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基坑围护突发质量事故及处理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707.23 KB
- 文档页数:2
围护结构质量保证及现场应急措施围护结构是指对建筑物、桥梁以及其他工程结构进行局部加固、修复和加固的一种工程技术措施。
围护结构质量保证及现场应急措施是对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事故应急措施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1.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围护结构施工前应对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
围护结构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的要求,施工现场应做好材料的验收、存放和保护工作。
3.施工工艺和施工工作要求的执行。
围护结构施工应按照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工作要求进行,各项施工工作应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4.监控和检测措施的设置。
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设置监测和检测设备,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应力等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质量验收和评估的要求。
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和评估,对围护结构的质量进行评估和验收,并对验收不合格的围护结构进行整改和修复。
现场应急措施是指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1.安全培训和提示。
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现场警示标识和安全警戒线的设置。
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和安全警戒线,警示施工现场的人员注意安全。
3.紧急疏散通道和设施的设置。
施工现场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和设施,确保突发事故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
4.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施工单位应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故发生时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应急处理措施。
5.突发事故应急演练和模拟演练的开展。
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突发事故应急演练和模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总之,在围护结构质量保证及现场应急措施方面,施工单位应切实加强对围护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和保证,并做好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确保围护结构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围护结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围护结构施工质量的提高。
突发事故(渗水、边坡稳定、涌泥流砂等)的抢险预案建筑基坑施工是一项作业条件复杂、安全隐患较大的工作,根据施工需要,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预防或降低各项危险事件的发生。
一、应急识别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本项目基坑降水、变形、渗水可能发生的特殊、紧急情况进行识别,识别采用定性评价评价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特殊、紧急情况。
1、基坑降水可能出现的风险分析(1)基坑坑壁出现渗漏,使坑外底下水延喷射混凝土裂缝处向坑内渗漏水,严重的可能导致流沙或管涌。
(2)坑内水位补给很快,坑内水位很难降至设计要求标高,并保持稳定。
如此使得坑内无法进行土方开挖。
2、基坑支护可能出现的风险分析(1)地质条件和设计采用的不一致,实际看到或检测到的土层比设计软弱,因而导致土层压力过大,支护结构在被动区变形过大。
(2)支撑体系的刚度较小,如支撑竖向间距较大,或水平间距较稀,墙较薄等。
3、应急领导小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应急领导小组,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组织保障。
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安全总监组员:工程部经理、技术部经理、质量部经理、物资部经理、各专业工长、各专业工程师、财务负责人以及土建结构劳务分包负责人、土方分包负责人等。
4、应急工作流程(1)基坑发生险情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一旦启动本预案,相关责任人要以处置重大紧急情况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
各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必须服从指挥、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因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项目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进行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
(3)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
(4)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基坑工程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基础深掘和支撑,是建筑物稳定性的基础保证。
