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材料在口腔修复学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4.40 KB
- 文档页数:2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8 年5月第5卷/第15期V ol.5, No.15 May. 201812超薄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运用和体会俞雪琴(江苏省宜兴市牙病防治所,江苏宜兴 214200)【摘要】目的 评价用超薄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运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20例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用超薄全瓷贴面进行修复,来观察其临床美学效果。
结果 在20例不同美学缺陷病例中,17例患者进过检查美学效果良好。
有一例折裂,给予重新制作。
一例复查发现牙龈有炎症,一例下前牙发生脱落,后分析原因给予重做后效果良好。
结论 超薄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可以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值得我们广泛运用。
【关键词】超薄;全瓷;前牙美学修复【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8.15.12.02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瓷贴面修复是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
瓷贴面修复技术的正确应用可以为轻中度美学缺陷患者的美学效果改善带来明显的效果,并且较高的长期成功率可以获得。
[1-2]传统瓷贴面的唇面制备量通常为0.5~0.8,其牙体预备方式分为对接型、开窗型、包绕型,比传统的烤瓷冠牙体预备量明显减少。
[3]而超薄全瓷贴面的材料选用的材料是二硅酸里玻璃陶瓷材料,它具有高半透性,高强度,使得瓷贴面的制作厚度减少到0.3~0.5,又比传统的瓷贴面预备量又减少[4],牙体预备可仅在牙釉质内进行或者完全不进行牙体预备也可对前牙微创美学的完成。
这样可以让牙体硬组织的磨除减少,让患者的损伤减少到最少,符合修复治疗的生物学原则。
当瓷贴面的边缘通过粘结在牙釉质层时,可以使修复体的脱粘现象和微渗漏有效的避免,又可以形成很好的牙釉质-树脂-瓷复合体,抵抗咬合力和强度加强,瓷贴面粘结的持久性得以很好的保证[5]。
对于超薄瓷贴面来说,要想取得成功,我认为关键是对临床病例严格的设计和选择,牙体预备的精细操作,选择安全,合理的全瓷材料和技师们艺术化的制作,最后是临床上对树脂粘结步骤严谨化。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近年来,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人数增多,选用合适材料实施口腔修复具有必要性。
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方法是口腔修复治疗患者常用的修复方式之一,在口腔修复治疗中被推广使用。
本文针对2018年3月-2020年4月在本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76例患者实施详细评估,探究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方法开展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
参照组患者男20例,女18例,共38颗患牙,其中,前磨牙17颗,磨牙12颗,前牙9颗;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4.66±3.15)岁。
试验组患者男21例,女17例,共38颗患牙,其中,前磨牙16颗,磨牙14颗,前牙8颗;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4.57±3.36)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参照组采取镍铬合金全瓷冠修复治疗:实行牙体制备操作,予以取模且对比颜色,制作镍铬合金全瓷冠,让患者试戴7d 镍铬合金全瓷冠,合适则予以黏贴牢固。
②试验组采取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参考患者实际牙齿状况将内冠制作,予以取模并对比颜色,对二氧化锆全瓷冠实施加工操作,采取计算机实行模型设定,采取铣床制作及打磨二氧化锆全瓷冠,适宜打磨牙体组织,让患者试戴7d 二氧化锆全瓷冠,合适则予以黏贴牢固。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修复效果及牙龈颜色异常率。
疗效判定标准:①优:牙髓活力并无异常,修复体与牙体间颜色及光泽情况等均正常,修复体形状较为完整,对美观度无明显干扰;②良:牙髓活力并无异常,修复体与牙体间颜色及光泽情况等缺乏一致性,修复体形状相对完整,面部轮廓欠缺;③差:和以上对应描述内容并不相符合[1]。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E—max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及审美水平的提高,牙科修复的目标不仅要求恢复良好的功能,而且还要求能达到天然牙的色泽及外观。
热压铸陶瓷E-max作为一种新型全瓷材料,具有颜色种类多、制作成本低等优点,相对CAD/CAM全瓷在颜色的美观恢复及修复费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同时,全瓷贴面修复体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美学性和牙体预备量少等优点,通过5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修复效果,患者普遍反映良好。
下面对其制作要点作以介绍,供同行参考。
1 资料和方法1.1 材料和设备:超硬石膏(贺利氏齿科材料有限公司,德国),石膏强化剂(日进齿科材料有限公司,日本),10倍牙科实体显微镜(日进齿科材料有限公司,日本),E—max全瓷系统(义获嘉齿科材料有限公司,列支敦士登)。
1.2 方法1.2.1 全瓷贴面模型制取:临床根据贴面预备要求进行基牙预备,要求颈缘浅凹预备、切缘对接式预备,邻面保留邻接关系,其中唇面间隙0.8mm、切缘1.0mm。
采用硅橡胶制取印模,超硬石膏按照水分比例调拌,真空搅拌机搅拌后灌注石膏模型。
要求石膏模型边缘清晰完整、无气泡。
1.2.2 全瓷贴面可卸代型制作:按照模型“马蹄形”修整、打孔、粘钉、灌注石膏底座进行模型处理。
由于贴面的模型保留邻接关系,按照正常方法进行模型切割会损坏模型的邻接面,经过长期的总结和改进,笔者总结了一种贴面可卸代型的制作方法。
在用分离锯切割之前,先用手术刀在放大镜下分离牙齿邻接,光定位模型切割机从模型底部往上切,切到1/3时换用0.2mm的“U”形石膏分离锯小心切割至模型分离,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贴面模型邻接关系的损伤。
模型分离后在10倍的放大镜下进行颈缘的修整,最后上胎架,确定咬合关系(如图1~2)。
1.2.3 全瓷贴面基底制作:对基牙表面涂布石膏硬化剂、间隙剂、分离剂。
