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知识部分第六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7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科目一、考试目的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经济学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知识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统计和会计资料进行经济判断和分析。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统计方法1.根据统计学的定义,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数据、数据类型),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掌握常用搜集数据的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
2.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描述,使用不同的统计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
3.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根据影响样本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恰当的样本量。
4.根据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对总体参数(均值、比例)进行假设检验。
5.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6.运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状况进行研究和预测。
7.根据统计指数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编制综合指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
(二)经济学基础知识1.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1)根据恩格尔系数分析需求结构和富裕程度,根据恩格尔曲线分析可支配收入对于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运用需求函数和价格需求弹性分析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3)根据供给法则、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包括理解供给法则例外的几种商品。
(4)根据供求法则推导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2.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1)根据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及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分析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后果。
(2)运用科斯定理分析政府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和产权制度改革;从政府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分析国家反垄断经济政策;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个方面界定政府干预的范围。
3.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1)根据宏观经济流程分析不同部门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根据三个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不同部门框架下宏观经济均衡关系;根据储蓄与投资差关系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
经济学基础(4)开放的宏观经济与政策第一节国际收支一,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与外国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这里的居民是指居住地点,包括`个人`企业`政府等三个部门最初见于17世界初期,1993年IFM 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中,对广义的国际收支定义是:国际手指是以统计报表的方式,系统总结特定时期一国的经济主体与他国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包括:货物`服务和收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金融债权和债务的交易及单项转移`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不考虑政府贮备项目)1,自主性交易是衡量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标准2,调节性交易三,一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总支出和总收入相等时,就成为国际收支平衡1,国际收支顺差对外全部经济交易所引起的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反映为一国对外的债权标志着一国对外债权的增加或者外汇储备的增加`,是改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对外支付能力增强的表现2,逆对外全部经济交易所引起的支出大于收入总额,反映为一国的债务标志着一国对外债权的减少或者外汇储备的减少,反映该国经济实力减弱和对外支付能力减少的表现3,调整的方法: 1 短期采取政府干预`2,长期`必须调整收入`利率`物价和汇率等变量的全部或一部分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世界及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2,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3,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4,资本移动的影响 5 经济周期的影响6,结构性和经济增长原因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具有长期`持久的性质`又被称为持久性不平衡四汇率制度及选择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必须同时构成以下三个条件:A 外汇是必须用外币表示的国外资产`也就是信用工具汇票`本票`期票`有价证券等B 外汇笔下是能在国外得到补偿的资产也就是债权C 外汇必须是能兑换成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是一个国家进行对外支付及稳定汇价的重要手段2,汇率汇价或者兑换率是两种不同货币单位的折算比例`也就是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过货币的价格`A 汇率以特殊的方式使一国货币取得了以另一国货币单价表示出来的价格B 汇率做为一种价格指标`在本国物价和外国物价之间起到一种纽带作用,对经济社会中的其他变量具有特殊的影响力汇率是国际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国际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金本位体制下,汇率决定各国法定的货币含金量之比叫做塑币平价它构成金本位下汇率决定的基础在实行固定汇率时,汇率由各国法定的货币含金量的比率---金平价决定实施浮动汇率时,由外汇供求状态决定反映各国货币的真实购买力3,汇率制度及汇率种类A 固定汇率汇率由官方确定`两国货币间的汇率拨动被限制在一定幅度`又成为官方汇率B 