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 人教版 语文 九年上 期中测试题 含作文纸 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2.83 KB
- 文档页数:6
作文-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
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
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
(2)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说,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对父母的尊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我们常常犯下重大失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要求:请以“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3.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改写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要求:(1)把题目誊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
(2)不少于6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每年11000多单,乐山网约车司机杨顺怀获得“全国十大跑单王”称号;立克拢拢,马边彝族青年,从大山中走出,又走回大山,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也是青春岁月的主旋律,用文字来礼赞奋斗者吧!请以“礼赞奋斗者”为话题,自拟题目,角度自选,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测试卷一、读·书(12分)1.【书法国粹传承千年颂】本次朗诵大会的主题是“吟诵经典,诗意飞扬”。
根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最适合填入宣传展板上方框内的“诗”字是()(2分)2.【诗文诗词歌赋万古扬】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体会忧乐情怀。
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围绕主题“纵情山水,游目骋怀”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
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二、读·思(38分)[一]以书为友,一生受益;以书为伴,一生充实。
为响应山西省“书香三晋文化山西”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号召,复兴中学开展了以“书香校园共享读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一:材料解读——读书有情怀】材料一:对于太原市民来说,城市书房的概念已不再陌生。
截至目前,太原市已有16家城市书房,它们分布在街道、社区、景区,乃至商圈,让喜爱阅读的市民在家门口也能浸润书香,打通了公共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材料二:太图城市书房郝庄馆坐落于郝庄镇党群服务中心旁,是山西省首家24小时无人值守的智慧城市书房,为前来阅读的广大市民提供了智能便捷、舒适静谧的阅读空间。
市民通过刷读者证或人脸识别即可快捷入内,体验阅读、借还、续借、图书查询以及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一证通用、通借通还”等便利服务。
3.周末,小语来到太原市一家城市书房,那里的阅读环境、书香氛围都让他觉得很好。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城市书房,他在班级公众号上推送了上述材料。
请你根据推文内容概括城市书房的两个特点,方便其他同学更好地了解城市书房。
(2分)【活动二:参与讨论——读书有见解】4.小语分享了“城市书房”的相关信息后,有的同学说:“现在数字阅读那么方便,谁还去城市书房读纸质书啊。
”为此同学们围绕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完善下面的讨论。
(2分)小文:我更喜欢数字阅读。
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海量资源能让我乐享阅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测试卷(附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8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滞留(zhì)麾下(huī)涕泗横流重蹈覆辙(zhé)B.旁骛(wù)亵渎(xié)根深帝固一抔黄土(péng)C.睿智(ruì)陨落(yǔn)脑羞成怒廓然无累(guó)D.扶掖(yè)恣睢(zì)一愁莫展庶竭驽钝(shù)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2分)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D.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3、下边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4、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A.原句:自古以来,多少人把松树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
改句:自古以来,松树被多少人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
B.原句:日本福岛核电站已经很久没有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
改句:日本福岛核电站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
C.原句: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欢欣鼓舞。
改句: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无不欢欣鼓舞。
D.原句:他们肩上挑的不仅仅是粮食。
改句:难道他们肩上挑的仅仅是粮食吗?5.填入下列横线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西藏高原上的树,常抱成团地生长,有的依傍着,有的缠绕着,很少见到独自兀立的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白《行路难》(其一)](2)____________________,无家问死生。
(杜甫《月夜忆舍弟》)(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____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5)酿泉为酒,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6)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轼《水调歌头》)(7)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沁园春·雪》上片中化静为动,并运用了比喻和对偶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河底也已画满了车辙,/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kě求着/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枯死的林木/与低矮的住房/稀疏地,阴郁地/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天上,/看不见太阳,/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 惶乱的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逃亡到/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yǒnɡ着混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画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车辙.