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重点复习 ()
- 格式:docx
- 大小:120.99 KB
- 文档页数:20
机械原理考研复习笔记一、机械的结构分析1.绪论(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1)机器●作用:传递改变物料(车床)能量(内燃机)信息(计算机)的装置2)机构●作用:传递运动和力的装置3)(若干)机器+机构=机械2.概念性知识1)零件构件●零件:min制造单元●构件:最小运动单元2)组成关系●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3)运动副●定义:由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形成的可动链接●分类●按照引入的约束●引入几个约束,就为几级副●平面三个自由度-形成1~2级副●空间六个自由度形成1~5级副●按照接触方式●低副(面)(两个约束,一个自由度)●转动●移动●高副(点,线)(一个约束,两个自由度)●本质●两个构件形成的连接方式,一旦存在就形成约束4)运动链●若干运动副+若干构件=运动链●定义:构件+运动副组成的可相对运动的构件系●分类●开链●闭链5)机构●机架+运动链=机构●即在运动链中选定一个做为机架●平面机构●空间机构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1)定义●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所必须给定的独立广义坐标的数目●目的●判断机构能不能动●判断是否有固定的运动2)计算公式●3)计算前的预处理●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虚约束●4)计算步骤●1:预处理●焊接局部自由度●找虚约束●标记复合铰链●2:从主动件开始找5)利用自由度判断机构运动情况●自由度=原动件●有确定运动●自由度大●阻力最小定律●原动件大●机构最薄弱处破坏●自由度为0●有自锁或者四点●修改4.机构运动简图1)前提:确定比例尺2)步骤●1按照比例尺●2沿运动顺序分析●两两之间的运动方式●运动副类型●移动:谁充当滑块●转动:转动中心位置●高副:●接触点位置●用构件(合适即可)依次连接各运动副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基础知识1)绝对速度:构件自身的实际速度2)相对速度:做相对运动的两个构件的速度差2.瞬心1)定义:两个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等速重合点●表现形式:点,在这一点时两构件具有相等速度,即传递性●同时为两个构件的外拓点●将两个构件速度连系起来的点●由一个的速度或角速度算另一方●数量问题●2)瞬心处两构件相对速度为0 绝对速度相等3)构件上一点的速度计算公式V=ωr●构件上任何一点都能看作绕其旋转中心转动●也可以看作绕绝对瞬心转动4)确定瞬心的位置●直接接触●转动副●转动副中心●移动副●导路垂线的无穷远●高副●纯滚动●接触点(齿轮啮合时的节点处)●滚动+相对滑动●接触点的公法线上,需要其他条件来确定●不直接接触●三心定理●定义:三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的三个瞬心位于同一直线上●3 三个构件●3 三个瞬心●1 两两确定一条直线,任意两条确定交点●瞬心多边形(求解方式)5)瞬心的具体应用(求速度与角速度)●三、平面机构的力分析1.平面力系的分类1)平面汇交力系●定义:平面力系中各力作用点汇交与一点处的力系●如何平衡●几何法(常用):绘制首位相连的封闭力多边形●解析法: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力作为向量分别投影到两个坐标轴进行计算●计算原理●x轴(分矢量)和为0●y轴(分矢量)和为02)平面力偶系●定义:作用在同一物体,等大反向的一对平行不共线的力●特性: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力偶对任何一点取矩都是力偶矩,跟矩心没有关系,在构件任何一点都可以取●对比力矩:一个力对一对的矩●平衡●条件:合力偶矩平衡即主矩=03)平面任意力系●由以上两种组合而成,含有力和力偶。
机械原理复习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是研究机械运动和力的学科。
在学习机械原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以便能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本文将对机械原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机械原理中的力学基础知识。
在力学中,力是导致物体产生运动、形变或者停止的原因。
力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方向则是力的作用方向。
此外,力的作用点也非常重要,它决定了物体受力的效果。
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复杂的力的作用情况。
其次,我们需要复习一些关于机械运动的知识。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它可以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种基本形式。
在机械原理中,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机械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等。
另外,机械原理中还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和原理。
例如,牛顿运动定律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它包括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此外,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也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复习一些机械原理中的重要工程应用。
例如,机械传动是机械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它涉及到齿轮、带传动、链传动等内容。