利用熔蜡器采用蘸蜡法进行贴面蜡型制作,其厚度控制在0.5mm,为饰面瓷预料一定空间。
氮化硅陶瓷牙科修复材料研究进展摘要:氮化硅陶瓷牙科修复材料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陶瓷牙科修复材料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其优点包括高硬度、高强度、高温度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
本文综述氮化硅陶瓷牙科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应用领域,着重介绍了其在全瓷牙修复、全口修复、种植修复、颜色修复、外科修复和辅助设备制作等方面的应用。
同时,还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氮化硅陶瓷;牙科修复材料;研究一、氮化硅胶瓷的基本特性1. 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特性:氮化硅陶瓷是由氮化硅(Si3N4)颗粒和玻璃相组成的复合材料。
其中,氮化硅晶体的晶粒尺寸一般为0.5~3μm,玻璃相的成分包括硅酸盐和氧化铝。
氮化硅陶瓷具有高硬度,高抗磨性、高强度、高耐热性、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优异的绝缘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2. 物理力学性能:氮化硅陶瓷具有极高的硬度(达到20GPa以上)、优异的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和断裂韧性。
其力学性能取决于氮化硅晶体和玻璃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烧结工艺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
3. 生物相容性:氮化硅陶瓷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如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医疗器械中均有使用。
其生物相容性良好,不会引起明显的毒性反应和排斥反应,而且能够促进骨细胞的附着和生长,有利于修复和再生骨组织。
然而,其使用仍需谨慎,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和制备工艺等因素。
二、氮化硅陶瓷牙科修复材料的优缺点氮化硅陶瓷牙科修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牙科修复领域,并受到了牙医和患者的认可。
以下是氮化硅陶瓷牙科修复材料的优缺点。
(一)优点1.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氮化硅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引起过敏、溶解或其他不良反应。
2. 良好的美观性:氮化硅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颜色稳定性,与牙齿自然相似,可以有效地改善牙齿的外表美观度。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口腔科3. 良好的力学性能:氮化硅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可以承受牙齿的咬合力和咀嚼力。
陶瓷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陶瓷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引言:陶瓷作为一种古老而又传统的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愈加广泛。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陶瓷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本文将介绍一些陶瓷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潜力。
1. 人工关节的制造:陶瓷材料在人工关节制造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耐磨损、抗腐蚀等特性,适用于人工关节的制造。
目前,陶瓷材料已成功应用于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等领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 牙科修复材料:陶瓷材料在牙科修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与传统的金属修复材料相比,陶瓷具有更好的美观性和生物相容性,不易引发过敏反应。
陶瓷材料在牙冠、牙桥的修复中使用广泛,能够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和牙齿的外观。
3. 医用陶瓷器械:陶瓷材料还被广泛用于制造医用器械。
陶瓷器械具有抗腐蚀、无磁性、耐高温等特点,适用于手术工具、牙科器械等领域。
通过陶瓷器械的应用,医生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手术操作,减少患者的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4. 医用陶瓷植入物:陶瓷材料在医用植入物的研发和应用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与金属植入物相比,陶瓷植入物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磨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体内环境。
目前,陶瓷植入物已在骨科、耳科、眼科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结论:陶瓷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日益扩大,其具有的独特性能和优势使其成为医疗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陶瓷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制造工艺的复杂性、成本的高昂等。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陶瓷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继续取得突破和创新,为医疗技术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和希望。
两种口腔粘结材料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六门诊部,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目的对口腔粘结材料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实施研究以及对比。