()kě()求惶.()乱汹yǒnɡ()(2)这首诗节选自《艾青诗选》中的《______》,诗中描写了多个意象,有干枯的小河、________、________、混浊的波涛等,这些意象给诗歌奠定了________的感情基调。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5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恻隐(Co)•阔绰(chuδ)•宽宥(y6u)■情不自禁(jin)■B.旁≡(wu)■气氛(fδn)■濡养(rd)•自惭形秽(hul)•C.坍塌(t∂n)•擅自(Shdn)•摇曳(yθ)•矫揉造作(jiδo)•D.狡黠(jiQ)•箴∏(Zhon)■哽咽(yδ)■觥筹交错(gong)■2.选出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妖娩天娇嘶哑李代桃僵B.冠冕漫游旁鹫言不及意C.佝偻骈进秘诀断章取义D.宽宥游戈瞥见自吹自雷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原本备受中国游客喜爱的韩国产化妆品,现在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境地。
• • • •B.我们的越野车行驶在贵合髙速公路上,沿途风景迷人,令我们豁然开朗。
• • • •C.聚餐开始了,只见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 • ■ •D.逆境中的他始终没有放弃努力,仍满怀信心,期待着峰回路转的那一天。
• •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美贸易之争让世界认识到,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次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缺乏两样东西,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⅜ C.在2019年花滑世锦赛上,中国组合隋文静/韩聪以234. 84分的总成绩夺得双人滑冠军,也创造了新规则下该项目总成绩的世界纪录。
D.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5.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淸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2 ①语文是一座姪紫嫣红的百花园:②语文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语文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语文是一首淸脆圆润的古曲。
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上册第一、二、三单元◀题号得分一二三总分累分人说明:本卷共三大题,1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读·书(12分)1.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繁星。
请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并将“匹夫有责”的上一句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露从今夜白,。
(《月夜忆舍弟》XXX)(2),万古惟留楚客悲。
(《长沙过贾谊宅》XXX)(3)欲为XXX除弊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XXX)(4),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XXX)(5)人有悲欢离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XXX)(6)莫说相公痴,。
(《湖心亭看雪》XXX)(7)XXX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
(8)《岳阳楼记》中体现XXX颇有政绩的句子是,。
二、读·思(38分)为了造就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组织了“家国,因你更美妙”语文举动。
【活动一:寻本溯源——探究“家国”字源】图一图二3.一班同学探究了“家”“国”两字的字源。
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家”和“国”都是会意字B.由图一中“家”的字形可知,“家”属于半包围结构。
C.在古代汉语中,“国”既指国家,也可指国都、京城,而现代汉语中则无“国都、京城”这一义项。
D.图二中有一个错别字,“候”应为“侯”。
【举动二:家国情怀——名著行】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势,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糊口在土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哺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陈腐的种族。
4.以上是二班同学搜集的某名著中的选段。
本选段的作者是,作者用散文诗的形式转达出极其深厚的。
(3分)【活动三:歌以咏志——真情爱国】一句话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近年来,一种新的寓教于乐的学习课程——“研学旅行”成功出圈了。
这种文化和旅游的美好邂逅,被网友们称赞为“诗和远方终于走在了一起”。
同学们,欢迎参加“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研学之旅。
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28分)【文化探源·文人情怀】(一)观湖光山色,领lüè自然之美。
多少亭台楼阁,因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而更具魅力。
春和景明,登楼览物,心旷神怡.,《岳阳楼记》带我们感受范仲淹的古仁人之心;四时朝暮,变幻无穷,泉香酒liè,官民同乐,《醉翁亭记》让我们体会到欧阳修的清明之治……千百年来,胜境名楼,吸引着无数文人雅士慕名而往,黄鹤楼的诗、岳阳楼的记、滕王阁的序……无数名篇佳句,撩.人心弦。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领lüè()酒liè()撩.()人心弦(二)在这座千年的古城里,人们观看了轻歌曼舞的表演,欣赏了绚丽多彩的美景。
________的游客们登临着这座城市的亭台楼阁,眺望着周围的湖光山色。
夜幕降临时,由于灯火辉煌的亭台楼阁在月光下熠熠生辉,让人不禁驻足观赏。
来来往往的游客、载歌载舞的人们、矗立在岸边的高楼大厦和停泊在湖面的船只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置身其中,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那么宁静。
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前呼后拥B.姗姗来迟C.纷至沓来D.突如其来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夜幕降临时,由于灯火辉煌的亭台楼阁在月光下熠熠生辉,不禁驻足观赏。
B.夜幕降临时,灯火辉煌的亭台楼阁在月光下熠熠生辉,不禁驻足观赏。
C.夜幕降临时,灯火辉煌的亭台楼阁在月光下熠熠生辉,让人不禁驻足观赏。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温馨提示:本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相信自己:认真仔细作答,一定很棒哦!加油!一、积累与运用。