此外,机械结构分析、机械振动、机械制图等内容也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综上所述,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力学基础知识、机械运动、力学定律和原理以及重要工程应用。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什么叫机械?什么叫机器?什么叫机构?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机器是一种用来变换和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的机构的组合。
讲运动链的某一构件固定机架,当它一个或少数几个原动件独立运动时,其余从动件随之做确定的运动,这种运动链便成为机构。
零件→构件→机构→机器(后两个简称机械)2. 什么叫构件?机械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3. 运动副:这种由两个构建直接接触而组成的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
高副:凡两构件通过单一点或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低副: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统称为低副。
4. 空间自由运动有6歌自由度,平面运动的构件有3个自由度。
5.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6. 自由度的计算7. 为了使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则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应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目,这就是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当机构不满足这一条件时,如果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机构的自由度,则将导致机构中最薄弱的环节损坏。
要使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则原动件的数目必须等于该机构的自由度数目。
8. 自由度计算:F=3n -(2p1+pn)n:活动构件数目 p1:低副 pn:高副9. 在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那些事项?1. 要正确计算运动副的数目2.要除去局部自由度3.要除去虚约束10. 由理论力学可知,互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瞬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即为此两构件的速度瞬心,简称瞬心。
11.因为机构中每两个构件间就有一个瞬心,故由N个构件(含机架)组成的机构的瞬心总数K=N(N-1)/212.三心定理即3个彼此做平面平行运动飞构件的3个瞬心必位于同一直线上。
对于不通过运动服直接相连的两构件的瞬心位置,可可借助三心定理来确定。
13.该传动比等于该两构件的绝对瞬心与相对瞬心距离的反比。
14.平面机构力分析的方法:1静力分析:在不计惯性力的情况下,对机械进行的分析称为机构的静力分析。
使用于惯性力不大的低速机械。
2动态静力分析:将惯性力视为一般外力加于产生该惯性力的构件上,就可以将该结构视为处于静力平衡状态,仍采用静力学方法对其进行受力分析。
机械原理基础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通常采用()。
:A、反转法B、阻抗力法C、摩擦力法D、正转法正确答案:A2、()的自由度等于2,两个中心轮都运动,给定2个原动件机构的运动才是确定的。
:A、差动轮系B、定轴轮系C、行星轮系D、周转轮系正确答案:A3、一对标准齿轮,其安装距离大于标准安装中心距时,压力角()。
:A、不一定B、变大C、变小D、不变正确答案:B4、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F=3n-2PL-PH,其中n为活动构件个数,PL为低副个数,PH为()个数。
:A、活动构件B、低副C、高副D、机架正确答案:C5、对于满足杆长条件的四杆机构,若最短杆为机架,为()。
:A、曲柄滑块机构B、曲柄摇杆机构C、双摇杆机构D、双曲柄机构正确答案:D6、2K-H型周转轮系是具有()个太阳轮()个行星架的周转轮系。
:A、2、2B、1、1C、1、2D、2、1正确答案:D7、齿轮轮廓是()齿廓,此齿廓的提出已有近两百多年的历史,目前还没有其它曲线可以替代。
主要在于它具有很好的传动性能,而且便于制造、安装、测量和互换使用等优点。
:A、抛物线B、渐开线C、直线D、五次曲线正确答案:B8、()是指由于摩擦的原因,机构有效驱动力总是小于等于其摩擦力,使得机构无法运动的现象。
这种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
:A、自由度F小于等于零B、死点C、自锁正确答案:C9、()机构用来传递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是机械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机构。
:A、齿轮B、连杆C、间歇运动D、凸轮正确答案:A10、()接触面积大,表面接触应力小,润滑方便,不易磨损,制造较为容易,但能实现的相对运动少,适用于载荷较大、运动不是很复杂的场合。
:A、空间副B、高副C、平面副D、低副正确答案:D11、一对标准齿轮,模数为4,齿数分别为20,80,则其顶隙为()mm。
:A、2B、3C、4D、1正确答案:D12、对于满足杆长条件的四杆机构,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得到()。
机械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机械的分类:从机械原理学科研究的内涵而言,一般认为机械包含机器和机构两个部分。
2.机器的定义:能实现预期运动并完成特定作业任务的机构系统。
特征:(1)机器是一种人造实物组合体,而非自然形成的物体(2)组成机器的各活动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关系(3)机器能够实现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或是代替人类完成特定的作业3.机构的定义:能实现预期运动并实现力传递的人为实物组合体。
