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保鲜膜的保鲜作用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保鲜膜保鲜原理
保鲜膜,又称保鲜膜,是一种用于包装食品以延长食品保鲜期的塑料薄膜。
它
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包裹食品,阻止食品与外界空气接触,减缓食品中细菌的生长和氧化反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保鲜膜保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隔绝氧气。
保鲜膜的主要作用之一是隔绝氧气。
食品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导
致食品变质。
而保鲜膜能够将食品包裹在内,形成一个密封的环境,减少氧气的接触,从而延缓食品的氧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二、阻止水分流失。
保鲜膜还可以阻止食品中水分的流失。
食品中的水分流失是导致食品干燥、变
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包裹食品,保鲜膜可以减少食品中水分的蒸发,保持食品的湿润度,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三、防止细菌侵入。
保鲜膜还可以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侵入食品。
食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细
菌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
而保鲜膜的包裹可以有效地阻止细菌的侵入,保持食品的卫生和新鲜。
四、保持食品的原味。
保鲜膜还可以帮助食品保持原有的味道。
食品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越长,就越容
易失去原有的味道。
而保鲜膜的包裹可以减少食品与外界的接触,保持食品的原味,让食品更加美味。
综上所述,保鲜膜通过隔绝氧气、阻止水分流失、防止细菌侵入和保持食品原
味等多种方式,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保持食品的新鲜和美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可以根据不同的食品特点选择合适的保鲜膜,正确使用保鲜膜,可以更好地保持食品的新鲜和营养,减少食品的浪费,对健康和环境都有积极的意义。
论保鲜膜对水果的保鲜作用研究分析果蔬这些维持人体所需维生素的自然产物也进行着复杂的生命活动,在有氧环境中经过各种酶的催化作用,果蔬内的糖类物质能够被彻底氧化分解,分解的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在此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一过程将导致果蔬的口味、品质、色泽、形态以及营养价值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腐烂变质。
一般来说果蔬中含有90%~95%的水分,其内部水分散失将直接导致其内部酶的活性增强,加速了果蔬的腐烂速度,要想延长果蔬的保存时间,就必须在贮藏果蔬时做好防止微生物破坏果蔬的工作。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目前已经研制出既具有保鲜效果,又不污染果蔬的保鲜膜,它可实现黄瓜、茄子、胡萝卜等蔬菜的保鲜,也可以实现葡萄、杨梅、梨等水果的保鲜。
实验选用胡萝卜来验证保鲜膜的保鲜作用,并对所得结论做出了总结。
1 实验部分1.1 实验过程将实验分为2组,每组分配等量的胡萝卜块,将其中一组的胡萝卜用保鲜膜将其封装好,另一组的胡萝卜不需封装,并用电子称称出其原始重量做下记录,此后间隔1 d称1次,15 d后计算2组胡萝卜的失水情况,并对该现象做出总结。
1.2 实验结果从胡萝卜的外形和色泽来看,有保鲜膜封装的胡萝卜比无保鲜膜封装的胡萝卜新鲜程度高很多,无保鲜膜封装的胡萝卜萎蔫,失去了其使用价值。
从数据分析来看有保鲜膜封装的胡萝卜只散失了少量的水分。
1.3 实验分析果蔬保鲜膜的原材料是由蛋白质构成的,是一种新型的选择透过性膜,使用保鲜膜对果蔬进行保鲜,使果蔬与氧气隔绝,使水果细胞中的内外渗透达到平衡,能有效控制果蔬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呼吸速度,使水果在长期贮藏的过程中组织不被破坏掉,从而有效防止了细胞失水,并达到防止果蔬腐烂的效果。
2 果蔬保鲜膜的保险机理采摘后的果蔬虽然离开了植物体,但它仍是一个鲜活的有机体,其内部也在不停的进行着正常的生理活动,水果蔬菜的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呼吸热,呼吸热在果蔬中逐渐积累会导致果蔬温度增高,其内部物质消耗速度也会加快。
中考化学专项打破:食品包装研究例题商场中的好多食品用保鲜膜包装后销售。
