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厂商磁盘阵列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39
IBM磁盘阵列简介IBM磁盘阵列是一种用于数据存储和管理的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
它由IBM公司研发和生产,广泛应用于企业级数据中心以及其他对可靠性和性能有高要求的场景。
磁盘阵列是由多个磁盘驱动器组成的存储系统,通过使用RAID技术,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和容错能力,同时提升数据读写速度和可用性。
IBM磁盘阵列支持多种RAID级别,包括RAID 0、RAID 1、RAID 5、RAID 6等,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主要特性高性能IBM磁盘阵列采用先进的存储技术和优化的硬件设计,可以实现出色的数据读写性能。
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并采用并行读写方式,可以显著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和系统响应时间。
同时,IBM磁盘阵列还支持多级缓存技术,包括磁盘缓存和控制器缓存,以进一步提升读写性能。
这些缓存技术可以减少磁盘访问时间,加快数据检索速度,提高整体系统性能。
数据可靠性数据可靠性是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的核心要求之一,IBM 磁盘阵列提供了多种功能和技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首先,IBM磁盘阵列支持RAID技术,可以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以实现数据冗余和容错能力。
在单个磁盘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从冗余数据中恢复,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此外,IBM磁盘阵列还支持快速磁盘重建功能,可以在磁盘故障发生后快速恢复冗余数据,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
灵活扩展随着企业数据规模的不断增长,存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IBM磁盘阵列提供了灵活的存储扩展功能,可以轻松应对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
IBM磁盘阵列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替换磁盘驱动器,以扩展存储容量。
通过简单的配置和组合,可以快速实现存储空间的扩展,无需停机或中断现有业务。
同时,IBM磁盘阵列还支持在线扩展功能,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增加存储容量,而不会影响现有的业务操作。
这为企业提供了灵活的存储管理和扩展方案。
管理和监控IBM磁盘阵列提供了易于使用和强大的管理和监控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存储系统。
磁盘阵列RAID原理、种类及性能优缺点对比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1. 存储的数据一定分片;2. 分基于软件的软RAID(如mdadm)和基于硬件的硬RAID(如RAID卡);3. RAID卡如同网卡一样有集成板载的也有独立的(PCI-e),一般独立RAID卡性能相对较好,淘宝一搜便可看到他们的原形;4. 现在基本上服务器都原生硬件支持几种常用的RAID;5. 当然还有更加高大上的专用于存储的磁盘阵列柜产品,有专用存储技术,规格有如12/24/48盘一柜等,盘可选机械/固态,3.5/2.5寸等。
近来想建立一个私有云系统,涉及到安装使用一台网络存储服务器。
对于服务器中硬盘的连接,选用哪种RAID模式能准确满足需求收集了资料,简单整理后记录如下:一、RAID模式优缺点的简要介绍目前被运用较多的RAID模式其优缺点大致是这样的:1、RAID0模式优点:在RAID 0状态下,存储数据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别存储在两块硬盘上,此时移动硬盘的理论存储速度是单块硬盘的2倍,实际容量等于两块硬盘中较小一块硬盘的容量的2倍。
缺点:任何一块硬盘发生故障,整个RAID上的数据将不可恢复。
备注:存储高清电影比较适合。
2、RAID1模式优点:此模式下,两块硬盘互为镜像。
当一个硬盘受损时,换上一块全新硬盘(大于或等于原硬盘容量)替代原硬盘即可自动恢复资料和继续使用,移动硬盘的实际容量等于较小一块硬盘的容量,存储速度与单块硬盘相同。
RAID 1的优势在于任何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是,所存储的数据都不会丢失。
