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李杂交新品种根癌病的药物治疗Ⅱ:田间效果和效益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522.65 KB
- 文档页数:7
杏李新品种---美国杂交杏李美国杂交杏李是美国果树育种专家经过数十年研究培育的一个新型果树品种,其风味独特、品质优异、外观和果肉色泽诱人、耐贮运性、经济价值较高,是一个较有推广前景的果树新品种。
国家”948”世界名优果品引种项目共引进美国杏李品种9个。
在安徽省六安市横塘农科所南阳联合基地全部挂果。
美国杂交杏李的引进和推广,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果树种植者提供了新的机遇。
美国杂交杏李早果、高产、栽后第2年见果,第4年盛产,每亩产量在2500公斤。
病虫害少,适应性强,在杏和李适生区的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
一、定植。
栽植时间从上年10月下旬至当年3月均可。
栽植株行距2米×3米或2米×4米,每亩定植111株或84株。
挖定植穴或定植长沟,多施入农家肥。
用行间表土堆成高出地面30厘米的定植畦和树盘,在其上定植。
不宜深栽。
9个杂交杏李均为异花授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为8:1。
二、肥水管理。
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结合深翻扩穴施基肥,即在定植穴外四周或定植沟两侧挖深60厘米的沟,填入秸秆、人畜粪肥等,并每株施复合肥2公斤左右。
一年追肥3-4次。
每次施肥后浇水。
在水分供应上,要根据土壤墒情和需水时期而定,要保证坐果后及膨大期的水分供应,雨季注意及时排水。
三、整形修剪。
树形采用自然开心形或两层疏散开心形,主干高40-50厘米。
杏李生长势强,幼树修剪应以轻剪缓放、疏枝为主,综合应用摘心、环割、拉枝等修剪措施,并配合叶面喷洒多效唑,抑制树体旺长,促使形成花芽。
生长季节修剪应注意疏除内膛过旺枝及萌蘖枝,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秋季拉枝开角,疏除徒长直立枝、竞争枝;冬季注意疏除重叠枝、过密枝及病虫枝,除了对极细弱花枝短截外,其他强枝一律不短截,结果初期,单株留果量150-250个,盛果期单株留果量500个左右。
四、病虫害防治。
美国杂交杏李病虫害极少。
结合冬剪全面清理果园。
萌芽前的2月中旬喷1遍石硫合剂,铲除病源。
美国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及引种栽培前景
丁向阳;孙晓辉
【期刊名称】《林业科技开发》
【年(卷),期】2004(18)5
【摘要】美国杏李是将具有独特优良性状的李和杏进行多次复杂的种间杂交而培育出来的果树新品种,具有果大、色泽艳丽、含糖量高、风味独特、高产稳产、耐贮藏、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等特点,主要引进品种有红天鹅绒、皇家天鹅绒、红绒毛、风味玫瑰、味馨、味帝、皇后、恐龙蛋、味王和味厚.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丁向阳;孙晓辉
【作者单位】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2.3
【相关文献】
1.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介绍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中试及丰产栽培技术 [J], 李芳东
2.种间杂交狗牙根在重庆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 [J], 张健
3.美国杏李杂交新品种在河北省深州地区的栽培表现 [J], 李赛
4.种间杂交狗牙根在重庆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 [J], 张健
5.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新品种特性及栽培的研究 [J], 彭凤梅;杨华松;赵磊锋;杨彩珍;颜克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技成果——杏和李产业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技术开发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适用范围杏和李果树栽培成果简介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杏和李产业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项目编号:201003058),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首席专家王玉柱研究员,协作单位7个,参加单位包括杏和李相关研究的科研单位和高校共25个。
项目针对我国杏和李产业发展过程中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存在的问题,从杏、李资源收集评价、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到采后加工一系列环节进行技术研究与示范,构建杏、李产业支撑技术体系,力争为我国杏和李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项目根据我国杏和李产业现状和不同栽培区域的特点,开展了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控及加工等技术研究;收集杏、李和果梅种质资源145份,构建了核心种质,筛选出高糖、高酸、香气浓、抗蚜虫等特异种质资源;育成了审(认)定或申请保护新品种16个,其中杏6个、李10个;研发出了杏和李抗晚霜、花果管理、水肥管理和环境友好型农药施用等优质安全丰产栽培技术;研发杏和李制干、膨化、杏仁油提取新工艺等技术。
申报专利10项,获得授权专利5项;制订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3项;集成了单项实用技术12项;建立示范基地50个,总面积约3万亩。
效益分析1、杏李新品种“金宇”是极早熟杏品种,比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金太阳”早熟5天,果个中大、果面光亮洁净、品质佳、适应性好,丰产性和连续结果能力强。
市场价格每公斤6元,比金太阳提高2元,按高接后3-5年亩产量1664公斤,亩效益为9984元。
目前果农引种试栽的积极性高。
“金辉”属早熟杏品种,结果早,果个大,果面光亮洁净,外观美丽,内部品质佳,耐贮运,丰产,连续结果能力强,适应性好,经济效益较高。