保鲜膜为何可以〝保鲜〞呢?【设计实验】在 A 、B、 C 三只同样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注明刻度,以以以下图搁置一周。
用保鲜膜用报纸包住杯口包住杯口敞口搁置【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 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 C 杯中的水量减少好多; B 杯中的现象是;【解说】请用分子的知识解说 C 杯中水量减少的原由:;【结论】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截食品中水分流失,还可以间隔,防范食品腐败。
【提出新问题】制作保鲜膜的资料是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呢?【设计实验】在一只试管中放入少许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慢慢加热,观察到碎片消融,冷却后变为固体,加热又可以消融。
由此得出:制作保鲜膜的资料是(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塑料。
【反思】 (1)保鲜膜固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批使用后扔掉会造成,因此要控制使用。
(2)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一例说明。
解析用保鲜膜包的烧杯中的水基本不减少,说明保鲜膜不透水、不透气,水分子没法运动到空气中,而报纸的透气性比保鲜膜差,因此 B 烧杯中减少的水比 A 烧杯中多,但比 C 烧杯中少,因为 C 烧杯是敞口搁置的,大批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因此水减少最多。
因为保鲜膜不透水、不透气,因此还可以间隔氧气,防范食品氧化变质。
热固性塑料是指受热消融,冷却后凝固,再加热不可以再消融的塑料,而热塑性塑料是指受热消融,遇冷凝固,再加热又消融,可以频频加工的塑料。
从保鲜膜加热状况看,应属于热塑性塑料。
目前市场上的保鲜膜所用的都是不可以降解的塑料,因此大批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
【解说】 C 杯中的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结论】氧气 (或空气 )【设计实验】热塑性追踪练习食品保鲜可以防范食品腐败,保持食品的营养和滋味。
食品保鲜的措施有增添防腐剂、填补气体、搁置干燥剂和保鲜剂等。
(1)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纳充气包装,氮气是常用的填补气体。
保鲜膜的作用保鲜膜是一种用于保鲜食物的常见材料,具有多种作用。
以下是保鲜膜的主要作用及其相关解释。
1. 保鲜作用:保鲜膜能够将食物包裹在内部,阻止氧气进入并防止食物与外界的接触,从而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
它可降低氧气浓度,减缓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延长食品货架寿命。
此外,保鲜膜还能够防止水分的蒸发,从而维持食物的湿度。
2. 防止食物变质:食物在接触到空气后,容易受到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从而导致变质。
保鲜膜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隔绝空气,减少细菌的滋生,从而减缓食物的变质速度。
3. 防止食物气味传播:某些食物具有浓烈的气味,如洋葱、大蒜等,保鲜膜可以防止这些气味传播到其他食物上,保持食物的原有风味。
4. 确保食物的味道和口感:保鲜膜可以防止食物中的水分蒸发,保持食物的湿度,从而确保食物的口感。
它还可以防止食物与其他食物或冰箱内的异味相互渗透,保持食物的原有味道。
5. 方便存储和携带:保鲜膜非常灵活,可以根据食物的形状和大小进行裁剪和包装,方便存储和携带。
它非常适合用于包装剩余食物或制作便当。
6. 防止食物流失:当食物被保鲜膜包裹时,可以有效地防止食物的汁液流失,从而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
7. 防水和防油作用:保鲜膜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防油作用,可以防止食物中的水分和油脂与外部环境接触,从而保持食物的质地和口感。
8. 可视性:保鲜膜通常是透明的,可以清晰地看到食物的状态,以便及时判断食物是否变质。
总之,保鲜膜在食品保鲜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还可以保持食物的质量、味道和口感。
通过使用保鲜膜,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食物,减少浪费,并提供更好品质的饮食。
【提出问题】在家里,我们将放入冰箱的食品用保鲜膜和保鲜袋进行保护,还有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