方法本研究中回顾并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时间范围,在本科室中实施固定义齿(单冠)修复的5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按入院时间将其划分成对比组(n=25)和研究组(n=25)。
对比组患者采用用3M玻璃离子作为口腔粘接材料,研究组患者用树脂粘结剂作为口腔粘接材料,对两组间患者手术后6个月牙龈指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情况实施对比分析。
结果对比组及研究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的牙龈指数对比之后差异不具备显著的差异(P>0.05)。
对比组及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之后差异不具备显著的差异(P>0.05)。
对比组及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程度对比之后差异不具备显著的差异(P>0.05)。
结论在实施口腔修复治疗期间,对患者运用玻璃离子以及树脂粘结剂作为粘接材料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均较低,满意度也比较高。
关键词:口腔粘结材料;口腔修复;并发症;满意度伴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以及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重视口腔的美观以及健康,要求也越发严格。
近些年来固定义齿修复体在口腔修复治疗当中的运用范围也越发广泛,其中全瓷修复体的色彩真实度高,和人体当中的牙齿有着更为接近的相似度,同时伴随耐腐蚀导热率低以及强度高的优势[1]。
此外,其生物相容性也比较高,热膨胀系数和人体的自然牙相似程度也比较高,可以对人体自然牙的层次感以及乳光效应进行模拟。
但是任何材料都有其无法避免的不足之处,当前,临床中所运用上午全瓷体系其机械性能均高于牙本质以及牙釉质,因此在临床当中也容易出现修复体被破坏以及折裂的情况,影响到口腔修复的成功率[2]。
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了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时间范围中至本科室中实施口腔固定修复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口腔粘结材料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实施研究以及对比。
口腔医学中牙齿美学修复的材料选择与应用随着口腔美学需求的日益增长,牙齿美学修复作为现代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广泛应用。
牙齿美学修复的成功与否,离不开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本文将就口腔医学中牙齿美学修复的材料选择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陶瓷类修复材料1. 瓷贴面瓷贴面以其天然美观、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成为牙齿美学修复的首选材料之一。
它可以有效改善牙齿的形态、色泽和轮廓,实现理想的美学效果。
瓷贴面陶瓷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强度、透光性、抗渗透性等因素,以确保修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全瓷冠全瓷冠由于具有透明度高、与天然牙齿相似的外观、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牙齿美学修复。
与传统金属瓷冠相比,全瓷冠减少了金属的应用,更加美观自然。
根据牙齿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氧化锆陶瓷、莫来石陶瓷等不同的全瓷材料。
二、复合树脂材料复合树脂材料具有使用方便、修复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修复小范围的缺损。
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材料,复合树脂材料更具有生物相容性,并能够模拟天然牙齿的颜色和质感,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
然而,复合树脂材料的耐磨性和强度相对较差,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慎重考虑。
三、金属陶瓷材料金属陶瓷材料以其强度高、可调配的颜色和透明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牙齿美学修复。
它能够解决比较严重的牙齿缺损情况,同时能够良好地保持牙齿的稳定性。
金属陶瓷材料因其金属的应用,可能会出现边缘透明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在修复牙齿时需要合理把握材料的选择。
四、复合陶瓷材料复合陶瓷材料结合了陶瓷和复合树脂的优点,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美学效果。
它可以满足中小范围缺损的修复需求,并通过调配材料的种类和颜色,来实现修复体与周围牙齿的一体化,提升整体美学效果。
五、其他新型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口腔医学领域涌现出许多新型材料,如氧化锆陶瓷、莫来石陶瓷等。
这些新型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塑性,还能够更好地模拟天然牙齿的颜色和质感,实现更理想的美学修复效果。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对于前牙而言,若存在四环素牙和氟斑牙的现象,则必将会对其美观度造成影响。
为取得更好的口腔修复效果,全瓷冠修复作为常规修复方式,虽可起到美观的效果,但由于需要对牙体预备磨除量较大,易使患者出现各类不良反应。
而瓷贴面则牙体预备量小,通过对牙体颜色不均问题的弥补,起到最佳修复效果,多在髓腔大前牙和年轻恒牙修复中较为常见[1]。
对此,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6月—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100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思考瓷贴面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详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该院诊治的口腔修复患者,共为100例均为活髓牙。
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按照1:1分配原理,将患者划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
