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介绍与分析【法语】:exposé de transport urbain
- 格式:pptx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33
第一章§1>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1、「概述①城市交通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市际交通(对外交通);另一类就是城市内部交通,(城市交通)。
市际交通就是指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以外地区之间得交通,由设在市区内得市际交通设施,如铁路站场、港口码头、机场、长途客货运车站及出入城市得道路系统来完成;城市内部交通就是指城市市区内部交通,主要由各种交通设施如城市道路、地下铁道、高架桥以及交通控制设施等完成。
②一个城市得交通运输系统,就是由各种相对独立得交通形式相互协调组成得,城市道路只就是其中一部分。
城市交通,要高效率、低消耗地为城市服务,必须对城市交通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用系统工程得理论与方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诱导与促进城市得发展。
③城市内部交通又可分为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
客运交通又可分为公共客运交通、私人个体客运交通以及地铁交通等形式,货运交通亦可分为专业运输单位与私人个体运输等形式。
④道路交通就是由人、车、路及环境组成得一个大系统,现代城市得道路交通问题,需要综合研究在道路上行驶得车辆特征、行人及驾驶员得心理生理状况、道路得技术标准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多方面得问题,以便协调解决。
⑤与此相关得专门学科“交通工程学〃,就就是描述道路交通体系中所容纳得车流与人流得定性与定量特征。
本节留意介绍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以及三者之间得关系,这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及管理工作就是必不可少得基础知识。
1、2有关概念交通体系一一道路、在道路上通行得车辆与行人以及道路交通所处环境得统称。
交通流一一某一时段内,持续通过道路某一断面得车辆或行人所组成得车流或人流得统称。
交通流特性一一某一交通体系中,交通流得定性或定量特征,以及在例外时空条件下得变化规律与它们之间得关系。
亦称为交通流特征或交通流性质。
交通参数一一描述与反映交通流特性得一些物理量。
如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通行能力、行程时间、车头时距等。
能从例外角度说明交通流得性质,交通流特性得变化均能从这些交通参数数值上得变化反映出来。
巴黎都市圈的交通系统发展【摘要】巴黎都市圈作为法国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交通系统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巴黎地铁系统、RER城市快铁系统、市内公交系统、轻轨系统和交通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巴黎地铁系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不断扩建和改进,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和游客的出行。
RER城市快铁系统也在不断完善中,提高了城际交通效率。
市内公交系统持续改进服务质量,轻轨系统的发展将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巴黎都市圈交通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交通效率的提升。
结合成果和未来展望,巴黎都市圈交通系统将继续优化,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关键词】巴黎都市圈, 交通系统发展, 地铁系统, RER城市快铁系统, 公交系统, 轻轨系统, 互联互通, 一体化发展, 成果, 未来展望1. 引言1.1 巴黎都市圈的交通系统发展概述巴黎都市圈作为法国最大的都市圈之一,其交通系统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巴黎都市圈的交通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巴黎的交通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巴黎地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巴黎RER城市快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巴黎市内公交系统的运营和改进、巴黎都市圈轻轨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巴黎都市圈交通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发展,都是为了解决巴黎都市圈交通拥堵和不便利的问题,提高市民和游客的出行体验。
而巴黎都市圈交通系统发展的成果和未来展望,也将进一步推动巴黎都市圈的交通系统向更加智能化、实用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为巴黎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正文2.1 巴黎地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巴黎地铁系统是巴黎都市圈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地铁系统。
巴黎地铁的建设始于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路于1900年开通,从此开始了巴黎地铁系统的不断扩建和发展。
巴黎地铁系统的建设主要受到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影响,为了解决城市内部交通问题,巴黎政府决定建设一个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
巴黎轨道交通系统概述本帖最后由 vincept 于 2012-5-27 06:39 编辑本人现在是身在巴黎的留学生所以对巴黎的轨道交通系统深有体会,比我到过的任何城市都便捷很多。
巴黎市长曾经自豪地说过,巴黎的轨道交通系统在各单项数据看来都不是最好的,但综合评分一定是最高的;其实民众对此的直接的体会那就是方便,巴黎人的生活格言就是“地铁(metro),工作(boulot),睡觉(dodo)",可见地铁对巴黎人民的重要性。
