动性还不是太强一般传统观念认为:护理工作就是简简单单地取药、发药、输液的模式,所以,大部分医护人员对一些专业护理缺乏感性和理性认识,不能主动和患者沟通实施有效护理。
多数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自信,表情死板,语言缺乏艺术性和亲和力,只知道照本宣教、单向交流,不知道双方互动,致使收效甚微。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就诊时胸闷、气喘困难明显,此时及时快速缓解症状为首要措施,而后等到病情缓解时再和患者沟通,看患者是否还有其他需求,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满足,以使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心情,这对于缓解患者症状极有好处。
红蓝光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目的探讨红蓝光治疗痤疮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方法对65例痤疮患者采用红蓝光疗法治疗,总结其护理经验。
结果65例患者中痊愈20例(30%),显效28例(43%),好转12例(18%),无效5例(7.6%),总有效率92.3%。
结论做好解释沟通,正确清洁皮肤和使用护肤品,注意休息和防嗮,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可有效治疗面部痤疮。
标签:红蓝光;痤疮;护理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疾病,属于慢性炎症。
该病多发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年男女[1],多发于面部、前胸、和背部,发病因素较多,其原因主要由于皮脂分泌过度、毛囊上皮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值及炎性反应等引起[2],给患者带来了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若不及时治疗,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我院2015年3月~12月对65例患者在中西医结合基础上,运用红蓝光治疗痤疮,取得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临床症状采用pillsbury分类法[3]分为四度。
年龄16~40岁,其中男40例,女25例。
平均年龄25岁;病情分度:Ⅰ度10例、Ⅱ度18例、Ⅲ度20例、Ⅳ度17例。
1.2纳入指标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痤疮的诊断标准。
②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粉刺、炎性丘疹、脓包等。
③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皮肤疾病的患者。
④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3 方法1.3.1治疗仪器治疗组用亚格红蓝光痤疮治疗仪,以LED(发光二级管治疗头)为光源,其中蓝光波长为(415±5)nm,输出强度40 mW/cm2,红光波长为(633±6)nm,输出强度80 mW/cm2。
1.3.2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前采用非药物性香洁面部,采用红蓝光照射,确保光板距离皮肤表面1~4 cm,治疗20min/次,2次/w,8次为1个疗程,其中以红蓝光交替治疗为主,炎症较重、结节明显者可以红光照射为主,并同时采用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涂于患处,早晚各1次。
蓝光痤疮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蓝光痤疮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84例我院收诊痤疮患者,时间介于2019年9月~2020年12月,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42例,采用蓝光痤疮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对于痤疮患者的治疗中,在进行良好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用蓝光痤疮治疗仪治疗,有利于修复患者的皮损,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痤疮;蓝光痤疮治疗仪;皮肤科前言:痤疮为常见的感染性炎症,多发于年轻人。
其发病因素常与体内激素失调、皮脂腺大量分泌、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常用药物进行抗炎治疗,但效果非常有限,且会留下瘢痕[1]。
面部痤疮常影响患者的美观,导致患者出现负面心理,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在寻求更佳治疗方案的同时,如何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管理也成为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
蓝光痤疮治疗仪通过杀灭细菌,在痤疮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2]。
本次实验着眼于此,研究分析蓝光痤疮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84例我院收诊痤疮患者,时间介于2019年9月~2020年12月,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42例,采用蓝光痤疮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25.38±2.07)岁,其中轻度痤疮12例,中度痤疮14例,重度痤疮14例;病程1~6年,平均(3.52±1.37)年;研究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25.37±2.06)岁,其中轻度痤疮13例,中度痤疮13例,重度痤疮14例;病程1~6年,平均(3.51±1.35)年,患者资料满足均衡原则(P>0.05)。
57面部痤疮患者LED 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曾福莉(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白银 730900)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面部痤疮患者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8月 ̄2018年8月110例在我院收治的面部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55例,两组均给予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对比。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面部痤疮患者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达到显著疗效,增强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面部痤疮;LED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综合护理干预;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曾福莉,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面部痤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一般多发于青少年,发病率超出85%以上[1]。
严重时会在患者的面部留有永久性痕迹,对其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一疾病在临床上治疗方式较多,但所达到的效果不甚理想。
LED 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是针对皮肤病引入的新型治疗手段,在治疗中不会对患者面部组织造成热损伤,且疗程短见效快,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本文就面部痤疮患者LED 红蓝光照射辅助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110例在我院收治的面部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55例。
常规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17岁~35岁,平均年龄(21.23±4.08)岁;病程时间2个月~12年,平均病程(2.95±2.21)年。
