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雕塑
- 格式:pptx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12
第一次判断题:1.雕塑是指为美化环境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的象征或象形的欣赏物和纪念物。
〔对〕2.二十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前联出现了“承受美学〞这种新的文艺研究方法,代表人物是斯和伊塞尔。
〔错〕3.“向日葵“、“星空“是塞尚著名的作品,表达了心强烈的感情,充满对生命的爱。
〔错〕4.非戏剧性情节建立在纪实性美学的根底上,更多采用心理构造、情绪构造等方式,注重开掘人物心的情感冲突,使故事情节更接近于生活事件本身。
〔对〕5.的圆明园、颐和园,的避暑山庄,都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私家园林。
〔错〕6.“命运交响曲“是匈牙利伟大作曲家贝多芬的名作,雄浑的音乐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
〔错〕7.构成舞蹈的要素是表情、节奏、构图和韵律。
〔对〕8.艺术中的“真〞,不等于生活真实,而是化真为美的艺术真实。
〔对〕9.**的泥人是一种富有民间情趣的彩塑艺术,是享誉中外的民间艺术瑰宝。
〔对〕10.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
又称雕刻,是雕、刻、凿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
〔错〕11.艺术本质上是信仰的人们在表达信仰过程中自由创造的。
〔错〕12.原始艺术在产生的时候,人们创造它们并不是为了审美,而是出于实用性和功利目的。
〔对〕13.艺术学是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的专门学问,它是带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成为有系统知识的人文科学。
〔对〕14.法国画家塞尚生于1839年,生前竟然无钱举办一次个人画展,直到他逝世一年后,人们才在巴黎为他举办了回忆展,开场认识到他对西方现代美术的重要奉献。
他被尊为“西方现代美术之父〞。
〔对〕15.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欧美各国兴起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了众多的艺术流派和创作主,如存在主义文学、荒谬派戏剧、意识流小说、野兽派绘画、新浪潮电影等。
〔对〕16.戏剧性情节是特指戏剧的构造方式,一般包括开端、开展、高潮、结局。
〔错〕17.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概念,其中,“意〞就是主观情感,“象〞就是客观物象。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艺术活动的构成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代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4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
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显示出重要的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3.艺术作品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1)摹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
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
(2)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
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
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
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
(5)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
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艺术概论】考试简答题资料汇总(一)1、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答:(1)“客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2)“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是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
(3)“模仿说”或“再现说”。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认为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2、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一、形象性。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二、主体性。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
三、审美性。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3、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研究的重要启示。
(了解)答:“艺术生产理论”是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是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对艺术研究的重要启示是:1、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2、阐明了两种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3、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4、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是什么?答:1、“模仿说”。
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艺术是对于自然的社会的“模仿”。
2、“游戏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席勒和斯宾塞。
他们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这种说法又叫“席勒—斯宾塞”理论。
3、“表现说”。
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和科林伍德。
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而已,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4、“巫术说”。
代表人物是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5、“劳动说”。
代表人物是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
认为艺术发生于劳动,“劳动先于艺术”。
6、“多元决定论”。
认为艺术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多因的,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
5、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员决定论的?答: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归纳艺术是一种表现人类情感、思想和创造力的方式,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展现出来。
艺术可以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多种形式,它不仅可以展现出美感,还可以传达人们的情感、价值观念和对世界的认知。
本文将对艺术的定义、表现形式、发展历史以及现代艺术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够让读者对艺术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一、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传达人类情感、思想和创造力的方式,它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展现出来。
艺术可以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多种形式,艺术家们通过这些形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出来,让观众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审美的享受。
艺术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它不一定要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性,而是更注重于表达作者的情感、想法和创造力。
艺术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式和技法,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内在的情感和思想。
二、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多样,下面是几种主要的表现形式:1. 绘画:绘画是一种通过画笔和颜料在画布或其他载体上创作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来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创造力。
2. 雕塑:雕塑是一种通过雕刻、塑造等手法在不同的材料上创作出来的立体艺术形式,它可以是雕塑像、浮雕等不同形式,通过立体的形态和空间感来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创造力。
3. 音乐: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和节奏进行艺术表现的形式,它可以是器乐、声乐等不同形式,通过声音的节奏、和谐和旋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创造力。
4. 舞蹈:舞蹈是一种通过舞姿、动作和表演形式进行艺术表现的形式,它可以是古典舞、现代舞等不同形式,通过身体的动态和舞蹈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创造力。
5. 戏剧:戏剧是一种通过对话、表演和舞台形式进行艺术表现的形式,它可以是话剧、歌剧、舞台剧等不同形式,通过人物的对话和情节的展开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创造力。
6. 文学:文学是一种通过文字和语言进行艺术表现的形式,它可以是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形式,通过语言的表达和叙述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创造力。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表达.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其次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有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尼采.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制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3、仿照说或再现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仿照“,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仿照”.他首先确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确定了“仿照”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俄国19 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动身,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4、仿照说起源于“仿照“。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仿照是人的本能,全部的文艺都是“仿照”,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5、玩耍说起源于“玩耍”。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玩耍本能。