但是,由于基坑工程的复杂性和危险性,经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例如基坑坍塌、土方车翻等。
为此,本文将从基坑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一、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1. 设计不合理有时候,由于设计不合理,基坑支护结构不够牢固或不符合实际情况,导致基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不考虑地下水位条件的情况下,设计支撑结构,并未考虑地下水位,造成基坑支撑结构致使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坍塌。
2. 施工不规范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时候由于工人操作不当、没有按照规范流程施工或者没有合理使用机具,导致基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例如,当土方车倾翻时,原因往往是超载或者转弯过急,这一方面是由于操作员缺乏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施工而造成的。
3. 材料质量不过关在基坑工程的施工中,材料的质量是安全事故的一个因素。
例如,在支撑结构中使用的材料如果存在开裂或者穿孔等问题,可能会导致其支撑能力降低或者支撑结构失效,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基坑工程安全事故防范对策1. 设计符合实际情况设计师应该根据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设计措施和更好的支撑结构,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实施。
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到可能的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变化,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合理使用机具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操作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机具的合理使用和操作规范。
针对土方车倾倒的问题,操作者应该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材料质量检测在基坑工程施工中,要进行材料质量检测,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淘汰和更换。
为了避免材料质量问题,应该在工程开展前选择正规的材料生产厂家,在选购材料时严格控制质量,防止因材料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
围护结构渗漏、流沙、突水事故应急预案2.1事故风险分析本工程两侧物业开发,基坑地层软弱富水、易液化,地质条件差,基坑开挖深度大(最深处约28.7m),两侧建筑物较多,人流密度大,交通拥挤。
本工程围护结构渗漏、流沙、突水发生的概率大,若发生此类事故将直接威胁基坑结构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因此将围护结构控制列为项目工程的重大危险因素。
本应急预案是针对围护结构出现渗漏等情况时,采取应急堵漏措施。
2.2组织机构及职责1、项目部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项目部应急救援体系运作及其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1条内容。
2、当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成立事故应急抢险指挥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任总指挥,总指挥不在场时,根据项目部文件按顺序顶岗。
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详见《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3.3条内容。
针对围护结构渗漏、涌沙事故应急抢险特征,各应急救援小组具体分工如下:__总指挥宋某制定和实施抢险方案,负责应急救援的总指挥、资源调配和事故上报;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并提出预防措施;_技术专家组毛某_组织专家勘察事故现场,协助总指挥制定最有效的救援方案;_现场抢险组徐某负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抢险,撤离基坑内所有人员;_医疗救护组娄某负责根据工伤事故救援方案进行伤员救治;_对外协调组丁某负责根据总指挥的指令,立即同外部救援单位进行联系,说明详细的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_疏散警戒组武某负责组织人员疏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外来救援力量的引导。
危及周边环境时,配合做好交通管制、人员疏导工作;_物资保障组沈某负责现场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的供给;_后勤保障组丁某负责各级领导、专家的接待工作,妥善安排伤员家属,做好抢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保障联络,确保信息传递畅通。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1-0050-02高层住宅基坑围护突发质量事故及处理对策收稿日期:2012-10-21作者简介:赵(1968-),女,工程师赵珺(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13)摘要:以某高层住宅小区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局部开裂、坍塌事故为实例,阐述了基坑支护工程在不利地质条件下发生事故的经过,并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了应急处理方案,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基坑支护,塌方,质量事故,处理对策中图分类号:TU463文献标识码:A1工程实例1)概况。
某经济适用房小区4号楼工程位于太原市解放北路西侧,北涧河以南,南面毗邻一住宅小区。
本工程地上32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为37311.24m 2,建筑总高度为93.4m 。