研究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18岁~36岁,平均年龄(21.56±4.24)岁;病程时间3个月~11年,平均病程(3.12±2.25)年。
研究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过程中特色护理的作用摘要:目的:探究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过程中特色护理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的10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通过完全随机方式形成不一样干预方式的组别,设定为增加特色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对照组和常规干预的常规对照组,并对比实际干预效果差距。
结果:有效排除干扰因素,保障实验真实有效开展后,对比最终实验数据,得到在普通干预措施上增加特色护理后,所表现的实际疗效和组别内患者对自身所接受的干预措施认可度等相关实验数据,要优于日常常规干预措施的组别,组间采用数据对比,体现为P <0.05。
结论:综上,在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中,增加特色护理可有效加快患者恢复并综合提高治疗有效率,除此之外,更可以促进寻常型痤疮患者对医护工作的认可度,故值得参考。
关键词:特色护理;寻常型痤疮;红蓝光交替我们老百姓常规意义上的痤疮指的就是寻常型痤疮,常规情况下面颊属于较为常见的发病位置,同时也会累计全身[1]。
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因此还有一个更为大众的名字“青春痘”。
对其治疗方式,主要分为日常护理、药物干预、分级治疗等措施,而此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更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对应疗效[2]。
因此本次实验为探究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过程中特色护理的作用,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的10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通过完全随机方式形成不一样干预方式的组别,对比相应干预结局,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符合实验要求寻常型痤疮患者,采用电脑进行完全随机的方式形成不同的两个分组,分组的区别点在于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所不同。
而组内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一些明显的差距,小组之间的具体比对,具体数据见下表:表1 研究寻常型痤疮患者的基础资料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年龄(x±s岁)年龄范围(岁)实验对照组526/2429.34±1.5117~41常规对照组525/2529.48±1.1417~40t0.0580.0860.087P0.8640.9670.9841.2方法常规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措施。
红蓝光治疗后注意事项红蓝光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青春痘、痤疮等炎症性皮肤病。
此种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有助于杀灭痤疮引起的细菌,减少皮肤炎症,缩小毛孔,改善皮肤质地。
然而,红蓝光治疗虽然安全有效,但在进行治疗后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和副作用。
首先,红蓝光治疗后需要注意日常的皮肤护理。
治疗后的皮肤可能会有一些不适感,如轻微的红肿和疼痛。
在这种情况下,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和洁肤产品,并尽量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进行面部清洁。
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避免让皮肤过于湿润,以防止细菌滋生。
其次,红蓝光治疗后需要避免暴晒太阳。
红蓝光治疗会令皮肤更加敏感,暴晒阳光可能会导致皮肤晒伤和色素沉着等问题。
因此,出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如使用SPF值高的防晒霜、遮阳帽、太阳镜等,尽量减少阳光直射。
另外,红蓝光治疗后需要避免使用一些药物和化学物质。
因为治疗后的皮肤会更加敏感,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可能会进一步刺激皮肤,导致不适。
因此,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里,尽量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料、酸类成分的护肤品和化妆品。
此外,也要避免使用具有刺激性的外用药物,如外用激素和抗生素。
此外,红蓝光治疗后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皮肤恢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要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和锌等有助于皮肤修复的营养素。
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酒和抽烟等,都会对皮肤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有助于促进皮肤健康和恢复。
最后,红蓝光治疗后的注意事项还包括定期复诊和遵从医生建议。
治疗后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诊,以检查皮肤的恢复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要注意遵从医生的建议,如遵守用药指导、保持皮肤清洁等,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总之,红蓝光治疗后需要注意日常的皮肤护理、避免暴晒太阳、避免使用药物和化学物质、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复诊和遵从医生建议等。
红蓝光应用于痤疮治疗中的临床体会红蓝光应用于痤疮治疗中的临床体会范晓林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四川省成都市610399【摘要】目的:分析治疗痤疮时应用红蓝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 年7 月至2015 年2 月收治的104例作为分析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 例,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为红蓝光联合照射,对照组为口服美他环素。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为80.7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治疗安全的特点,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痤疮;红蓝光;治疗;临床;体会痤疮为皮肤科中的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多发于皮脂腺较为丰富的前胸后背、颈部及头面部等。
痤疮可由遗传因素及免疫因素等引起,临床症状包括溢出油性皮脂、出现黑头粉刺、伴有脓肿、脓疱、结节及丘疹等[1]。
痤疮可对患者的面部外观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
本文分析了治疗痤疮时应用红蓝光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4 年7 月至2015 年2月收治的104 例作为观察对象,男48 例,女56 例,年龄在13 岁至48 岁之间,平均(26.8±7.1)岁。
所有入选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痤疮,病程在5 个月至17 年之间,平均(6.4±1.3)年,Pillsbury 分类情况如下:I 度19 例,II 度27 例,III 度33 例,IV 度25 例。
排除红蓝光过敏、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潜在皮肤癌、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近半年内口服维甲酸及抗生素的患者。