特征;(1)机构是一种人造实物组合体,而非自然形成的物体(2)组成机构的各活动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关系(3)机构能够把一种运动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运动形式或者实现力的传递。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1.机构的组成:构件(构成一个独立运动单元的实物组合体);运动副(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实现相对运动的可动连接);运动链(若干个构件经运动副连接而成的构建系统)2.机构的组成规律:机构是由一个机架与一个或几个原动件,再加上若干个从动件组成而成。
机架:作为参考系的固定构件。
主动件:按预定给定运动规律独立运动的构件。
从动件:除主动件外的活动构件。
3.零件:不能够再分拆的单个实物体4.运动副元素:两构件直接接触的表面5.约束:对运动的限制称为约束。
分类:按运动副产生约束数目可以分为I 级副、II 级副、III 级副等;按接触方式分为低副和高副;按相对运动形式分为移动副和转动副以及空间运动副;按始终保持接触的方式分为几何形状封闭运动副、力封闭运动副等6.运动链分类:如果组成运动链的所有构件依次连接形成首尾封闭的系统则称之为闭式运动链,反之则为开式运动链。
7.机构运动简图:表明机构的组成、运动传递过程以及各构件相对运动特征的简单图形;机动示意图:只需表明机构的组成状况和结构特点而不需要严格按照比例尺绘制的简图。
8.机构自由度:机构维持确定运动所必需的的独立运动参数。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2(3H L P P n F +⨯-⨯=;其中n:活动构件数,P L :低副约束数,P h :高副约束数;空间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2345(612345P P P P P n F +⨯+⨯+⨯+⨯-⨯=9.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自由度等于原动件的数目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设计1.平面连杆机构: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转动副、移动副、球面副、球销副、圆柱副及螺栓副等)连接而成,又称为低副机构。
《机械原理》复习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内容:1.掌握运动副的概念和各种平面运动副的一般表示方法,能较熟练地看懂一般的平面结构运动简图,初步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2.掌握平面移动副、转动副和高副及其约束数。
能够识别机构简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在自由度计算时加以适当处理。
3.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正确应用该公式对给定的平面机构进行自由度计算,并判断机构运动是否确定。
4.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拆分基本杆组,机构的结构分类重点:1、平面高副、平面低副2、自由度的计算(公式、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3、机构有确定运动的条件4、拆分基本杆组,机构的结构分类内容:1.速度瞬心的定义,速度瞬心的个数,速度瞬心位置的确定;2.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3.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分析,具体包括:(1)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速度、加速度(2)两构件重合点间的速度、加速度建立矢量方程、绘制速度多边形、加速度多边形,求解未知量,会用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
重点:1、用矢量图解法对机构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
内容:1、移动副、转动副、平面高副摩擦力的确定;2、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重点:1、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第五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内容:1、机械效率的三种计算方法(注意力的表示方法);2、并联、串联、混联机械系统效率的计算;3、什么是机械的自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计算机械发生自锁的条件(有四种方法),建立力平衡矢量方程,绘制力多边形,力之间的函数关系;重点:1、建立力平衡矢量方程,绘制力多边形,力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机械发生自锁的条件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内容: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2.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和三种基本类型,了解它们的应用。
了解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其应用,知道它们是怎样演化而来的。
3.熟练掌握铰键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并能应用该条件确定机构中某构件的取值范围和机构类型。
《机械原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和自由度◆这种能实现确定的机械运动,又能做有用的机械功或完成能量、物料与信息转换和传递的装置称为机器。
◆无论机器还是机构,最基本的一点是都能实现确定的机械运动。
从结构和运动观点看,二者之间并无区别,所以统称为机械。
◆机械零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各种机器中都能用到的零件,称为通用零件。
另一类则是在特定类型的机械中才能用到的零件,称为专用零件。
◆三个单元:装配单元、运动单元、制造单元1、零件:机械的制造单元,如螺钉、螺母、曲轴等。
通用零件:在各种机器中都能用到的零件。
