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龄蓝孑L雀发生鸡白痢的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100.42 KB
- 文档页数:1
一、防治细菌性白痢(沙门氏杆菌)(单位:g)方一:黄柏15,凤尾草20,野菊花30,白头翁30,马齿苋30,辣蓼20,穿心莲20,五倍子15,垂盆草20,山楂25,混合研细末按1%比例在育雏时使用,拌料喂4-5天即可。
或煎水让鸡自饮2-3天。
方二:白头翁、黄连、黄芩、黄柏、苍术各20,河子肉、秦皮、神曲、山楂各25,将药烘干研末,雏鸡时按0.5%的比例混饲料喂3-5天。
临床治验:预防带菌雏鸡二批4200羽,服后3天内发病25只,保护率达99.4%,治疗病雏30只,死亡6只,治愈率达96.2%。
是全场几年来成活率最高的二批,效果比较显著.方三: 大蒜、鲜马齿苋。
用法: 将大蒜和马齿苋切碎或捣成泥状,使汁液渗入料内,与饲料混匀。
在雏鸡开食第3天,每百只鸡,每天5~6头大蒜(约33g)、鲜马齿250g,分6次饲喂。
第5天大蒜为8~10头,马齿苋为500~1000g,以后随日龄增大逐渐增加用量。
二、防治鸡副伤寒病症:(同一)方一:葛根20,柴胡、桔梗、白芷、薄荷、连翘、甲珠、牛蒡子各15,防风、红花、桃仁各3,甘草15,煎水每只鸡约5ml,置饮水器让鸡自由饮用,连用2-3天。
方二:血见愁40,马齿苋30,地锦草30,墨旱莲30,蒲公英45,车前草30,锦茵陈、桔梗、鱼腥草各30,煎水每只约10ml让鸡自饮,连用2-3天即可。
临床治验:治疗典型病鸡5700羽,治愈5650羽,治愈率达98.2%,用药3小时见效。
第二天控制死亡,服药2-3天可愈。
通过十多年来采用上述中草药方,治疗畜禽特别对鸡病治愈经验,效果较为明显,由于畜禽的进食消化时间关键,发现鸡病出现白屎时,说明已感染上疾病,主要与消化系统急染上沙门氏杆菌,这种杆菌在消化系统繁殖力较强,使消化系统机能下降,由于细菌势力大,使腺胃消化液减少,从而肠胃蠕动增强,细菌侵犯肠粘膜,出现白色桨样水泻,这时说明鸡出现肠胃炎症状,使用方一药物的目的及主治是:黄柏、野菊花、穿心莲、凤尾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白头翁、马齿苋、辣蓼,垂盆草、五倍子杀菌止痢,山楂健脾、消食化滞的作用,减少水液的丢失,纠正肠胃正气,扶正驱邪,使得液酸碱度得以调节,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鸡白痢治疗方法
首先,鸡白痢的治疗需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
饲养户在发现鸡出现白痢症状后,应该立即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工作,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污物,保持鸡舍的干燥和通风。
此外,饲养户还应该对饮水器、饲料槽等饲养设施进行清洗消毒,避免饲养环境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其次,鸡白痢的治疗需要注意饲料的调整。
在鸡白痢发生期间,饲养户可以适
当地减少鸡的日粮量,避免给鸡过多的饲料,以减轻鸡的消化系统负担。
同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和益生菌类的饲料添加剂,帮助鸡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加速康复。
另外,鸡白痢的治疗需要注意鸡只的饮水管理。
饲养户在治疗期间应该及时更
换鸡只的饮水,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
可以在饮水中添加些许食盐和葡萄糖,帮助鸡只补充体内丢失的电解质和能量,促进鸡只的恢复。
最后,鸡白痢的治疗需要注意观察鸡只的病情变化。
饲养户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应该密切观察鸡只的病情变化,如粪便的情况、食欲的恢复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鸡只的病情没有得到缓解,应该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鸡白痢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饲养户在日常管理中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希望本文介绍的鸡白痢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到您,保障鸡只的健康生长。
鸡白痢的防治方法
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鸡类传染病,主要由副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
下面是防治鸡白痢的方法:
1. 加强清洁环境: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鸡舍、饮水设施和饲料器具,避免饮水污染和病原菌滋生。
2. 隔离病鸡:发现有白痢症状的鸡,应立即隔离并进行治疗,避免病菌扩散,同时应注意与健康鸡的接触。
3. 规范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保障鸡类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饮水和饲料。
4. 预防疫苗接种: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可提高鸡的免疫力,减少白痢的发生。
5. 配合使用药物:在兽医的指导下,可以给鸡群使用一些有效的抗生素和消炎药物,帮助控制疾病的发展。
6. 加强饲料卫生:选用优质饲料,避免饲料中的病原菌传播,定期对饲料进行消毒处理。
7. 加强个体免疫力:可以给鸡群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增强鸡的抵
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一些通用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具体防治方法应根据病情和兽医的指导来进行。