高接后3-5年亩产量可达1932公斤,按每公斤5元计算,金辉的亩效益可达9660元。
银杏杂交子代药用质量指标的变异研究莫昭展1,曹福亮2,符韵林3(1.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0;2.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37;3.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目的]为了准确地选择黄酮、内酯含量高的银杏叶用家系。
[方法]以一年生控制授粉的银杏杂交子代苗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杂交子代的黄酮、内酯含量,通过方差分析研究银杏杂交子代药用质量指标的变异情况。
[结果]家系间叶片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F=82.99,P r<0.0001),平均值是13.63m g/g,变异系数是20.09%;家系间叶片银杏总内酯含量差异极显著(F=33.48,P r<0.0001),平均值是6.86m g/g,变异系数是25.82%;家系间单株生物量差异极显著(F=11.63,P r<0.0001),平均值是4.81g,变异系数是19.45%;家系间叶片单株有效经济产量有极显著差异(F=14.46,P r<0.0001),平均值是20.25m g,变异系数是34.14%。
通过聚类分析初步筛选出优良的叶用家系8个。
[结论]生态因子和不同种源、品种、采叶时间、树龄、采叶部位、加工方法影响银杏叶黄酮和内酯含量。
关键词银杏;杂交子代;黄酮;内酯中图分类号S66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517-6611(2007)25-07878-03R e se a rch on V a ria t ion o f M e d ic in e Q u a lity In d ic e s o f G inkgo b iloba L.C ro ss in g G e n e ra t ionM O Zh a o-zh an e t a l(Yu lin N o rm a l C o lle ge,Y u li n,G u an gx i537000)A b s tra c t[O b jec tive]T h e s tudy a i m ed to ch o ose G inkgo b iloba L.fam ily lin e s w ith h ighflav on e and te rpen e lacton e s con ten ts a ccu ra te ly.[M e th od]W ith1-yea r-o ld h yb rid filia l gen e ra tion seed lin gs o f g i n k go be in g con tro lled po llin a tion as te st m a te ria ls,th e fla von e an d lacton e s con ten ts o f h ybr id filia l gen e ra tion w e re de te rm in ed by H P L C an d th e va r ia tion o f m ed icin e qu a lity in d ices o f g ink g o h yb rid filia l gen e ra tion w a s stu d ied th rou gh an a ly sis o f v ar i-an ce.[R e su lt]T h e to ta l fla von e con ten t in le ave s h ad ex tre m e ly sign ifican t d iffe ren ce am on g fam ily lin es(F=82.99,P r<0.0001),w ith th e a ve rage o f13.63m g/g and va r ia tion coe fficien t o f20.09%.T h e to ta l lacton e s con ten t in leav es h ad ex tre m e ly s ign ifican t diffe ren ce am on g fam ily lin e s(F=33.48,P r<0.0001),w ithth e a ve rage o f6.86m g/g and va ria tion coe fficien t o f25.82%.T h e b iom a ss pe r plan t h ad ex tre m e ly s ign ifican t d ifferen ce a-m on g fam ily lin e s(F=11.63,P r<0.0001),w ithth e av e ra ge o f4.81g an d va ria tion coe fficien t o f19.45%.T h e va li d e con om ic ou tpu t o f lea ve s pe r p lan t h ad ex trem e ly sign ifican t d iffe ren ce am on g fam ily lin e s(F=14.46,P r<0.0001),th e av era ge w as20.25m g an d v ar ia tion coe ffic ien t w a s34.14%.8goodlea f fam ily lin e s w e re screen ed by clu ste r i n g an a ly sis p re li m in ary.[C on clu sion]T h e eco log ica l factors an d d iffe ren t se ed-resou rces,v ar i-e ties,ti m e s of lea f p ick in g,tree ag es,position s o f lea f p ick i n g an d proce ssin g m e th od in flu en ced flav on e and lacton es con ten ts in gi n k go le ave s.K e y w o rd s G inkgo b iloba L.;H ybr id p ro gen y;F la von e;L a cton es银杏(G i nkgo b ilob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我国特产,分布于20多个省(市、自治区)。
美国杂交杏李的病虫害防治
果实含糖量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高档水果。
凡能栽培杏和李的地区都能栽培美国杂交杏李,栽培除了配置授粉树外,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1.炭疽病:用百菌清600倍液,或炭疽福美800倍液,或炭特灵500倍液,轮换用药防治。
2.树脂病:在5月份对病树彻底刮除病部,暴露1~2天后,涂以波尔多液。
或用50%的多菌灵100倍液。