我们不免要问到保鲜膜为什么用于“保鲜”呢?【设计实验1】:实验用品:三个250mL玻璃杯、塑料保鲜膜、新报纸、蒸馏水、橡筋、标记笔等。
做一做:⑴.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⑵.玻璃杯A用塑料杯包住杯口;玻璃杯B用报纸包住杯口;玻璃杯C敞口;⑶.如图所示放置一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看一看: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水量减少比A杯中多,比C杯中少。
想一想:⑴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是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⑵食品保鲜膜具有保鲜能力的原因,是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具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调节被保鲜品周围的氧气含量和水分含量,同时阻隔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以防止食物腐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提出新问题】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呢?[设计实验2]在一只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到碎片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
想一想:制作保鲜膜的材料属于一种热塑性塑料,采用聚乙烯(PE)材质。
【反思拓展】1、全世界每年生产、使用约上千万吨保鲜膜,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问题,因此要控制使用塑料保鲜膜等塑料制品,生活中可重复使用,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2、2011年台湾发生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将塑化剂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塑料保鲜膜不宜包装热的油炸食品,高温时保鲜膜中增塑剂分子更容易从保鲜膜进入食品中。
3、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是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我们还可以举出身边的许多实例,如二氧化碳可以用作灭火、气体肥料和化工原料等,但是排放大气中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等。
用心爱心专心 1。
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保鲜方法对果蔬保鲜效果的影响;2. 分析果蔬保鲜过程中影响因素及保鲜机理;3. 为果蔬保鲜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新鲜苹果、新鲜黄瓜、保鲜膜、保鲜剂、低温冷藏设备等。
2. 实验方法:(1)将新鲜苹果和黄瓜分别分为四组,每组10个;(2)第一组:用保鲜膜包裹,室温下保存;(3)第二组:用保鲜膜包裹,低温冷藏保存;(4)第三组:涂抹保鲜剂,室温下保存;(5)第四组:涂抹保鲜剂,低温冷藏保存;(6)每隔一定时间,分别对各组果蔬进行感官评价和重量测量,以观察保鲜效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感官评价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对各组果蔬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如下:(1)第一组:苹果和黄瓜在保鲜膜包裹下,外观、口感均有所下降,且容易变质;(2)第二组:苹果和黄瓜在保鲜膜包裹、低温冷藏下,外观、口感相对较好,但容易产生冷害;(3)第三组:苹果和黄瓜涂抹保鲜剂后,外观、口感均有所改善,且不易变质;(4)第四组:苹果和黄瓜涂抹保鲜剂、低温冷藏下,外观、口感最佳,保鲜效果最好。
2. 重量测量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对各组果蔬进行重量测量,结果如下:(1)第一组:苹果和黄瓜在保鲜膜包裹下,重量有所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2)第二组:苹果和黄瓜在保鲜膜包裹、低温冷藏下,重量有所下降,但下降速度较慢;(3)第三组:苹果和黄瓜涂抹保鲜剂后,重量下降速度明显减缓;(4)第四组:苹果和黄瓜涂抹保鲜剂、低温冷藏下,重量下降速度最慢。
综合感官评价和重量测量结果,第四组果蔬保鲜效果最佳。
3. 保鲜机理分析(1)保鲜膜包裹:通过隔绝空气,降低果蔬水分蒸发,减缓呼吸作用,延长保鲜期;(2)低温冷藏:降低果蔬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保鲜期;(3)保鲜剂:通过调节果蔬内部环境,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保鲜期。