鸡白痢防治措施新要点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下痢,排白色糊状稀粪,脱水,呈败血症经过;成鸡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一般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本病是严重危害雏鸡存活的重要疾病,鸡群一旦发病,常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下痢,排白色糊状稀粪,脱水,呈败血症经过;成鸡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一般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本病是严重危害雏鸡存活的重要疾病,鸡群一旦发病,常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特点雏鸡白痢和成鸡白痢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个病,雏鸡白痢是造成雏鸡死亡、育雏成活率低的主要疾病之一,成鸡白痢是造成产蛋率不高和成年鸡死淘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所造成的损失与种鸡场本病净化程度、鸡群饲养管理水平以及防治措施是否得当有着密切关系。
本病是鸡的一种卵传性疾病,种鸡场如被本菌所污染,种鸡中就有一定比例的病鸡或带菌鸡,这些鸡所产的种蛋同样有一定比例是带菌的,在孵化过程中可造成胚胎死亡,孵出的雏鸡有弱雏、病雏。
同时该病在同群鸡中又可以互相感染传播,给养鸡业造成很大损失。
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鸡易感,其次是火鸡。
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鸡都可感染,但以褐羽产褐壳蛋的鸡种易感性,白羽产白壳蛋的鸡种抵抗力稍强,但不注意本病的防治同样造成较大损失。
鸡白痢在目前条件下,大多数鸡群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特别是种鸡场本病若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对广大商品蛋鸡场来说威胁将越来越严重。
防治雏鸡白痢的防治,饲养者通常在雏鸡开食之日起,便在饲料水中添加抗菌药物,这样效果比较明显,青霉素、土霉素、痢特灵、氯霉素、庆大霉素、氟派酸等都可使用,用药物预防应防止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更不要一味加大剂量达到防治目的。
防治要有一定的疗程,应该考虑到有效药物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交换使用,药物剂量要合理。
雏鸡白痢怎么引起的雏鸡发生白痢病如何防治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般养鸡场内的雏鸡发生白痢病。
雏鸡开口用达龙禽初乳,可以防治白痢病、肠道疾病和免疫抑制病,保肝护肾,促生长,提高采食量。
明显提高成活率,健雏率。
鸡蛋垂直传播感染。
经过鸡蛋垂直传播给雏鸡,而导致了雏鸡患病。
孵化机污染引起。
如果孵化机被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污染,那么当健康鸡蛋放进去后就会引起孵化出的雏鸡感染此病。
场地污染。
养殖雏鸡的场地,之前由被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污染,但没消毒或消毒不力,也会造成雏鸡被感染。
应激因素。
养殖雏鸡的舍内不卫生、通风不良、温度不适宜、饲养密度大、氨气密度大或运输应激等,业会诱发此病。
发病高峰在7~10日龄,病程短的1天,一般为4~7天。
以腹泻,排稀薄白色糨糊状粪便为特征,肛门周围的绒毛被粪便污染,干涸后封住肛门,影响排便。
有的发生失明或关节炎、跛行,病雏多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
鸡白痢的净化措施雏鸡发生白痢病怎样防控
幼雏鸡沙门氏菌是通过种蛋或孵化等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多发和常发传染病,该病在目前南方某些地区的幼雏中有加重的趋势。
个别养殖户的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以上。
雏鸡开口用达龙禽初乳,可以防治白痢病、肠道疾病和免疫抑制病,保肝护肾,促生长,提高采食量。
明显提高成活率,健雏率。
患鸡白痢的鸡由于鸡龄大小不同, 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
雏鸡患鸡白痢表现为不吃饲料,不饮水,身体哆嗦,蜷缩,怕冷,翅膀下垂,羽毛脏乱,精神萎靡。
粪便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粘稠状,肛门处有时被硬化结块的粪块封闭,病鸡呼吸困难。
成年鸡没有临床症状, 少数患鸡白痢严重的成年鸡表现为精神萎靡,粪便异样。
成年鸡的主要病变可见于肝脏、脾脏肿大,有坏死点。
产蛋鸡患鸡白痢可见病鸡卵巢萎缩,卵子变性,停止产蛋。
如何有效的防治鸡白痢病1、发病情况鸡白痢病在鸡的雏鸡阶段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一般3~4日龄的雏鸡就有白痢病出现,病初雏鸡表现口渴多饮,羽毛松乱,翅膀和尾羽下垂,缩脖呆立,闭眼嗜睡,食欲不振或食欲停止,随后并出现拉白色或灰白色的稀便,且肛门周围污染严重,有时少数病雏甚至出现排粪困难。
东东养鸡联盟:发病后期则病雏表现极度衰弱,并蜷缩成一团,呼吸困难,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发病雏鸡大多在发病后1~3天内死亡。
而成年鸡染病后,由于病鸡的发病症状往往呈现慢性经过,且病鸡的拉白痢症状也不够明显,绝大部分病鸡仅仅表现出渐进性消瘦贫血症状,且持续时间长,产蛋鸡的产蛋量也呈渐进性下降,往往不易被养鸡场户所及时发现。
2、预防措施鸡场户要有效地预防鸡白痢病,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一是首先应选用健康种鸡群所产的种蛋,并在种蛋孵化前做好消毒工作。
一般小规模孵化可用1%的来苏儿或0.1%高锰酸钾溶液对种蛋进行消毒,而大规模孵化则可事先将孵化用种蛋放入专用消毒室内。
按每立方米的空间用福尔马林28ml、高锰酸钾14g、加入清水14ml 进行熏蒸消毒,并关严门窗密封熏蒸消毒15~20h后,再将种蛋转入孵化阶段。
二是要注意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可根据鸡群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地搭配营养全面的饲料,满足鸡群正常生长发育的要求,以增强鸡群的抗病能力。
三是要注意保持饲喂鸡群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扫鸡舍,经常保持鸡舍内干燥、清洁、卫生,其鸡舍、用具和周围环境应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