即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为26:24;年龄上限为61岁,下限为26岁,中位数为(36.4±8.3)岁;患DOI:10.16662/ki.1674-0742.2018.28.033瓷贴面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许咏梅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口腔科,云南景洪666100[摘要]目的探讨瓷贴面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6月—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口腔修复患者,共为100例。
按照1:1分配原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即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全瓷冠修复,试验组患者使用瓷贴面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满意度、不良反应率。
结果试验组患者口腔修复总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口腔修复总满意度为84.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57,P=0.0031)。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8.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4.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9,P=0.0290)。
结论瓷贴面和传统全瓷冠相比,瓷贴面在最少量预备牙体的前提下,能够对牙体变色和缺损、轻度错位以及牙体畸形等问题加以改善,提高患者口腔修复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故值得推广。
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前牙修复患者100例(235颗)按照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106颗)和对照组(50例,129颗)。
对照组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进行修复,观察组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进行修复,对比两组修复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100%,对照组满意率79.1%。
观察组患者牙龈未出现变灰、变黑情况,对照组色泽变化发生率为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患者的牙龈炎症发生率为18.9%,对照组发生率为4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患者修复体与基牙间不存在间隙,边缘密合度均处于A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较理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zirconia crown on the anterior tooth. Methods 100 cases (235 anterior teeth)of anterior tooth restoration in our hospital,According to the use of different materials,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106 anterior teeth)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129 anterior teeth).The control group was dental restoration with nickel-chromium alloy-porcelain crow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ental restoration with zirconia single crowns,evaluate comprehensivel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zirconia all-ceramic anterior crowns with nickel chromium alloy porcelain crown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front teeth.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satisfaction rate was 100%,and control group of satisfaction rate was 79.1%.The observation group not change of color,the control group color change incidence rate was 23.3%,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gingivitis incidence rate was 18.9%,the control group was 45.0%,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1).There is no gap between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abutment teeth,the edge of the edge is in a level,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1)or (P<0.05). Conclusion Porcelain-veneered zirconia single crown contribute to the aesthetic of the anterior teeth.[Key words] 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Anterior tooth restoration;Nickel-chromium alloy all-ceramic crowns近年来,随着全瓷系统的推出,为口腔医学修复前牙区的美容修复、牙体缺损以及牙列缺损固定修复方面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美学效果[1-2]。
口腔全瓷修复材料抛光方法研究进展【摘要】口腔全瓷修复材料在口腔修复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其抛光是提升修复体表面光滑度和美观性的关键步骤。
本文首先介绍了口腔全瓷修复材料的特点,然后重点阐述了抛光的重要性,包括提高患者舒适度和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等方面。
接着对口腔全瓷修复材料抛光方法进行了分类以及现有研究现状的探讨。
最后展望了口腔全瓷修复材料抛光方法的发展趋势,指出未来可能会出现更高效、更精准的抛光技术。