四、结论1. 保鲜膜包裹、低温冷藏、保鲜剂涂抹等方法均能延长果蔬保鲜期;2. 涂抹保鲜剂、低温冷藏相结合的保鲜效果最佳;3. 保鲜机理主要为降低果蔬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
关于“食品保鲜”的主题实验探究活动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而“三鹿事件”“双汇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让人触目惊心。
怎样引导初中学生从化学角度了解食品安全呢?笔者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主题探究活动。
首先进行生活调查,和学生一起去超市,观察食品的保鲜方法,观看食品的标签。
同学们找到了很多保鲜方法:低温保存;真空包装,保鲜膜包装,充气包装,添加防腐剂,在包装袋内放独立包装的干燥剂、脱氧剂等。
但也提出了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组织了一次主题实验探究课。
探究主题是“食品保鲜”,设计了3个探究实验。
一、对食品包装内所充气体的探究首先请同学们讨论充气包装的原因,总结充入气体应具备的性质,再猜想充入气体的成分,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①氮气,②稀有气体,③二氧化碳,④空气。
根据猜想,同学们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1)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中;(2)取一尖头的塑料管,插入塑料袋中,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塑料管的另一端。
有的组看到石灰水变浑,证明猜想③成立,有的组看到木条燃烧情况不变,证明猜想④成立,有的组看到木条熄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认为是猜想①或②,而稀有气体价格较高,所以最终确定猜想①成立。
二、对干燥剂成分的探究首先提出问题:石灰干燥剂主要成分是什么?怎样证明?为什么标签上写着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同学们利用和水反应放热检验出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同时也认识到因为会和水反应所以不可浸水,否则会生成氢氧化钙,而其有腐蚀性所以不可食用。
因为开袋后会生成氢氧化钙,甚至碳酸钙,导致失效,所以不可开袋。
至此,同学们对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
笔者再提出问题:此时包装袋内的干燥剂可能是什么成分?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①氧化钙,②氧化钙、碳酸钙,③氧化钙、氢氧化钙,④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⑤氢氧化钙、碳酸钙,⑥碳酸钙。
经过分析,大家认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在氧化钙存在的前提下,利用初中学到的知识无法检验氢氧化钙的存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储藏方式对食品保鲜效果的影响,分析不同温度、湿度、包装方法等因素对食品品质的保持作用,为食品储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新鲜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菠菜等)- 新鲜水果(如苹果、橙子、草莓等)- 熟食(如肉类、海鲜等)- 空气包装袋- 保鲜膜- 冷藏柜- 冷冻柜- 温湿度计- 计时器2. 实验设备:- 电子天平- 色差仪- 水分测定仪- 显微镜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 A组:常温储藏- B组:冷藏储藏(0-4℃)- C组:冷冻储藏(-18℃以下)- D组:真空包装储藏- E组:保鲜膜包装储藏2. 实验步骤:(1)将新鲜蔬菜、水果、熟食分别按照实验分组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切割等。
(2)将预处理好的食品分别放入对应的储藏方式中,如A组放入常温环境,B组放入冷藏柜,C组放入冷冻柜,D组使用真空包装袋包装后储藏,E组使用保鲜膜包装后储藏。
(3)每隔一定时间(如3天、7天、14天等)对各组食品进行品质检测,包括外观、口感、水分、营养成分等指标。
(4)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变化:- A组食品在常温下储藏,易出现霉变、腐烂等现象,外观品质下降明显。
- B组食品在冷藏条件下储藏,外观品质较好,但部分蔬菜出现轻微失水现象。