专用零件:在特定类型的机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
2、部件:由一组协同工作的零件组成的独立制造装配的组合件,如减速器、离合器、制动器等。
部件是装配的单元。
3、构件:机构中形成相对运动的各个运动单元。
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零件组成的运动单元。
◆机器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包括动力部分、控制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支撑及辅助部分。
◆机械设计的程序:1.计划阶段 2.方案计划阶段 3.技术设计阶段 4.技术文件编制阶段◆判断高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自由度的计算公式:F=3n-2PL-PH◆复合铰链: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轴线处共同参与形成的转动副,称为复合铰链(两个转动副◆局部自由度:机构中与输出构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可忽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构件之间应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标箭头的都是原动件。
)✔原动件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若原动件数小于自由度数,则机构无确定运动。
若原动件数大于自由度数,则机构可能在薄弱处损坏。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曲柄摇杆机构:转动运动转变成往复摆动运动双曲柄机构:等速转动变为变速转动双摇杆机构:主动摇杆的摆动变为从动摇杆的摆动(补充)曲柄滑块机构:转动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也可把往复直线运动转换成转动运动◆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①机构中是否存在整转副;②选择哪个构件作为机架。
机械原理复习要点机械原理复习要点绪论1.何为机器?其三个特征是什么?2.何为机构?其三个特征是什么?机器和机构有何异同?3.何为构件?构件是什么单元?4.何为零件?零件2345565件是什么单元?5.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间的关系。
6.机械原理的三大内容:(1)结构分析(2)运动分析(3)动力分析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1.运动副的分类。
2.何为构成运动副的元素。
3.何为I级副?II级副?III级副?如何确定机构的级别?4.何为运动链?运动链按开、闭形式可分为几类?常见的运动链为何种形式?5.何为机架?何为原动件?6.运动简图和示意图的区别?7.绘制运动简图应搞清那些问题?8.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9.当m个构件在一处构成转动副,其转动副应为几个?10.虚约束有几种类型?11.局部自由度常见的场所?12.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不剔除虚约束的影响,机构的自由度会如何?13.当不剔除机构的局部自由度时,机构自由度的计算结果如何?14.当计算一个运动链的自由度时,计算的结果F=0,这时:(1)若想使其成为自由度为F=1的机构应如何?(2)若想使其成为自由度为F=2的机构又如何?15.高副低代是瞬时替代还是永久替代?16.高副低代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速度瞬心的概念?2.何为绝对瞬心?何为相对瞬心?当两构件之一为固定不动,另一构件为活动时,它们的瞬心为什么瞬心?3.当运动副为下列几种类型时,瞬心位置如何确定?1)移动副。
2)转动副。
3)高副(滚滑副、滚动副)4.瞬心的数目如何确定?5.瞬心法是否可用来求加速度?6.当机构位置改变时,瞬心位置是否改变?(哪些改变?哪些不变?举四杆机构为例)7.当已知某一构件上一点速度,求其他点速度时,用什么方法?8.当机构中存在滑动副(导杆与滑块)时,求它们某重合点间的速度时,用什么方法?1)一般动点选在何处? 2)动系选哪个构件?9.相对速度矢量下标与其矢量图中代表矢量下标字母顺序是否一致?10.在矢量图中:1)P点代表什么? 2)bc代表什么? 3)pc代表什么? 4)相对速度矢量是从那里画出的?5)绝对速度矢量是从那里引出的?11.何为速度影像定理?加速度影像定理?速度多边形、加速度多边形与机构中某一构件上各同名点构成的多边形是什么关系?顺序字母是什么关系?12.速度影像定理,加速度影像定理是否可用来求不同构件间的速度和加速度?13.在什么情况下,存在哥氏加速度?哥氏加速度a k = 2w k vjk中, ωk是指哪个构件的角速度?14.在什么情况下,不存在哥氏加速度?第四章力分析1.驱动力与其作用构件运动间的关系?2.阻力与其作用构件运动间的关系?3.机械上的平衡力是否一定为驱动力?4.低速机构是否需要作动态静力分析?高速机构呢?5.何为动态静力分析?6.分别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分析构件的惯性力,惯性力矩?1)匀速移动的滑块. 2) 加速移动的滑块.3)匀速定轴转动的曲柄(质心S在转轴,质心S不在转轴).4)加速定轴转动的曲柄(质心S在转心处,质心S不在转心处).5)做平面运动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7.总惯性力是如何求得的?(当已知F i,M i如何合成F i总)8.质量代换应满足的三个条件?9.何为动代换,何为静代换,哪一种代换求出来的总惯性力与采用一般力学方法求出的总惯性力完全等效?4--31.分别在三种情况下讨论移动副中的摩擦力F f和摩擦系数f ,f v.1)平滑块. 2)v形槽滑块. 3)半圆形槽滑块.2.转动副的摩擦的总反力作用的位置?其对转心所取力矩与构件转动的关系如何?3.滑动副总反力的作用位置和与构件相对运动的关系如何?4.摩擦圆直径等于多少?5.轴端摩擦力矩如何求?1)未跑合轴端. 2)跑合轴端.6.不考虑摩擦时,下列情况的运动副反力的方向和大小(或作用点)两因素哪个是未知.1)转动副的F R(大小,方向,作用点);2)移动副的F R (大小,方向,作用点);3)高副中的F R (大小,方向,作用点);7.每个构件可列出几个独立的力平衡方程?8.构件组的静定条件是什么?第八章四杆机构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有几种?2.