汇率的标价法1,直接标价法用一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方法是外国货币数额不变,应付本国货币的数额随外国货币和本国货币的币值对比变化而变化五外汇风险1,商业性风险2,金融风险3,国家外汇储备风险五,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国民收入`物价`利率`汇率`国际借贷六国际收支调节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直接管制:财政金融管制贸易管制2,国际经济合作:A 加强国际清算制度,目的是放松外汇管制,使国际收支清算在机构部就能进行B 恢复贸易自由C 促使生产要素自由移动第二节开放宏观经济的均衡一,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和封闭的总需求之间的不同是开放经济中产生了产品的进出口)1,对国产品的总需求本国对本国的支出(国总需求-进口)和外国对本国的支出(出口)之和对国产品的总需求===国总需求-进口+进口=国总求+净出口2,边际进口倾向:进口的增加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开放经济中心的投资乘数叫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二,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部均衡和外部均衡1,溢出效应2,回波效应第三节` 开放中经济中的宏观政策调控一,定义:指一国同国外发生较为广泛的经济联系的经济`包括商品进出口资金流动`技术交流`经济合作`人力迁移2,所做限制A 在进出口中有关税壁垒进出口配额市场准入等非关税壁垒B 在金融业中汇率管制`货币升值贬值外汇买卖等政府行为3,外向型经济政府当局给予国出口销售以及给予初级产品和制造业类似的刺激A 一国或地区是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B 通过出口创汇进口原料和引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进一步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C以对外贸易做为导向性行业三政府在外向型经济中的具体任务A 对企业出口进行直接补贴B 给予出口税收优惠(企业增殖税和所得税企业所许的原材料和设备的进口关税)C 发放出口信贷`协助企业的短期融资`D 建立出口风险基金E 利用汇率杠杆`促进企业出口 6 组织各种活动`促进贸易往来四最优政策配合1,对外经济政策A 对外贸易政策自由貌合神离和保护贸易B 汇率政策C 外资政策2,具体的表现A 国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紧缩性政策抑制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消灭通货膨胀`国民收入的减少又会减少进口,从而消灭收支赤字B 盈余实行紧缩政策可以制止国通货膨胀,但是国民收入的减少会减少进口`使盈余更多`采用扩政策`会增加国民收入又增加进口`减少国盈余`可是又回引起通货膨胀C 衰退和盈余扩刺激增加摆脱经济衰退`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增加进口`从而消除盈余D国经济衰退和国际收支赤字和B相反E国经济均衡和国际收支赤字F 盈余和E一样`无论采取哪个方法都会破坏另一个G国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均衡H 经济衰退和I 国经济均衡和国际收支均衡3,最优政策的配合A 各种政策对和对外的影响货币政策主要对外` 财政政策主要对B 确定实施的目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C 要注意用一种政策对抵消另一种政策的副作用D 用对外经济政策来配合国经济政策4,在进行配合时`不仅要考虑国国外的经济状况`政策目标`政策效应`等问题还要考虑到政治因素`国际关系`国际历史传统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浮动汇率制度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导致( )。
A.国内产出增加,利率下降B.外国产出增加,利率下降C.本币贬值,净出口增加D.本币升值,净出口减少正确答案:D解析:在浮动汇率制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本币升值,对收入、利率均不能产生影响,即本国的产出不变,此时的财政政策是完全无效的。
知识模块: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2.购买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而发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反映在( )账户上。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官方储备项目D.误差与遗漏项目正确答案:B解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①经常项目,也称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②资本项目,也称资本账户,主要记录资本的国际流动即国际资本流动;③官方储备项目,又称国际储备或官方清算余额,一般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④误差与遗漏,也属于平衡项目,主要是从技术角度使国际收支平衡表达到形式上的平衡,不具有经济上的意义。
知识模块: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3.如果国民收入为40000亿元,自发出口为5000亿元,出口对国民收入的弹性为0.1,实际汇率是1,净出口对实际汇率的敏感度是1000亿元,根据净出口函数公式,则净出口额为( )。
A.0B.500C.1000D.1500正确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y=40000,X0=5000,m’=0.1,R=1,n=1000。
代入公式NX=X0-m’Y-nR=5000-0.1×40000-1000×1=0。
知识模块: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4.在资本项目完全被政府所控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首先会影响( )。
A.投资与消费B.利率C.净出口D.货币供求正确答案:A解析:在资本项目完全被政府所控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首先作用于国内利率敏感性的消费与投资。
经济学基础知识部分
第六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考点一.国际收支平衡表与汇率
1.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官方储备项目以及误差与遗漏四个部分
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就可以表述为: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储备资产差额)
把储备资产变动作为调节项目: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储备资产差额
2.汇率和汇率的决定因素
汇率: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汇率决定因素:购买力平价(ppp),是指购买相同一件物品在两个国家所需要
的货币量之比。
购买力平价理论只能说明长期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难以说明汇率的短期波动。
在短期内,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因素主要有:国际收支、汇率、通货膨胀、汇率制度
3.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对经常账户收支的影响:汇率上升,即本币升值,利于增加本国产品的出口,而不利于增加外国产品的进口
对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影响:汇率的变动对长期资本流动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对短期资本的流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预期该国的汇率上升,即货币升值,短期资本就会大量流人到该国。