缺点:该模式可使用的硬盘实际容量比较小,仅仅为两颗硬盘中最小硬盘的容量。
备注:非常重要的资料,如数据库,个人资料,是万无一失的存储方案。
3、RAID 0+1模式RAID 0+1是磁盘分段及镜像的结合,采用2组RAID0的磁盘阵列互为镜像,它们之间又成为一个RAID1的阵列。
掌握.有解吗?备援硬盘: Spare Disk如果在数组中,加上备援硬盘.当任一数组硬盘故障时,该备援硬盘可以自动上线,将故障硬盘立即取代,并开始依设定的"重建优先权"作数据重构,就可有效缩短上述的"前往处理"的时间,也可减少因急迫性所造成的压力.不过,这颗备援硬盘,平时是无法拿来作存放空间的.因为一旦作了"可使用"的标记,备援设定会自动消失.所以,回到前述的真理:"安全性"加"速度"建立在成本上的.总体备援硬盘: Global Spare Disk。
就是备援硬盘,但是可以对同一磁盘阵列中的所有"数组组态群"作备援.总是比较省的方式.定时备份"既然重要,为何不备份?"与其在灾害发生时,束手无策,自怨自艾,何不在规定时间作好重要资料的备份,以防万一? 即使使用了磁盘阵列,提高数据的可供应性,备份仍该作的.毕竟,它是重要的资料.RAID控制器型式1. 软件架构:Software Based在多年前, Novell 的Netware就提供了Mirror的功能,即使在今天,相信仍有许网络系统,是采用此一方式.不过这在资料量较大的环境中,其50% 的硬盘使用率,究竟是稍少了些.另外, Cor el 在约五年前,大力推广其Corel RAID!以不到美金一千元的低价,切入市场.然而究竟使用软件的数组架构,会占用到主系统的CPU 及内存资源,而导致系统效率的下降.所以采用非主系统供货商的软件数组产品者,相对是较少的.2. 主机独立式架构: Host Independent数组控制器对主系统,是藉由连接至其存取接口(目前以SCSI 为主)作信道.换言之,它在主系统的存取接口上,是一个独立的直接存取储存体DASD 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 而这个大的储存体内,可以有不只一个的逻辑磁盘LUN Logical Unit Number. 数组控制器,对下管理多颗数组硬盘机们.而主系统是不会看到或直接管理该硬盘的.例如:CMD, EMC, Symbios, Digital StorageWorks, ... 都有相关的产品.。
RAID 磁盘阵列详解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简称,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简称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其实也分为软阵列(Software Raid)和硬阵列(Hardware Raid) 两种.软阵列:即通过软件程序并由计算机的CPU提供运行能力所成. 由于软件程式不是一个完整系统故只能提供最基本的RAID容错功能. 其他如热备用硬盘的设置, 远程管理等功能均一一欠奉.硬阵列:是由独立操作的硬件提供整个磁盘阵列的控制和计算功能. 不依靠系统的CPU资源. 由于硬阵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所有需要的功能均可以做进去. 所以硬阵列所提供的功能和性能均比软阵列好. 如果你想把系统也做到磁盘阵列中, 硬阵列是唯一的选择. 故我们可以看市场上RAID 5 级的磁盘阵列均为硬阵列. 软阵列只适用于Raid 0 和Raid 1.要使用磁盘RAID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RAID适配卡,通过RAID适配卡插入PCI 插槽再接上硬盘实现硬盘的RAID功能。
第二种方式就是直接在主板上集成RAID控制芯片,让主板能直接实现磁盘RAID。
这种方式成本比专用的RAID适配卡低很多。
此外还可以用2k or xp or linux系统做成软RAID. 个人使用磁盘RAID主要是用RAID0、RAID1或RAID0+1工作模式下面将各个级别的RAID介绍如下。
RAID 0条带化(Stripe)存储, 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
RAID 0可以把多块硬盘连成一个容量更大的硬盘群,可以提高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
RAID 0没有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成本低,要求至少两个磁盘,一般只是在那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才被使用。
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在所有的级别中,RAID 0的速度是最快的。
理论上说,有N个磁盘组成的RAID0是单个磁盘读写速度的N倍。
Hitachi Virtual Storage Platform G350 HDS新一代模块化存储日立数据系统有限公司2018年9月一. 概述企业需要不断致力于创新和发展,解决复杂的数据管理问题这一需求就变得空前重要。