- C组食品在冷冻条件下储藏,外观品质保持良好,但部分水果出现冻伤现象。
- D组食品在真空包装条件下储藏,外观品质保持良好,无霉变、腐烂等现象。
- E组食品在保鲜膜包装条件下储藏,外观品质较好,但部分蔬菜出现轻微失水现象。
2. 口感变化:- A组食品口感较差,易出现霉味、异味等现象。
- B组食品口感较好,但部分蔬菜口感略差。
- C组食品口感较好,但部分水果口感略差。
- D组食品口感保持良好,无异味、霉味等现象。
- E组食品口感较好,但部分蔬菜口感略差。
3. 水分变化:- A组食品水分流失明显,水分含量降低。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保鲜方法对月季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为延长月季切花的保鲜期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月季切花2. 实验材料:保鲜液、保鲜膜、剪刀、温度计、计时器等3. 实验工具:实验台、培养皿、烧杯、滴管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月季切花分为六组,每组20朵,分别为:A组:正常放置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保鲜液处理组(加入保鲜液)C组:保鲜膜包裹组(用保鲜膜包裹花茎)D组:冰块浸泡组(将花茎浸泡在冰块中)E组:冰块包裹组(用保鲜膜包裹花茎,放入冰块中)F组:冷藏保鲜组(将花茎放入冰箱中)2. 实验步骤(1)A组:正常放置,不做任何处理。
(2)B组:将保鲜液均匀涂抹在花茎的切口处。
(3)C组:用保鲜膜将花茎包裹住。
(4)D组:将花茎放入装有冰块的烧杯中,浸泡5分钟。
(5)E组:用保鲜膜包裹花茎,再放入装有冰块的烧杯中,浸泡5分钟。
(6)F组:将花茎放入冰箱中,温度设置为4℃。
3. 实验观察(1)记录每组月季切花的保鲜天数。
(2)观察每组月季切花的叶片、花瓣、花茎的变化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保鲜天数实验结果显示,保鲜效果最好的是F组,保鲜期为7天;其次是E组,保鲜期为6天;D组保鲜期为5天;C组保鲜期为4天;B组保鲜期为3天;A组保鲜期为2天。
2. 观察结果(1)保鲜液处理组(B组)的月季切花花瓣颜色较鲜艳,叶片保持绿色,花茎直立。
(2)保鲜膜包裹组(C组)的月季切花花瓣颜色较暗,叶片发黄,花茎略有弯曲。
(3)冰块浸泡组(D组)的月季切花花瓣颜色较暗,叶片发黄,花茎略有弯曲。
(4)冰块包裹组(E组)的月季切花花瓣颜色较暗,叶片发黄,花茎略有弯曲。
(5)冷藏保鲜组(F组)的月季切花花瓣颜色鲜艳,叶片保持绿色,花茎直立。
五、结论1. 保鲜液处理、保鲜膜包裹、冰块浸泡、冰块包裹、冷藏保鲜等方法均可延长月季切花的保鲜期。
2. 在本实验中,冷藏保鲜效果最佳,保鲜期为7天;其次是冰块包裹和保鲜液处理,保鲜期为6天。
设计草莓保鲜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比较不同保鲜方式对草莓新鲜度的影响,找到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来延长草莓的保鲜期。
2. 实验材料- 新鲜草莓- 保鲜膜- 保鲜袋- 冷藏箱- 纸巾3. 实验步骤3.1 无任何保鲜方式将一部分新鲜草莓放置在室温下,不采取任何保鲜措施。
3.2 使用保鲜膜将一部分新鲜草莓用保鲜膜包裹,确保尽量将氧气隔离。
3.3 放置在保鲜袋中将一部分新鲜草莓放入保鲜袋中,尽可能排出袋内空气,然后将袋口封好。
3.4 放置在冷藏箱中将一部分新鲜草莓放入冷藏箱中,保持低温状态。
3.5 评估草莓保存情况每隔24小时,分别检查上述四种保存方式下草莓的新鲜程度。
观察草莓的外观、颜色、质地和气味,并根据实际情况给草莓打分,分数范围从1到10,1表示腐烂变质,10表示保持完美新鲜。
4. 实验结果4.1 无任何保鲜方式经过24小时,这部分草莓表面开始出现变色和变软的现象,散发出一种酸味。
经过48小时,这部分草莓已经开始腐烂。
4.2 使用保鲜膜经过24小时,这部分草莓表面颜色保持鲜艳,质地稍微变软,但整体保持较好状态。
经过48小时,这部分草莓与新鲜草莓几乎没有明显区别。
4.3 放置在保鲜袋中经过24小时,这部分草莓保持了部分新鲜度,表面没有明显腐烂现象。
经过48小时,这部分草莓质地变得稍微湿润,但并未发生明显腐烂。
4.4 放置在冷藏箱中经过24小时,这部分草莓完全保持了新鲜度,没有任何腐烂迹象。
经过48小时,这部分草莓仍然保持较好的新鲜度,稍微变软但不影响食用。
5.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使用任何保鲜措施的草莓在24小时内开始腐烂,48小时内完全变质。
2. 使用保鲜膜包裹的草莓能够延长保鲜期,48小时内仍然保持较好的新鲜度。
3. 放置在保鲜袋中的草莓能够延长保鲜期,虽然稍微湿润但仍可食用。
4. 放置在冷藏箱中的草莓保持新鲜度最好,仍能保持较好的口感和外观。
综上所述,将草莓放置在冷藏箱中是最有效的方式来延长草莓的保鲜期,这是因为低温能够减缓微生物活动并降低氧气浓度,从而延缓草莓的腐烂速度。
保鲜膜粘住东西的原理
保鲜膜是一种透明的塑料薄膜,主要用于包裹食物、果蔬等,以延长其保鲜时间。
保鲜膜可以粘住东西的原理涉及到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