将104 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 例,两组的Pillsbury 分类情况、病程、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明确两组患者的病情后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观察组。
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颜面部痤疮患者的护理体会佚名【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of red and blue light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acne,to provide the clinical basis for the red and blue light 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acne. Methods 110 patients with facial acne to the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it will b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method,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by irradiation method of red and blue light,with 4 weeks for 1 course of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efficiency is 96.7%,control group businesslike for 83.6%, 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of the same perio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lternating red and blue light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acne acnethan conventional care significantly, worthy of promotion.%目的:探讨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颜面部痤疮的疗效及护理,为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颜面部痤疮提供临床依据。
LED红蓝光联合创福康胶原贴治疗面部痤疮的护理体会目的:分析LED红蓝光联合创福康胶原贴治疗面部痤疮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行LED红蓝光联合创福康胶原贴治疗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满意度、不良反应分别为94.00%、4.00%,对照组分别为78.00%、18.0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面部痤疮患者采取LED红蓝光联合创福康胶原贴治疗,并配合相应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LED red blue light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of facial acne and Fukang collagen nursing paste. Methods from July 2014-2015 years 7 months were 100 cases led red and blue light combined with a collagen Fukang paste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acne patients,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control group(50)and observation group(50),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ed to two groups of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6%,the control group was 92%,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atisfa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94%and 4%respectively,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78%,18% and two,respectively(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facial acne take red and blue LED United creation Fukang collagen paste in the treatment of,an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effect is remarkable,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a Fukang coltagen red and blue;LED;facial acne;nursing experience临床中痤疮属于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青春期男女较为多发,其中以胸背部、面部较为常见[1-4]。
2024年就红、蓝光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红蓝光治疗作为一种现代皮肤治疗技术,近年来在痤疮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以非侵入性、无痛且副作用小的特点,成为了众多痤疮患者的理想选择。
以下是对红蓝光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一、红蓝光治疗机制红蓝光治疗通过特定波长的红光和蓝光照射皮肤,发挥治疗作用。
红光能够穿透皮肤深层,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胶原纤维合成,从而改善皮肤质量,减少炎症反应。
蓝光则具有杀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减少细菌数量,从而减轻痤疮症状。
二、中度痤疮症状中度痤疮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丘疹、脓疱等病变,伴有轻度的疼痛、瘙痒等不适感。
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面部、颈部、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区域。
中度痤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增大,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
三、治疗方法介绍红蓝光治疗通常采用专门的治疗仪进行。
在治疗前,医生会先对患者的皮肤进行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治疗时,患者需躺在治疗床上,医生将治疗仪置于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光源和照射时间进行照射。
治疗过程无痛、无创,患者无明显不适感。
四、治疗效果评估经过红蓝光治疗后,中度痤疮患者的症状通常会得到明显改善。
丘疹、脓疱等病变逐渐消退,皮肤红肿、疼痛等不适感减轻。
治疗后的皮肤质地更加细腻,光泽度提高,整体皮肤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效果可能因人而异。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五、安全性与副作用红蓝光治疗在安全性方面表现较好,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然而,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皮肤发红、干燥等现象,这些症状一般会在数天内自行消退。
极少数患者可能对光源产生过敏反应,因此在治疗前应进行皮肤测试,以确保安全。
六、患者反馈与满意度经过红蓝光治疗的中度痤疮患者普遍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这种治疗方法无创、无痛且效果显著,对于改善皮肤质量、减轻痤疮症状具有很好的效果。