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受到数据增长、成本上升和复杂性增加的困扰,并且面临难以满足服务水平协议的问题。
当数据容量、应用和虚拟服务器环境正在迅速激增之时,预算却没有增加。
数据中心必须变得更加高效和简洁,以便有效应对这些挑战。
HDS的软件定义基础架构战略帮助客户应对和解决这些挑战,通过抽象化提供最大的基础架构弹性,通过广泛的数据访问性获得洞察力,通过自动化提供简化、自动的IT 运维能力。
通过上述获得软件定义、业务导向的IT服务能力。
软件定义的操作系统能力决定了软件定义存储的功能、稳定性和扩展性。
企业需要的关键存储能力除了传统的可靠性、性能和扩展性这些基本要求之外,更需要灵活性、开放性、适应性和自主优化等关键特性,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有力的支撑;这些要求不仅适用于企业内的高端存储平台,对模块化甚至入门级存储平台也有相同的要求。
今天HDS将业界一流的企业级软件定义存储、先进的全局存储虚拟化和高效、可扩展的高性能硬件架构完美结合于一体,从而实现持续运行、自助式及策略驱动管理和灵敏的IT,以满足当今新型云计算应用的需求。
配置了Hitachi Storage Virtualization Operating System (SVOS)的 Hitachi Virtual Storage Platform G350系列 (VSP G350系列)是HDS的新一代企业级存储。
VSP G350系列重新定义了关键任务存储虚拟化,并且重新设定了客户对数据中心的期望值。
VSP G350系列包括定位于中端的G350,企业入门级的G400/600以及企业级的G800四个型号,与业界最高端的G1000组成完整的产品系列。
Hitachi Virtual Storage Platform GX00 HDS新一代模块化存储日立数据系统有限公司2020年8月目录一. 概述 (1)二. VSP GX00系列技术的技术优势 (5)2.1永续运行 (5)2.2高度灵活的基础架构 (5)2.3自动、智能的架构 (8)2.4统一存储 (9)2.5无中断数据迁移 (11)2.6VSP G X00水平扩展的基础架构 (13)三. VSP GX00软件包 (15)3.1SVOS(存储虚拟化操作系统含UVM存储虚拟化软件) (15)3.2HITACHI COMMAND SUITE DATA MOBILITY(数据移动和灵活性) (18)3.3H ITACHI T UNING M ANAGER (高级分析和监控软件) (21)3.4H ITACHI L OCAL R EPLICATION(本地数据保护) (21)3.5H ITACHI R EMOTE R EPLICATION(远程数据保护) (24)3.6H ITACHI G LOBAL A CTIVE D EVICE(双活存储集群软件包) (27)3.7H ITACHI N ON D ISRUPTIVE M IGRATION(无中断数据迁移软件包) (29)3.8F ILE B ASE(统一存储) (30)四. VSP GX00系列产品技术指标 (33)4.1VSP G200产品技术指标 (33)4.2VSP G400产品技术指标 (39)4.3VSP G600产品技术指标 (45)4.4VSP G800产品技术指标 (51)4.5VSP G X00支持的操作系统 (57)4.6VSP G X00外接存储系统兼容列表(存储虚拟化) (57)4.1VSP GX00系列环境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Hitachi Virtual Storage Platform G1000 HDS新一代企业级存储日立数据系统有限公司2022年4月目录一. 概述 (1)二. VSP G1000技术的技术优势 (4)2.1永续运行 (4)2.2高度灵活的基础架构 (4)2.3自动、智能的架构 (9)2.4统一存储 (10)2.5无中断数据迁移 (11)2.6VSP G1000水平扩展的基础架构 (14)三. VSP G1000软件包 (16)3.1SVOS(存储虚拟化操作系统) (16)3.2HITACHI COMMAND SUITE DATA MOBILITY(数据移动和灵活性) (19)3.3H ITACHI C OMMAND S UITE A NALYTICS(高级分析和监控软件包) (21)3.4H ITACHI L OCAL R EPLICATION(本地数据保护) (23)3.53.5H ITACHI R EMOTE R EPLICATION(远程数据保护) (25)3.6F ILE B ASE(统一存储) (28)四. VSP G1000产品技术指标 (31)4.1VSP G1000规格:主机端口 (31)4.2VSP G1000规格:可用性 (31)4.3VSP G1000规格:支持的操作系统 (32)4.4H ITACHI V IRTUAL S TORAGE P LATFORM G1000规格:物理特性 (33)4.5H ITACHI V IRTUAL S TORAGE P LATFORM G1000规格:软件 (34)4.6外接存储系统兼容列表(存储虚拟化) (37)五. VSP G1000 场地准备要求 (44)5.1VSP G1000环境要求 (44)5.2VSP G1000电源要求 (45)5.3VSP G1000模块装配图示 (47)5.4VSP G1000控制器图示 (48)5.5VSP G1000设备尺寸 (49)5.6机柜及服务空间 (49)一. 概述如今,数据中心的运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这通常会阻碍IT团队与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保持同步发展。