(共2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A.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是出于B. (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1)给加点字注音:忸.()怩.()(2分)(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A. B. (2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B.我们要善于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缤纷和谐、相得益彰....。
C.领导们应该事先未雨绸缪....,正确防范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出现问题后亡羊补牢。
D.父亲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3.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诫子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
C.在古代,“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时所行的成人礼。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第一部分(27分)1.请在XXX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对联。
(4分)XXX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
(XXX《望江南》)2),梦回吹角连营。
(XXX《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田家少闲月。
(XXX《观刈麦》)4)今夜偏XXX气暖。
(XXX《月夜》)5),人迹板桥霜。
(XXX《商山早行》)6)零落成泥碾作尘。
(XXX《卜算子〃咏梅》)7),叶底黄鹂一两声。
(XXX《破阵子》)8)受任于败军之际。
(XXX《出师表》)9)在古诗词中,作者常化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达愿望。
XXX《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两句以XXX自比,表达了但愿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的愿望;XXX的《渔家傲·秋思》“,”用XXX为喻,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意。
3.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或按照拼音写汉字。
(4分)⑴须晴日,看红装素guǒ(),分外妖娆。
⑵这种诗人魂魄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⑶他把人的尊严赋予lí()民百姓。
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
⑷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⑴红装素guǒ()⑵气吞斗()牛⑶lí()民⑷萧索()4.对上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XXX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XXX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A.文段开头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班级 考场 姓名 考号 ―――○―――――○―――――○―――――○―――――○―――――○―――――○―――――○――――请 不 要 在 密 封 线 内 答 题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总分 得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④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⑥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⑧李白《行路难》中写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此 处 不 能 答 题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密 封 线 附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中期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学科出题人: 审核人:第一部分(1~5题20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2)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3)王维《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
(4)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 , 。
” 用典故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 (1)古人相信每一颗星或每一个星宿..( )都是一位神。
(2)中方坚决反对美台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敦促美方恪守..( )一个中国原则。
(3)小说《征服者成吉思汗》讲述了“一代 ( tian jiao)”成吉思汗的传奇故事。
(4)你只要去 ( duan xiang)每一片树叶,就会发现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河北省第三届“中国赤子诗人奖”颁奖典礼,设在尚学书社举行B.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C.走进闻名遐迩的野三坡风景区,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D.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 ①对公众而言,一事当前,应当先问真假,再断是非,而不能仅凭印象和直觉做出判断。
②当然,囿于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人生阅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认知盲区, 可能独立判断所有信息的真伪。
③而要努力用科学方法来求证、用理性思维来辨明。
④当此之时,人们应该划一条底线,即未经验证的信息不要轻易转发。
⑤要让“科学”谣言止于“智”,给予事实更多的关注,就意味着理性的回归。
⑥只要人们尊重理性、尊重科学,许多有关科学的现象和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讨论, 决不能忽略事实、夸张渲染。
A.②④⑥③⑤①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①②⑥③④D.⑤①⑥③②④5阅读下列材料,围绕话题“创造性思维”提炼观点。
(至少三点)(4分)【材科一】爱迪生在发明钨丝之前,已经尝试过6000多种纤维材料。
【材料二】式加拉国孕妇易惠姓嵊高血压,米歇尔·巴里猜想这与当地上升的海平面有关。
继续探究后证实海平面上升,海水渗入稻田,米中盐含量增高,增大了孕妇妊嫌高血压的概车【材料三】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以地球日为主题,在30分钟内,用纸张、标记笔和剪刀设计出4张不网的實卡。
30分钟之后,教室竟然堆满了各式各样、风格迥异、设计新颖的卡。
【材料四】约输·何德勒博士用18年时间研发广了一种叫作“射波刀”的新型治疗设备,在这18年里有人动他放弃,有人嘲笑他,但最终射波刀在全球约9万例肿瘤病中得以成功应用。
答:第二部分(6~20题5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6~7题。
(6分)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来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7.这首词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3分)答: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8~11题。