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患者相关门诊护理措施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患者相关门诊护理措施。
方法从本院选取2020年到2022年收治的72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抽签法分2组。
所有病患均实施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
就临床疗效展开观察。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1.67%,同对照组66.67%相较更高,P<0.05。
结论为寻常痤疮病患行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的基础之上再配合相应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疗效,值得继续推崇。
关键词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护理寻常型痤疮属慢性皮肤病症,其中青少年群体多发[1]。
若是不能及时、正确处理痤疮,极易引起感染,严重时会引发颅内感染。
此病具有反复性,易留下瘢痕,对病患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影响颇大,因而需重视治疗。
本文中就于此病治疗中选用红蓝光交替照射并辅以相应干预措施后的效果展开了论述。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72例寻常型痤疮患者,每组36例。
对照组男、女占比各是20/16;年龄17-40岁,中位值(28.97±2.36)岁。
观察组男、女占比各是19/17;年龄18-40岁,中位值(28.59±2.41)岁。
两组一般资料,汇总得P>0.05。
1.2方法所有病患均实施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
借助生物光消痤仪,调节好波长,红光:660nm,蓝光:415nm。
用红蓝光对病患面部进行交替照射,单次照射时长是20min,每周照射2次,首次用蓝光。
8次为1疗程。
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综合护理。
(1)光疗前。
①了解病患实际病况,询问其年龄、职业、饮食习性、生活习性等情况,从而判别致病因素。
②心理方面。
向病患详细介绍此疗法的基本原理、具体疗法、有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头痛、皮肤红斑等),多同病患交流,促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消解,减缓其内心负担,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从而全力配合各项治疗进展。
(2)光疗中。
蓝光痤疮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的护理体会寻常型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胸背部。
该病多见于青春期,在18~24岁的青少年中发病率高达85%~100%,25岁以上的成年人也有50%的发病率。
尽管对痤疮的治疗需求很大,但现有治疗措施的疗效却不尽人意。
2005年7月~2006年10月,在我科门诊采用蓝光痤疮治疗仪结合皮肤护理治疗寻常型面部痤疮106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6例均为门诊寻常型痤疮患者(男45例,女6l例),年龄18~39岁,平均26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2.1年。
皮损形态有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
病情分度依据Pillsbury分类法:轻度(I度)30例,中度(II度)58例,重度(III度)18例。
其中有65例患者在我科使用蓝光痤疮治疗仪前曾接受过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1.2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治疗前皮损数一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
痊愈为皮损数减少≥90%以上;显效为皮损数减少60%~89%;好转为皮损数减少20%~59%;无效为皮损数减少<20%。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2结果本组106例患者,痊愈9例(8.3%),显效82例(75.9%),改善14例(12.9%),无效3例(2.7%),总有效率84.2%。
有6例发生局部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脱屑、干燥、轻微的热感、灼痛、刺痛等,上述不良反应多为暂时性,大多无需治疗,较快缓解无残留作用。
3护理4.1治疗前皮肤护理:①患者去枕仰卧,头轻度后仰。
取Lite—Blue深层清洁洗面奶适量涂于面部,用两手指腹自下而上、由内向外顺皮肤纹理按摩3~5min,用温水洗净;同时用离子蒸气喷雾面部10min,在毛孔扩张的基础上用无菌匙状粉刺挤压器清理面部粉刺的脓头。
②使用Lite—Bluei深层凝胶涂抹于整个面部,用指尖按摩面部使产品充分渗入皮肤。
③用复方氯霉素醇涂抹痤疮炎性丘疹,注意不要涂抹正常皮肤。
浅析皮肤护理在蓝红光照射治疗痤疮中的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6-06-22T10:11:04.60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作者:关阿芳[导读] 分析皮肤护理在蓝红光照射治疗痤疮中的临床意义。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目的:分析皮肤护理在蓝红光照射治疗痤疮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蓝红光照射治疗的痤疮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皮肤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不良反应率。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皮肤护理在蓝红光照射治疗痤疮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皮肤护理;蓝红光照射;痤疮痤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病发位置为面部、胸部以及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位置,临床主要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以及瘢痕等皮肤损坏。
相关研究显示,采用蓝红光照射对痤疮进行治疗,可以将痤疮丙酸杆菌内源性光敏物质激活,产出单态氧,加速细菌死亡,并且不容易出现炎症反应,可有效减少瘢痕的形成[1]。
此外,随着医学美容的广泛兴起,皮肤护理的治疗作用已逐渐被肯定。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蓝红光照射治疗的痤疮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6例,年龄为,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为(33±7)岁;其中中度20例,重度1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为,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为(35±8)岁;其中中度17例,重度17例,观察组患者在的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皮肤护理。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临床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面部痤疮的治疗论文:面部痤疮的治疗与护理体会痤疮是一种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为70%-87%,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超过了哮喘和癫痫。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治疗痤疮的方法有很多,我科采用药物联合红蓝光一起使用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应用安全。