3.潜叶蛾:新梢长到0.3厘米时,及时喷药1次。
以后每隔5~7天再连喷2次,药物可用大功臣、敌杀死轮换使用。
4.尺蠼、毒蛾等虫害:可用杀灭菊酯防治。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3,64(02):31-34,45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点资助项目(2020BBF02027)。
作者简介:杨波(1992—),男,宁夏中卫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王昊(1989—),男,宁夏银川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园艺作物栽培与生理研究。
收稿日期:2022-03-25修回日期:2022-05-31欧李Cerasus humilis (Bge.)Sok.,是蔷薇科樱桃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因其含钙量高,亦得名“钙果”[1]。
欧李适应性强,具有极强的抗旱性,耐盐碱,耐贫瘠,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2-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人工栽培种植,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加强和对欧李研究与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化,欧李在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得益于欧李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及其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欧李在宁夏地区于2011年引进,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至1400hm 2左右[4-5],随着欧李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宁夏各地欧李根癌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制约欧李产业在宁夏地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根癌病作为欧李常见病害之一,是一种由根癌土壤农杆菌引起的世界性植物细菌顽固病害[6],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其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广泛,能够侵染危害樱桃、桃、葡萄、欧李等多种果树[7]。
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根颈部,也发生于侧根和支根,常见于嫁接处。
发病植株由于根部发生癌变,水分、养分流通受限,患病植株表现为树势衰弱,叶片发黄,树龄缩短,造成减产甚至植株死亡的后果[8]。
据调查,宁夏地区栽种的欧李均有不同程度的根癌病发生,其中:中卫环香山地区压砂地栽种的欧李不同药剂灌根对欧李根癌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研究杨波,陈永伟,靳韦,张敏,徐灿,哈蓉,马文礼,王昊*宁夏农垦农林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银川750001摘要:为探究不同药剂对欧李根癌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药剂灌根法,对欧李患病植株进行药剂灌根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对欧李生长指标和根癌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大棚温室杏根癌病的发生与防治大棚温室杏自2000年在我县瑶峰镇下埝底村、南关村等村开始栽植,2004年达400多公顷,大棚杏效益可观,667平方米效益达1.5万~2万元,但是由于杏根癌病的发生,制约了杏树面积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
杏树根癌病又名冠瘿病,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原发生于山东、辽宁、河北等地,随苗木调运侵入我县,据2003年调查,发病面积达12%,2004年调查发病面积达34.5%。
严重田块造成了刨树毁园,对大棚杏产量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使部分杏农望树兴叹,栽上杏树两年,没有见到一点效益,全园毁灭,甚是凄惨。
1.发病症状该病菌发病后,主要是在杏树的根、根颈和茎部形成癌瘤,通常以根颈长出的大根最多,有的分散于整个根系上,受害处产生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肿瘤,小的如豆粒,大的如核桃、拳头,或若干个瘤簇生形成一个大瘤。
初生癌瘤光洁柔滑,多呈乳白色,也有微红色,以后渐变褐色至深褐色,变硬木质化,表面粗糙,龟裂,凹凸不平,内部组织质地坚硬,后期癌瘤深黄褐色,易脱落,表面组织易破裂,腐烂,有腥臭味,老熟癌瘤脱落处,又可产生新的癌瘤,发病植株由于根部发生癌变,水分、养分吸收输导受阻,地上部生长发缓慢,树势衰弱,叶薄,色黄,细瘦,严重时整株萎蔫干枯死亡。
2.发病规律杏树根癌病为根癌土壤杆菌,属细菌性病害,病菌在根瘤和土壤中越冬,可存活一年以上,病菌侵染开始于种子萌发阶段,也可侵染受伤的根系,通常在根的皮孔处形成小瘤,难以察觉。
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线虫等是传播的主要载体,苗木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细菌主要从嫁接口、虫伤、机械伤及气孔侵入根部,入侵后刺激周围细胞,加速分裂,形成癌瘤。
病菌入侵到癌瘤形成,病程差异很大,少的几周,多的一年以上。
该病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据资料,病菌还可侵染桃、梨、苹果、葡萄、核桃和枣等多种植物,寄生于寄主植物根部,形成冠瘿,削弱树势,严重时导致果树死亡。
3.发病原因苗木带菌造成直接传播,致使疫区的苗木带菌传播;苗木调入后,未能及时做杀菌消毒处理,就定植于大田;发病树木病原苗,随着浇水灌溉造成病菌再次传播侵染,使发病株率增加;刮下的病斑、病枝、树皮等未能及时烧毁,造成根癌病菌四处传播,发生病害;防治措施不得力,没有有效药剂,防治不及时,再加上严重病树不能及时刨出烧毁,影响了健康树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