首先,保鲜膜的粘性主要是由于静电力的作用。
保鲜膜中的塑料分子中带有正负电荷,当薄膜与物体表面接触时,静电力会使薄膜贴合物体表面,从而形成粘附的效果。
这种粘性是由于物体表面与保鲜膜之间的电荷差异产生的。
其次,保鲜膜通过与物体表面的水分发生作用来实现粘附。
保鲜膜是由聚氯乙烯等塑料制成的,这些塑料在接触水分后会形成一个微薄的水膜。
这层水膜与被包裹物体表面的水分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氢键或水分子间的其他化学键,从而使保鲜膜与物体表面粘在一起。
此外,保鲜膜中的塑料分子在接触物体时会发生渗透作用,即向物体表面渗透,与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密封的界面。
这种渗透作用的主要机制是物体表面的微小孔隙和塑料分子的相互作用,使两者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增强粘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保鲜膜的粘附力并非永久性的,其粘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这是因为保鲜膜中的水分可以被干燥或吸附至被包裹物体表面,从而降低膜与物体之间的接触性。
此外,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机械力的作用等)、薄膜自身材料性能的影响,保鲜膜的粘附效果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总结来说,保鲜膜粘住东西的原理主要涉及静电力、水分作用以及渗透作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些因素使保鲜膜与物体表面发生接触,并形成粘附效果,达到保鲜、密封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保鲜膜的粘附力是有限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及时更换以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和卫生。
保鲜膜保鲜试验方案
1保鲜膜保鲜特点
保鲜膜通过对保鲜袋外部氧源、氮源、碳源等气体的阻碍、对水气保持双向透过性,使保鲜袋内部果蔬代谢下降,失水速率减缓,从而达到果蔬保鲜的效果。
2 试验目的
验证保鲜膜的保鲜性能。
3 试验材料
3.1保鲜袋
试验袋:X保鲜膜(X公司产品,规格:27*39cm,简称X袋);
对照袋:Y保鲜袋(Y公司产品,主要成分为高密度聚乙烯,规格:30*40cm,简称常用袋)。
3.2供试果蔬
商品采收的韭菜、苦麦菜、通菜、紫背菜、黄秋葵、辣椒、黄皮、苦瓜、花生。
4 试验方法
4.1处理
试验设4个处理,2组对比。
分别是:第一组对比:处理1(常温常用袋处理)和处理2(常温X袋处理);第二组对比:处理3(5℃常用袋保鲜袋)和处理4(5℃X袋处理)。
每个处理两次重复。
4.2试验方法
采收适量新鲜果蔬,平均分成8份,每个处理两份。
每天称量果蔬的重量、观察果蔬的外观变化并拍照直至果蔬萎蔫或发霉不具备可食性为止,填写试验记录表(见附表1、2)。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果蔬日均失重率和感官评价分值。
5结论
通过比较常用袋和X袋果蔬的日均失重率和感官评价分值,得出X保鲜袋在保持果蔬新鲜度方面的性能。
试验记录表一
(检测指标:重量,单位:g)
试验记录表二(检测指标:感官评价)。
第1篇实验题目:不同方法对食物保鲜效果的比较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对食物保鲜效果的影响,为家庭食物储存提供参考。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中学实验室实验材料:1. 新鲜苹果若干个2. 新鲜黄瓜若干根3. 食盐4. 糖5. 食醋6. 水果保鲜膜7. 纸箱8. 温湿度计9. 计时器10. 电子秤实验方法:1. 将新鲜苹果和黄瓜分别随机分为四组,每组五个,分别编号为A、B、C、D。
2. A组:将苹果和黄瓜放入纸箱中,置于室温下保存。
3. B组:将苹果和黄瓜分别用食盐腌制,放入纸箱中,置于室温下保存。
4. C组:将苹果和黄瓜分别用糖腌制,放入纸箱中,置于室温下保存。
5. D组:将苹果和黄瓜分别用食醋腌制,放入纸箱中,置于室温下保存。
6. 每天观察各组食物的保鲜效果,并记录数据。
7. 每隔三天,用电子秤称量各组食物的重量,并记录数据。
8. 每隔一天,使用温湿度计测量各组食物的保存环境温度和湿度,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1. 观察结果:- A组:苹果和黄瓜表面有少量霉变,颜色和口感较差。
- B组:苹果和黄瓜表面有少量霉变,颜色和口感较好。
- C组:苹果和黄瓜表面有少量霉变,颜色和口感较好。
- D组:苹果和黄瓜表面无明显霉变,颜色和口感最佳。
2. 重量变化:- A组:苹果和黄瓜重量分别下降20%和15%。
- B组:苹果和黄瓜重量分别下降10%和5%。
- C组:苹果和黄瓜重量分别下降5%和3%。
- D组:苹果和黄瓜重量基本无变化。
3. 温湿度变化:- A组: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