鸡群的养殖密度应均匀,鸡舍内光照应充足,并注意协调好鸡舍内温度和湿度,夏秋高温季节应加强鸡舍内降温,冬春寒冷季节在加强对鸡舍内保温的同时,应注意协调好鸡舍内的保温和通风换气的关系。
尽可能降低鸡舍内的有害气体的浓度,以改善鸡舍内的空气质量,防范有害气体侵害鸡群而诱发鸡白痢病和一些呼吸道综合征发生。
鸡白痢的临床症状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养鸡技术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鸡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白痢的临床症状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鸡都可感染患病,但以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常呈流行性暴发,随着鸡年龄的增加,抗病能力增强,成年鸡偶有发病死亡,但是主要表现为隐性或者慢性感染。
病鸡和带菌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因该病的流行呈散发性和区域性,因此该病的传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该病主要是经过种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水平传播。
不良的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方法会加剧该病的病情,还易诱发其他疾病,从而加剧了该病病情,使死亡率升高。
2、发病原因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首先是养殖者对于该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一些喹诺酮类抗生素即可有效控制该病,可是实际上,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鸡沙门氏菌的感染。
只有经常对鸡群进行阳性筛查,彻底的净化种鸡场,减少种蛋的传播,才可杜绝该病的发生。
养殖环境差。
多年来,鸡白痢发病率的高低与养殖场的环境好坏都有着重要的关系。
通常鸡白痢为阳性的鸡场,鸡舍的条件一般较差,卫生清扫不达标,鸡舍的温度不适宜,过高或者过低,通风不良等,这些都是诱发该病发生,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该病可以通过受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用具等进行传播。
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如果对养殖环境消毒不或者清理粪污不彻底,就会扩大受病菌污染的面积,从而使鸡群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
3、临床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来进行初步诊断。
因鸡的日龄不同,在感染发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雏鸡。
当雏鸡感染患病后,雏鸡多为体质较弱,脐部发炎,在出壳后不久发生死亡。
一般在7-10日龄会达到死亡高峰期。
随之着雏鸡年龄增长,死亡率减少。
病雏鸡常表现为精神不振,低头缩颈,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下降,甚至废绝。
浅析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作者:张丽华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2年第08期摘要:白痢病是雏鸡阶段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致病原为致病性的沙门氏菌,对1~30日龄的雏鸡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不仅会威胁到雏鸡的健康生长发育,使得雏鸡的死亡率显著升高,而且会周期性的出现鸡白痢病,威胁到家禽养殖安全。
所以作为基层地区的养殖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做好雏鸡白痢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要掌握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现状,做到针对性的诊断以及防治,以此来提高防治成效,将雏鸡白痢病的发生流行率降低到最低程度。
关鍵词:雏鸡白痢病;诊断;防治措施雏鸡白痢病又被称为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的沙门氏菌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在任何日龄的鸡群当中都可以发生流行,其中对雏鸡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一年四季均可以传播,是一种急性或者慢性传染性疾病。
1~30日龄的雏鸡受到沙门氏菌感染之后,大多呈现急性败血症经过,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年阶段的鸡受到该种疾病威胁之后,大多数呈现隐性发病经过,并且能够持续向外排出致病原,使得该种疾病在养殖场中周期传播流行。
对于种鸡场来讲,在种蛋孵化过程中如果受到了沙门氏菌的污染,沙门氏菌就会通过种蛋壳的壳孔进入到胚胎组织当中,导致孵化出来的一日龄的雏鸡天然携带沙门氏菌,早期就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引发大量的雏鸡发病死亡,对家禽养殖业构成严重的危害。
1 病例探讨2021年的4月下旬,一个中小规模的肉鸡养殖场养殖的雏鸡群当中突然出现了一类传染性疾病,主要以5~30日龄的雏鸡发病为主,在养殖场的同一个圈舍当中既存在日龄较小的雏鸡也存在日龄较大的雏鸡,整个鸡群的个体大小不一致,来源不同、日龄不同的鸡群在同一个鸡舍当中混合养殖。
先是在日龄较小的雏鸡群当中发病。
发生流行之后,养殖户将患病鸡单独隔离,并对养殖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并对养殖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消毒处理,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一次,但消毒剂没有更换,一直沿用0.2%高锰酸钾溶液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