(14分)【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此 处 不 能 答 题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密 封 线 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岳阳楼记》)【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远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晓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忽跃起数千,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在雷轰石下,惊潾骇浪,朝夕喷激。
予来游以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拔剔尽致,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树梢。
③《瘗鹤铭》:六朝摩崖石刻。
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 (1)春和景.明 景: (2)心旷神怡. 怡: (3)悉.成明霞 悉: (4)得.踏危石 得: 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气2分)………………【 】 A.于.潮汐汩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记》) B.而或.长烟一空 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不以.物喜 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D.悠然有遗世之.想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 (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忽跃起数千丈。
答: 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4分) 答: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题。
(9分)论低调①第二届中华艺文奖颁奖典礼,于2014年新年之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亦榜上有名。
莫言领奖时不无感慨地说:“今后要做的就是好好写作,低调做人,争取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 ②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圆了所有中国人几个世纪的“诺奖梦”。
但让人可歌可泣的是莫言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目中无人,相反他还一直保持着他一贯的做人处事风格——低调。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正是这低调成就了莫言。
而这样成功,让人不得不叹服,低调亦是一种智慧。
③低调是为人处事的积极姿态与超然心态。
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低调,如悠悠芳草,静靜地装点着大地;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懂得低调。
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生活使人们变得张牙舞爪,张扬个性而失去了那淡泊的本心。
追名逐利、标榜张扬的狂热追求,也使人们不能真正静下心来去思考研究,最终心态浮躁无所事事。
④低调不是懦弱,而是自信的表现,张扬不是智慧的化身,而是失败的前提。
战国时期,庞涓自忖有才,张扬跋扈,不把被其废掉的孙膑放在眼里,总想和其一较高下。
相反地,虽才高八斗,精通谋略的孙膑,却总是放眼未来,不欲与人争锋。
最终自恃过高的庞涓落得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
是庞涓的才能无用武之地吗?不!而是他一向自命聪颖,不知收敛,不知低调做人可为生命积聚更多的正能量,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成了天下的笑柄。
由此可见,低调还是智者韬光养晦的远见卓识。
⑤生活中,低调又是沉淀自己、丰富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石,莫言深谙此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如果我们都像莫言一样处事低调,低调做人,就会不断充实自己,洗涤心灵上的污垢,专心致志地达成人生目标。
⑥如此看来,低调确实闪耀智慧火花。
低调可以让人有最好姿态与心态面对生活;低调可以让人充满智慧地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低调可以让人放低自己暗蓄力量,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学会低调做人,不仅我们平凡人的梦不会再遥远,就是我们的民族梦、中国梦、复兴梦也会计日而待也。
⑦让我们学会低调做人吧!让我们在低调中创造高调人生,一如莫言。
12.文章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论点的?(3分)答: 13.作者为什么认为“低调”也是一种智慧呢?(3分)答: 14.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最合适,请完整具体的阐述理由。
(3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低调生活,息心宁性,丰富了阅历,最终有了《瓦尔登湖》这一脍炙人口的巨作。
倘若他依然执迷于俗世,不在低调中品味生活,积累经验,净化心灵,恐怕也不会有《瓦尔登湖》的诞生。
答: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5~16题。
(6分)15.《水浒传》中,作者给人物所起的绰号,大多极具艺术特色:一个郑姓屠夫绰号“镇关西”,喻示他欺行霸市、为非作歹,这为后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发展服务,从而突出了鲁达 ① 的品质:吴用绰号“智多星”,喻示他足智多谋, ② (事件)就足以表现他的这一特点;张顺绰号“浪里白条”,喻示他 ③ (本领),他也因此成为梁山水寨的水军副都督。
(3分)①: ②: ③: 16.“厄运能磨炼一个人”。
请结合《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的相关经历来印证这一观点。
(3分)答:此 处 不 能 答 题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密 封 线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20题。
(15分)又见炊烟金翔我是闻着炊烟的气息抵达村庄的。
站在村口,有风夹着青蓝色的炊烟轻柔地抚摸我,这如约而至的气息,朴素而淡雅久违的沐浴,驱除了我的风尘,让我幸福如水。
看见炊烟,首先使我想到儿时倚门唤我回家的母亲。
炊烟总伴着母亲的呼唤。
母亲是最好的守望者。
所以,离家的时候,我不敢回首,我怕有关炊烟的往事锁住我欲飞的翅膀:所以,这些年行走在炊烟的牵扯里,除了母亲,谁又能把它拧成一股时时牵动我心帆的缆绳呢?炊烟是母性的,它袅娜地上升,系着整个村庄,也图腾了村庄沉甸甸的希望和淌不干的汗水。
我看见田埂上荷锄归来的男人们朝着各自所熟悉的那道炊烟走去,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而那些贪玩的孩子们却仍没有回家的意思,他们是看见炊烟肚子就不饿了?还是在等待那一声长、一声短的响彻整个村庄的呼唤? 这幅温馨的画卷,是足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媲美的!我真怕她在我生命的哪一个段落消失。
炊烟在我所居的那个城市已经灭绝了。
为此,我曾担忧,或者说是杞人忧天以后——城里的孩子在课本上读到“炊烟”这个本来普通的名词,恐怕都需查阅词典了:我想他们即使得以诠释仍会疑惑:煮饭还会产生这等美景?——金钱带给我们物质丰富的同时,是否也给我们带来了人性的危机?也许是该我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了。
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是炊烟,最不该被人遗忘的也是炊烟。
炊烟是宁静而淡泊的,它就那么准时地、安详地从村庄的每个茅草屋顶颤悠悠地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