6、表现说起源于“表现“认为表现情感的艺术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7、巫术说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有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见。
8、生产劳动说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9、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育全面进展的人.艺术教育担当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制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进展的重任.10、美育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
一、名词解释(12分)1.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2.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主张、美学趣味、创作风格等基本一致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组成的艺术家群体。
如20世纪的“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流派”等。
艺术流派所彰显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实践总是对其时艺术思潮回应、投射、强调和深化。
2.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艺术形象是生动、鲜明、独特、可感的,又是艺术家对生活亲身体验、有所发现并加以提炼、概括、虚构的产物。
文学、音乐、美术等各门类艺术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不同的特点,如想象性、可听性、可视性等。
3.绘画绘画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设色、造型等手段,在二维平面创造视觉形象的艺术形式。
绘画种类繁多,从材料、工具的不同,绘画可分为壁画、版画、油画、水彩画、水墨画等;根据题材和内容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4.舞蹈舞蹈是人体的动态造型艺术,它以人体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的的动作、姿势、造型等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情感的时空艺术形式。
舞蹈通常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
艺术舞蹈按表现风格可分为中国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和现代舞等。
5.戏剧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导演、舞蹈等多种艺术成分于一体,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在剧场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表演艺术。
在西方,戏剧主要指的是话剧和歌剧;在中国,习惯上把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统称为戏剧。
6.雕塑雕塑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三维空间中创造出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雕塑是雕、塑、刻三种造型手法的总称。
雕塑的形式大体可以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种。
雕塑的种类按材料来分,可分为木雕、石雕、骨雕、根雕、漆雕、贝雕、冰雕、泥塑、陶塑、石膏像等。
7.戏曲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总称,它不仅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因素的戏剧形式,而且把歌唱、舞蹈、诗文、念白、武打、音乐伴奏以及人物造型、砌末道具等紧密地、巧妙地综合在一起的特殊的戏剧形式。
一、填空1.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2.艺术家曾把艺术起源的这种说法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3.如果说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形式,它们一道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那么,架在这两座高峰之间的桥梁就是美学。
4.黑格尔更是干脆将美学称之为“艺术哲学”,明确指出美学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桥梁作用。
5.实用艺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6.艺术风格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
7.从体系上来划分,绘画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8.最早的舞蹈常常是歌、舞、乐三者合为一体,既是巫术礼仪,又是歌舞活动。
9.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产生的时代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最后于春秋时代汇编而成。
10.从总体上讲,艺术创作过程又大致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这样三个方面或三个阶段。
11.艺术家的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必须通过各种艺术媒介和艺术语言才能形成艺术作品。
12.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13.艺术形象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
14.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
15.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有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16.“美育”这个概念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来。
《美育书简》17.四川的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它位于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山上,又名凌云大佛。
四大石窟:敦煌、云冈、龙门、麦积18.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19.雕塑一般可分为圆雕、浮雕、透雕三类。
20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21唐代画家韩干《照夜白图》元代画家赵孟頫《秋郊饮马图》22艺术的具体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主要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1.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人类创造性的产物,它可以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文学、戏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艺术的定义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
在人类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
从古希腊的美学理论到现代艺术思潮,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与定义不断发展与变化。
然而,总的来说,艺术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表现性、审美性、传达性、交流性等。
2. 艺术的分类艺术可以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被分为视觉艺术、音乐艺术、表演艺术等不同形式。
在这些分类下又有绘画、雕塑、摄影等视觉艺术形式,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形式等。
此外,艺术还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被分为抽象艺术、写实艺术、实验艺术等不同类型。
不同的艺术形式与类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与审美特征。
3. 艺术的风格与流派艺术的风格与流派是指艺术作品的风格特征与流派传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地域环境中,艺术作品会受到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风格与流派。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印象派的法国印象派艺术流派等。
每一种风格与流派都有着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与艺术特点。
4. 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的历史背景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艺术发展状况与影响。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作品会受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风貌。
比如古希腊的古典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艺术、现代主义的现代艺术等。
每一种历史时期的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史诗背景与意义。
5. 艺术的意义艺术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意识形态的表达。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语言与形式,来表达着艺术家对于生活、情感、精神、价值观等方面的理解与表达。
艺术还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传播与交流,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艺术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是对人类与世界的理解与表达。
艺术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艺术的多个方面,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