- B组:温度和湿度相对较低。
- C组:温度和湿度相对较低。
- D组:温度和湿度相对较低。
实验结论:1. 食盐、糖、食醋腌制可以有效延缓食物的霉变速度,提高食物的保鲜效果。
2. 食醋腌制对食物的保鲜效果最佳,可以较好地保持食物的颜色和口感。
3. 纸箱保存容易导致食物受潮、霉变,保鲜效果较差。
实验建议:1. 家庭储存食物时,可以选择腌制方法进行保鲜,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的保鲜问题成为了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的重要课题。
常温保鲜技术作为食品保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延长食品货架期、降低损耗、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讨常温保鲜技术在各类食品中的应用效果,为食品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常温保鲜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2. 探讨不同保鲜剂对食品保鲜效果的影响。
3. 分析常温保鲜技术在各类食品中的应用效果。
4. 为食品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各类食品(如水果、蔬菜、肉类、乳制品等)、保鲜剂(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脱氢乙酸等)、实验仪器等。
2. 实验方法:(1)采用常温贮藏方法,将食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添加保鲜剂,对照组不添加。
(2)观察并记录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如色泽、质地、气味、微生物数量等。
(3)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保鲜效果,分析不同保鲜剂对食品保鲜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保鲜剂对食品保鲜效果的影响:(1)山梨酸钾:对水果、蔬菜、肉类等食品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食品货架期。
(2)苯甲酸钠:对乳制品、饮料等食品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能有效抑制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延长食品保质期。
(3)脱氢乙酸:对肉类、水产品等食品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能有效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延长食品保质期。
2. 常温保鲜技术在各类食品中的应用效果:(1)水果保鲜:采用保鲜剂和包装材料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提高水果的商品价值。
(2)蔬菜保鲜:采用低温、高湿、低氧等条件,配合保鲜剂的使用,可有效延长蔬菜的保鲜期,降低损耗。
(3)肉类保鲜:采用低温、高湿、低氧等条件,配合保鲜剂的使用,可有效延长肉类的保鲜期,提高肉类的食用安全性。
(4)乳制品保鲜:采用低温、高湿、低氧等条件,配合保鲜剂的使用,可有效延长乳制品的保鲜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涂膜处理对萝卜保鲜效果的研究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对萝卜在常温下进行贮藏保鲜的研究,对于菜农经济效益的增长,人们生活的方便和萝卜保质期的延长,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本实验以青萝卜为实验材料,用壳聚糖为涂膜材料,研究常温下青萝卜在贮藏保鲜期间各种生理生化的变化,探讨出萝卜保鲜效果最佳时所涂壳聚糖膜浓度,尽可能延长萝卜的货架期和保鲜时间。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1.实验假设:壳聚糖对青萝卜的保鲜与萝卜的失水率、糠心率、腐烂率、呼吸强度、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呈显著的相关。
不同浓度的壳聚糖保鲜液对萝卜的保鲜程度有明显的影响。
2.理论依据: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保鲜液形成的膜不同,对萝卜的保鲜效果不同。
三、实验对象、方法及手段1.实验对象:青萝卜、壳聚糖(脱乙酰度95%)2.实验方法:通过不同的实验处理组检测出的各种指标进行比较总结3.检测手段(数据统计):观察分析图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四、实验过程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青萝卜实验材料选用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果形均匀、大小均等的青萝卜为实验材料,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削去顶芽,晾干涂抹。