结构形式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承台梁+防水板,地基处理采用泥浆护壁钻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后压浆)。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该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涉及本工程基坑支护地基土沉积时代成因类型自上而下依次为:①层杂填土;②层属第四系全新统(Q 2ml 4或Q 2al +pl4)新近堆积地层;③层属第四系全新统(Q1al +pl 4)冲洪积地层;④层 ⑧层属第四系晚更新统(Qal +pl 3)冲洪积地层。
该场区地下水类型系第四系孔隙潜水,稳定静止水位埋深为0.5m 4.2m ,相当于标高790.70m 792.65m ,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为0.5m 1.0m ,地下水类型属孔隙潜水。
3)基坑围护方案。
本工程基坑深度4.4m ,支护采用双排水泥搅拌桩+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水泥搅拌桩兼作止水帷幕。
搅拌桩桩径为500mm ,桩长内外侧分别为11m ,8m ,水泥采用32.5硅酸盐水泥,每米水泥用量60kg 。
预应力锚杆长度为8m ,锚固段长度为5.5m ,采用1ˑ7ˑ5,d s =15.2,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值为60kN ,锁定值为50kN ,20号槽钢横向支撑。
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一、事故概述基坑坍塌事故指建筑工地施工中由于基坑支护措施不当、土层结构松散、地质条件差等因素导致基坑中的土方和工程材料在力作用下失稳和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二、应急救援措施1.事故现场处理第一时间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疏散,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加固周边建筑物和道路安全隐患。
同时,联系施工方和设计单位,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2.救援人员组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派遣救援人员赶往现场,包括消防救援、医疗救援、警方、交通部门等,确保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物品安全。
3.现场救护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对严重伤员进行紧急送医。
同时,对现场出现火灾、爆炸等情况进行紧急处置,确保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
4.控制水源对坍塌现场的积水进行及时控制和排放,防止因水源问题导致新的事故发生。
5.安全隐患排查综合考虑现场环境、坍塌原因等因素,对事故原因做出评估和分析,及时排查现场其他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6.事故调查及时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确立责任和责任分明,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事故后处理1.情况报告将事故发生情况、救援和处理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和上报,及时发布处理通报,面向公众解释事故情况,维护社会稳定。
2.媒体应对对事故引起的社会关注和负面影响进行及时应对和处理,针对媒体的报道和传闻做出澄清和回应,维护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3.责任追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事故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和惩处,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4.经验总结对事故原因、救援和处理情况、事故后处理进行总结和反思,提炼经验和教训,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提高安全防范和事故应对能力,减少和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地基工程围护结构失稳的应急措施1. 引言地基工程中,围护结构(如墙壁、支撑系统等)的失稳可能导致严重的工程事故和人员伤亡。
因此,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来稳定围护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地基工程围护结构失稳时的常见原因和推荐的应急措施。
2. 失稳原因地基工程围护结构失稳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地基土质松软或不均匀;- 水文条件不稳定,地下水位升高;- 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 土壤侧压力增加。
3. 应急措施3.1. 实时监测并报警在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配置专业的监测设备(如振动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围护结构的状态。
一旦发生失稳迹象,监测设备应立即报警。
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失稳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2. 加固围护结构一旦围护结构出现失稳,应采取紧急措施来加固围护结构,以确保其稳定性。
加固措施包括:- 加固墙壁:使用加固材料(如钢板、混凝土)对墙壁进行补强;- 增加支撑系统:在现有支撑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支撑杆或支撑梁等来提高其承载能力。
3.3. 减少地下水位如果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围护结构失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 使用抽水机排水:将地下水抽出,降低围护结构所承受的水压;- 增加排水系统:增设排水沟或排水管道,加快地下水的排出。
3.4. 实施监控措施除了实时监测,还应建立常规的巡检制度,对围护结构进行定期检查。