在巴黎半年多来我到现在还没有坐过地面的公交车,到哪里都有轨道交通。
其实巴黎的轨道交通和日常生活通勤相关的主要有4个部分:1、地铁 Metro:巴黎地铁路网的特点很鲜明:范围小,线路多,站点密度大。
范围小是指巴黎的地铁系统主要集中于小巴黎的范围内(面积约105.4 km2,图中白色区域,这个区域比北京三环内的面积还小)。
线路多是指其目前总共有16条线路(14条主线,其中7号和13号线在一端是有分叉的;还有3bis 和7bis两条支线)。
密度大是指区区215公里的线路总共有301个车站,相较于伦敦408公里274个车站,北京372公里218个车站,上海428.9公里269个车站。
正因为如此所以说在小巴黎范围内任意位置,步行500米的范围内肯定至少有一个地铁站,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巴黎地铁各条线路的状况不尽相同,由于年代久远站台受限,大部分线路采用5节编制。
重点线路如1号线、4号线等扩充到了6节车厢,最新的14号线(1998年启用)为六节组编,预留8节。
另外无人驾驶的14号线、1号线(2012年最新自动化改造完成)和信号系统改造完成的13号线在高峰时段行车间隔为90秒。
2、区域快铁RERRER总共A, B, C, D, E五条线路,主要用于郊区与市区之间的通勤,还包括机场(由B线服务)。
其一大特点就是在市区地底穿城而过(E线在2020年完成西延,实现穿城),在主要站点与地铁系统进行换乘(如各大火车站等),郊区线路为地面线路。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1.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1.1 概述①城市交通分为两类:一类是市际交通(对外交通);另一类是城市内部交通,(城市交通)。
市际交通是指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以外地区之间的交通,由设在市区内的市际交通设施,如铁路站场、港口码头、机场、长途客货运车站及出入城市的道路系统来完成;城市内部交通是指城市市区内部交通,主要由各种交通设施如城市道路、地下铁道、高架桥以及交通控制设施等完成。
②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是由各种相对独立的交通形式相互协调组成的,城市道路只是其中一部分。
城市交通,要高效率、低消耗地为城市服务,必须对城市交通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诱导和促进城市的发展。
③城市内部交通又可分为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客运交通又可分为公共客运交通、私人个体客运交通以及地铁交通等形式,货运交通亦可分为专业运输单位和私人个体运输等形式。
④道路交通是由人、车、路及环境组成的一个大系统,现代城市的道路交通问题,需要综合研究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特征、行人及驾驶员的心理生理状况、道路的技术标准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多方面的问题,以便协调解决。
⑤与此相关的专门学科“交通工程学” ,就是描述道路交通体系中所容纳的车流与人流的定性和定量特征。
本节着重介绍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及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1.2有关概念交通体系——道路、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和行人以及道路交通所处环境的统称。
交通流——某一时段内,连续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或行人所组成的车流或人流的统称。
交通流特性——某一交通体系中,交通流的定性或定量特征,以及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亦称为交通流特征或交通流性质。
交通参数一-描述和反映交通流特性的一些物理量。
如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通行能力、行程时间、车头时距等。
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交通流的性质,交通流特性的变化均能从这些交通参数数值上的变化反映出来。
城市交通的分析城市交通已经是“大城市病”中最严重的问题,深刻影响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而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城市交通的过程中,始终缺乏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核心方案。
本文从现有的创造性方案入手,以传送带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套在空间、时间、能耗、资金、安全等五方面都具有创新优势的公共交通系统,适宜于地铁尚未覆盖到的大面积城市市区。
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海量数据的复杂系统问题,通过任何单一措施都无法解决。
在饱受困扰的全球各大城市,纷纷综合采取了限制汽车、强化法规、完善路网、立体交通、轨道系统、组团规划、BRT、APM、慢行系统、智能导航等多方面的结合治理,仍然难以招架日益膨胀的城市规划所带来的越来越严重的交通阻塞。
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找出一种核心措施,能够兼顾效率与成本,同时满足多数人的出行要求。
一、寻找地铁替代品地铁作为轨道交通的主力,是当前我国各大城市用以改善城市交通所主要投入的方向。
地铁具有运量大、效率高、不干扰地面交通的优点,是世界各大城市现有的主流骨干公共交通方式。
但同时,地铁具有显著的高投资(每公里超过5亿元)、长工期(每条线路建设周期长达3-6年)的特点,建设期间对地面交通影响相当大,建成后也存在有被毒气攻击和撞车的不安全先例。
此外,地铁的通勤密度不可能太大,往往不能通达小区街巷深处,适宜于骨干交通网络的构建。
在我国还另外特别重要的是:正因为地铁投资巨大、工期超长的缘故,对城市财政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导致在我国每条地铁新线都需要国家发改委逐一审批。
其结果是很多城市的地铁成网时间被再次大大拖后,城市交通问题在十年甚至二十几年内都难以缓解,甚至很多年都难以扭转持续恶化的局面。
因此,我们迫切希望选择一种可以低成本来替代或补充地铁的公共交通系统。
这种系统必须使用成熟的工程技术,建造成本大大低于地铁,建造周期大大短于地铁,无须国家发改委审批;具有更好的通达性,更加节能,更加安全,能够与其他交通方式方便的换乘……国内外目前研究和运营中的地铁替代及补充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轻轨轻轨是目前最成熟的地铁替代及补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