在未来,口腔全瓷修复材料抛光方法有望实现自动化、数字化,为口腔修复领域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口腔全瓷修复材料、抛光方法、研究进展、特点、重要性、分类、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未来展望。
1. 引言1.1 口腔全瓷修复材料抛光方法研究进展口腔全瓷修复材料的抛光方法是口腔修复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随着全瓷修复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对其抛光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
良好的抛光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美学满意度,还可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保持口腔健康。
对口腔全瓷修复材料抛光方法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全瓷修复材料抛光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抛光技术的比较和分析,不断探索创新的抛光方法,以提高全瓷修复材料的表面光洁度和美观度。
本文将从口腔全瓷修复材料的特点入手,介绍口腔全瓷修复材料抛光的重要性,分类不同的抛光方法,并详细阐述目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通过系统综述文献和实验数据,探讨口腔全瓷修复材料抛光方法的最新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提高口腔修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 正文2.1 口腔全瓷修复材料的特点口腔全瓷修复材料是一种在口腔修复领域广泛应用的材料,其主要特点包括美观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硬度高、耐磨耐腐蚀等。
口腔全瓷修复材料具有极佳的美观性,能够模拟天然牙齿的颜色和形状,使修复后的牙齿与周围组织融为一体,不易被察觉。
口腔全瓷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非常好,不会引起过敏或排斥反应,对口腔软组织和周围牙齿的伤害较小。
26例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二氧化锆瓷是一种很优秀的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优于各种牙科合金,包括金合金,且对牙龈无刺激、无过敏反应;牙齿颜色的自然感觉和不明显的牙冠边缘也是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优点之一。
[1]因此,近些年来氧化锆全瓷冠桥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我科近几年也在临床上将氧化锆全瓷冠桥应用于牙体或牙列缺损的修复,现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2月~2010年3月来我科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26例,女性18人,男性8人,其中前牙单个牙冠牙体缺损者10例,后牙单个牙冠牙体缺损者4例,前牙缺失1颗者8例,后牙缺失1颗者4例,其中远中游离缺失者有2例。
牙体缺损及缺失牙两侧的基牙牙周组织较好,无松动,口内卫生较好,有3例患者有深覆牙合,其中1例为远中游离缺失者。
2 牙体制备及全瓷冠桥的粘接固定全瓷冠修复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全瓷材料强度及要求与制作特点作出不同的预备量,本文按Vita All-Ceramics的要求制备基牙:(1)切端或牙合面预备:选择合适的金刚砂车针,将切端或牙合面制备出1.5~2mm的间隙。
(2)唇颊面预备:磨除≧1.0mm的牙体组织,若唇面弧形明显时,则将唇面分成切(牙合)1/2与颈1/2两个面预备,颈缘先终止于龈上。
(3)邻面预备:切开邻面时注意避免伤及邻牙,消除倒凹,近远中面平行或内聚6°,磨除≧1.0mm的牙体组织。
(4)舌面预备:上前牙舌面分成两个面预备:舌窝与隆突下轴壁。
要求预备出在ICP位与前伸牙合时均有足够的间隙;而下前牙不必分成两个面。
舌窝处按舌窝的外形均匀磨除,舌隆突下,需要作出与唇面颈1/3平行的轴壁。
后牙舌面的磨除量需参考颊、邻面。
舌面磨除量≧1.0mm的牙体组织。
(5)颈缘预备:颈缘预备是牙体预备最关键的内容。
颈缘处是修复体与预备体对接的部位,易致龋,要求越密合越好。
全瓷冠基牙肩台的基本形态为直角肩台或大的浅凹形,其宽度根据情况可有不同:肩台的宽度约为1mm,肩台的位置可置于龈上或龈沟内:龈上适合于后牙,前牙的邻面及舌面;龈沟内适用于有美观要求的部位。
《口腔修复学》瓷全冠一、概述1.瓷全冠(allceramiccrown)以陶瓷材料制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2.优点:硬度高、热传导低、不导电、耐磨损、透光性好、可配色、色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
3.缺点:脆性大,易破裂,体积收缩大4.按材料和制作方法不同分为:可铸陶瓷冠、热压铸陶瓷冠、渗透陶瓷全冠、CAD/CAM冠等二、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1)前牙切角缺损,切缘缺损,不宜用充填或金属修复。
2)前牙邻面缺损大,冠部有多处缺损者。
3)前牙牙冠因失活、氟斑牙、四环素染色等影响美观。
4)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前牙间隙等影响美观的前牙。
5)错位、扭转牙不宜正畸治疗者。
6)其他2.禁忌症:1)乳牙及青少年恒牙牙体缺损且为活髓。
2)牙合力过大,或职业易引起牙折。
3)前牙严重磨耗、对刃牙合未矫正。
4)过短过小牙,牙体缺损严重,无法取得足够固位形与抗力形者。
5)牙周疾患不宜作固定修复。
6)其他三、牙体预备要求1.舌面-1.2~1.5mm间隙,去除舌隆突至龈缘倒凹。
2.唇面-1.2~1.5mm间隙。
3.邻面-两轴壁平行或切端会聚2°~5°,上前牙1.9~2.3mm,下前牙1.7~1. 9mm.4.切面-切端1.5~2.0mm,上前牙形成舌侧倾斜45°切斜面,下前牙45°唇侧倾斜面。
5.颈袖――颈1/3处6.颈缘-90°肩台,宽1.0mm,连续一致,龈缘下。
7.精修-各面圆钝光滑。
四、瓷全冠常用制作方法(一)铸造陶瓷全冠以可铸造陶瓷材料制作的全瓷修复体。
20世纪80年代中期问世,材料主要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钾、氧化镁陶瓷,少量氟化物荧光剂和氧化铝、氧化锌。
1.优点:1)常规失蜡铸造;2)强度高,硬度接近牙釉质;3)收缩性小,边缘密合;4)透光性好,可配色,美观逼真;5)生物相容性好。
2.缺点:1)修复体脆性较大,抗折强度不高;2)设备要求较高,需要专用的离心铸造机和高温瓷化炉;3)熔体粘度大,铸造性能差。