通过巡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必要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4. 结论地基工程围护结构失稳的应急措施是维护施工安全和工程稳定运行的关键步骤。
实时监测并报警,加固围护结构,减少地下水位以及实施监控措施都是可行的应急措施。
在应对围护结构失稳时,必须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该文档对地基工程围护结构失稳的应急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首先,介绍了围护结构失稳的常见原因,如地基土质松软、水文条件不稳定等。
然后,提出了应对失稳的四项应急措施:实时监测并报警、加固围护结构、减少地下水位和实施监控措施。
“XX”深基坑事故处理及分析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与普及,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
所谓深基坑工程,苔罗阿尼先生认为:在开挖深度不到6m时,单凭经验施工也不会遭到失败,即使地基土质略差,用一般方法也能安全施工。
在设计中过分保守是不经济的。
另外,如果深度大于6m,需要涉及到土力学方面的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深基坑工程具有下述特点:(1)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岩土工程区域性强,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工程,区域性更强。
如黄土地基、砂土地基、软粘土地基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
即使是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有差异。
正是由于岩土性质千变万化,地质埋藏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不均匀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到的数据离散性很大,难以代表土层的总体情况,且精确度很低。
因此,深基坑开挖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完全照搬外地的经验。
(2)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深基坑工程不仅与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及周围场地条件有关。
因此,对深基坑工程进行分类,对支护结构允许变形规定统一的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应结合地区具体情况具体运用。
(3)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深基坑工程涉及土力学中强度、变形和渗流3个基本课题,三者融溶一起需要综合处理。
有的基坑工程土压力引起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是主要矛盾,有的土中渗流引起土破坏是主要矛盾,有的基坑周围地面变形是主要矛盾。
深基坑工程的区域性和个性强也表现在这一方面。
同时,深基坑工程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及施工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4)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深基坑的深度和平面形状,对深基坑的稳定性和变形有较大影响。
在深基坑设计中,要注意深基坑工程的空间效应。
土体蠕变体,特别是软粘土,具有较强的蠕变性。
基坑支护坍塌基本原因及事故常用处理方法摘要:随着城市大量建筑的涌现,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同时密集的建筑物、大深度的基础基坑周围复杂的地下设施,使得深基坑工程支护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近几年来基坑坍塌事故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建筑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基坑支护重要性;坍塌;事故常用处理方法一、基坑支护施工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性(1)强化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管理深基坑工程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甚至造成事故。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对各施工要点要制定具体措施,并加强过程控制。
(2)转变传统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念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程设计不应该再采用以往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3)强化质量责任,加强过程控制喷射砼的质量好坏和厚度取决于喷射操作手的操作方法和水平,而其关键又是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喷嘴移动、水量的调节。
施工时喷嘴与受喷面的最佳距离为0.8~1.0m;喷嘴移动须将其横过坡面且稳定而系统地做圆形或椭圆形移动;水量的调节使喷射砼表面产生光泽为止;回弹率的大小与原材料的配合比、施工方法、喷射部位及一次喷射层的厚度有关。
(4)对开挖过程实施跟踪监测及时记录和反馈信息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对开挖进行跟踪监测,是为了掌握支护结构和坑周土体移动的动态,以便于随时科学调整施工因素,优化设计和施工,利于采取相应措施,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同时,施工监测还有利于积累资料,检验设计的正确性,为今后改进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提供依据。
