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6.07 KB
  • 文档页数:1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多称自己为“夏”或“中国”;同时还追溯它与夏商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这反映了

A. 华夏正统的意识

B. 家国同构的理念

C. 王权独尊的观念

D. 国家统一的趋势

【答案】A

【解析】材料“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与夏商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这反映华夏正统的意识,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家国同构的理念,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王权独尊的观念,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诸侯数目减少归于统一的信息,排除D。

2. 刘邦入咸阳时,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之后,相国萧何整理秦六律,新增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制定了“律九章”。这反映了汉初统治者

A. 严刑重罚的治国方针

B. 因时而变的统治策略

C. 法不阿贵的法制观念

D. 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约法三章”是要争取民心,而“律九章”是要巩固统治,这反映了因时而变的统治策略,故选B;汉初统治者奉行黄老之学,并非法家治国,排除AC;由“律九章”来看,并非无为而治,排除D。

3. 唐代财赋之事,开元之前,事归尚书省;开元之后,权移他官。有转运使、租庸使、盐铁使、度支盐铁转运使、常平铸钱盐铁使、租庸青苗使、水陆运盐铁租庸使、两税使等,随事立名,沿革不一。这一变化表明了

A. 中央官制逐步完善

B. 赋役负担日益加重

C. 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D. 丞相权力逐渐削弱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宰相不是专门从事行政事务,而是随时被皇帝临时任派任务,表明宰相已失去了原来的本职要务,按皇帝的需要委派,体现君主专制加强,丞相权力逐渐削弱,故选D;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没有反映赋役负担日益加重的信息,排除B;材料和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信息,排除C。

4. 白居易《琵琶行》中记叙了:移船相近邀相见……(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江西省东北部)买茶去。这可以印证当时

A. 商人地位逐渐提高

B. 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C. 饮茶成为唐代时尚

D. 江西经济地位突出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排除A;材料中“移船相近邀相见”“老大嫁作商人妇”,说明唐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故B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商人买卖和经营茶叶的活动,但没有直接反映百姓的饮茶之风,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

映江西经济地位问题,排除D。

5. 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南方各路按户均田亩数从多到少依次是江东、江西、两浙、福建,中举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福建、两浙、江西和江东。据此推论准确的是

A. 人口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B. 人地关系影响社会文化倾向

C. 科举制为平民提供上升通道

D. 经济重心南移彬动文化转移

【答案】B

6. 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官阶只有正五品,无定员,阁员通常由六部尚书(正二品)来兼任,其官衔是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譬如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之类。这表明

A. 内阁非法定机构

B. 六部直接行使丞相职权

C. 大学士地位提高

D. 皇权受到大学士的制约

【答案】A

【解析】明朝原本官阶较低的内阁官员后来由官阶较高的六部尚书和帝师兼任,说明内阁非法定机构,故选A;材料没有提到六部直接行使丞相职权,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大学士地位提高,排除C;大学士没有实权,不能制约皇权,排除D。

7. 出现下表所示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据《大清会典》《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资料编制

A. 自然经济的解体

B. 列强入侵的破坏

C. 经济重心的转移

D. 江南战乱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1857年前后江西人口下降。结合所学,太平天国西征到达江西,战乱导致人口减少,故选D;自然经济的解体不会导致人口突然减少,而当时列强入侵没有涉及江西,排除B;C和题意无关,排除。

8. 据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载,1898年7月28日,光绪帝赐“密诏”给杨锐与康有为等人,言“今朕位几不保。汝可与谭嗣同、林旭、刘光第及诸同志妥速密筹,设法相救”。然而政变结束不久,与康有为同为“维新党人”的王照则称该密诏为康氏伪作,他与袁世凯以及杨锐之子扬庆昶公布了三种版本的密诏,在内容上则基本相同。这表明

A. 四人公布的密诏皆伪作

B. 后三人与康、梁怀有个人私怨

C. 历史叙述带有主观色彩

D. 历史记录与历史真实相距甚远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王照则称该密诏为康氏伪作,他与袁世凯以及杨锐之子扬庆昶

公布了三种版本的密诏,在内容上则基本相同”说明历史叙述带有主观色彩,故选C;材料无法证明四人公布的密诏皆伪作,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后三人与康、梁怀有个人私怨,排除B;历史记录与历史真实存在一定差距,但不是相距甚远,排除D.

9. 1880年,淮军将领刘铭传提出:修建四条从北京通往到全国的铁路,即能够有效防御外来人侵。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新已倾向同意修建,但光绪的帝师翁同稣却说:如有人谋反将朝发夕至,大清将危也!导致该计划泡汤。据此可知清政府

A. 拒绝接受新生事物

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C. 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D. 维护专制统治高于一切

【答案】D

10. 《庄子》中有“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意指“养身”。1908年,京师自来水公司在阐述公司创建初衷时称“利便京师卫生、消防起见,地居首善,事关公益,须维久远”。“卫生”词义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A. 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公共卫生事业的发达

C. 中西文化的融合

D. 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