DSD配合全瓷贴面技术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牙周健康指标的影响作者:冯妍郭建茹王德伟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2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微笑设计(Digital smile design,DSD)配合全瓷贴面技术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医院进行前牙美容修复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采用DSD配合全瓷贴面技术进行前牙修复(DSD组)、另外48例采用常规全瓷贴面技术修复(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修复美学效果、牙周健康指标及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
结果:修复后1个月观察,DSD组患者的边缘适合性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完整性、牙龈健康程度、颜色匹配度、牙敏感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2个月观察,DSD组患者的边缘适合性、完整性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牙龈健康程度、颜色匹配度、牙敏感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前,两组的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量、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2个月观察,DSD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龈沟液量低于常规组(P<0.05);对于修复治疗的满意度,DSD组优于常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SD配合全瓷贴面技术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较常规全瓷贴面修复具有更好的美学效果,对于牙周健康更有利。
[关键词]数字化;全瓷贴面技术;前牙修复;美学效果[中图分类号]R78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2)10-0130-04Application Value of DSD Combined with All-ceramic Veneer Technology in Anterior Tooth Restor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Periodontal Health IndicatorsFENG Yan, GUO Jianru, WANG Dewei(Department of Prosthodontics, Tangshan Union Hospital, Tangshan 063000, Hebei,China)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gital smile design (DSD) combined with all-ceramic veneer technology in anterior teeth restoration. Methods A clin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96 patients undergoing cosmetic restoration of anterior teeth in our hospital. Among them, 48 patients used DSD combined with all-ceramic veneer technology for anterior tooth restoration (DSD group), and the other 48 cases were restored with conventional all-ceramic veneer technology (conventional group). Compare the aesthetic effects of restoration, periodontal health indicator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resto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Observed 1 month after restoration, the edge fitness of the DSD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tegrity, gum health, color matching, and tooth sensitiv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Observed 12 months after restoration, the edge fitness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DSD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um health,color matching, and tooth sensitiv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Before restoration,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eriodontal exploration depth, gingival crevicular bleeding index,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volume, and plaque index (P>0.05). Observed at 12 months after restoration the depth of periodontal exploration and the amount of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in the DS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rosthetic treatment wa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in the DSD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SD combined with all-ceramic veneer technology in the restoration of anterior teeth has a better aesthetic effect than conventional all-ceramic veneers, and is more beneficial to periodontal health.Key words: digitalization; all-ceramic veneer technology; anterior tooth restoration; aesthetic effect随着大众对口腔美学的不断追求,加之患者的高要求,目前牙齿修复的重点逐渐向美学偏移[1]。