(5)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深基坑施工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基坑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即基坑支护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形、是否会产生沉降及水平方向的位移或倾斜、支护结构是否有裂缝以及基坑底是否产生隆起和变形,若发生这些问题将导致基坑支护结构的失败。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1-0050-02高层住宅基坑围护突发质量事故及处理对策收稿日期:2012-10-21作者简介:赵(1968-),女,工程师赵珺(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13)摘要:以某高层住宅小区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局部开裂、坍塌事故为实例,阐述了基坑支护工程在不利地质条件下发生事故的经过,并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了应急处理方案,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基坑支护,塌方,质量事故,处理对策中图分类号:TU463文献标识码:A1工程实例1)概况。
某经济适用房小区4号楼工程位于太原市解放北路西侧,北涧河以南,南面毗邻一住宅小区。
本工程地上32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为37311.24m 2,建筑总高度为93.4m 。
结构形式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承台梁+防水板,地基处理采用泥浆护壁钻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后压浆)。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该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涉及本工程基坑支护地基土沉积时代成因类型自上而下依次为:①层杂填土;②层属第四系全新统(Q 2ml 4或Q 2al +pl4)新近堆积地层;③层属第四系全新统(Q1al +pl 4)冲洪积地层;④层 ⑧层属第四系晚更新统(Qal +pl 3)冲洪积地层。
该场区地下水类型系第四系孔隙潜水,稳定静止水位埋深为0.5m 4.2m ,相当于标高790.70m 792.65m ,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为0.5m 1.0m ,地下水类型属孔隙潜水。
3)基坑围护方案。
本工程基坑深度4.4m ,支护采用双排水泥搅拌桩+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水泥搅拌桩兼作止水帷幕。
搅拌桩桩径为500mm ,桩长内外侧分别为11m ,8m ,水泥采用32.5硅酸盐水泥,每米水泥用量60kg 。
预应力锚杆长度为8m ,锚固段长度为5.5m ,采用1ˑ7ˑ5,d s =15.2,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值为60kN ,锁定值为50kN ,20号槽钢横向支撑。
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水,共布置降水井7眼,降水井井径为700mm ,孔径为600mm ,井深约11m ,井底标高为-14.3m ,见图1。
图1剖面图-6.2110004600300034001500350×3250350锚固段5.5m锚固段2.5m-1.880004)施工前准备工作。
基坑开挖前,施工技术人员在a d 及e h 段设置了观测控制点,重点观测开挖过程中基坑的水平位移,观测时间为2.5h 观测一次,并作出记录,见表1及图2,图3。
表1水平位移记录mm观测时间/h观测点位a b c d e fgh 56.36.13.43.16.46.04.23.8106.56.35.14.36.76.35.95.7157.66.46.26.26.96.35.14.9209.18.97.57.59.59.18.98.72510.310.19.88.910.19.89.09.03011.911.310.410.31110.610.49.43512.312.212.211.512.312.11211.9401513.116.11815.514.314.113.94516.815.2222415.715.314.814.15016.915.531301615.515.115.36016.915.6——16.115.515.215.4图2a~d 变形速率图3027242118151296305101520253035404550ab c d■■▲×■■■■■■■■■■■▲▲▲▲▲▲▲▲▲▲▲■■■■■■■■■■■×××××××××××时间/h变形量/m m图3e~h 变形速率图3027242118151296305101520253035404550ef g h■■▲×■▲■×时间/h变形量/m m▲▲▲▲▲▲▲▲▲▲×××××××××■■■■■■■■■■■■■■■■■■■2塌方质量事故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开挖深度约2m ,然后进行基坑边坡锚杆施工,第二次挖至设计标高,即-6.26m 。
基坑开挖到设计基底标高后发现基底为淤泥,且有大量明水,为保证基础垫层施工,在设计基底标高的基础上又下挖340mm ,换填碎石垫层,基底标高为-6.600m ,实际开挖深度4.74m 。
1)基坑开挖过程中及开挖后发现南侧帷幕出现裂缝,由东向西整体贯通,基坑帷幕倾斜20mm 左右,为保证周边建筑物及基坑施工安全,决定对南侧基坑原打8m 长锚杆部位进行加固处理。
2)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北侧和南侧一样也出现帷幕倾斜现象,随着开挖深度增加,c 段 d 段通过观测,上部裂缝开展速度较快,未等作出相应防护措施,即出现了帷幕倒塌事故,塌方沿c 段d 段长度约为30m ,塌方量为450m 3,由于观测及时,人员疏散较快,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23.5万元,·05·第39卷第1期2013年1月山西建筑SHANXIARCHITECTUREVol.39No.1Jan.2013构成了工程质量较大事故。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紧急开会,作出相应补救方案,并立即实施。
3处理对策3.1南侧加固方案及注意事项1)加固方案。
在南侧基坑原8m 长锚杆部位用DN125无缝钢管作斜向支撑,无缝钢管在帷幕上固定采用6m 长20号槽钢作横向支撑,该槽钢置于预应力锚杆张拉固定的20号槽钢下侧并贴紧,无缝钢管斜向支撑底部作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长度为6700mm ,宽度为1000mm ,厚度为430mm ,位置紧贴南侧第二排桩,板带顶标高比垫层低15mm 20mm ,基础垫层施工完成后,该板带表面抹1ʒ2.5水泥砂浆补平。
板带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配筋为14@100双层双向,板带中央插2根20号槽钢,槽钢长度为2000mm ,外露100mm ,作为斜向支撑钢管的固定地锚,斜向支撑钢管与地面的夹角为45ʎ,基础防水板、人防层剪力墙施工时将该斜向支撑无缝钢管浇筑到混凝土中,钢管在基础防水板中部,外墙剪力墙部位分别设置圆形止水环,止水板厚度为3mm ,直径为500mm ,与钢管双面焊接严实。