1 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1.1 临床表现: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青年男女多见,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痤疮初起多为细小的粉刺或红色小丘疹,继而发展为小脓疱或小结节,严重者可形成脓肿、囊肿或蜂窝织炎并伴有疼痛,继发凹凸不平的疤痕和色素沉着,影响患者的美观,进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
1.2 治疗方法:轻型患者维甲酸类药物软膏每晚外涂+led红蓝光照射治疗每周两次连续照射四周;中度患者维甲酸类软膏外涂+维甲酸类药物口服+led红蓝光照射治疗每周两次连续照射四周;重度患者外用5-氨基酮戊酸散外敷1小时+led红光10档照射20分钟。
1.2.1 材料:光敏剂: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散,商品名:艾拉(上海复旦张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规格118mg/瓶保存要求:20度以下避光保存。
光源:奇致激光(中国)有限公司led光波治疗仪,眼罩。
1.2.2led光波治疗仪的作用原理: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波长为415nm的蓝光具有快速杀菌的功效。
丙酸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粪卟啉被蓝光激活产生光毒环境,转换成的毒性单态氧迅速杀死痤疮丙酸杆菌,这样蓝光可以在对皮肤组织毫无损伤的情况下,选择性的高效的破坏这种细菌,最大限度减少痤疮的形成,并且在很短时间内使炎症期的痤疮明显减少至愈合,蓝光对炎性痤疮有肯定的疗效,蓝光治疗一个月相当于口服抗生素三个月的疗效,而且停止治疗后,效果还会持续,不易反复。
红光光动力治疗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作用过程,光敏物质(痤疮丙酸杆菌可产生内源性卟啉,其主要成分为粪卟啉iii和原卟啉ix )原卟啉pplx在633nm 红光的照射下生成具有毒性的单态氧,直达靶组织,引起局部细胞发生光氧化作用,抑制增生活跃的细胞,清除病灶;波长为633nm的红光被细胞中线粒体吸收,可以刺激atp产生,增加皮肤自然细胞活性,使光活化的细胞中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和真皮中纤维细胞和角蛋白的合成增加,加速皮肤新生组织再生,缩短康复期,减少痤疮疤痕的形成。
中药内服外敷加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心得目的:总结中药内服外敷加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心得。
方法:将80例痤疮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患者行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治疗后各类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特别是Ⅰ度患者效果最为显著。
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红蓝光治疗仪器治疗痤疮能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中药内服外敷;红蓝光治疗仪;痤疮痤疮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高达80%~90%,以青少年为主[1]。
但青春期后期痤疮能渐渐减轻或自愈,其多形式皮损特征以易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为主,不仅对患者心理造成压力,还影响其外观和日常生活[2]。
本文为进一步观察痤疮患者行内服外敷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的临床疗效,特对2013年05月~2014年05月80例患者进行研究,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05月~2014年05月收治的80例符合痤疮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
行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红蓝光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6~42岁,平均(28.3±3.1)岁;Ⅰ度炎症粉刺8例,Ⅱ度炎性皮疹、浅在性脓疱患者14例,Ⅲ度深在性脓疱、结节、丘疹患者18例。
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18~38岁,平均(24.1±3.9)岁;Ⅰ度炎症粉刺6例,Ⅱ度炎性皮疹、浅在性脓疱患者18例,Ⅲ度深在性脓疱、结节、丘疹患者16例。
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皮损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皮肤护理在蓝红光照射治疗痤疮中的临床效果评估【摘要】目的研究皮肤护理在蓝红光照射治疗痤疮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我院收治的8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
对照组接受蓝红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增加皮肤护理,比较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结论痤疮患者在接受蓝红光照射治疗的同时配合实施皮肤护理既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又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皮肤护理;蓝红光照射疗法;痤疮;临床疗效痤疮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皮肤病,青春期人群的患病率高,可出现在面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既往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雌性激素进行治疗,但总体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长期使用还容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依赖,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蓝红光照射是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既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控制面部瘢痕形成。
有研究提出[1-2],在蓝红光照射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此次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皮肤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80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8~52(37.48±3.26)岁。
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9~50(37.11±3.55)岁。
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行红蓝光照射治疗:使用痤疮治疗仪进行治疗,清洁治疗部位后进行蓝红光照射。
取平卧位,让患者带好眼罩,照射在病变部位的上方,蓝光与皮肤表面的距离为5~7cm,红光与皮肤表面的距离为10cm,每次照射20分钟,红蓝光交替,每周治疗两次,共治疗4次。
观察组增加皮肤护理:去粉刺:使用3%双氧水进行面部湿敷,湿敷时间是10分钟,粉刺软化后使用粉刺挤压器将乳白色皮脂挤出,再使用真空吸引器将皮肤毛孔吸引,排除残留物和皮脂。
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颜面部痤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8-08-24T15:08:08.7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5期作者:汤婧雯
[导读] 探究颜面部痤疮患者行红蓝光交替治疗的具体护理方法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江北区 400021