原动件运动规律一定时,可通过改变各构件的相对杆长而使从动件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对;错?)3.连杆机构中有曲柄的条件是什么?4.四杆机构中的周转副、摆动副的含义?5 .图8—2中,杆AB为主动件时,求机构该位置的压力角和传动角?6.双曲柄有几种类型?它们各自的运动特征为什么?(共3种类型)7.等腰梯形机构是什么机构?8.曲柄滑块机构是由什么机构演化而来的?滑块是哪个杆演化而来的?如何演化的?9.图8—16(a)、(b)两机构的关系?10.在曲柄滑块的基础上通过机构的倒置,可分别获得哪些机构?(第197页,图8—17)11.运动副元素的逆换?(第199页,图8—22)12.四杆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可用哪两个参数来描述13.行程速比系数K和极位夹角θ的关系是什么?K=?θ=?有急回运动?K=?θ=?无急回运动?14.何为机构的极位?何为机构的极位夹角?何为摇杆的最长摆角?15.何为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这两个角在哪个构件的哪一点上?16.为何用传动角来描述四杆机构的传力特征?17.最小传动角的位置?18.对应机构的极位,曲柄的位置是什么?19.当连杆与摇杆间所夹的位置角为锐角(钝角)时,传动角与其位置角的关系是什么?20.四杆机构在什么条件下具有死点?死点的位置是什么?死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1.举例说明死点的利与弊?22.掌握四杆机构如下设计方法: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设计。
00 绪论一、简答题1、机器应具有什么特征?机器通常由哪三局部组成?各局部的功能是什么?二、填空题5 、从运动的角度看,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运动或者运动的形式。
〔传递转换〕9、构件之间具有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的机械功或者实现能量转换的的组合,叫机器。
〔确定实用构件〕三、判断题4 、只从运动方面讲,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
〔√ 〕6、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实用的机械功或者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 〕0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一、简答题1、什么是运动副?运动副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高副?什么是低副?3、机构自由度数和原动件数之间具有什么关系?5、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二、填空题4 、两构件之间作接触的运动副,叫低副。
〔面〕5 、两构件之间作或者接触的运动副,叫高副。
〔点、线〕6 、回转副的两构件之间,在接触处只允许孔的轴心线作相对转动。
〔绕〕7 、挪动副的两构件之间,在接触处只允许按方向作相对挪动。
〔给定〕13 、房门的开关运动,是副在接触处所允许的相对转动。
〔回转〕15 、火车车轮在铁轨上的滚动,属于副。
〔高〕三、判断题1、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实用的机械功或者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 〕2 、凡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互相联接的都叫运动副。
〔× 〕3 、运动副是联接,联接也是运动副。
〔× 〕4 、运动副的作用,是用来限制或者约束构件的自由运动的。
〔√ 〕6 、两构件通过内外表和外外表直接接触而组成的低副,都是回转副。
〔× 〕9 、运动副中,两构件联接形式有点、线和面三种。
〔× 〕10 、由于两构件间的联接形式不同,运动副分为低副和高副。
〔× 〕11、点或者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 × 〕14、假设机构的自由度数为 2,那末该机构共需 2 个原动件。
〔 √ 〕15 、机构的自由度数应小于原动件数,否那末机构不能成立。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 (主要)《机械原理》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课程要点内容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机构的构成;★机构运动简图;★机构拥有确立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的自度计算;★计算平面机构自度时应注意的事项;平面机构的构成原理、构造分类及构造剖析。
★利用速度瞬心对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剖析;平面机构运动剖析的图解法。
构件惯性力确实定;运动副中的摩擦:挪动副中的摩擦;螺旋副中的摩擦;转动副中的摩擦;不考虑摩擦机遇构的力剖析。
机械效率;机械的自锁。
刚性转子的静均衡和动均衡的条件、均衡原理和方法。
连杆机构的传动特色及其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征;★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及其选择原则;★用作图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平面凸轮的压力角、自锁及其基本尺寸的合理选择。
齿轮机构的种类及特色;★齿轮的齿廓曲线;★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啮合传动;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加工与变位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及蜗杆蜗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啮合传动轮系的分类和应用;★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整齿轮机构、螺旋机构、万向联轴节、组合机构基来源理和应用。