该支撑体系在人防层顶板施工完成后拆除,斜向支撑拆除时,仅将外露部分用气焊割掉,剪力墙及防水板中留下的洞口用微膨胀抗渗混凝土分层填塞严实,并加强养护,基坑加固如图4所示。
2)加固注意事项。
a.基坑加固前及加固后应做好基坑变形观测及记录,并报监理、甲方,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b.基坑加固用钢管,槽钢采用塔吊吊装,起重吊装应专人指挥,并持证上岗,吊装前应确认钢管、槽钢绑紧后方可起吊,吊至指定位置并确认临时固定牢固后方可摘除吊钩,槽钢临时固定采用8号铁丝与原有槽钢绑扎。
c.基坑加固过程中应随时监测基坑变形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撤离施工人员。
d.作为支顶部位钢筋混凝土板带施工用钢筋原材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绑扎安装应符合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均为50mm 。
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沿板带短向布置“工”字形钢筋马凳,马凳用Φ14钢筋制作,间距1000mm ,板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要求。
3.2基坑北侧事故处理方案1)处理方案:由于基坑塌方部位为杂填土,地下水位较高,故塌方后立即有大量上层积水流入基坑,事故处理按以下步骤实施:a.在基坑内部坑底地面做盲沟宽500mm ,深500mm ,盲井一眼,深1000mm ,直径400mm ,回填石子,并设泵明排。
b.在c 段 d 段内侧距基坑边1.5m 处,施打自吸泵降水井19眼,并及时降水。
c.在塌方处及时清出施工工作面c 段 d 段均匀施打降水井四眼,深度9m ,井径400mm ,并随打随降水。
d.为了防止基坑底部砂土随水流继续塌方,在搅拌桩内侧下压20号槽钢,间距为200,长度为6m ,上部外露1m ,并用同型号槽钢上部横向连接,后用编织袋装砂土堆放于槽钢外侧,堆放高度为1.5m ,具体做法如图5所示。
2)注意事项:a.盲沟、自吸泵降水及补打的管井降水要派专人24h 值班。
b.下压槽钢时,严格控制垂直度和间距。
图4基坑加固图图5基坑底部处理示意图槽钢15001000430C30混凝土板带-6.22000自吸泵降水井槽钢砂袋-3.8-1.8-6.2600045°槽钢经过南、北两侧不同方式应急处理,确保了后续基础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4原因分析1)本基坑地下水位较高,为现地坪以下0.5m 4.2m ,上层土质为杂填土,结构松散,周围土体为软弱土体,并且1层 2层素填土属高灵敏性土层,该土层具有振动时土层强度迅速降低的特点。
基坑-4.5m 左右为粉质粘土,透水性差。
降水井间距15m 左右适宜,原布井设计18m 20m 间距过大。
同时,基坑开挖至原设计标高时,出现大量明水,表明降水效果差,对基坑底部被动土压力强度指标有很大影响。
对此未引起重视。
2)原设计基坑深度4.4m ,实际开挖4.74m ,且降水效果差,经重新计算复核,原设计锚杆长度不足。
5结语基坑围护施工质量是确保主体工程基础部分顺利实施的保障,并直接影响工程经济效益、工程进度、施工安全,是一项受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岩土成分制约的风险性较高的施工作业。
基坑围护不是建筑产品,完成了基础施工,它就完成了使命,因此它的施工成本较高,这就要求在基坑围护施工的所有环节必须准备充分,以确保万无一失。
通过对本次基坑围护质量事故案例的阐述和分析,总结出在基坑围护施工过程中,降水措施是关系基坑安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应根据现场实际开挖情况,对原支护设计方案及时进行完善补充。
如果出现大范围位移开裂,要采取诸如无缝钢管作斜向支撑等临时应急支挡措施;出现局部坍塌事故,要立即采取盲沟排水、井点降水、稳定坡脚等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
实践证明,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调查分析,制定出应急预控措施,过程中做好监控和应急预案,一旦出现安全隐患或质量事故,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加以处理,尽可能降低安全隐患或突发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1]高崇.工程质量监控综合实用手册[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10.[2]徐波.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JGJ 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 ].On emergent quality accidents at bracingof foundation pits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some treatment strategiesZHAO Jun(Taiyuan Railway Construction Co.,Ltd ,China Railway 6th Bureau Group ,Taiyuan 030013,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partial cracks on the bracing structure and collapses in the excavation process of the foundation pit at some high-rise resi-dential compound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process for the accidents of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 projects in un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points out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schemes by the reason analysis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future.Key words :foundation pit support ,collapse ,quality accident ,treatment strategies·15·第39卷第1期2013年1月赵:高层住宅基坑围护突发质量事故及处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