摘要:目的探究颜面部痤疮患者行红蓝光交替治疗的具体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7.05~2018.06收治的行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的颜面部痤疮患者212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8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复发率和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满意度分别为97.22%、75.96%,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复发率分别为5.56%、21.15%,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
结论对行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的颜面部痤疮患者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提高其满意度,促进其健康恢复,值得广泛采用。
关键词:颜面部痤疮;交替照射;红蓝光;复发率
颜面部痤疮属于皮肤科一种慢性炎性皮肤疾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体内雄激素水平明显升高、炎症以及大量分泌皮脂所致,其形态主要表现为结节、丘疹、粉刺、囊肿和脓疮,严重者面部会受到损伤,影响其外观,甚至会导致其产生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对其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1]。
目前临床对颜面部痤疮患者主要采取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但部分患者经治疗后易复发,因此,需要对其加强护理[2]。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对颜面部痤疮患者行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后复发率和满意度情况,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05~2018.06收治的颜面部痤疮患者212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8例,对照组104例,观察组男性59例,女性49例,年龄16~29岁,平均年龄(22.9±1.6)岁,病程0.1~3年,平均病程(1.2±0.2)年,对照组男性61例,女性43例,年龄17~29岁,平均年龄(23.4±1.5)岁,病程0.2~4年,平均病程(1.3±0.1)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对比无意义(P>
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告知患者治疗时和治疗后相关注意事项,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具体包括日常护理和治疗时护理。
日常护理:⑴皮肤护理:正确护理皮肤可以提高痤疮的疗效。
因此,护理人员应嘱患者使用温水清洗面部皮肤,2次/d,不要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的化妆品。
避免对生长出的痤疮进行挤压,特别是危险三角区的痤疮,以防发生逆行性颅内感染。
⑵饮食护理:部分食物会使痤疮加重,因此,护理人员应嘱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尽量减少脂肪、高糖以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食用高维生素、粗纤维类食物,如水果、蔬菜和瓜果类,适当摄入锌元素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和瘦肉等。
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增加饮水量,促进汗腺排泄。
⑶心理护理:由于痤疮会对患者自信心产生一定影响,且多数患者过度担心治疗后效果及恢复情况而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安慰并鼓励患者,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其不良情绪。
⑷其他护理:保证睡眠时间充足,治疗期间应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治疗时护理:帮助患者戴上防目镜,完全遮盖其眼部,并告知其紧闭双眼。
治疗时光板应平行于患者皮肤,距离不能超过8cm,照射时间为20min,2次/周,连续治疗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佩戴防目镜,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生不良反应,加强与其交流沟通,消除其紧张情绪,治疗结束后嘱其休息5min方可离开。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复发率和满意度情况。
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情况,满分100分,满意:90-100分;一般:80-89分;不满意:<80分[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复发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复发率分别为5.56%、21.15%,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复发率对比(%)
2.2 护理后满意度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满意度分别为97.22%、75.96%,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情况对比(%)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日常饮食习惯的变化,颜面部痤疮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该疾病在青少年中较为多见,发病主要部位是胸背部以及颜面部等,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有研究提出[4],对行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的颜面部痤疮患者加强护理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其健康恢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对行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的颜面部痤疮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提示对其此类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在观察满意度时发现,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提示对此类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明显提高其满意度,患者的睡眠、心情和饮食等都会对病情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嘱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应多进食高维生素食物,并注意补充适量微量元素。
综上所述,对行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的颜面部痤疮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减少疾病复发,更符合患者需求,能促进其健康恢复,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康丽阳,刘娇艳,安如俊,等.颜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抑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10):1115-1120.
[2]赵娜,马瑛.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颜面部痤疮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6):70-72.
[3]巧红,戴惠梅.颜面部痤疮的医疗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369-370.
[4]李艳锦.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颜面部痤疮的疗效及护理体会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7,7(1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