注:★为课程的要点和难点《机械原理》第1页共40页第二部分分类练习题一.填空题构件和零件不一样,构件是,而零件是。
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必定相对运动的连结称为,依据其接触特征,又可将它分为和。
3.两构件经过面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为,在平面机构中又可将其分为和。
两构件经过点或直线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个拘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个拘束。
4.在运动链中,假如将此中某一构件加以固定而成为机架,则该运动链便成为。
6.在机构中与其余拘束重复而不起限制运动的拘束称为。
7. 平面机构拥有确立运动的条件是等于,且。
8. 平面机构构造剖析中,基本杆组的构造公式是。
机械原理复习题一、机构组成1、机器中各运动单元称为_________。
A 、零件B、构件 C 、机件D、部件2、组成机器的制造单元称为_________。
A 、零件B、构件 C 、机件D、部件3、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产生相对运动。
A、可以B、不能C、不一定能4、机构中只有一个。
A、闭式运动链B、机架C、从动件D、原动件5、通过点、线接触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
A、转动副B、移动副C、高副6、通过面接触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
A、低副B、高副C、移动副7、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代表构件和运动副严格按照比例所绘制的机构图形称为__________。
A 、机构运动简图B 、机构示意图C、运动线图8、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_______。
A、虚约束B、局部自由度C、复合铰链9、基本杆组是自由度等于____________的运动链。
A、0B、 1C、原动件数10、机构运动简图完全能表达原机械具有的运动特性。
()11、虚约束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除去不计,所以虚约束在机构中没有什么作用。
()12、虚约束对机构的运动有限制作用。
()13、在平面内考虑,低副所受的约束数为_________。
14、在平面内考虑,移动副所受的约束数为_________。
15、在平面内考虑,凸轮运动副所受的约束数为_________。
16、一平面机构由两个Ⅱ级杆组和一个Ⅲ级杆组组成,则此机构为_____级机构。
17、一平面机构由三个Ⅱ级杆组和一个Ⅲ级杆组组成,则此机构为_____级机构。
18、曲柄摇杆机构是_____级机构。
19、 如图所示机构,若取杆AB 为原动件,试求:(1) 计算此机构自由度,并说明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6分)(2) 分析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并判断此机构的级别。
(6分)(1) 活动构件n=5 (1分) 低副数=L P 7 (1分) 高副数=H P 0 (1分)10725323=-⨯-⨯=--=H L P P n F (2分) 有确定运动。
知识要点第1章?绪论基本要求:明确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掌握机构和机器的概念。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基本要求:掌握构件、运动副(高、低副)、运动链和机构的概念;能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能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掌握机构可动和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要点:1.? 基本概念:构件、自由度与约束、运动副及其类型、运动链、机构。
2.?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3.?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重点:机构自由度计算。
难点:计算机构自由度时注意事项的判断。
?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基本要求:掌握速度瞬心的概念,熟知三心定理的内容,能求出一般平面机构的全部瞬心并用速度瞬心法进行速度分析(图解法)。
了解用矢量方程图解法求Ⅱ级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要点:1.?速度瞬心即同速点的概念。
2.?瞬心数目、位置的确定及三心定理的使用。
3.?同一构件两点间的速度及加速度关系及其图解。
(理解)4.?两构件重合点间的速度及加速度关系及其图解。
(理解)重点:速度瞬心的求法,机构运动分析的图解法。
难点:?图解法中科氏加速度、构件放大找重合点的问题。
?第4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基本要求:掌握进行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图解法),了解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要点:1.? 基本概念:驱动力、阻抗力、运动副反力、平衡力、惯性力、摩擦角、摩擦圆等。
2.构件惯性力的确定和质量代换的概念。
3.考虑摩擦时运动副中反力作用线方向的确定。
重点:构件惯性力的确定及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第5章?? 机构的效率和自锁基本要求:掌握用力和力矩表达和计算机构机械效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明确自锁的概念和几种常见机构自锁时在力学上或几何上的特征有哪些。
要点:1.? 用力和力矩表达和计算机构机械效率。
2.? 机构串并联的效率计算。
3.? 机构自锁与摩擦角和摩擦圆。
4.? 机构自锁时可以克服的生产阻力和机械效率。
5.? 机构的自锁与原动件和机构位置。
重点:用力和力矩表达和计算机构机械效率;简单机构自锁条件的确定。
难点:分析机构自锁时切入点的把握与选择。
第6章????? 机械的平衡基本要求:了解挠性转子动平衡,掌握刚性转子动、静平衡的条件和计算的方法。