1.1.2壳聚糖从虾壳中提取的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
1.2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1.2.1试剂壳聚糖、1.0%醋酸溶液(w/w)、0.2mol/L的NaOH、饱和BaCl2、1%的酚酞、0.1mol/l草酸溶液、无水葡萄糖、蒽酮、乙酸乙酯、浓硫酸(比重1.84)、10µg/mLVc标准溶液、10g/L草酸溶液、2,6-二氯酚靛酚、20 g/L草酸溶液、醋酸锌、亚铁氰化钾1.2.2仪器100ml容量瓶、25ml容量瓶、20ml刻度试管、1000ml棕色容量瓶、150ml 有塞三角瓶、250ml锥形瓶、水浴箱、分析天平、酸碱式滴定管、722型分光光度计、移液管、硬度测定仪1.3实验具体方法1.3.1原材料处理方法1.3.1.1涂膜保鲜液的配制该实验选择3种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保鲜液,即将壳聚糖溶解于1.0%的醋酸溶液(w/w)中制备而成的0.5%、1.0%、1.5%的壳聚糖保鲜液。
关于保鲜膜实验报告
姓名:徐锦洲
我一直以为保鲜膜可以保持新鲜美味,通过进一步观察,我一直的想法是错的。
一大早来到外婆家,外婆知道我要做实验就给我买了苹果,我把苹果切成两半,一半不密封,另一半用保鲜膜密封。
后面情况如下:
苹果
5分钟7分钟9分钟12分钟颜色
时间
保鲜苹果变了一点小部分变了一半变了大部分变了不保鲜苹果没变变了一点变了一点小部分变了根据上面这张表格的信息,我可以发现保鲜苹果变质快,不保鲜的苹果反而变质慢,这是为什么呢?保鲜膜包装上写着“密封性好,水分不流失,保持新鲜美味。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从网上查到的资料我可以推测出保鲜膜里有一种有毒物质,叫塑化剂,使苹果变质加速,这应该就是有保鲜膜的苹果变质快的原因。
而保鲜膜包装写的这句话应该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我把实验结果告诉外公,外公说:“保鲜膜的确不好,尽量少用塑料的东西。
”我说:“是啊,以后少用保鲜膜,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再用。
”“很对!”
1。
一、实验目的为了探讨胡萝卜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保鲜效果,本实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储存方法对胡萝卜品质的影响,旨在找出一种适合胡萝卜长期保鲜的有效方法。
二、实验材料1. 胡萝卜:新鲜、无病虫害的胡萝卜,品种为紫红胡萝卜。
2. 保鲜膜:环保食品保鲜膜。
3. 玻璃容器:用于储存胡萝卜的容器。
4. 电子秤:用于称量胡萝卜的重量。
5. 温湿度计:用于监测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6. 数据记录表: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四组,分别为:(1)A组:采用保鲜膜包裹胡萝卜,室温储存。
(2)B组:采用保鲜膜包裹胡萝卜,冷藏储存。
(3)C组:采用保鲜膜包裹胡萝卜,冷冻储存。
(4)D组:采用保鲜膜包裹胡萝卜,常温自然储存。
2. 实验步骤(1)将新鲜胡萝卜洗净,去除杂质。
(2)将胡萝卜分为四组,每组50根,分别按照实验分组进行储存。
(3)A组:将胡萝卜用保鲜膜包裹后,放置在室温下储存。
(4)B组:将胡萝卜用保鲜膜包裹后,放入冰箱冷藏储存。
(5)C组:将胡萝卜用保鲜膜包裹后,放入冰箱冷冻储存。
(6)D组:将胡萝卜用保鲜膜包裹后,放置在室温下自然储存。
(7)每隔3天,观察并记录各组胡萝卜的外观、重量、水分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观察在实验过程中,A组、B组和C组胡萝卜外观基本保持良好,未出现明显腐烂现象;而D组胡萝卜外观出现不同程度腐烂,部分胡萝卜表面出现霉斑。
2. 重量变化实验结果显示,A组、B组和C组胡萝卜重量基本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而D组胡萝卜重量有所下降,说明水分流失较多。
3. 水分含量实验结果显示,A组、B组和C组胡萝卜水分含量较高,均保持在85%以上;而D组胡萝卜水分含量明显降低,说明储存过程中水分流失较多。
4. 维生素C含量实验结果显示,A组、B组和C组胡萝卜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变化;而D组胡萝卜维生素C含量有所下降,说明储存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有所流失。
五、实验结论1. 保鲜膜包裹可以有效延长胡萝卜的保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