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 格式:pdf
- 大小:375.63 KB
- 文档页数:14
《静夜思》教学设计6
一、概述
《静夜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6的资料。语言凝练,感情真
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
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
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资料的形象反映,可帮忙学
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
完美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我准备用一课时
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潜力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
新偏旁反文旁。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
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
有关课外书籍。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学生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
的经典篇
章,早已烂熟于心。因此针对这一实际,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
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
得,生生有创新。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完美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五、教学策略选取与设计
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理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但是多数学
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
音,读出节奏,激发学
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
和完美的意境。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识字和写字的
难点。六、教学资源设计
1、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ppt
2、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
其它诗作等。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这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望着月亮,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这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圈出本课的生字,把不认识的生字与同桌交流。
3、指生读古诗正音。
4、听课文朗读。
5、读后交流:你明白了什么,想明白什么。
(三)辨形正音,合作识字。
1、出示:“静、床、光、望、乡”10个生字,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
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
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样记住这个偏旁?
2、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3、同桌互认,开火车认读生字。
4、“摘星星”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四)品读课文,理解主题。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
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情绪?(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齐读前两句。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齐读后两句。
4、“举”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
5、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
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
下。
6、齐读古诗。
7、背诵古诗。
(五)重点指导,强化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2、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目、耳”两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和“米”的横应写在横
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什么。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六)、拓展阅读,体会运用。
翻开阅读资料,自读儿歌,学生间互相帮忙,找到这天学过的生字,圈画生
字词,老师巡视指导。
(七)、随堂写话,巩固运用。
用这天学过有四个字组词,写一句话,不会写的字能够用拼音代替。八、教学评价设计
读古诗好的同学得到同学们的掌声;识字好的得到苹果粘贴;写字好的得到
笑脸;摘星星的得到星星粘贴;组词造句好的树立模范。九、教学反思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能够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
强化学习效果,也能够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
拓展到其他领域。
备注:
1、教学设计评价是可选项,鼓励教师添加,设计一些评价量规。
2、教学反思是课后实践后再添加的,在初次提交教学设计中不需要添加。
《静夜思》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教学准备:
课件:星星字卡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会背古诗吗?指三四名背。
二、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小
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2、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
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
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齐读课题。
(2)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重点认读生字“夜”,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组词:
安静夜晚思念
(3)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让我
们走进这首诗。
三、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提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
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
感情。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当你在读诗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
师,可以问同学。)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
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2、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1)小老师领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生字宝宝们跑出课文要和小朋友们
交朋友,谁做小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叫什么?
(2)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
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3)同桌互相检查。
3、生字组词,帮助记忆
(1)你们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2)游戏巩固:开火车读词语
4、去掉拼音及词认读生字。
(1)生字宝宝离开了它的拼音朋友和词语伙伴,你还认识它吗?齐读
(2)游戏巩固:做“摘星星”的游戏。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许多星星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
姐说:“星星后面藏着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这颗
星星就送给谁。”5、识记字形。
(1)交流方法
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
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认识新偏旁“攵”。)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
我们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做动作,
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
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三、指导书写
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8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
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1、课件出示“头”,齐读
2、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现在
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3、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5、学生书写,师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要注意身坐直,本放正,拿稳
笔,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
四、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体会诗意
(1)指名读古诗
(2)“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3)指名说说
(4)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师讲解诗意: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
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
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2、入境朗诵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
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
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3)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4)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
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