要点:1.?机械平衡的目的和内容2.?刚性转子的静平衡3.?刚性转子的动平衡4.?动平衡试验重点:刚性转子动、静平衡的条件。
难点:刚性转子动平衡的计算。
?第7章机械的运转及速度波动的调节基本要求:了解机械系统运转的特点、求解真实运动的方法及速度波动的原因和调节的方法,熟知等效动力学模型概念的建立,掌握飞轮转动惯量计算的方法。
要点:1.? 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
2.? 机械运动方程式的一般表达式3.? 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4.? 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重点: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难点:计算飞轮转动惯量时的最大盈亏功的计算。
第8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基本要求:了解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演化和应用,掌握曲柄存在条件,掌握压力角、传动角、行程速比系数、死点位置和极位等基本概念;能按已知连杆二、三位置,连架杆二、三对对应角位移及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要点: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应用和演化。
2.? 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
3.? 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系数K。
4.? 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及其死点位置。
5.?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6.? 图解设计四杆机构。
重点:曲柄存在条件的杆长关系的全面分析和四杆机构设计的三种图解法。
难点:四杆机构设计中的转换机架法(反转法)。
第9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基本要求: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明确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掌握凸轮廓线设计的方法(图解法),掌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图解法画出运动规律曲线和凸轮廓线。
要点:1.凸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2.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和刚性冲击柔性冲击的概念。
3.凸轮廓线设计的基本原理—反转法。
4.图解法设计凸轮廓线。
5.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与基本尺寸的确定(凸轮基圆半径、滚子半径与平底尺寸)重点: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凸轮廓线设计的方法和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难点:凸轮廓线设计的反转法——正确确定从动件的反转方向,从动件在反转中占据的位置、位移和凸轮转角等。
?第10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基本要求: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特性;明确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特性及传动条件(正确啮合条件、无侧隙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掌握齿轮参数及尺寸计算,了解齿轮加工原理及根切现象,掌握标准齿轮的最少齿数、变位齿轮传动的参数计算及概念。
了解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线的形成、啮合特点,能计算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当量齿数和中心距等。
了解标准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特点,能计算当量齿数和传动比。
对蜗杆传动特点和尺寸计算有所了解。
要点:1.?齿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3.?渐开线方程及其渐开线特性4.?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5.?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几何参数计算6.?一对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7.?齿轮的中心距和啮合角8.?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和重合度的几何意义。
9.?渐开线齿廓的加工方法。
10.渐开线齿廓的根切及最少齿数11.变位齿轮概念和变位齿轮的几何尺寸12.斜齿圆柱齿轮齿面的形成及啮合传动特点13.斜齿轮的几何参数计算14.一对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15.蜗轮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16.蜗轮蜗杆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19.直齿圆锥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重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条件(标准和变位)及尺寸计算,斜、锥、蜗杆传动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不同点。
难点: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变位齿轮传动几何尺寸。
?第11章??齿轮系及其设计基本要求:掌握定轴、周转和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要点:1.?轮系及其类型:定轴轮系、周转轮系、混合轮系。