考点二.引入对外贸易后的宏观经济运行
1.影响进出口的因素和净出口函数
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其影响一国出口的主要因素他国家的收入和实际汇率,出口与外国的国民收入为正相关,与本国货币的实际汇率为负相关;影响进口的主要因素包括本国的国民收入和汇率,进口与这两个影响因素都为正相关。
净出口函数:不考虑实际汇率的情况下,净出口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即: nx= x
0-m
-my;考虑实际汇率因素,净出口函数: nx= x
-m
-my+nr
2.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出口乘数:指每增加一单位出口所增加的收入量,等于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出口的变动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
(定量税)(比例税)
进口乘数:指每增加一单位进口所减少的收入量,等于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进口的变动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
(定量税)(比例税)
考点三.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平衡
1.国际资本流动与净资本流出函数
净资本流出=资本流出-资本流人
资本流出是国内利率的减函数
2.国际收支平衡函数
bp=nx-f,当bp=0时,故有净出口等于净资本流出,即 nx=f
3.is-lm-bp模型
该模型表示,由于贸易差额是收入的函数,金融项目是国内利率的函数,假定国民收入上升,则会引起消费增加,接着进口也会增加。
如果出口保持不变,就会产生贸易逆差。
为了消除贸易逆差,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必须减少资本流出,增加资本流入,而资本流入必须以高利率来吸引。
因此,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利率必须与国民收入同升降,于是在is-lm曲线上增加了一条正斜率的国际收支曲线bp。
4.官方储备资产的作用和适度储备资产
官方储备资产客观上存在一个合理的度。
按照特里芬的比例分析法所得出的经验结论,一国的储备量应当与该国贸易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储备进口比率。
这个比率一般以40%作为标准,若低于30%的比率就应当进行调整,20%的比率是最低限度标准。
5.官方储备资产与汇率制度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官方外汇储备交易为零,
在管制浮动(肮脏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基本由市场决定,但货币当局在一定限度内靠买卖外汇来干预汇率,以平衡国际收支,这时的官方外汇储备交易就不可能为零。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是由货币当局制定的。
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是依靠增加或减少外汇储备来维系的。
因此,官方储备交易就是经常的,它不可能为零。
注意:法定贬值或降值与贬值的区别;法定升值或增值与升值的区别
考点四.开放经济条件经济政策的传导:溢出效应与回振效应
本币贬值的汇率政策只对自己有利而对别人不利,故此项政策被称之为以邻为壑的政策
[单选题]
一国的国际收支中,记入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是()。
a.从获得的国际援助
b.对国外的直接投资
c.对国外投资者发放红利
d.从国外进口的机器设备
[单选题]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是()。
a.货物和服务贸易 b.收益分配
c.经常转移 d.专利权交易
答案:d
解析:资本账户记录与国外部门发生的资本转移以及关于专利权、版权、商标和经销权等无形资产的交易。
[单选题]
下述国际收支交易中,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的是()。
a.进口 b.向国外投资者支付投资收入
c.引进外国直接投资 d.购买外国政府债券
答案:c
[单选题]
某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若该国货币的固定汇率低于均衡汇率,则()。
a.该国货币的币值被低估
b.该国货币的币值被高估
c.为了维持这个汇率水平,货币当局必须抛售外汇
d.货币当局可能不得不宣布本币贬值
答案:a
如果某国的进口需求弹性为 0.3,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为 0.6,则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 0.3+0.6<1,因此该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
b.由于 0.3+0.6<1,因此该国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无影响
c.由于 0.3+0.6<1,因此该国货币贬值反而导致贸易收支恶化
d.由于 0.6<1,因此该国货币贬值反而导致贸易收支恶化
答案:c
[单选题]
假定一国非充分就业,拥有足够的闲置生产资源,则通过本国货币贬值会使当期贸易收支()。
a.改善 b.恶化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d
解析:在假定一国非充分就业,拥有足够的闲置生产资源使出口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的前提下,贬值效果取决于需求弹性。
如果用n表示他国对贬值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m表示进口需求弹性,则当n+m>1时,贬值才可以改善贸易收支,如果n+m<1,贸易收支反而恶化。
这个条件被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
[单选题]
决定长期实际汇率水平的基础是()。
a.名义利率水平 b.实际利率水平
c.购买力平价水平 d.本国与美国通货膨胀相对水平
解析:购买力评价是决定长期实际汇率的基础。
短期内,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因素有:国际收支状况、利率、通货膨胀、汇率制度。
[多选题]
下列关于汇率变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发生国际收支顺差,会使本币贬值
b.一国利率提高,会导致该国货币升值
c.一般而言,通货膨胀会导致本币贬值
d.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e.购买力平价是决定短期汇率水平的基础
答案:bcd
[判断题]
如果一国的国民收入很高,但其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市场利率,则其国际收支处于顺差状态。
答案:×
解析:如果一国的国民收入很高,货币需求会增加,但其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市场利率,货币会流出,则其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态。
[判断题]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中,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无关。
答案:√
汇率的表示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其中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对应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
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反比。
答案:√
解析: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反比。
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币的价值与汇率的升跌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