磁盘阵列的不同级别及其特点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技术是一种将多个物理硬盘组合在一起,以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性能、可靠性和容错性的技术。
磁盘阵列通过分割、复制和分布数据,以实现数据的并行读写和冗余备份。
不同的磁盘阵列级别提供了不同的数据保护和性能方案,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本文将针对不同级别的磁盘阵列,分别介绍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1. RAID 0RAID 0级别使用条带化的数据分布方式(striping),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硬盘上,提供了更快的读写性能。
数据被拆分成固定大小的块,然后块按照顺序分布在不同的硬盘上。
由于数据同时存储在多个硬盘上,RAID 0可以实现并行读写,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数据传输速度。
然而,RAID 0并不提供冗余备份和容错能力。
任一硬盘的故障都会导致整个阵列不可用,并且无法恢复数据。
因此,RAID 0通常用于对性能需求较高而对数据可靠性没有特别要求的场景,如视频编辑和游戏开发等。
2. RAID 1RAID 1级别通过镜像数据的方式提供冗余备份。
每个数据块都被复制到至少两个硬盘上,确保在其中一个硬盘故障时仍然可以通过另一个硬盘访问数据。
RAID 1具有很高的数据可靠性和容错性,但相比RAID 0,写入性能有所降低。
RAID 1适用于对数据保护较为重视的场景,如企业级存储和数据库服务器。
但需要注意的是,RAID 1并不能提供增加存储空间的功能,因为每个数据块都需要镜像存储。
3. RAID 5RAID 5级别结合了条带化和分布式奇偶校验(parity)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分布存储和冗余备份。
RAID 5需要至少三个硬盘,并将奇偶校验信息按照轮换的方式存储在不同的硬盘上,以保证阵列中同时容忍一次硬盘故障。
当读取数据时,RAID 5可以通过奇偶校验信息恢复任何一个硬盘上的数据。
而在硬盘故障时,阵列可以通过奇偶校验信息实现数据的重建和恢复。
磁盘阵列(Raid)介绍-常见的类型RAID 0:把多个磁盘合并成一个大的磁盘,不具有冗余功能,并行I/O ,速度最快。
它是将多个磁盘并列起来,成为一个大硬盘。
在存放数据时,其将数据按磁盘的个数来进行分段,据按磁盘的个数来进行分段,然后同时将这些数据写进这些磁盘中。
然后同时将这些数据写进这些磁盘中。
然后同时将这些数据写进这些磁盘中。
所以,所以,所以,在所在所有的级别中,RAID 0的速度是最快的。
但是RAID 0没有冗余功能,如果一个磁盘(物理)损坏,则所有的数据都无法使用。
损坏,则所有的数据都无法使用。
RAID 1:两组相同的磁盘系统互作镜像,速度没有提高,但是允许单个磁盘出错,可靠性最高。
RAID 1就是镜像。
其原理为在主硬盘上存放数据的同时也在镜像硬盘上写一样的数据。
当主硬盘(物理)损坏时,镜像硬盘则代替主硬盘的工作。
因为有镜像硬盘做数据备份,所以RAID 1的数据安全性在所有的RAID 级别上来说是最好的。
但是其磁盘的利用率却只有50%,是所有RAID 上磁盘利用率最低的一个级别。
用率最低的一个级别。
RAID 3 存放数据的原理和RAID 0、RAID 1不同。
RAID 3是以一个硬盘来存放数据的奇偶校验位,数据则分段存储于其余硬盘中。
它象RAID 0一样以并行的方式来存放数,但速度没有RAID 0快。
如果数据盘(物理)损坏,只要将坏硬盘换掉,RAID 控制系统则会根据校验盘的数据校验位在新盘中重建坏盘上的数据。
利用单独的校验盘来保护数据虽然没有镜像的安全性高,但是硬盘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n-1。
但缺点是作为存放校验位的硬盘,工作负荷会很大,因为每次写操作,都会把生成的校验信息写入该磁盘,而其它磁盘的负荷相对较小,这会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小,这会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RAID 5:RAID 5是在RAID 3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当向阵列中的磁盘写数据,奇偶校验数据均匀存放在阵列中的各个盘上,允许单个磁盘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