2.?定轴轮系传动比大小的计算和转向关系的确定。
3.?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4.?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重点:轮系传动比计算。
难点: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第12章????? 间歇机构及其它常用机构?基本要求:了解间歇机构的种类和组合机构等。
要点:1.? 槽轮机构的组成和特点。
2.? 棘轮机构的组成和特点。
3.? 擒纵机构的组成和特点。
4.? 凸轮式间歇机构的组成和特点。
5.? 不完全齿轮机构的组成和特点。
6.? 万向联轴器的组成和特点选择填空第一章绪论1-1一般机器,都是由____部分、___部分和__部分组成的。
1-2 机器与机构的区别是______;1-3 构件是____的单元体;零件是___的单元体。
(此题问的不一样,正好和这个相反,也就是说,写的是构件、和零件)。
1-4 单缸内燃机中的连杆是___件,它是由螺栓、螺母、连杆盖、连杆体等组成的。
1-5 可以用来代替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
A.机构 B.机器 C.构件 D.零件1-6 金属切削机床主轴属于机器的。
A.工作部分 B.传动部分 C.原动部分 D.自动控制部分1-7齿轮、轴及轴承等都属于。
A.通用零件B.专用零件C. 轴类零件D. 盘形零件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2-1构件是____的单元体;零件是____的单元体。
2-2使两构件____又能产生___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2-3据运动副中两构件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___副和___副。
2-4两构件相对运动情况,常用的低副有___、___。
2-5两构件相对运动情况,常用的高副有___、___。
2-6运动副是。
A.使两零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
B.使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相对固定的联接。
C.使两构件间接接触而又能相对固定的联接。
D.使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
2-7齿轮轮齿的啮合属于。
A.移动副 B.低副 C.高副 D.转动副2-8通常把机构解释为。
A.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 B.具有确定相对运动元件的组合C.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机件的组合 D.具有确定相对运动零件的组合第六章机械的平衡6-1 刚性转子静平衡的条件是;刚性转子动平衡的条件是。
6-2 若一回转体的重心位于其回转轴线上,则该回转体一定是的。
A.动平衡B.静平衡C. 静不平衡D.动不平衡6-3 动平衡的转子静平衡的。
A.一定不是B.不一定是C. 一定是D.可能是【这个也是填空。
大概意思是静平衡后是否动平衡,动平衡后是否静平衡选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好好看看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7-1 机器速度的波动有和两类。
7-2 在机器中,性速度波动可通过飞轮的作用加以调节。
7-3使用飞轮调速,飞轮宜安装在上。
A.速度较高的轴B.速度较低的轴C.速度适中的轴D.速度波动不大的轴7-4使用飞轮调速速度波动。
A.一定能消除B.不一定能消除C. 只能减小D.不能减小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3-1 低副的接触表面受载时的单位面积压力较___。
3-2 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是、和3-3 当曲柄摇杆机构的为主动件, 为从动件时,机构会出现个死点位置。
3-4 铰链四杆机构中的运动副是。
A.高副 B.移动副 C.转动副 D.点接触的具有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3-5 铰链四杆机构ABCD中,若AD为机架,能成为双曲柄机构的是。
A. AB=45、BC=100、CD=90、AD=40 B.AB=70、BC=100、CD =90、AD=40C. AB=70、BC=50、CD=100、AD=60 D. AB=90、BC=50、CD=100、AD=703-6 在四杆机构中,能绕铰链作整周连续旋转的杆称为。
A.连杆 B.连架杆 C.曲柄 D. 摇杆3-7 牛头刨床中应用的是。
A.摆动导杆机构 B.转动导杆机构 C.摆动滑块机构 D.固定滑块机构第九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9-1 凸轮机构是由、__、和组成。
9-2 按凸轮的形状分,凸轮机构的基本类型有凸轮机构、凸轮机构和凸轮机构。
9-3 凸轮机构采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时会引起冲击。
9-4 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愈大,其外廓尺寸愈;传力效果愈。
9-5 从动件为等速运动的凸轮机构适用于场合。
A.低速轻载 B.中速中载 C.高速轻载 D.低速重载9-6 要求从动件运动灵敏、轻载场合可采用从动件。
A.尖顶式 B.滚子式 C.平底式 D.曲面式9-7 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由于其作用力方向不变故常用于。
A.高速场合 B.中速场合 C.低速场合 D.任意场合第十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10-1一对标准渐开线齿轮传动,其每个齿轮的圆和分度圆是重合的。
10-2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连续传动的条件是。
10-3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10-4轮齿加工方法,就其加工原理分和。
10-5用范成法加工标准齿轮,若被切削的齿轮齿数时,将产生根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